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骗了康熙 > 第698章 金门菜刀

骗了康熙 第698章 金门菜刀

作者:大司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21:06:46

第698章 金门菜刀

第698章 金门菜刀

施世骠十分嘴碎,明明是分析朱一贵的起义形势,却硬是扯上了郑成功和施家的恩怨。

玉柱只是含笑倾听,却绝不插话。

郑成功和施琅的恩怨,早就是过去式了。

不过,施世骠说的一段秘辛,倒是勾起了玉柱的兴趣。

想当年,玉柱读《鹿鼎记》的时候,简直是如痴如醉,茶饭不思。

偏偏,施世骠提及了诸多熟悉的人名,玉柱立时来了精神。

康熙二十年,郑经病危时,授郑克臧监国剑印。

然而,郑经去世后,郑克塽的岳父冯锡范伙同刘国轩,先下手为强,以国太董氏的名义,干掉了郑克臧,并拥立郑克塽为延平郡王。

据施世骠所言,郑克藏的落败,主要是其岳父陈永华于一年前病死了,从而失去了最大的助力。

咳,陈永华,这不是天地会的总舵主,韦公小宝的师傅么?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外加越女剑,玉柱皆通读焉。

玉柱浅浅的一笑,查良镛的先祖查升,正是查嗣庭的堂兄。

查嗣庭,和玉柱虽有半师之缘,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居然主动投入了隆科多的门下。

反观玉柱的启蒙恩师汤炳,自从拜入了玉柱的门下之后,短短的十余年间,扶摇直上,已经官至礼部汉尚书矣。

玉柱正和施世骠茶叙,忽听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大帅,大帅,不好了,欧阳总镇轻敌冒进,中了埋伏……首级被贼军砍了去……”一名血人般的绿营军官,扑倒在了玉柱的脚前,嗓音嘶哑的哭诉了台湾镇绿营兵全军覆没的噩耗。

台湾镇的现任总兵,名叫欧阳凯,福建漳浦人,原为江南苏松镇总兵。

“呀,鹿耳门完了,台湾危矣。”施世骠闻讯后,大惊失色,脱口而出。

玉柱不是福建人,自然不清楚鹿耳门的厉害。

客观的说,玉柱只知道,郑成功趁满潮之时,悄悄的摸进了鹿耳门航道,偷袭得手,并顺利的收复了台湾岛。

施世骠是老福建了,他见玉柱面露不解之色,便叹息着解释说:“不瞒中堂您说,水师欲入台湾,别无他途,必走鹿耳门。”

玉柱点点头,鼓励施世骠继续说下去。

施世骠得了鼓励,说得更卖力了。

这一聊,就是一个多时辰。

玉柱留施世骠用了膳,才放他离开了督署。

平台的兵力,其实是足够的。

别的且不说了,单单是玉柱从京城带来的精兵,就足有六千多人。

这六千多人,可不是传统的绿营兵,而是久经近代化训练的近代新式军队。

不客气的说,只要这六千人登了岛,就意味着,大局已定,剩下的就是时间问题了。

据施世骠所言,由于航道淤积的缘故,只能从鹿耳门登岛,别无他法。

玉柱自然是心中有数的,这个时代的大清,受限于航海测绘技术的低下,大家显然忽略了一个事实。

早在明末时期,西班牙殖民者,就占领过岛内北部的基隆。

台湾的殖民史,西班牙人主要在台湾北部活动,而荷兰人重点经营台南地区。

玉柱其实早有准备了,已是康熙末年,他手头掌握的六千精兵,弥足珍贵,不容有失。

所以,照玉柱的想法,自然是施世骠率领福建水师打头阵,玉柱则带着六千精兵,乘坐洋船压阵。

至于,洋船过大,担心航道搁浅的问题,玉柱也已经想到了好办法。

就在洋船的后头,拖拽十几艘小船即可。

实际上,玉柱还有更快的拿下台湾的办法。

在这个时代,洋人的商船上,其实都藏有火炮和火枪。

只要时机成熟了,这些洋商们完全不介意扮演海盗的角色,肆无忌惮的抢劫一票。

但是,洋船上的火炮只要一响,肯定会惊动老皇帝。

智者所不取也。

接下来的几天内,玉柱陆续接见了福建陆路提督侯胜,及水陆两师的总兵们。

归纳起来,大家的意见,高度一致,就是要走鹿耳门航道,打进南台湾。

既然他们这么乐意当炮灰,玉柱自然是毫不介意的利用一把了。

作为带兵的老帅,玉柱心里明白的很,侯胜想抢功。

不过,侯胜的兵马虽多,若想渡过海峡,就必须依赖施世骠的水师配合。

身为闽浙总督,不管是侯胜打赢了,还是施世骠获胜了,都少不了玉柱的统帅之功。

不客气的说,请功的折子,没有玉柱的签押,即使发进了京城,老皇帝也不会搭理的。

召见了两次军事会议之后,玉柱便下令,由施世骠率领福建水师,为整个大军开路。

至于侯胜的福建陆师嘛,玉柱的原话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你能收集多少条船,就带过去多少兵马。

没有船,就只能干看着施世骠立功了。

准备停当后,施世骠一马当先,率领福建水师的三镇兵马,浩浩荡荡的由泉州移驻于澎湖。

一般人,并不熟悉澎湖列岛的重要性。

在福建,一直流传着一个老典:欲取台湾,先占澎湖。

想当年,荷兰人殖民南台湾的时候,就是先占了澎湖。

澎湖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它恰好处于大陆和台湾之间的中间线附近。

换句话说,清军进入台湾,若以澎湖为前进基地,则事半功倍矣,极大的缩短了补给的难度和距离。

施世骠动了之后,玉柱也率军南下,移驻于金门岛的水师大营。

金门岛,分为两个部分,即大金门和小金门。

为了防御荷兰人卷土重来,在老皇帝的命令下,福建水师花了几十年的工夫,重点经营金门岛。

只要金门不失,厦门就很安全。

厦门安全了,泉州就没有后顾之忧。

玉柱负手立于金门岛的太武山顶,西眺过去,鼓浪屿若隐若现于云雾之中。

伫立良久,玉柱的脑子里,始终缠绕着两个名词:金门高梁和金门菜刀。

想当年的金门炮战,弹丸小岛之上,居然落下了100多万颗炮弹。

这些炮弹的残骸,也成就了金门菜刀。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