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骗了康熙 > 第696章 局中局

骗了康熙 第696章 局中局

作者:大司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21:06:46

第696章 局中局

第696章 局中局

如今的福州,有北门大街、东门大街、西门大街等三条主干路。

新时期之后,北门大街叫北大路,东门大街叫东大路,而西门大街便是鼓西路了。

闽浙总督署,位于福州的鼓楼宣政街,一墙之隔就是肃威路。

督署,紧挨着西门大街,后来被改建为榕城歌剧院。

经过一番繁琐的到任仪式之后,玉柱下了官轿,驻足于督署的正门外。

迎面就见督署正门的上方,挂着一块黑底金字的牌匾,上书一行大字:总督闽浙部院。

在大清,照礼制,私第无门牌,官衙才有匾额,以方便诸民辨认。

比如说,京城诸王府的门前,一律没有牌匾。外乡人若想找对地方,就全靠内行人的指点了。

又比如说,福州府的附廓县闽县,其正门上,就挂有闽县官署正衙的匾额。

有些清朝历史题材的电影和电视剧里,明晃晃的在私人的府门前,挂上刘宅或吴宅的门牌,那简直是贻笑大方了。

就在玉柱的身后,游击以上的福建绿营军官们,早在辕门外,就已经下马步行。

管军的总督,有多种别称,比如说,制台、制军、制帅等等。

想当年,左宗棠出兵平定西域之时,他的老部下们,全都亲热的唤为老帅或大帅。

在周荃的陪同下,玉柱迈步进了督署。

此次南下,因为授予兵权过重的缘故,玉柱的在册妻妾及子女们,一个都不许带离京城。

金发碧眼的爱丽丝,和混血儿雪薇,一看就是非我族类,老皇帝对她们自然是毫不在意的。

至于,頔二奶奶和吴梅娘,皆为他人之妇,更不值一提了。

反正吧,玉柱喜欢人妇的坏毛病,早就是尽人皆知了。

洗漱完毕,玉柱换了身便服,和周荃茶叙闲聊。

“竹笙兄,今日之事,何以教我?”玉柱含笑问周荃。

“不瞒东翁您说,今日之事,恐怕是令先师李安溪老先生,提前做好的一个局吧?”周荃轻轻的抖开折扇,一边扇风,一边解释说,“嵩中堂和令先师,算是一对老冤家了。福建的这位吕中丞又是嵩中堂的门下,嘿,令先师在安溪的日子,只怕是不太好过了啊。”

玉柱微微颔首,类似的局面,其实在前明的隆庆年间,也发生过。

彼时,隆庆帝登基之后,帝师高拱想尽快拉徐阶下台,在张居正的暗中配合下,提前布了个局,故意安排六亲不认的海瑞,出任应天巡抚。

果然不出高拱所料,恩将仇报的海瑞,把徐阶折腾得灰头土脸。

堂堂徐首辅,晚景异常凄凉。除了徐阶自己黯然下台之外,他的两个儿子不仅退还了天量的田地,还被发配充了军。

嵩祝显然学习了高拱折腾徐阶的旧事,这才故意让吕犹龙来福建,大肆折腾李光地。

李光地本是老谋深算之人,但是,其长子李钟伦却是个颇有书生气的举人老爷。

以玉柱对李钟伦的了解,这家伙恐怕做不出此等惊世骇俗的大事,必是李光地临终前的指使。

这年头的总督到任,可不是今天宣布,明天就上任了,而是要明发上谕。

照例,明发上谕,须由朝廷发出官方的邸报,告知天下。

从李光地知道玉柱即将到任的消息,到玉柱正式上任之间,隔着不短的时间,足够他安排好一切了。

李光地这个老家伙,玉柱和他打过不少的交道,一言以蔽之:老奸巨滑之辈。

以玉柱对李光地的了解,这老家伙的如意算盘,应该是挑唆玉柱和嵩祝搞内斗吧?

吕犹龙虽是一省巡抚,也仅仅是嵩祝的一枚棋子而已,他在玉柱的跟前,压根就经不起一锤。

“竹笙兄,你所言甚是,还请畅言。”玉柱含笑鼓励周荃继续说下去。

周荃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这才继续解释说:“东翁您此次提兵南下,重点就在于迅速的剿灭孤岛内的叛贼。以学生观之,今上虽遥居于京城,恐怕,一直紧盯着东翁您的一举一动啊。”

玉柱频频点头,周荃的道行极深,看问题也异常尖锐和深刻。

已是康熙五十八年了,老皇帝还有几年可活?

如今的局面之下,玉柱的目光显然不能仅仅局限于福建一隅,而应放眼整个大清。

不夸张的说,尽管老皇帝极力想维持权柄,却因年事渐高的缘故,越来越力不从心了。

按照现代话语的范畴,眼下,已是后康熙时代了。

“以你之见,吾将如何应对?”玉柱亲手替周荃续了茶。

周荃露出会心的笑容,一本正经的说:“学生犹记得东翁您的教诲,方今之时,一动不如一静也。宜默察其变,再因势利导。”

此乃老生常谈尔,玉柱显然不可能满意。

“东翁,您手握大清的第一强军,兵虽少,却异常之悍勇。再说了,令尊又是兵权在握的九门提督,您若是立场不稳,或是贪图权柄,今上会怎么看您?”周荃轻摇了两下折扇,笑吟吟的说,“请恕学生直言,真到了缓急之时,您只须在京城附近即可。”

玉柱听懂了。

周荃的意思是说,就算是迅速的剿灭了孤岛叛贼,因隆科多掌握着兵权的缘故,玉柱只有两条出路,要么暂时待家里抱美人,要么被调出京城。

待家里抱美人,勿须赘言。

至于,调出京城嘛,周荃说的已经很露骨了。

富贵险中求!

大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尔!

文化人说话,就喜欢搞弯弯绕的小把戏。

周荃的想法,实际上,是希望玉柱能够更加的主动一点,争取把热河总管的“闲职”,谋划入囊中。

玉柱不由微微一笑,谁说百无一用是书生?

周荃这个酸书生,看得比谁都清楚:不捏紧了刀子,说话都不响。

想当年,睿亲王多尔衮利用豪格的犯蠢,拥立顺治登基,靠的可不是嘴皮子,而是多铎、阿济格这两个亲兄弟,以及两黄旗的八旗兵。

若是心想事成了,则玉柱坐镇于热河,看似远离了京城的是非之地。

然而,最快一日,最迟不超过两日,热河的精兵,即可突进于京城之下。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