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骗了康熙 > 第686章 囫囵

骗了康熙 第686章 囫囵

作者:大司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21:06:46

第686章 囫囵

第686章 囫囵

朱轼造了半天的势,却白忙活了。

这种尴尬的场景,被整个浙江的官场,看在眼里,记在了心头。

别看玉柱年轻的不像话,着实不好惹啊!

督抚公开闹矛盾,下头的官儿们,谁敢擅自出头?

于是,接风宴,喝了个寂寞,闹得不欢而散。

玉柱回到行辕之后,刚换了身衣衫,正打算给雪薇讲故事,就见吴江来禀。

“禀爷,浙江粮储道王盛元,连夜来访,这是他递上的名帖,请您过目。”吴江双手捧着名帖,小心翼翼的送到了玉柱的手边。

玉柱虽然年轻,却也当过偏沅巡抚和川陕总督,可谓是两任封疆了。

和江苏省不同,浙江的地形,多山少耕地,天然不利于小农经济。

所以,浙江人尤擅经商。

大明朝的嘉靖倭患,实际上,很多倭寇都是假倭,真汉人。

这些浙江本地人,宁可冒充倭寇,跑来祸害自己人,就是想阻止大明朝廷的禁海政策。

一言以蔽之,禁海政策,让很多浙江的大地主、大官僚们,利益严重受损。

早在前明时期,杭州和苏州的丝织业,已经有了资本主义的萌芽状态。

浙江并不是粮食大省,其粮储道的重要性,也就远不如江苏督粮道。

然而,玉柱当众放了狠话之后,要倒霉的官员之中,首当其冲的便是浙江粮储道了。

粮储道,负责粮食的购买、运输和储存的事务,是众所周知的超级肥缺。

然而,战端再起之时,粮储道就有义务,保质保量的运输军粮到前线去了。

玉柱没看名帖,而是问吴江:“大方么?”

吴江哈下腰,小声回答说:“回爷,这位王道台出手异常阔绰,直接塞了五十两的银票。”主动掏出袖内的银票,轻轻的搁到了桌上。

玉柱看了眼银票,又瞅了瞅吴江,淡淡的说:“还是老章程,你懂的。”

吴江见玉柱并没有生气,随即放心了,便笑嘻嘻的说:“小的明白,银票退回,径直打发他走人。”

玉柱点点头,含笑教育吴江:“眼皮子不能太浅了。区区五十两而已,就能把你收买了,这是打发叫化子么?”

吴江笑道:“小的懂规矩,收了银票,就必须办事。不收的话,就是明白告诉他,事儿小不了。”

玉柱微微一笑,摆了摆手,让吴江下去了。

人在官场,必须入乡随俗。

这年头,凡是来拜见督抚的官员们,不贿赂督署门房的下人们,那就不可能见到真佛。

玉柱还没掌握大政,肯定不好意思特立独行,所以,也默许了下边的人,接门包跑来报讯。

但是,玉柱的底线是,不管是谁,只要收了门包,必须告诉他。

吴江下去后,玉柱开始给雪薇讲故事。

玉柱一连讲了五个故事,雪薇欢喜的直拍手,叫道:“爹地,讲得真好。”

望着笑语嫣然的爱女,玉柱的心情,多少有些复杂。

唉,长女如此的天真烂漫,将来找的女婿,可要挑仔细了啊。

“咳,宝贝儿,已经很晚了,你该去睡觉了。”借着玉柱喝茶的机会,爱丽丝插话赶女儿走人。

玉柱扭头看去,却见爱丽丝那美丽的大眼睛里,荡漾着无边的水痕。

鬼女人,越战越勇,实在是头疼啊!

一夜欢娱之后,玉柱睡到太阳晒屁股了,才缓缓起身。

用早膳的时候,门房来报,粮储道王盛元已经在外头,等了两个多时辰。

玉柱心想,这位王道台,不是一般的贪生怕死啊!

等了这么久,岂不是天未亮,就来了么?

“嗯,知道了。”玉柱埋头喝粥,连头也没抬。

爱丽丝是典型的外室夫人,按照西方的说法,也就是玉中堂的情妇。

一直在天津大沽口待着的爱丽丝,因远离了京城的缘故,始终保留着英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

换句话说,她压根就没学会,怎样伺候男人。

玉柱的身边,从不缺人伺候着,也不会在乎爱丽丝的不贤淑。

比较违和的是,雪薇就坐在玉柱的右手边,正拿着刀叉,对付碟内的食物。

英国菜,不仅品种少,而且很难吃。

玉柱心疼爱女在外面吃苦,特意花重金请了几位法国宫廷大厨,专门在天津伺候雪薇。

用罢早膳后,玉柱换了身便服,和周荃一起出门。

出行辕的时候,却见一位身穿四品官服的中年人,正没精打采的坐在辕门前的长条凳上。

玉柱的长相十分出众,可谓是俊逸出群。

那中年人盯在玉柱的身上,深深的看了好几眼,犹豫了没多久,忽然起身跑过来,跪到玉柱的前边,颤声道:“浙江粮储道,卑职王盛元,拜见中堂玉大人。”

玉柱打心眼里,有些瞧不上王盛元。

也没别的,玉柱就是厌恶他的贪生怕死,且做派无耻。

玉柱只当没有看见王盛元似的,迈步就往外头走。

周荃心里微微一动,主动停下了脚步,搀扶起面如死灰的王盛元,笑眯眯的说:“王大人呐,伱太过莽撞了,我家中堂平生最恨贪生怕死之辈,且清廉如水,懂么?”

“敢问您老高姓大名?”王盛元就算是再傻,也看得出来,能和玉柱并肩出门之人,绝非凡物。

“呵呵,鄙姓周,忝为我家东翁亲笔礼聘的西席先生。”周荃故意露了点口风,就看这位王道台是否真的机灵了?

王盛元的眼前猛的一亮,欢喜的发出的邀请:“久仰周先生大名,下官略备了一席薄酒席面,还请您老人家务必赏脸。”说了一大堆奉承话。

周荃摇了摇头,说:“我家中堂乃是正人君子,曾约束我等身边人,不得擅自饮宴。”

见周荃想走,王盛元哪肯放过天赐良机呢,便扯住了他的袖子,硬塞了张银票进去。

众目睽睽之下,周荃也不可能掏出银票,主动还给王盛元。

那就太显眼了呀,容易替玉柱招惹是非。

“王大人,您做得很好,还需坚持啊。”周荃收了钱财,自然要替人消灾,便主动递了个话风。

至于,能否领悟,就全看王盛元的造化了。

在这大清的官场之上,官越大,越不能轻易留下话柄,说话也是越含糊笼统。

这就逼着部下官员们,必须暗中揣摩清楚,再对症下药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