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骗了康熙 > 第616章 龙心大悦

骗了康熙 第616章 龙心大悦

作者:大司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21:06:46

第616章 龙心大悦

第616章 龙心大悦

大行皇太后的梓宫,抬入地宫的时候,老皇帝忽然停下了脚步,扭头冲着玉柱招了招手。

玉柱见状,赶紧走了过去,小声问老皇帝:“请汗阿玛吩咐。”

对于玉柱的机灵劲儿,康熙很满意,他叮嘱说:“盯紧点,别闹出妖蛾子来。”

“请汗阿玛放心,他们的身边都有人紧紧的盯着呢。”玉柱很懂老皇帝的心思。

老皇帝这是担心,他跟着梓宫下了地宫之后,儿子们会趁机犯上作乱。

没办法,那把至高无上的龙椅,实在是太诱人了。

不想坐龙椅的皇子,要么是没实力,要么是没机会。

一旦有了机会,什么父子骨肉,儿女亲情,统统都是多余的,唯有逼宫和屠戮才是永恒的。

孝东陵的地宫里,大行皇太后是第一个入住的女主人,为了展示孝道的老皇帝,自然必须亲自送葬下地宫了。

等老皇帝下了地宫之后,玉柱便站在了陵寝的入口处,虎视眈眈的盯着老八他们。

老四聪明绝顶,绝对不可能在这种节骨眼上,做出亲痛仇快的傻事。

老八他们,尤其是老十,就不同了。

不过,老皇帝显然是多虑了。

老八也不傻,怎么可能在老皇帝进地宫的时候,傻乎乎的发难呢?

归根到底,老八掌握的兵马,都远在丰台大营之中,远水解不了近渴啊。

这就和玉柱大致相仿的状况了。

如果,新军就在玉柱的身旁,只要玉柱不担责,任由太医互相推脱,很容易让老皇帝再也醒不过来。

只要老皇帝闭了眼,玉柱做出惊天大事,隆科多哪怕再不情愿,也必然会被绑上玉柱的贼船了。

毕竟,谋逆是要诛九族的。玉柱又是隆科多的亲儿子,无论如何,都逃不掉株连之祸!

等大行皇太后正式入葬之后,老皇帝率先走出了地宫。

玉柱看的很清楚,老皇帝明显哭过了。而且,尽管有王朝庆的搀扶,老皇帝的步履依旧十分的艰难。

老皇帝走一步喘口气,将昏倒后未曾痊愈的衰样,彻底的暴露于老八的眼底。

老八没看老皇帝,而是始终盯在玉柱的身上。

这一次,老八领着老九和老十,故意想闯御帐,目的只有一个:只要确定了老皇帝驾崩了,他就马上赶去丰台大营,起兵夺位。

唉,这一次又是玉柱坏了大事!

老八暗暗发狠,将来若是得了大位,必定让玉柱死无全尸。

没办法,这个仇恨实在是结得太深了,完全解不开的死结!

老皇帝经过玉柱身旁的时候,故意盯着玉柱的头顶,淡淡的吩咐道:“你负责善后。”

“嗻。”根本不需要老皇帝多说半句废话,玉柱偏偏就知道,老皇帝所谓的善后,究竟是个啥。

等大队仪仗开始往回走的时候,玉柱带着御前侍卫们,走到了孝东陵掌案大匠刘三春的跟前。

刘三春的家里,从前明开始,就世代为皇家修陵,称得上是修陵大匠世家了。

前明的时候,从明太祖开始,一直到明英宗驾崩前,负责修陵的工匠,以及抬棺椁入地宫的工匠们,无一例外,全都被殉葬了。

很自然的,刘三春的祖上们,被殉葬的时候,年纪都不大。

八旗入关之初,因为奴隶制的老残余,依旧保留了殉葬的丑陋习俗。

到了顺治帝临终前,废除了人殉的陋习,改为流放三千里。

不过,刘家的掌案却是个例外。

刘三春早有心理准备,见玉柱来了,当即跪下了,颤声道:“吾妻吾子,还请玉中堂帮忙照应一二,小人即使在九泉之下,也感激不尽。”

玉柱暗暗一叹,这个世界上的事情,不可能绝对的公平,只能是相对的公平。

作为孝东陵的掌案大匠,刘三春实际上,可以不死的。

但是,既然老皇帝明确的发了话,掌握了陵寝地宫所有机密的刘三春就必须殉葬了。

至于抬梓宫入地宫的差役们,倒是不需要担心的。

因为,这些人即使进过地宫,也肯定不可能知道,地宫的真正出入口,究竟在何方?

玉柱点点头,说:“你放心的去吧,你的儿子将来依旧还是掌案大匠。”

刘三春长吸了口气,他属于是明知道必死,却不敢逃跑的典型。

这年头的朝廷,动不动就要株连整个家族。

刘三春只要敢逃,整个刘家至少会被夷灭三族,从此断子绝了孙。

死一人,和死全族,只要是正常人,都知道,牺牲小我,顾全整个家族。

玉柱摆了摆手,塞勒随即带人上前,拿下了刘三春。

作为现代人的灵魂,玉柱自然是极其反感滥杀无辜的行径。

可是,老皇帝硬逼着玉柱干坏事,他即使顶住了不干,自然有人乐意替老皇帝效劳。

再说了,老皇帝还能活得几年?

一时不忍,则乱大谋,在皇权的威逼之下,玉柱被迫做了违心之事。

刘三春被带走的时候,玉柱想了想,叹息着吩咐塞勒:“留个全身,贴加官。”

“嗻。”塞勒刚刚犯过错误,此时此刻自然不敢违反玉柱的命令,老老实实的听了安排。

过了大约一刻钟之后,刘三春的尸体被拖到了玉柱的跟前。

玉柱蹲下身子,摸着刘三春的颈部动脉,嗯,确实不跳了。

“悄悄的送去刘家吧。”玉柱想了想,又从袖口内摸出一张银票,“这是五百两银子,给他的妻儿发丧吧。”

“嗻。”塞勒领了命后,有些迟疑的说,“中堂,刘家人好象异常之富裕啊,压根就不缺银子。”

玉柱心里有数,刘三春负责营建孝东陵,其中的油水,足得可以噎死人。

但是,按照约定俗成的潜规则,刘家贪的钱,算是皇家家提前预付的买命钱。

玉柱额外给的发丧银,不过是良心上过不去那道坎,但求心安罢了。

处置了刘三春的后事之后,玉柱马不停蹄的追上了大队伍。

用午膳的时候,老皇帝把玉柱叫去陪吃陪喝。

玉柱心里有数,孝惠章皇后,也就是母后皇太后驾崩之后,老皇帝失去了法理上的唯一长辈,难免有些兔死狐悲的别样感受。

更重要的是,孝惠章皇后,名为母后皇太后,却只比老皇帝大了十岁。

而且,宫里人都知道,顺治帝压根就没有碰过孝惠章皇后的身子。

也就是说,孝惠章皇后直到驾崩之时,尚是个黄花大闺女。

玉柱知道,老皇帝肯定没胃口,他喝粥的时候,故意吸溜吸溜的整出了很大的动静。

老皇帝觉得很刺耳,便数落道:“堂堂朝廷重臣,像什么样子?”

玉柱就怕老皇帝不吱声,他赶紧凑趣儿的说:“此粥甚合口味,臣儿没忍住,喝得太急了点。”

“哦,竟然如此?伱该不是骗我吧?”老皇帝大病未曾痊愈,远不如寻常那么的精明,很自然的掉入了玉柱的圈套之中。

玉柱抬起下巴,大声吩咐道:“王朝庆,你盛一碗乌鸡粥,端给汗阿玛尝尝。”

王朝庆也很担心,老皇帝除了喝药之外,一直没怎么吃东西。

俗话说的好,一朝天子一朝臣。

老皇帝若是驾鹤西去了,王朝庆他们这些大太监们的性命,也就捏在了下一任皇帝的手心里了。

实际上,其中的道理和奥妙,只要是大太监,就没有不懂的。

所以,梁九功当初才一直私下里勾结最有希望登位的老八。

只可惜,天不从人愿。

由于玉柱的存在,老八的皇帝梦,几乎被彻底粉碎了。

梁九功也早就死在了魏珠的手上。

老皇帝颇为精通制衡之术。梁九功死后,魏珠并未登上乾清宫大总管的宝座,反而是下一辈的王朝庆,占了大便宜。

接过王朝庆捧来的粥碗,老皇帝略微喝了一小口,便摇了摇头,不肯再喝了。

“老爷子,光喝粥可不成,必须要这样酱菜佐餐。”玉柱指挥着王朝庆,又把酱菜摆到了老皇帝的跟前。

老皇帝喝多了苦药,嘴巴里一直发苦,倒是吃了几筷子酱菜。

玉柱暗暗点头,只要老皇帝吃了很咸的酱菜,必然会喝粥喝水了。

果然不出所料,在玉柱的刻意引导之下,老皇帝勉强喝了一小碗白粥,又啃了几口烤羊腿,还吃了几样玉柱特别推荐的青菜。

说实话,皇帝的御膳,实在是菜太多了。如果玉柱不引导的话,老皇帝也不知道,究竟要吃些啥了。

老皇帝吃了东西之后,又小睡了一觉。

有了精神之后,老皇帝随即召见了议政大臣们。

老皇帝晚年时期的议政大臣会议,几乎成了摆设。

作为引见的重臣,还不是议政大臣的玉柱,只能站在了御帐的门帘边,随时随地听候老皇帝的吩咐。

这时,帐内传来老皇帝低沉又略带沙哑的嗓音,“玉柱再次护驾有功,朕意,恢复其镇国公的爵位,并赐紫禁城骑马,加恩赏三眼花翎,不知道你们有何看法?”

“回皇上的话,奴才以为赏格太重了,不如只赏紫禁城骑马吧?”这是铁帽子的简亲王雅尔江阿。

上次,雅尔江阿站错了队,被老皇帝打脸的夺了王爵。

不过,简亲王毕竟是世袭罔替的亲王,老皇帝也没有把事情做绝。在夺爵之后,老皇帝并未下旨彻底的削了简亲王的爵位。

在大清,夺爵和削爵,别看一字之差,性质差太远了。

夺爵,指的是,把雅尔江阿拉下了王爵之位,却还允许其子侄们奉特旨袭爵。也就是说,铁帽子的亲王爵位尚在,并依旧可以传承下去。

削爵,就迥然不同了,也就是说,世袭罔替的简亲王爵位,从此就不存在了。

雅尔江阿,是典型的八爷党,他和玉柱又是死对头。

所以,雅尔江阿主动站出来,反对老皇帝恩赏玉柱,都是可以理解的。

站在帐门口的玉柱,早就听见了雅尔江阿的反对说词。

不过,玉柱心里倒是期盼着,更多的王公大臣们,主动站出来反对他。

别人也许不太清楚,玉柱对老皇帝的脾气,可谓是了如指掌。

反对玉柱的人越多,反而越发坐实了玉柱是孤臣,也是忠臣的正确立场。

随着老皇帝的年事已高,选择的下一任皇帝的大事,也跟着越来越具有紧迫性了。

众所周知,皇权**社会,最不稳定的时期,其实是老皇帝未死,新君未立或初立之时。

处于掌权的私心,老皇帝曾经多次公开声明,绝不再立新太子!

“回皇上的话,老臣以为,玉柱当赏。不过,国家不可一日无储,还请皇上您早立太子。”这是文渊阁大学士王掞。

玉柱听见了王掞的建议之后,不由微微一笑。

唉,王掞真的是老糊涂了呀,居然还惦记着,把两次被废的太子胤礽,请回毓庆宫里去。

毓庆宫,按照本朝的会典规定,乃是东宫太子的固有居所也!

自古以来,功高莫过于救驾和从龙。

王掞身为废太子名义上的老师,若是废太子被复立,将来老皇帝死后,王家子孙可就要大大的荣耀了啊。

而且,王掞故意不反对老皇帝打算的恩赏玉柱,显然是想借此和老皇帝谈个条件了。

这么点小心思,老皇帝岂有看不明白之理?

果然,王掞的话音未落,老皇帝已经咆哮出声。

“王掞,你好大的狗胆?朕屡有明示,绝不再立新太子,汝竟然当作了耳旁风,究竟是何居心?”

此乃老皇帝的诛心之论,为人臣者,恐怕无法轻易过关了。

“老臣有罪,老臣该死!”王掞应该是跪下求饶了,因为,玉柱听见了大力磕头的明显动静。

“来人,摘了王掞的顶戴花翎,叉回府去,交给其子孙们严加看管!”老皇帝盛怒之余,尚有理智,依旧希望保住所谓圣君的牌坊。

玉柱听得懂老皇帝的弦外音,抓王掞这事儿,恐怕还需要他亲自出马了。

于是,玉柱领着几名御前侍卫,冲进了御帐之中。

玉柱快步走到王掞的跟前,抬手摘下了他的顶戴花翎,冷冷的说:“王中堂,汝故意违抗皇上的明谕,莫非是想学前明海刚峰的邀名求荣么?实话告诉你吧,你的心思,怎么可能逃得过圣君的耳目呢?”

杀人诛心,玉柱当众剥了王掞的画皮,令老皇帝禁不住龙心大悦。

“玉柱之忠,世所少有。朕以为,应晋固山贝子了!”

(PS:昨天欠的一更,补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