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骗了康熙 > 第519章 龙气加身

骗了康熙 第519章 龙气加身

作者:大司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21:06:46

第519章 龙气加身

第519章 龙气加身

如今的玉柱,已有六子三女,传承香火的子嗣问题,已经彻底解决了。

美中不足的是,玉柱和钱映岚亲热的时候,也隐约可以听见婴儿们此起彼伏的啼哭声。

其中,嫡长女佳颖的哭声,格外的响亮,仿如魔音穿脑一般。

天未亮,玉柱已经进了宫,他现在的首要任务,其实是帮老皇帝掰指拉筋。

中风后的手指,恢复期十分之长,必须有莫大的恒心和毅力。

老皇帝见玉柱的额头已经见了汗珠子,便拿出早就备好的白帕子,用左手替他擦了汗。

“老爷子,您替我擦汗,我怎么就觉得浑身上下,竟有使不完的劲儿呢?”玉柱故意说着俏皮话,以分散老皇帝的注意力。

老皇帝拈须一笑,说:“此乃龙气加身也。”

玉柱故意用了点力,老皇帝哎哟一声,麻脸上一阵抽搐,笑不出来了。

哈腰伺候在一旁的王朝庆,简直是羡慕得要死。

玉柱就是这么的豪横,他竟然敢如此的折腾万岁爷,胆大包天已经无法形容这种行径了。

偏偏,万岁爷不仅不生气,反而格外的宠着玉柱。

实际上,老年人不能完全顺着,偶尔斗个嘴,逗个趣儿啥的,反而更容易激发老年人的童心和童趣。

老小老小,越老越小,说的就是这种天性。

人和人之间,都是讲缘分的。

玉柱的身份极为特殊,他既是康麻子钦点的状元郎,又是老皇帝正经的表侄,还可以称呼老皇帝为姑父。

这且罢了,更重要的是,身为满洲大贵族的玉柱,不仅先后两次救过驾,还可以满足老皇帝晚年享乐的金钱需求,以及掌握兵权的安全需求。

客观的说,玉柱在老皇帝心目中的重要性,非常之高。

满洲军功旧勋贵们,对玉柱恨得牙痒,却又无可奈何。

汉臣里边,玉柱的名声,也是臭了大街。

遍观二十三史,类似玉柱这种人,绝无篡逆的可能性。

用早膳的时候,玉柱故意叭叽着嘴喝粥,老皇帝皱紧眉头忍了又忍,最终忍无可忍的怒斥道:“家教何在?”

“老爷子,粥太香了,喝顺了嘴。”玉柱也不请罪,大模大样的坐在椅子上,纹丝不动。

受了玉柱的刺激,老皇帝特意尝了皮蛋瘦肉粥,嗯,熬得很地道,确实很香。

老皇帝禁不住胃口大开,连喝了两碗粥,还吃了两个小号的玉米饽饽。

一旁的侍膳太监们,全都长松了口气,万岁爷若是天天用膳不香,他们就该掉脑袋了。

如今的乾清宫御膳房,在玉柱的掌管下,处处透着极浓的服务意识。

御膳的饽饽,一口一个,令人吃了还想吃。

粥碗,也变成了更小号的玉碗。

在玉柱的安排下,规定的制式菜肴,全都摆得很远。那种菜,除了让食欲不佳之外,再无半点用处。

摆到老皇帝眼前的,就是各色的青粥小菜,馄饨饽饽,有近百种之多,还每天不重样。

以前,老皇帝的食欲很差。现在,有玉柱来抢饭吃之后,老皇帝用膳的食量,明显增加了许多。

今天的御门听政,又是一番唇枪舌箭。

工部要修河堤,户部说国库没银子,两位尚书吵得不可开交。

康熙的兜里,有的是银子,他如今的心态,纯粹是看一出好戏了。

小农社会的所谓大政,其实屈指可数。

跟着老皇帝御门听政了这么多次后,玉柱虽然不是宰相,却每天都站在宰相的立场上,默默的审视着各种天下大事。

在没有化肥的当下,粮食若想增收,除了天时的影响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其实是耕作的技巧和方法。

翻土的深度,下种的间距,浇水的多寡,等等,全都影响着农田里的收成。

但是,这个时代的农民,几乎都是文盲。

教育他们用科学的方法种田,可谓是难于上青天。

几千年的小农社会,历朝历代,始终没有出台标准化的耕作技术规范,这个确实是体制不行了。

皇权**之下,皇帝关心啥,臣子们就纷纷投其所好,谁还有心思去管贱农们,怎么科学的耕作呢?

历史上,天朝的先进技术层出不穷,很多都比西方早许多年。

可惜的是,制度层面的推进科技的发展,直到大清亡了,依旧是一片空白。

奇巧银技,这是皇权**时代,对技术这玩意的整体评价。

说白了,贱匠才需要学技术,知识分子们都削尖脑袋去当官了。

“老十四,你怎么看?”这一次,老皇帝没有先问玉柱,反而问了一直没发言的老十四。

玉柱心里明白,这是老皇帝故意给老十四露脸的机会了。

只可惜,老十四酷爱军事,对兵马之事研究颇多,河工这玩意,他从未涉猎过。

可怜的老十四,被提溜出来后,虽然说了很多话,却全是行家眼里的废话。

大清的修河堤,只要不是特别指明的情况下,一律指的是黄河。

黄河的河堤,年年修,年年垮,河道的官员们前赴后继的乐此不疲。

在康熙朝,懂河工的技术官员,都属于是大熊猫类型的特级保护动物。

河道上的技术官员们,哪怕是犯了死罪,也可以因此而被赦免。甚至还可以革职留任,以戴罪立功。

玉柱瞥了眼一直没吱声的老四,他心中觉得十分有趣。

老四,精通庶政,熟悉河工,了解弊政,却无军事才能。

老十四,精通军事,却不懂处置庶政,更不了解民间的疾苦。

嘿嘿,这对亲兄弟,若是一条心了,倒是完美的帝王组合了。

不过,话说回来了,老四和老十四居然穿一条裤子了,就该老皇帝夜不能寐了。

直到散朝之时,老皇帝都没问玉柱。

玉柱也就明白了,火候未到,还需要互相扯皮一段时间。

没办法,河工修得太过于频繁了,几乎年年拨巨款修。但是,修了又无卵用。

今年这里决堤,明年那里破口,耗费了无数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却收效甚微。

必须承认,因为旗人的总人数过少,派兵镇压农民起义的成本过高,鞑清是皇权**时期,修河堤次数最多的一个朝代。

北宋时期,一直被吹嘘为汉人王朝文治的巅峰时期。

然而,北宋时期的农民起义次数,远比鞑清多得多。

天朝的农民,只要有口饭吃,就是比小绵羊还要温顺的一群人。

但是,同样是这群农民,一旦要饿死了,所爆发出来的惊人破坏力,足以令任何统治者颤抖。

盐贩子黄巢的起事,最根本性的一个绝招就是,把农民们的粮食全部抢光,让农民们要么跟着一起造反,要么全族饿死。

饿极了的农民们,在动摇了唐朝统治基础的同时,顺带着把盘踞于北方千年之久的传统门阀势力,扫了个精光大吉。

这就为宋朝的大面积科举取士,破除门阀垄断权力的局面,铺平了道路。

康熙喊出永不加赋的口号,不管其效果如何,必须承认,他充分认识到了,农民起义的巨大危害。

如果鞑清的统治政策过苛,导致农民的起义此起彼伏,最终的后果必然是绿营的汉人武将逐渐得势。

事实上,长毛的起事,确实帮助汉人官僚集团逐渐掌握了兵权。

现在,玉柱回府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挨个看望刚出生的子女们。

尽管,有奶娘、丫头和婆子一大堆,但是,秀云和曹春都在坐月子中。

玉柱若是不盯紧点,万一出了个闪失,那就后悔莫及了。

洗三过后,五个小奶娃的眼睛,也都睁开了。

其中,佳颖的眼睛,既大且圆,亮晶晶的,格外逗人喜爱。

没办法,玉柱有六个儿子,已经不稀罕了。

玉柱从奶娘的手里,接过小佳颖,嘿,小家伙正在吐奶泡子玩儿,看着就觉得很可爱。

只是,玉柱才刚抱上手,唉,托着小屁屁的手心,就湿了。

佳颖这孩子,吃的奶多,嘘嘘也就多了。

奶娘带着丫头们,帮小佳颖换尿布的时候,小铁锤凑过来,好奇的问玉柱:“阿玛,妹妹怎么不会说话?”

玉柱明白了,这孩子吃醋了,便俯身将他抱进了臂弯里,捏着他的小鼻尖,笑着说:“你妹妹刚出生不久,肯定不会说话的。待到她一岁左右了,就会说话了。”

“阿玛,将来妹妹生的儿子,是不是要唤我做舅舅?”小铁锤像个好奇宝宝似的,问个没完。

玉柱哑然一笑,小佳颖才几天大,还不满半月呢,小铁锤就想当舅舅了?

“是的,你是亲舅舅呢。不过,舅舅要有舅舅的样子,必须保护好伱的外甥或是外甥女,懂么?”

“嗻。”小铁锤显然还不知道真正的保护是何意,但是他挺了小胸脯,举起小拳头,大声说,“谁敢欺负我的外甥女,我就敢揍扁了他。”

五个小婴儿,都住在同一个院子里,这是玉柱的特意安排。

二十个奶娘,几十个丫头婆子们,全聚在一起,互相监督着,看谁敢不及时的换尿布或是喂奶?

另外,小轩玉和小铁锤,下学了之后,都要到院子里来,挨个看望下弟弟和妹妹。

手足之情,必须从小培养啊!

从小一起长大,将来,总不至于闹得骨肉相残吧?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