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骗了康熙 > 第479章 晋封贝勒

骗了康熙 第479章 晋封贝勒

作者:大司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21:06:46

第479章 晋封贝勒

第479章 晋封贝勒

老十四怂了。

玉柱也不可能赶尽杀绝了,便高抬贵手,放了老十四一马。

“来人,传令击鼓聚将。”

“嗻。”

方面之帅的镇北大将军,聚将议事,天经地义。

三通鼓落后,吴江扯起喉咙,厉声喝道:“玉帅到!”

“标下等,参见玉帅,请玉帅大安!”满帐的武将们,除了老十四之外,全都扎千请了安。

身穿一品官服,顶戴上插着双眼花翎的玉柱,迈着四方步,踱进了前帐。

玉柱走到了帅案后,缓缓的坐下了,游目四顾,见该来了都来了,没人敢迟到,不由甚为满意。

以前,老十四这个征北将军,乃是方面之将,他有节制喀尔喀诸部的实权。

但是,那是过去式了。

玉柱这个方面之帅到任后,老十四所谓的方面之将的权柄,立即就被限制了。

康熙说的没错,大军出征在外,军权都无法统一,各吹各的调,各拉各的弦,还打个屁的仗呀?

击鼓聚将,就是为了告诉老十四那边的将领们,谁才是真正说了算的那个。

“本帅召诸位来议事,就一件事,未奉本帅军令,胆敢擅自行动者,定斩不饶!”玉柱故意把目光定格到了副都统杨岱的脸上,不怀好意的转了好几圈。

一军主帅,想坑死部下,那简直是易如反掌也。

杨岱是老十四的亲信,他起初没在意,等察觉到玉柱的视线,始终绕着他转圈时,慌忙低下了头,吓得心跳急剧加速了。

如果,玉柱想公报私仇,命令杨岱深入准部境内侦察敌情,那就是十死无生的借刀杀人了。

因为家园被毁,父母被杀,妻女被抢,胡图斯山口外,聚集了好几万想来寻仇的准噶尔人。

为首的准噶尔大将,显然还没有失去理智。

进攻拥有两百多门火炮,两万多清军驻守的胡图斯山口,就算是准噶尔人都死光了,也难以攻破。

历次清准战争,清军的战斗力是公认的强悍。

说实话,只要清军不中埋伏,被切断了粮道,正面作战就没有输过一次。

老十四带来的,可都是京营八旗之中的佼佼者,老皇帝的御林军。

客观的说,除了丰台大营更精锐的八旗野战部队之外,老十四掌握的这部分人,已经是满洲的基本家底子了。

这一战,老十四若是彻底的输了,京城里的旗下人家,必是家家带孝。

“另外,大军的粮食不多了,我们的朋友那里,却有羊有马有牛。本帅的意思是,大家有钱出钱,有力的出力,先用金银换取牛羊。等到了京城后,本帅必定禀明汗阿玛,原数奉还。”玉柱的手头有银票,但是,没有现银子了。

照例,八旗兵出战,依旧保持着老八旗抢劫的习俗。

玉柱还真就不信了,这么多八旗兵的兜里,竟然凑不出几十万两银子?

“玉帅,要出多少?”副都统满林护,不是老十四的人,也不是八爷党的人,更没有得罪过玉柱,他壮着胆子,出来问了玉柱。

玉柱点点头,说:“不需要多,每人以百两银子为限。我以佟佳氏的祖宗之名起誓,只要回了京城,必定还钱给诸位。”

哦,每人才出几十两银子而已。

听玉柱这么一说,大家也就都放心了。

在场的人,有一个算一个,家里的祖上,谁没参与过南征的抢劫?

在满洲旧勋贵之中,最贪财的要数和硕额驸、征南将军石华善了。

石华善,也就是废太子妃的嫡亲祖父。

这位石额驸,每打下一地,不是积极部属防务,而是花重金收买本地的地痞流氓,让人家指点着,哪些人家极为富裕。

时至今日,废太子妃虽然已经失了势,但是,石家的小日子,却依旧过很滋润。

没办法,祖宗抢了太多的富户了,家里有钱啊!

“玉帅,大军缺粮食,让蒙古人献来就是了,何必出钱买呢?”这位副都统,倒不是舍不得一点点银子,而是觉得八旗兵出征,就该高人一等。

玉柱心里明白,这位是抢习惯了。

“本帅临出征前,汗阿玛再三叮嘱,一定要注意满蒙一体的国策。”玉柱提及老皇帝的时候,主动站起了身子,双手抱拳,向天一拱,以示尊敬今上之意。

玉柱都起身了,大家谁敢不扎千?

就这么着,老十四带来的这些骄兵悍将们,就被玉柱不动声色的带偏了。

玉柱放出去的五千多只蝗虫,手里多的是东西,女人、牛、羊、骏马以及各种物资,唯独缺少了银子。

准噶尔汗国是大清最凶狠的敌人,大清的国策是,禁止通商,违令者杀全家。

必须承认,大清不是大明,就算是一直暗通后金的晋商,也不敢无视朝廷的严厉禁令。

这个时代,由于西边的大帝国存在,陆上的所谓丝绸之路,早就断绝了。

准噶尔人自己也没银子,蝗虫们上哪里去抢?

玉柱知道无商不富的道理,在整个大清,他算是对商人们最友善,也最讲信用的一个权贵了。

没办法,宇宙行票号,做的本就是信用生意。

若是实际上的东家,朝令夕改,每天耍无赖,谁还敢跟他玩?

两万多八旗兵,每人凑五十两银子,几乎在眨眼间,玉柱的手头就有了一百万两现银。

蒙古人手上,有牛羊,玉柱有银子,大家一拍即合,顺理成章的做起了红红火火的交易。

八两银子一头羊,十五两银子一头牛,只要给钱,要多少给多少。

距离很近的策棱部落,倒是最先发了笔横财。

要知道,在京城的致美楼内,一头烤全羊,外加整桌酒菜的席面,也就十两银子而已。

玉柱出的价码,已经不能公道来形容了,干脆就是送钱了。

牛羊成群之后,玉柱命令策棱暂代胡图斯总管一职,率领附近忠于大清的几千名蒙古人,驻守于山口之上,随时防备着准噶尔的进攻或偷袭。

镇北大将军,乃是方面之帅,除了不管民政之外,在军事方面天然具有专阃(kǔn)之权。

玉柱给出了承诺,只要山口一直在大清的手上,策棱的人就算是大清的经制军了,由朝廷按照半年一次的频率发放粮饷。

在大清,最高等级的方面之帅,乃是兼管军民两政的抚远大将军。

以前,康熙对蒙古人的政策是,尽量分割各旗各部,勿使合而谋朕。

但是,胡图斯山口,实在是太过险要了。

这次,玉柱一天之内拿下了天堑,其实颇有些侥幸的成分。

若是丢了此地,哪怕是玉柱带了大量的火炮来攻,不付出巨大的伤亡代价,是不可能再次拿下的。

策棱差点高兴坏了,他的部众成了吃皇粮的朝廷经制军,这就减轻了多少的生存压力啊?

别的且不说了,酷寒来临之时,牲畜大量的死亡,清廷的所谓接济又是杯水车薪,普遍性的减员在所难免。

玉柱敢作出这个决定,也是吃透了康熙的对蒙古和对准噶尔的政策。

以前,胡图斯山口,一直掌握在准噶尔的手里,说实话,康熙对策棱的重视程度,并不是特别高。

现在就不同了,进攻准噶尔的大门居然落入了大清的手里,只花一点点钱粮,就笼络了策棱,替大清守边,何乐而不为?

只是,玉柱做梦都没有料到,他的战报以六百里加急,递进了畅春园之后,引发了轩然大波。

老皇帝一看捷报,好家伙,居然一次性斩首了一万四千余级,简直快高兴坏了。

高兴也就罢了,老皇帝召集重臣议事,旧事重提,想晋封玉柱为多罗贝勒。

“皇上,奴才以为万万不可,异姓封王,有违祖制。”这是满都护,老八的死党。

“汗阿玛,臣儿以为,此事应该更加的慎重。”这是老三,他拐弯抹角的提出了反对意见。

“朕必须提醒你们,佟佳氏既是朕的母族,又是太祖元妃的娘家。”康熙执意要封王。

这一次,包括八爷党、四爷党、十四爷党在内,朝中的重臣们,几乎无人赞同老皇帝。

只是,众人都没有料到,老皇帝中了风,右手不能动了后,心思格外的敏感,对于控制权柄的**,比此前愈加强烈得多。

京城里,山雨欲来风满楼。

玉柱则率领大军班师回京。

因为,天气逐渐转冷了,再不回京,肯定要被困在路上了,动弹不得。

老十四带出来的一万五千人,损失了四千多人。

玉柱带出京城的八千多人,只伤亡了三百八十几名新军官兵。

但是,这已经是新军的军兴以来,玉柱遭受的最大一次损失了。

这些官兵之中,每一个都是军官种子,玉柱的心头肉。

不夸张的说,这三百八十多人,只要洒了出去,随时随地可以拉起一支五千人的大队伍。

唉,没办法,将军难免阵上亡,瓦罐难离井边破!

刀枪不长眼呐!

照例,大军得胜归来,必须走京城北边的得胜门。

只是,玉柱却听说了一个惊人的消息,京里郡王以下的王公大臣们,远出京城十里,专门来迎接他了。

(PS:今天的第四更,总共码了15000字送上了。不废话了,司空我真的已经累瘫痪了,距离第三名已经很近很近了,帮我冲上去,并站稳了,明天咱们接着四更,好不好?)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