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骗了康熙 > 第461章 老皇帝的残酷清算

骗了康熙 第461章 老皇帝的残酷清算

作者:大司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21:06:46

第461章 老皇帝的残酷清算

第461章 老皇帝的残酷清算

天不亮的时候,玉柱骑马去行宫里上值。

鄂伦岱打着哈欠,从值房里出来。

刚一见面,鄂伦岱便拍着玉柱的肩膀,笑道:“我说,兄弟,二十啷当岁的一品重臣,厉害了呀。”

鄂伦岱一直没个正形,玉柱早就司空见惯了。

“大伯父,少喝点酒,免得又挨了皇上的罚。”玉柱专门挑鄂伦岱的软肋戳。

鄂伦岱也不以为意,哈哈一笑,说:“怕个卵,我若是改了混不吝的习性,就不叫鄂伦岱了。”

玉柱一阵无语,敢情,这位倒是颇有自知之明。

鄂伦岱领着玉柱到了侍卫处的值房,准备和玉柱进行交班。

镶黄旗的侍卫值房,就在侍卫处的正中间,占据了最大的一座院子。

鄂伦岱率先进门的时候,侍卫们明明见着他了,不仅没有一起行礼,反而嬉皮笑脸说:“鄂公,热河上营来了几个江南的小妞妞,回头一起去瞅瞅?”

“哈哈,你们这帮小子,兜里没几个银子,还总惦记着梳笼的美事儿,臭德性!”鄂伦岱显然已经和部下们,彻底的打成了一片。

只是,等玉柱不动声色的从鄂伦岱身后露面之时,“呀……”现场立时响起一片惊诧之声。

红顶子的一品大员,顶戴上插着双眼花翎,年轻的令人嫉妒死,不是柱爷,还有可能是谁呢?

“卑职请柱爷大安!”屋里的侍卫们,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扎千下去,毕恭毕敬的给玉柱行礼。

鄂伦岱扭头看了眼玉柱,怪腔怪调的说:“我说,柱爷,真瞧你不出啊,威风得很呐!”

玉柱没理会鄂伦岱的揶揄,含笑抬手道:“罢了。”

“谢柱爷。”众侍卫们纷纷站起身子,但是,一个个像鹌鹑似的,低头哈腰,连大气都不敢喘粗了。

人的名儿,树的影儿!

老十四的护卫们,都被玉柱一次弄死了十几个。

以这些侍卫的家世,谁敢与之相提并论?

镶黄旗下的侍卫,除了领侍卫内大臣之外,还有六名内大臣,若干名散秩大臣。

鄂伦岱领着玉柱,在行宫里,绕着镶黄旗的地盘,转了一整圈。

末了,鄂伦岱说:“咱们这一旗,主要是护卫正宫附近的地区,与各旗之间皆有小桥为界。”

玉柱也已经看懂了,上三旗各有侍卫区域,以小桥为界。

“柱儿,汉军在外,蒙古在中,我满洲在里,这个你肯定也是知道的。”鄂伦岱指着正宫的范围,抬起手臂画了个圈。

他画蛇添足的介绍,差点把玉柱逗笑了。

在清初时期,虽然康麻子一直倡导满汉一体。实际上,一直以满为主,辅以蒙古,汉军最次。

汉军呢,因为在旗的缘故,其地位确实比汉人,高出了许多。

但是,真到了核心的要害位置,汉军就只能靠边站了。

具体而言,镶黄旗侍卫们,其实就是外围的保安性质。他们的控制范围很大,但是,不涉及到最核心的区域。

也就是从正宫的照壁,沿着丽正门和午门一线,一直到澹泊敬诚殿门前的台阶下为止。

以澹泊敬诚殿为界,继续往里,就是御前带刀侍卫们的辖区了。

等鄂伦岱走后,玉柱径直回了值房。

值房的门口,站了两个小太监,哈着腰等着玉柱。

见玉柱回来了,两个小太监赶紧扎千下去,颤声道:“小的们,请柱爷大安。”

“罢了。”玉柱背着手,迈着四方步,踱进了值房,坐到了书桌前。

两个小太监,赶紧捧来早就预备好的洗脸水和大帕子,分别递到了玉柱的跟前。

玉柱擦了脸和手后,随手把帕子往脸盆里一扔,又坐回到了书桌前。

两个小太监很有眼力,一个双手捧来了茶盏,另一个则站在一旁,给玉柱打扇子。

在这个吃人的社会,很多穷人苦苦挣扎在饥饿线上,而有权有势的人,却可以享受高人十几等的特殊待遇。

两个小太监,一个叫秦定,一个叫严林。

在康熙二十年以后入宫的新太监,不是姓秦,就是姓严,还有姓徐的。

秦者,秦桧也。严者,严嵩也。徐嘛,徐阶也!

在康熙的眼里,这三位都是特大号的权奸,必须予以高度警惕。

由于,顺治朝时期,出了个吴良辅的不良先例。康熙全面掌握大权之后,就把宫里的太监们,大规模的改了姓儿。

关于徐阶,康熙曾经告诉过玉柱,这个老家伙其实异常之奸恶。

为了哄骗严家父子的信任,这位徐阁老居然把嫡亲的孙女,给了严嵩的孙子做妾。

等严嵩倒了台后,这个做妾的孙女和外曾孙,就再无音讯了。

康熙斩钉截铁的说:“必是暗中下了毒手。”

当时,玉柱恍然大悟,难怪,康熙不怎么在乎佟家人的公然顶撞了。

在这个吃人的社会,臣子公然顶撞君父,看似损及了皇帝的威严。实际上,却是没有太大野心的表现。

王莽未篡时,装得比圣人还要像个圣人,那才是真正的可怕之极!

避暑山庄里,真心十分凉爽。

玉柱的值房里,并不需要架上冰盆,只须打开门窗,山风就会穿堂而过。

说实话,担任了领侍卫内大臣后,玉柱的责任比此前,小得多了!

换句话说,柱爷偷懒溜号的机会,也跟着大增了。

鄂伦岱那是真跋扈,他当着所有随行人员的面,告诉玉柱,每次上值,只需要绕着镶黄旗的辖区,完整的巡视一圈,就可以去热河上营吃酒泡妞了。

热河上营,原本是座小村庄。

等康熙开始大建避暑山庄之后,每年都要随行的王公大臣,也不可能住在行宫里边。

于是,距离行宫最近的这座小村庄,便迎来了超常规发展的大机遇。

村子附近的地皮,都被王公大臣、富商巨贾们,纷纷买下来,各自修建别院。

从康熙四十二年起,一直到现在为止,短短的十一年间,原本只有几十个土村民的小庄子,竟然变成了人口过三万的大城镇。

怎么说呢,可以这么想象一下,有三万米军的基地附近,当地的经济就会变成,完全依赖米军消费的畸形繁荣形态。

跟着康熙来避暑山庄的人,可不仅仅是王公大臣,还有千余名太监,一到三万之间的八旗兵呢。

这些人,相对于平民老百姓而言,消费力显然高得惊人。

别的且不说了,单单是玉柱手下的四千新军,拿的可都是八旗兵里的顶流高薪了,消费力可谓是强悍之极!

实际上,玉柱早就通过宇宙行这个白手套,在热河上营的附近,买了几十亩荒地。

这么大片的土地,玉柱只建了一座五进的院子。剩下的地,他全都囤积了起来,等着大大的升值。

热河上营,平时只有一个九品的巡检司衙门,隶属于热河总管。

皇帝带着王公大臣过来避暑的时候,热河上营,就被玉柱手下的新军,接管了治安大权。

想想看,区区九品的小衙门,敢管哪家王爷的事儿?

尼玛,鄂伦岱敢溜号,他柱爷难道不敢么?

玉柱喝了几口茶,正准备撤退的时候,魏珠忽然过来,把他叫了过去。

“听鄂伦岱说,热河上营新来了几个昆腔戏班子?”康熙笑眯眯的问玉柱。

玉柱一听就懂了,老皇帝名为要出门听戏。实际上,是要清算上次寝宫失火,险些被烧死的大祸了。

在这个普遍迷信的时代,皇帝,也就是真龙的老巢,居然被火烧了,属于是绝对不能公开提的禁忌。

但是,老皇帝差点成了烤龙肉,总有人要负责吧?

于是,玉柱点齐了侍卫,带着一个标的新军将士,护卫着老皇帝出山,去热河上营游玩。

途中,经过一座山峰的时候,老皇帝要登山观景,却把玉柱和随行人员留下了大半。

等老皇帝走后,玉柱冲着牛泰使了个眼色。

牛泰心领神会的点点头,然后按照事先的安排,以迅雷不及眼耳之势,擒下了御前一等和二等带刀侍卫桑贵、麻诚等人。

也没啥好说的,将他们五花大绑之后,反摁进了泉水里。捂死后,随即解了绑,扔进了黑水潭之中。

必须承认,这种死法,对个人很不利。但是,却不会株连到他们身后的家族。

这也算是不幸中之大幸了!

这几个失职的侍卫,运气不好,上山游玩的时候,遭遇了山洪的爆发,坠潭溺亡了。

社会就是这么的残酷。

堂堂御前侍卫,还是宗室子弟,仅仅因为失了职,导致危及圣躬,就被断然处置了。

他们在康熙的跟前,连猪不如,想杀也就杀了。

玉柱又不是圣母表,他深深的懂得,无毒不丈夫的道理。

而且,他的心里非常清楚,若想成其大事,必须依赖康熙的信任和授权。

换句话说,在老皇帝闭眼之前,玉柱就必须是老皇帝手里捏着的,最可靠也是最锋利的利刃。

大丈夫能屈能伸,方为真英雄!

今天的伪装蹲下,为的是将来的整个民族崛起。

装孙子,值不值?

不管别人怎么看待玉柱,玉柱都将继续把孙子装到底,直到扬眉吐气的那一夜之后!

非黑即白的所谓立场,那是极其可笑的幼稚病!

得治!

(PS:第二更送上了,距离3300张还很远,感谢兄弟们的支持,决定加第三更了,明天再看吧。周一,会多,懂的都懂。)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