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骗了康熙 > 第253章 到珲春了

骗了康熙 第253章 到珲春了

作者:大司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21:06:46

第253章 到珲春了

李焞盘算得很好,想请玉柱将张肖贞带离朝鲜。只有这样,才能救她一命。

因为,张肖贞只要出了这座昌德宫,必死无疑。

玉柱是大清的钦差,朝鲜的掌权派们,就算是胆子再大,也不敢对玉柱下手。

更重要旳是,李焞已经听说了,玉柱是带着精兵来的。

玉柱的脑子又没进水,怎么可能掺合进朝鲜的党争之中呢?

“大王,下官奉皇命北巡,军营里是不允许带女子的。”玉柱推得一干二净,理由光明正大。

李焞给的所谓条件,在玉柱的眼里,可谓是一文不值!

钱,玉柱根本不缺。粮食,更不缺了。

女人?嗨,玉柱若想当大种马,还会缺少女人么?

另外,玉柱第一次带兵出征,就擅自干预了朝鲜的政局。

疑心病很重的康熙,肯定会多想的。

所以,就算是李焞持续性的加码给好处。直到离开昌德宫之时,玉柱一直闭紧了嘴巴,始终没有答应他的请求。

经过朝鲜,来汉城会见李焞,不过是基本礼仪罢了。

见完了李焞,玉柱连“慕华馆”都没进,带着牛泰和亲兵哨,径直去了官船码头。

慕华馆,仰慕中华上国之馆也!

几百年以来,李氏朝鲜一直恪守藩属之道,奉行“事大主义”,格外重视与宗主国的宗藩关系。

朝鲜太宗七年,李氏朝鲜模仿高丽王朝在开京的“迎宾馆”,于首都汉城的西郊修建了“慕华楼”,后改称“慕华馆”,作为迎接中国“天使”的国宾馆。

慕华馆前立有两柱红木,称为“迎诏门”,这就是后来的迎恩门的雏形。

照道理,玉柱应该入驻“慕华馆”,接受朝鲜国的热情款待。

但是,玉柱不想掺合进朝鲜国内的政争,直接就登船走了。

礼仪上的事儿,面子上过得去,也就可以了。

玉柱只是过路的钦差而已,到汉城见了李焞,敷衍足了面子,也就完事了。

就算是李焞对玉柱有意见,暗中告了刁状。

嘿嘿,康熙非但不会责怪玉柱,反而会夸他谨守本分,很懂事儿!

玉柱就这么潇洒的走了,不带走半点云彩!

半个月后,船队抵达了图门江口。

此时的图门江,已经封冻住了。

英国人的水手们,有着丰富的航海经验,他们找了个合适登陆的地点,停了船,利用船尾拖着的几条小船,搭上了登陆的跳板。

登陆的地方,只能是凑合着用罢了,远没有京城的官船码头那么的便利。

结果,登船才花了不到一天的时间,可是,卸船却足足用了四天时间。

主要是卸下重炮比较麻烦,费了不少的劲和心思。

幸好有英国水手帮忙,不然的话,就凭鄂敏的手下们,只怕会出现火炮掉入海里的糟糕情况。

玉柱亲自体验过了,外罩防水厚毛毡的特制雪撬车足够宽大,里边摆上一到两个炭盆,睡着还挺暖和。

战士们宿营的问题,倒是顺利的解决了。

美中不足的是,这种雪撬车里边,只能坐着或躺着,而无法站立。

为了此次出兵,玉柱可谓是操碎了心。

这次去罗刹国,说句心里话,核心是怎样保暖、住宿和吃饭,作战倒在其次。

打仗,打的就是后勤保障。

武卫营的战士们,都穿着厚厚的羊皮袄,戴着狗皮护耳帽,手上是羊皮叠加棉絮的手套,脚下穿着高筒靴。

除此之外,每人还有一只小暖手铜炉,可以暖手,也可以暖脚,十分的方便。

车厢里,还有烧得很旺的一到两只银霜炭盆。

雪撬车的前边只有两个射击观察口,车门开在了后边。

这就避免了一般的马车,迎风面朝前,车厢里始终进冷风的弊端。

玉柱特意嘱咐过战士们,不管什么时候,至少留一人值岗。每隔一刻钟,必须将观察口打开一一个小口子,放冷空气进车厢,以免一氧化碳中毒。

至于,驾驭雪撬的车夫,装备就更加的齐全了。内穿棉袄,外罩厚实的羊皮袄,加厚的皮棉手套,加厚的棉靴,加厚的狗皮护耳帽,还戴着特制的棉口罩,只露出一双眼睛在外面。

嘿嘿,一应的防寒装备,俱全也。

说句心里话,单单是这么一支小部队,花的银子和物资,就是海量的惊人。

要不,怎么说,打仗就是烧钱呢?

至于火器营的炮甲那边,他们可都是康熙的心头肉,压根就不需要玉柱去操心。

康熙觉得玉柱定制的装备,都非常实用,就直接吩咐内务府给炮甲们,原封不动的又做了一份。

全军上岸后,傻狗们和雪撬车就派上了大用场。

拖重炮的雪撬车,看似异常沉重。实际上,众人推动之后,只要顺利的滑行起来,只需要十条傻狗,就可以轻松的拉动了。

一般情况下,滑动摩擦,比滚动摩擦,阻力大得多。

但是,冰雪面上,又是另一番景象了。现在,要考虑的是,紧急情况下,刹不住的问题了。

冬日漫长,要到来年的五月才会化雪,还早得很呢。

傻狗们拖着雪撬车赶路,并不需要太快的速度,半个时辰三十里,即可。

启程之后,傻狗们不可能一直跑下去。每半个时辰,歇息一刻钟,换下一批傻狗继续来拖车。

如此周而复始。

至于,战士们,嗨,躺在摇摇晃晃的车厢里,一直处于半梦半醒之间。

累?不存在的!

每半个时辰,下车活动下筋骨和腿脚,然后接着上车躺着,舒服得很呐。

和大家不同,坐在车厢里的玉柱,则暂时没戴手套,而是把手笼在“套袖”里。

玉柱的套袖,是特制的。用紫貂皮,混合着丝绵缎子做成,双手笼在袖套里面,非常暖和。

需要玉柱签署文书的时候,直接把手伸出来,即可。

傻狗,只是在吉林和黑龙江一带有用。再往北的西伯利亚,雪深四尺以上,就必须换驯鹿了。

整个大清朝,只有极北的索伦部,才养有大量的驯鹿。因为,驯鹿的主要食物是苔藓,纬度太低的东北地区,并无苔藓可吃。

皇帝下旨准备的驯鹿,都在雅克萨城里。但是,玉柱还需要先去齐齐哈尔城,拿到黑龙江将军博定的补给公文。

齐齐哈尔城,乃是黑龙江将军的驻地,目前是黑龙江辖区内的第一大城。

所以,玉柱按照约定的计划,指挥着他的小股部队,一路向北行军,目标是齐齐哈尔。

玉柱的小队伍,要先穿过吉林将军的辖区,才能到黑龙江去。

吉林将军辖区,从现在通化市开始,沿着南海,一直到北海旁边的索伦河为止,包括了库页岛在内。

也就是说,黑龙江将军的辖区,没有海。吉林将军的辖区,则全是海。

小队伍从图门江口北上,第一站便是珲春寨。此时的珲春寨,属于宁古塔副都统的辖区。

珲春的历史可上溯到新石器时代。四千多年前,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就有满族祖先“肃慎”族在珲春繁衍生息的记录。

明代,在珲春设置了珲春卫,一向被视为边寨重地。

清军入关后,珲春卫城便被废弃了,变成了年久失修的珲春寨。珲春寨,目前是满族舒穆禄氏的老巢。

舒穆禄氏,满语“珊瑚”,是女真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大清朝的舒穆禄氏,有八人在上立传,他们均系世居珲春虎尔喀部部长郎柱的后人。

天寒地冻的光景,路上全无人烟。

玉柱的小队伍,都已经到了寨门口,寨墙上的守军,还没有发现他们。

直到吕武带人,齐声呐喊了,才惊动了寨墙上的人。

没办法,大清对于兵马的调动,控制得格外的严格。

别看玉柱已经领兵在外了,他的这支小队伍,路上经过的所有城寨,都必须主动报备。

只要不主动报备,就会被朝廷视为,有谋反的嫌疑。

只要没有拿到珲春寨佐领,加盖官印的过关文书,下一站的密占寨,将视玉柱等人为反贼。

等了好一会子,寨内的镶蓝旗下参领纳真,才带着人出现在了玉柱的面前。

参领为正三品,玉柱这个二等虾只是正四品而已。但是,玉柱是钦差副使,见官大一级。

纳真验过了兵部火票,及各种调动的手续之后,主动扎下千去,起身后,又和玉柱行了碰肩把臂礼。

说句心里话,没有入关的老旗人,可比关内的八旗子弟们,纯朴得多。

三十多岁的纳真,一看就是个性格豪爽的汉子。

令玉柱没有想到的是,纳真当即下令,杀五头牛,宰三十只羊,他要好好的犒劳远道而来的旗下弟兄们。

和中原地区的不许杀耕牛不同,珲春寨这旮沓的老满族人,主要是以渔猎为生,没人种地。

在这里,牛,随便宰杀。羊,也是日常的主食之一。

出兵在外,由于雪撬车的运力有限,需要带上的物资又太多了,玉柱的队伍里是没有酒的。

所以,等纳春命人端上酒坛子之后,鄂敏等人的眼睛都红了。

他们一个个像狼似的,狠盯着玉柱,惟恐他阻拦大家喝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