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骗了康熙 > 第980章 老十四起兵

骗了康熙 第980章 老十四起兵

作者:大司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21:06:46

第980章 老十四起兵

第980章 老十四起兵

八百里急递,紧急送进了京城。

老七拆开急递,定神一看,心里立时一喜,僵局终于打破了。

“五哥,老十四带兵进了喀尔喀蒙古,打的旗号是,奉诏班师回京。”

老五赶紧接过了急递,仔细的认真的看了两遍,确认无疑,老十四终于下了决心,开始动手了。

“好一个老十四,不愧是我爱新觉罗家族的子孙!”

玉柱太狡猾了,故意让老十四和老八并立,又让老四逃进了年羹尧的军中。

如果,老四和老八,都死在了乱军之中,局面早就明朗了。

现在,陕甘的粮道,捏在杨森的手心里。

不起兵是等死,起兵又只能绕路河南,再北上。

河南本无存粮,恐难维持大军的嚼裹。

可谓是左右为难!

现在好了,老十四率领主力大军,径直北上绕道蒙古回京。

而且,打的旗号,既不是奉诏讨贼,也不是奉旨勤王,更不是清君侧,而是奉诏回京!

蒙古人早就被大行皇帝摆布成了一团散沙,而且,蒙古人也不可能牺牲自己的部族,替玉柱阻挡老十四的精锐大军。

大清军兴之后,蒙古人虽然持续衰落了下去。

但是,蒙古人却不傻,谁会冒死替玉柱卖命呢?

更重要的是,没有朝廷的指挥,蒙古人群龙无首,就算是有心杀贼,也是无力回天的。

蒙古人,虽然没有粮食,却有牛羊啊!

“哈哈,大军食用无忧矣!”老五拍案而起,当即吩咐道,“来人,严密封锁消息,不能让两宫太后和皇上知道了。”

“嗻。”

老皇帝活着的时候,老五和老七虽然各有差事可办,不至于闲散在家。

实话说,老五和老七一直属于是边缘化的皇子。

老皇帝真正看重的是胤礽和弘皙,这父子两个。

但是,坐视玉柱继续壮大实力,爱新觉罗家的江山,必然不保。

老五和老七,宁愿舍弃个人的权势和富贵,也要保住整个爱新觉罗家的江山,无论如何,都算是顾大局,识大体了!

然而,就在老五和老七下了封口令的当晚,“嘎吱嘎吱……”安定门被人悄悄的打开了。

隆隆的脚步声,在京城里,响了一夜!

有胆子大的人,微微把窗户打开一条缝,往外面的街上这么一看。

我的个老天啊,大股的新军,推着炮车,浩浩荡荡的进了城。

在炮兵的队伍里,居然时常可以看见洋人的身影。

凌晨时分,早起的老百姓们,打开大门一看。

我的个乖乖,街道两旁,站满了荷枪实弹的新军战士们。

一排排新军战士们,沿街布防,无边无际,一眼望不到头!

不过,新军战士们,并没有干预早起的人们,任由大家自由出门。

该买菜的买菜,该做小买卖的做小买卖,该喝早茶的喝早茶,该出城的出城,秩序井然,一切如常!

只是,新军进了城,这么大的事,怎么可能不惹人议论呢?

“我说,佟佳阿瞒怎么忽然带兵进了京里?”

“唉,天下即将大乱了啊!”

“老夫掐指一算,大清的江山,恐怕是……”

“慎言,慎言。”

“莫谈国是。”

“老哥哥,您见多识广,您说说看,佟佳阿瞒,能不能成其大事?”

“唉,难得很呐,大清拥兵百万,佟佳阿瞒手里才多少人?嘿嘿,练兵三十万,鬼都不信,银子难道会从天上掉下来,不成?”

“是啊,是啊。”

就在京城的老百姓,议论纷纷的时候,从朝阳门前,一直到东华门前,忽然戒严了!

一辆硕大的马车,在近卫镇官兵们的簇拥下,浩浩荡荡的从东边驶来。

马车里,玉柱喝了口茶,笑问周荃:“竹生兄,以这种形式回京,吾兄有何感慨呀?”

周荃抖开折扇,也跟着笑道:“东翁,实话说,我早就盼望着这一天了啊!”

坐在对面的蒋盛,也拈须笑道:“老十四不动手,咱们还真没合适的借口,带兵回京。”

凡事,总要讲个道理嘛!

玉柱猫在天津练兵,千真万确。

但是,玉柱并未大权独揽的把持朝政,这也是事实。

不管老十四,还是老四,无旨带兵进京,都是谋逆之举,这就给了玉柱以口实。

退一万步说,就算是老十四打着奉遗诏的旗号,也需要朝廷下旨沿途各地关隘放行。

不然的话,阿猫阿狗,都可以利用所谓的遗诏做文章了。

问题是,垂帘太后和小皇帝,怎么可能替老十四张目呢?

不管老十四打出了什么旗号,无旨起兵,就是谋反!

玉柱奉旨带兵进京勤王,理所当然尔!

当玉柱的马车,缓缓的驶入朝阳门时,守门的新军战士们,在长官的命令下,一齐举枪致敬。

“立正!”

“敬礼!”

由于沿途戒严了缘故,马车一路疾驰到了东华门前。

守门的侍卫们,异常惊恐的望着门前黑压压的新军战士们。

想关门,真不敢。

不关门,心里又怕极了!

不大的工夫,玉柱马车稳稳的停在了东华门前。

玉柱钻出马车,手里举着黄澄澄的旨意,厉声喝道:“奉旨带兵保护大内,胆敢阻拦者,格杀勿论!”

“是。”近卫镇镇统牛泰,接到了命令后,当即把手一挥。

眨个眼的工夫,近卫镇的官兵们,如同潮水一般,涌进了皇宫之中。

宫里的八旗侍卫们,哪有胆子反抗,老老实实的被缴了械,成了新军的俘虏。

玉柱迈着四方步,带着牛泰,来到了南熏殿。

这时,守在南熏殿内的老五和老七,已经得到了新军进宫的消息。

玉柱进殿之后,就见老五和老七,正怒气冲冲的瞪着他。

唉,玉柱的心里,不由暗暗一叹,曾经的好安答,好兄弟,因为大道不同,终于走到了决裂的这一刻了。

但是,玉柱丝毫也没有后悔。

只因,人间正道是沧桑!

恢复华夏衣冠,是玉柱毕生的梦想,人挡杀人,佛挡杀佛!

玉柱当牛做马,伏低做小的伺候老皇帝,长达十余年之久,图就是有朝一日,可以扬眉吐气的说,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玉柱,你这是何意?”老七还想有个台阶下,说的比较婉转。

“玉柱,你莫非是想谋逆不成?”老五疾言厉色的质问玉柱。

玉柱深深的看了眼老五和老七,此时此刻,多说废话,还有何用?

“恒亲王允祺,淳亲王允佑,接旨吧!”

玉柱从袖口摸出了旨意,高高的举过头顶。

老五不服,厉声喝道:“我一直守在南熏殿,你哪来的旨意?”

玉柱微微一笑,老五的意思是说,他是实际执政的辅政王大臣,宫里的旨意必须经他之手。

老七虽未说话,却站得笔直,丝毫也没有跪接旨意的意思。

既是如此,玉柱也懒得讲究表面上的形式了,展开旨意,朗声念道:“特谕,辅政王大臣允祺及允佑,勾结叛贼,图谋不轨,著革去一切差事,拿交宗人府从重治罪。”

“这是乱命,我不能接受。”老七神态平静的拒绝了跪下接旨。

“玉柱,伱竟敢矫诏?”老五抬手指着玉柱的鼻子,厉声喝斥。

玉柱不动声色的将旨意,摊开在了老五和老七的眼前,淡淡的说:“我怎敢矫诏呢?”

老七的眼神不错,只看了一遍,就知道,确实是真旨意。

但是,旨意再真,也不能接受啊!

“来人,请五哥和七哥,去宗人府歇歇脚吧。都听好了,不许虐待我的五哥和七哥。”

“是。”近卫们一拥而上,分别架起了老五和老七的胳膊,就抬出了南熏殿。

解决了老五和老七之后,一直躲在偏殿的马齐和张廷玉,赶紧出来拜见玉柱。

“请主上安。”马齐明显受了惊吓,嗓音微微发颤。

“拜见主上。”张廷玉则泰然自若的大礼参拜了玉柱。

江南的二十家大户捐款之中,安徽桐城张家,赫然在目也!

张廷玉早就投靠了玉柱,原本没必要捐出巨款,做出锦上添花之事。

无奈何,江南的大户人家,同气连枝,儒门领袖亲自上门募捐,桐城张家也不好意思不参与。

不过,张廷玉为官清廉,从不贪污受贿,只是靠着桐城张家的万顷良田收租过日子罢了。

结果呢,桐城张家,硬是卖了九成的良田,这才勉强凑齐了捐款。

张廷玉的家底子,玉柱自然是一清二楚的。

所以,玉柱悄悄的派人用宇宙行银票的形式,把捐款还给了张廷玉。

但是,玉柱只字未提张家卖地的事儿。

张廷玉何等聪明,他当即意识到,已经卖出去的万顷良田,再也买不回来了。

外头都在传,玉柱想做王莽。

马齐听了之后,一直不太相信。

别人做王莽,倒可理解。

可是,佟佳氏是正儿八经的满洲镶黄旗下,从佟图赖一直到玉柱,老佟家四世四公一王,可谓是累受国恩矣!

玉柱又是正经的旗人,全天下的汉人,有可能信任他么?

众所周知,整个大清朝的旗人,满蒙汉加在一起,也就几十万人而已。

据康熙五十八年的各地奏报,全天下的汉人们,已经超过了一万万五千万的大关。

就算是玉柱当了皇帝,旗人肯定不服,汉人又怎么可能服他呢?

所以,马齐一直认为,玉柱想当王莽,那是不可能滴!

玉柱想当多尔衮,那是大大的可能!

PS:大戏正式开场了,求赏票票。票票越多,码得越精彩!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