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 第421章 420被服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第421章 420被服

作者:工具超人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0:50

第421章 420被服

第421章 420被服

接下来的两天,学校里风平浪静,无事发生,只不过有线系593班的同学有些兴奋,因为他们是邮电学院第一批去煤场的。

唐植桐则在放学后回家炒了两回松子。

第一次炒的已经给姜烨了,后面炒的这些是自己和岳母家零吃的。

考虑到开口的松子保质期不如晒干的长,唐植桐没有把松子全炒好的打算,等吃个差不多再炒,慢慢吃。

除此之外,唐植桐还打算炒一些送给颜雄飞,这个想法获得了小王同学的支持。

星期四上午的时候,魏之桢再次找到唐植桐。

“魏老师,啥指示?”唐植桐再一次被从教室薅出来,次数多了也就习惯了,估计其他任课老师都知道自己和后勤处有一腿了。

“小唐同志,为困难同学准备的棉服、被褥中午到,等下课后,你带着同学去基础楼帮忙卸卸货,捎带着领回去。我也好有个名义给你们班多安排点社会实践的天数。”魏之桢单刀直入,把话说的明明白白。

“谢谢魏老师,让您专门跑一趟,太不好意思了,您费心了,我们保证准时到。”唐植桐喜上眉梢,客气道。

“我也是正好路过,考虑到你们班明天就去社会实践,索性让你们提前领了,省的有同学冻着。”魏之桢心里还是很有数的,对于邮电学院来说,这次社会实践规模非常大,起因正是眼前这位青年,听说其他院校为此事争破头,但名额都没有自己学校多。

后勤处的老师,从上到下都愿意给有线系593班同学多一些名额,但很多话没法跟其他班的同学说,所以魏之桢出此下策,勉强算是师出有名。

“谢谢魏老师,您有心了,我放学就带同学们过去。”唐植桐听懂了,卸棉服、领棉服是真,“顺道”过来卖自己一份人情也是真。

送走魏之桢,唐植桐没有回教室,而是去了周老师办公室。

很多单位做事情讲究一个流程,就拿发放棉服这件事来说,正确的流程是后勤处通知到系里,系里再通知到辅导员,辅导员再告诉生活委员,最后由生活委员组织同学去领取,至于要不要办個仪式一类的,要看这里面各个环节领导的意思。

魏之桢是卖人情给唐植桐不假,但唐植桐也不愿踩这个坑。

唐植桐见到周老师后,将事情转述了一下,主要意思没变,但“路过”的顺序变了:“周老师,我今天碰到后勤处的魏科长了,他说棉服、被褥今天中午到,让上午下课后过去帮着卸卸货,顺带领回来。”

“嗯,去吧,这天也冷了明天不是去社会实践吗?这衣服来的正好,雪中送炭呐。”周老师没有搞仪式那一套的意思,在听完唐植桐的话后,脸上露出了喜色。

“嗯,魏科长也这么说,考虑到咱们班明天社会实践的原因,让早点过去领,把东西发到需要的同学手中,担心同学们着凉。”守着办公室诸多老师,唐植桐有意帮着魏之桢在学院老师面前树立形象。

唐植桐后来琢磨过来,魏之桢在从物资局回来的路上,事无巨细的讲的那些,其实是做好了跟自己一块做协调工作的准备,进学生会只是给自己抬抬身价,给自己一个名正言顺去做这件事的理由。

虽然魏之桢是好意,但唐植桐志不在此,作为一个穿越众,不想把自己搞得那么累。

拒绝归拒绝,但好意得领,现下在任何职位上都讲究群众基础,更何况好话不要钱,唐植桐就一筐一筐的往外抬。

“你也很不错,在外面救人的事,魏科长跟我说了。不仅不计较个人利益,还能事事想着同学,想着学校,品行高洁,很好!”周正听后点点头,接茬由衷的夸赞唐植桐,毫不吝啬赞美之词。

“周老师,您过誉了,我就做了点微不足道的小事。”唐植桐赶紧谦虚道。

“这种事就该大力提倡,你怎么还往后躲?”周正并没有住嘴,而是耿直的摇头,随口更是补充道:“有这一档子事,你优秀学生的事稳当了,不过学习不要放松,学到手的知识才是自己的。”

“好嘞,周老师请放心,我一定不会在学习上放松的。”唐植桐当即表态。

虽然嘴上这么说,但唐植桐心里想的却是这次拿到了尚方宝剑,是不是可以稍微放松一下自己,多请几天假了?反正课本上的自己都能理解。

可以这么想,但不能这么说,否则就是不识抬举了。

“行了,快下课了,你抓紧回去吧,还要去领被服。”周正很满意的点点头,赶人走。

唐植桐从3227办公室出来,回到教室时,任课老师啥话都没说,默许了这种状态的存在。

没过几分钟,在任课老师宣布下课以后,唐植桐立马站起来,明面上是跟老师说,实则跟有线系593班的同学说:“老师好,593班有事,需要本班同学留一下。”

任课老师点点,啥都没说,夹起课本讲义走出了教室。

其他班级的同学见怪不怪,三三两两的走出教室,有的在讨论着课堂上的某个知识点,有的在讨论中午吃什么,还有讨论星期天去哪儿玩。

待其他班同学出去的空,唐植桐收拾好个人物品装进书包,待教室里仅剩593班的同学后,唐植桐才走上讲台:“同学们,上次咱们班报上去的棉衣、被褥已经到位,咱们现在去卸货、领回来。作为一个班集体,上次没有报名的同学,如果有空的话,也可以去帮帮忙。”

“有空!”

“那必须滴!”

“走,走!”

“唐老师,去哪领?”

一时间,坐在教室里的同学纷纷说道。

“基础楼,走着。”唐植桐说完大手一挥,带着全班同学浩浩荡荡的下楼,往基础楼走去。

两栋楼离得并不远,出了有线楼,众人就看到有两辆卡车,盖着防水布,停在基础楼的前面。

“得,就前面。”唐植桐看魏之桢站在卡车旁,立马指给自己的同班同学看。

“小唐同志,来了。”魏之桢笑微微的朝唐植桐点点头打招呼。

“不好意思,魏老师,我们来晚了。”唐植桐赶紧说着客气话。

“正正好好,车刚停下。现在就开始卸车吧,把东西放在后面仓库里。”魏之桢拍拍手,安排道。

接下来,593班的同学在后勤处老师的指挥下,将防水布揭开,然后或扛或背或抬,将东西搬至仓库。

男生力气大,都是一个人一个包,女生力气小,两个人抬一个。

三十个人跑了三四趟,才将这些东西搬完。

这期间并没有几个其他班的同学看到,大部分学生还是对吃饭比较积极的。

搬到仓库后,593班的同学并没有立马走,而是等着发被服。

魏之桢言出必践,从兜里掏出早已准备好的名单,就是唐植桐当初报上去的那一份。

魏之桢念,其他老师在里面翻找,找齐一份,唐植桐这边就让同学本人上去取。

没有报名的同学也没闲着,帮着其他同学扛被褥。

人多力量大,但这一番下来也耗费了将近一小时。

“谢谢同学们,有了伱们的帮助我们才能这么快整理好。”魏之桢在发放结束的时候,开口跟593班的同学道谢。

“都是力所能及能做的,老师们辛苦了,午饭都没来得及吃。”唐植桐代表同学们客气道。

“同学们不也没吃嘛,不过不用担心,我已经跟食堂说了,肯定会给大家留饭的。明天社会实践大家一定要好好表现,快去吃饭吧。”魏之桢说完,这才挥手赶人。

593班的同学声音不一的说着谢谢老师之类的话,然后才一个个转身往宿舍走。

发了被服,总得先放回宿舍。

让唐植桐欣慰的是,没有报名的同学此刻看到被服没有眼红,氛围还是很不错的。

不和谐的是其他班同学,虽然搭眼就知道这是学院里发的,但不止一波同学问这是哪来的。

唐植桐当然不能说是后勤处对自己班的特殊照顾,别人问的时候,只能笑面应对,不愿给魏之桢添麻烦:“学院里给困难同学补助的,其他班级很快也会领到的。”

棉服、被褥质量都还行,但不少同学压根不舍得穿,谷漫苍和卢石就是其中两个。

“咋?留着过年啊?身体最重要,早穿一天就少遭一天罪。”罗志平看不下去,开口劝道。

“嘿嘿,就是觉得有点舍不得。不怕诸位大哥笑话,我从小到大还没穿过这么崭新的衣服。”卢石挠挠头,带着些许羞赧,直言道。

“我也是,想着晚上洗个澡,干干净净的再穿。”谷漫苍在一旁给卢石帮腔,两个人虽然不是来自同一个地方,但经历都差不多,区别只在于困难程度不太一样。

“唉,别冻着,自己遭罪不说,也得花钱买药不是?”怎么穿是个人自由,唐植桐也不好意思直接规劝。

“嗯,嗯,谢谢班长,谢谢唐老师。”两人都是能分出好歹的,尤其是谷漫苍。

农村的孩子,见识浅,很多时候都是直来直去,前阵子谷漫苍打了两个菜,请路坚和唐植桐吃饭。

吃饭的时候,唐植桐让他多看书,谷漫苍记下了。

城里的孩子入学后,多少都有些特长、喜好,空余时间没少往操场跑,什么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甚至有人做遥控的海航模型。

但谷漫苍除了最基本的跑步,什么都不会。

除了体育老师让学的,为了过劳卫制考核的,谷漫苍会下力气去学,其他课余时间,他大部分都泡在了图书馆里。

说图书馆并不准确,因为邮电学院尚未有自己的图书楼,从基础楼腾出几间教室,做了图书室而已。

图书室里有些书不外借,有些书可以外借。

对于不外借的书,谷漫苍就蹲在阅览室聚精会神的看。

图书室天热的时候没有风扇,现在天冷了但也没到开暖气的时候,在里面的滋味并不好受,但这并不能阻挡谷漫苍求知的热情。

能外借的书,谷漫苍会借上两本,课间休息的时候看,睡前休息的时候看,合理利用每一分钟。

谷漫苍通过读书,细品之下学到很多课本上没有的、课堂上老师不教的东西,直至此时,他才明白唐植桐当时给自己的建议是饱含深意的。

看的书越多,谷漫苍越庆幸自己当初听了唐植桐的建议;

看的书越多,谷漫苍愈发觉得唐植桐是自己的良师益友,可遇不可求;

看的书越多,谷漫苍也越发自信。

学习不止步,越是学到东西,谷漫苍越想从这些书籍中学到更多的东西。

谷漫苍甚至给自己定了个目标,要在这个学期结束前,尽量将图书室的相关书籍看完,等寒假的时候,从图书室借几本书,再去北图借几本书,带回家去继续学习。

唐植桐不知道谷漫苍怎么想的,不过两位舍友的表现给他提了个醒,恐怕有这种想法的不在少数。

于是,下午自习时间,唐植桐在班级里墨迹了一会,主要是站在生活委员的角度给同学们提个醒。

“同学们,明天班长带着大家伙去实践,我再啰嗦两句,希望大家不要嫌烦。”唐植桐如同拉家常一般,跟同学们絮叨着。

同学们也是一阵善意的哄笑,说着“不闲”、“唐老师说”一类的话,教室里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我父亲在煤矿工作了一辈子,我小时候跟着去玩过几次,特别脏、特别累。虽然咱们这次的社会实践没有煤矿工人累,但也不干净,无论是装车,还是卸车、搬运,都必不可免的会粘上煤灰。同学们去的时候尽量穿的朴素一点,脏了、破了也不太心疼的那种。也尽量都戴上套袖,省的煤灰进了袖筒。”唐植桐说完,下了讲台,从后门溜了。

套袖,一个非常具有时代特色的东西,大半拉袖子长,一般从腕关节起,超过肘关节至。

套袖的花色、材质各异,有用整块布的,也有多块布拼凑起来的,更有甚者会在肘关节的位置额外多打一层补丁。

戴套袖并不是为了时尚美观,而是因为这年头穷,衣服少。

尤其是春秋冬的季节,总不能经常洗外套吧?不光越洗越不结实,也是因为没有替换的,所以套袖应运而生。

不光能防止衣服袖子脏,还能有效地减少磨损。

这年头不光是饮食行业佩戴套袖,学生也戴,甚至很多机关单位的同志都在用,就连大佬也不例外。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