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 第940章 崇祯可是我的好伙伴(二合一)

第940章 崇祯可是我的好伙伴(二合一)

第940章 崇祯可是我的好伙伴(二合一)

洪承畴这里选择不回皇帝的消息,但是傅宗龙那里确实是顶不住了。

尽管有崇祯的回信,说他已然安排洪承畴率领精兵强将去支援你,务必要把贺今朝剿灭在四川。

否则你便不要搞什么戴罪立功,直接拉进北京诏狱受教育吧。

你麾下有秦良玉这一支精锐士卒,如何能够战胜不过贺今朝?在崇祯看来,秦良玉是全天下最好用的将领!她麾下都是石柱土司兵,兵员稳定,且战斗力也稳定。

最让崇祯看重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省钱。

朝廷几乎不会往秦良玉身上花钱,什么招兵训练士卒都不用管,只需提供最基本的口粮就行。

在崇祯眼里,像秦良玉这种又省钱还能打的将军,最好在大明处处都是。

可惜,这只是他一个空想。

连最能打的洪承畴都会借口缺饷,不完全执行皇帝的命令。

关键是他丢了陕西基本盘之后,更加不好搞钱,只能依赖朝廷,再加上征收的剿饷也没送到他手里。

手底下的士卒们能没意见吗?

朝廷明明发了那么多钱,可多一文钱都没落我手里,打什么打?

傅宗龙不仅收到了皇帝的催促,命令他打个开门红,缠住锤匪。

他还收到了右布政使贾继兴的求援信。

锤匪对成都的攻势一日猛于一日,那些青壮听到炮声就惊的四散开逃。

王洪手中士卒多是老弱病残,如何能长久的守城?本想利用蜀王贴补军饷粮草,奈何此人一毛不拔。

左布政使周胤因为忧心成都旦夕可破,已经吐血卧床不起了。

再不来救成都,那成都便会落在锤匪手中,到时候整个川蜀震动,怕是伱我罪责难逃。

傅宗龙先前就被秦良玉说动,大军不可轻动,好好屯田。

可是贺今朝才不会让你安稳屯田,派了许多骑兵大肆焚毁周遭田地。

你想安稳发展对峙都不行,就逼着你来决战,要么就退入县城扼守,外面的野地,甭想安稳待着。

最重要的是贺今朝“蛊惑”了大批本地川人,让他们向亲戚以及周遭百姓宣扬锤匪的政策。

搞得那些佃户连地主都控制不住,甚至有的地主敢拦截,被佃户威胁,只要你敢打我,待到贺大帅来了,就要你的命。

除非你把我们都杀了,你的那些家奴也不会泄露消息,要不然咱们就鱼死网破。

有了贺今朝先前大肆当众审判砍杀那些犯了罪的地主士绅,曾经被他们看做是牛马不如的佃户,也学会狐假虎威了。

越来越多的川人,想要贺大帅前来分土豪地主的田地给他们,至少还不用交各种各样的赋税。

关键是给贺大帅干活,还给工钱。

“一石粮”早就与贺今朝的名字,在川人当中传唱。

粮食交一半,逐年递减,十年就能购买成为自己的田地。

谁能抵抗得住拥有自己田产的诱惑?最重要的是贺大帅不是无根之萍的流寇,他早就占据了山陕之地。

那么大的地盘,将来说不准就能夺取天下。

谁还愿意给官府以及地主们种田呐?当真不怪贺今朝提出的价码,实在是川民太穷,许多土地都被攥在少数人手中。

史载第一代蜀王朱椿就霸占大量土地,共建了三百多个王庄,

“王膳”一天由一个王庄供应,一年之间才轮换一遍,故富无与比。

到万历年时,王府庄田已经占了利用都江堰水灌溉的十个州县土地的十分之七。

还不包括蜀府亲王、郡王,将军、中尉的禄米、杂项收入和差徭。

一方面是奢华无度,一方面是贫困交加。

稍微有点火苗,就能引爆的!

这还是一些胆子小的百姓,寄希望于贺今朝改变自身悲惨的命运。

更有胆子大的人,看见贺今朝对地主劣绅不手软,更是组织人开始发展壮大。

提出了“打衙蠹”的口号,自发的对吏胥衙役、绅衿子弟、王府爪牙痛加惩处。

百姓各执枪捧进城,拆毁衙役房屋,打死蠢役数十人,叫他们还敢上门催收赋税。

先打死再说,反正咱们就说是贺大帅准许的,看你们谁敢反抗!随着官府无法调动兵力为这些衙役做主,傅宗龙也只能“安抚民意”,指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毕竟现在贺今朝这把刀就在眼前威胁他呢。

可是不料百姓们根本不听,乱子越闹越大,以致不可收拾。

民变者很快就升级了。

由“打衙蠹”而扩展为“除五蠹”。

“一曰衙蠹,谓州县吏胥快皂;二曰府蠹,谓投献王府、武断乡曲者;三曰豪蠹,谓民间强悍者;四曰宦蠹,谓缙绅家义男(奴仆)作威者;五曰学蠢,谓生员之喜事害人者。

再加上有摇黄十三家的蛊惑,截杀富户,土官家底富庶的全都被宰了。

可以说川中不少地方,不等贺今朝的锤匪到达,这些富户官绅的财物就化为乌有了。

傅宗龙见贺今朝的乱子还没有解决,本地百姓也都闹僵起来,遂开始调拨人马武力镇压。

摇黄十三家不敌,顺势就躲入深山当中,实力最为强悍的摇天动派人联系贺今朝,希望能干一波大的。

他们愿意助他一臂之力,打下成都,但事成之后需要分润蜀王的财富。

贺今朝已读不回,目前没心思联系他们,只想着傅宗龙怎么还不开始行动。

时间拖得越久,成都失守的消息就越容易传出去。

傅宗龙按下了这波本地贼寇的作乱,又开始头疼贺今朝。

先前已经接到了周胤的几封求援信,傅宗龙都置之不理,如今又接到了贾继兴的,实在是心中难安!被锤匪围困的他们,不知道送了多少次信才能成功。

特别是有锤匪士卒骑着马手里攥着脑袋,时长在简阳外出现。

大抵抓住的全都是成都跑出来的信使。

再加上秦良玉所言的屯田策略根本就用不上劲,全都被锤匪给毁了。

治下没有百姓愿意给他们干活,纷纷偷摸跑着去成都府投靠贺今朝。

此时蜀中虽然富庶,但是统治阶级极为骄奢淫逸,同本地的穷苦百姓形成极为鲜明的对比。

谁不渴望改变自己的命运,从而过上衣食无忧的小日子?再加上四川本就有本地的反贼在闹事。

这些人是在崇祯七年起义军大军入川之后,有一小部分人留在四川同当地结合,形成了十三家起义军。

秦良玉的族人也参加了,被她亲手抓住,然后送到官府绞杀。

“成都就要被锤匪攻破,陛下又派人来催促我军出战。”

傅宗龙把手里的书信放在一旁:“如今的情况,到底该怎么办?”

秦良玉可以不在乎蜀王的感受,但不得不重视陛下的命令。

傅宗龙也没有什么已读不回的习惯。

他此番叫众人前来,就是想要询问。

如何出战,这仗该怎么打?就算不能立即击败贺今朝,也得减轻成都防守的压力。

秦良玉对于贺今朝如此狠辣但确实能夺取民心的手段,毫无办法。

她是想要与贺今朝进行长久的相持,等着朝廷援军到来,可目前而言,怕是短时间内根本就等不到。

此时,秦良玉面对傅宗龙的询问,倒是没有立即出声。

这些时日,她当真是左思右想,都没有什么法子破解贺今朝给百姓分田的举动。

除非把那些无田的佃户以及想要分田的百姓全都杀了。

但这根本就没有用。

只会把川府百姓进一步推向锤匪,人人都憎恶大明,憎恶石柱土司,秦良玉断然不会如此做。

就全国而言,四川偏处一隅,北有秦岭,东有三峡,都是易守难攻的天险。

蜀中又有丰富的人力、物力资源,足可立国图存。

如果让贺今朝在四川站稳脚跟,那大明的统治就极为危险了。

现在他们被贺今朝这一套丝滑小连招给逼得没办法,最重要的是来自京师皇帝的谕旨。

就只剩下最后一条路能走。

率领大军压上,救援成都,与贺今朝交战!

神弩将老将军将军猛地站起身来:“既然没有什么好法子,那就打!”

“打?”秦良玉倒是不激动:“怎么打,如何打,还得制订出个章程来?”

“我为先锋!”张令拍着自己的胸脯道:

“我先去试试贺今朝的深浅,然后秦总兵在中间调度,如此方能有破敌之法,光是站在这里想法子,如何打败贺今朝,我看一点都不现实。”

双方说是决战,可事前总归先小规模的试探,然后才能寻找战机,从而获得最终的胜利。

“锤匪火炮犀利,唯有快马快箭,方能破之。”傅宗龙捏着胡须说了一嘴。

虽然他只是跟锤匪的先锋对上,但那些操炮士卒留给他极为深刻的印象。

“只要毁了锤匪的火炮,掰断他的利齿,贺今朝还能发挥出几分本事来?”

马祥麟站起身来主动请缨:“傅巡抚,既然如此,我便率领麾下精锐骑兵,寻机破杀锤匪的操炮士卒。”

拥有“小马超”美称的马祥麟,自然是川中最适合冲锋的猛将。

有他舍生忘死,相信赢的机会会更大一些。

傅宗龙倒是没有立即点头,而是看向秦良玉,她儿子要是接下此重任,怕是会九死一生。

秦良玉只是开口道:“一切都听巡抚的安排。”

“如此也罢。”傅宗龙站起身来道:“先前击溃摇黄十三家,我军也获得了一些粮食,再加上乡绅的捐助,足够我们与贺今朝慢慢对峙了,那就张将军先行出发。”

“是。”

老将张令率先站起身来行礼,气势汹汹的走出去。

简阳的官军都开始动员起来了。

成都城内,布政司。

贺今朝已经看完了蜀王的家产以及地产,不得不提一嘴,什么他娘的秦王、晋王、潞王的财富,算个屁啊!他们加在一起都没有蜀王多。

田产不仅遍布成都府,还有那些郡王不够分的,直接分到了相邻的地界。

这都不是二八定律,而是百分之九十九的财富掌握在那零点几人手中。

如此巨大的差距,他们还能好好活着,大抵就是本地的农民军实力不够强悍。

没法子裹挟那么多的百姓造反。

或者连个口号都没有提出过,还不如近日来的那两个口号管用,倒是可以激起川中百姓的愤怒。

只要有了怒,那就好办了!百姓自发团结起来,去打杀曾经欺压他们的地主奴仆衙役,贺今朝也没什么好说的。

川民做的还是稍微绵软了一些。

只敢和狗腿子开战,像是陕西最开始都是奔着杀官去的,先把县太爷杀了,然后再派人料理狗腿子们。

谁先杀大明的大官,谁就能在初期拥有绝对的话语权,谁就是当大哥的那块料!只有你展现出了魄力,大家才愿意跟着你干。

毕竟造反这种事,要死也得先死带头大哥!

“主公,那摇天动又一次派人送消息来了,说是他在官军当真有眼线,四川巡抚傅宗龙要尽发十万大军来支援成都,剿灭锤匪!”

吉珪急匆匆的把得到的消息送到。

贺今朝抬头,忍不住惊诧道:“傅宗龙终于被崇祯微操,逼迫他出动兵马与我决战了?”

“不出明日,必然能够证实是真是假。”

吉珪倒是觉得摇天动虽然打仗不咋地,但是在官军当真有眼线这事倒是真的。

要不然官军屡次围剿,他都能顺利脱身,那也是一种本事。

官匪勾结这种事,实在是太常见了。

单单说大明官军与自家主公勾结的就有多少个?

他们还都是身居高位,甚至被崇祯所倚重的人呢!“好好好。”贺今朝站起身来走了几遭:

“不要着急打胜仗,我们先佯装战败,引诱傅宗龙的大军靠近成都,免得他又缩回去。”

“明白。”吉珪与张福臻早就商议好了如何应对,此时只不过是按照计划行事。

“崇祯真是我的好帮手啊!有他在,何愁大明不灭?”

贺今朝说完之后,便忍不住哈哈大笑几声。

张福臻捏着胡须在一旁也是笑了笑:

“主公,这摇天动等十三家,莫不如赶他们去青海,与固始汗找事去,绝不能让蒙古人轻易掠我川西!”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