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 第655章 原来是秦兵对决第一更)

第655章 原来是秦兵对决第一更)

第655章 原来是秦兵对决(第一更)

众人对于贺今朝略带警告的话,倒是表示认同。

纵然投降了洪承畴的那些人又如何?待到平定秦地叛乱后,还不是被他拉出来了大大小小四百个头目,全都砍了脑袋。

在场的人若是真的投降洪承畴,脑袋能保住都是一件奢求的事。

向三边总督洪承畴投降,那指定落不下全须全尾的下场。

要是杨鹤招降还能行,可他早就成了贺今朝的阶下囚!“投降?”张献忠呵笑了几声:“贺大帅,不管官军如何联合,我们这十三家加起来兵器不下七八万,官军的人数还能超过我们不成?”

“打仗从来不是以人数多寡来判断能否胜利的,况且我们人数众多,但是整体战斗力是打不过官军的,这得承认。”

高迎祥垫了一句,先前跟着贺今朝一起闯荡北直隶后,便让他知晓了卢象升的天雄军当真不是吹嘘出来的。

一路上避开官军的耳目,才能侥幸进了北京城。

要是再想复刻上一次的战绩,怕是难以实现。

正因为高迎祥走出去与强者交战后,才知道自己的斤两以及底蕴,远远追不上大明的。

人家败了一次两次,还可以继续征召周遭的军队前来阻拦吃掉你。

可你手里的底牌越来越少,这就是现实!要不是贺老弟在官军围捕的空隙当中,左走右走,出其不意的跳出包围圈。

单凭高迎祥自己他真的会一头撞进官军的包围圈,那自己面对的结局只能是在京城被千刀万剐。

如今三十六营的盟主紫金梁还在河南转悠,有他在河南吸引目标,倒是能够减轻压力,且大明朝廷相比于山西更加重视河南!元朝之后,襄阳失去了“天下腰膂”的战略地位,开封的战略地位直线上升。

大规模的战役或两军长期对阵的情况,都没有在襄阳发生过。

这个时期政治地理的基本形势仍是南北对立。

北方、南方的政治中心分别在北京和南京,从朱元璋与元顺帝、燕王朱棣与建文帝、清初顺治政权与南明弘光帝的斗争延续到后来的太平天国、辛亥革命。

连接北京、南京的主要交通干线是纵贯河北、山东、江苏等省的大运河,处于运河中段的淮南东路的战略价值大大提升,成为北伐、南下的必经之所。

我国中部的南北交通枢纽,也由襄阳东移到了靠近大运河的开封。

河南地方千余里,而梁(开封)绾毂其间,天下有事,则四战之地也!

元末红巾军曾攻占汴梁,定为国都,元军又竭力反扑,将其夺回。

朱元璋灭元时,以开封为北伐、西征的基地,明末李自成大军也曾和明朝官军三次争夺开封。

可见当时军事家、政治家们对河南的重视,崇祯控制北京也是要依靠大运河的漕运,还要靠河南的赋税供养。

因为北直隶的地方都被皇亲国戚,宦官勋贵给占完了,收不上多少税来,故而他对于河南极为倚重。

在这个历史阶段里,除了元末出现过短暂的群雄割据之外,没有重演过魏晋南北朝那样的长期政治分裂。

像八王之乱那种大闹中原的地方叛乱也基本绝迹。

汉族与北方民族的冲突加剧,元朝、清朝等少数民族政权打过长江、统一中国的情况,在此之前是见不到的,汉唐大抵都是往边疆外打的。

随着民族矛盾的尖锐,边境战争的规模、持续时间和激烈程度都变强了。

明朝建国后在军事上首先是注重边备,防止胡骑南下,故将军队主力、粮草器械配置在北方防线。

不再像秦汉、隋唐那样,为了防止内地发生叛乱,在中原腹地设置巨大的仓群、武库,屯驻重兵,这反映出大明朝廷认为外患的危害要重于内乱。

中央与地方矛盾的缓和,内地割据、叛乱战争的减少,以及边境冲突的加剧,其原因主要是宋朝以来**集权政体不断加强。

最高统治集团逐步把地方的军事、行政、财政、司法大权收归中央,各地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命,辅之以“重文抑武”的政策,有效地限制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发展,使皇权日益巩固。

同时,上述变化也造成了大宋大明积贫积弱,与北方游牧民族作战时处处被动的局面。

故而李自成等人进入河南后,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壮大,实在是山中无大王,猴子称大王了。

一旦有官军介入河南,他们便现了原形。

元朝到清中叶的内地战争里,阵地战的时间缩短,两支大军在某个地段长期城垒攻守的情况已不多见。

这个时期的大规模战争里,势力较弱的一方往往采取流动作战、避实就虚的策略来保全自己,例如元末红巾军和明末农民起义军四处游击的战略。

如果沿袭固守城垒险要的传统战术来抗御强敌,通常是很难抵挡的。

像朱元璋北伐元朝,李自成称王后进军关中、北京,清兵入关后进攻西安、江南,这些战役里守方也利用过潼关、宁武、扬州等要塞坚城来防御,但是收效甚微,阻止不了攻方势如破竹的进军。

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武器装备和作战技术的进步。

元末以来,火药、火器在军事上得到普遍应用,它们虽不能取代弓箭、刀枪等冷兵器,但是已经对军队的战术产生重大影响。

大明朝廷保河南的策略是崇祯定下来的,乱民最好就糜烂在山陕两个省内,别出去祸害。

大同府以及宣府的官军,可以让贺今朝的便宜老丈人林丹汗帮忙牵制一二。

想必贺今朝从草原上带回来大批牛羊,必然能压制草原上的蒙古人。

反正他们每年都会向大明要赏银,什么时候要不是要啊?

综合下来,起义军主要对付的还是以洪承畴为首的陕西等地的官军。

对于高闯王的分析,革里眼等人皆是表示赞同。

如此一来,官军的规模有了咱们起义军外援的牵制,那己方真正对付的官军便更少了。

天下形势莫强于秦!

秦地山高厚,真民多情力,艰勇敢斗。

百姓尚武少文,民风彪悍,强悍刚勇,有边塞之风。

故六者(秦地六种叛乱的人群)之乱,亦始于此,而卒以亡天下!

这一次围剿,是大明官军与大明反贼之间,各自麾下秦兵的对决。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