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 第1150章 重锤之下

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第1150章 重锤之下

作者:秋来2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20:52:04

第1150章 重锤之下

第1150章 重锤之下

洪承畴自是知晓就算自己投降了贺今朝,那也难免是个死。

而且贺今朝也并没有“礼贤下士”的习惯,更不会估计你什么士大夫的名头,连前朝高官这层身份都护不住你的性命。

在洪承畴看来,贺今朝才是彻彻底底的大反贼。

李自成虽说杀心也重,可在山东是可以同士绅合作的,只要你给的追饷达到他的预期就能免死,还能继续当官之类的。

但贺今朝不一样,他像是直接想要覆灭“士大夫”这个阶层。

犹如当年洪承畴刚刚在陕西打出些名头,贺今朝刚刚发迹,两人攻城守城对战当中,自是洪承畴率领善于野战的官兵处于下风。

洪承畴就把他归为陕西第一贼,想着在萌芽当中摁死他。

结果因为三边总督杨鹤主张招抚,才给了贺今朝喘息之机,让他逃亡山西,从而发展壮大,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在洪承畴看来,贺今朝就是一个完完全全的鸡贼之人,即使实力壮大,也会把其余首领给推在前头给他吸引朝廷的仇恨。

洪承畴也晓得自己在陕西作为“人屠”的名头,是一个非常适合贺今朝拿来宰杀邀名的人样子。

贺今朝把他洪承畴带到陕西明正典刑,说万人空巷那都是小场面。

所以面对夏成德的疑问,洪承畴并没有过多解释,而是命令他开船从大沽口出发,沿着渤海湾前往山东地区,前去接应溃败无路的清军。

“太傅,伱这是什么意思?”夏成德满脸的不可置信。

咱辛辛苦苦在辽东与鞑子作战,又一路艰险的从辽东返回,怎么能够让他去接应鞑子呢?

尽管他十分担忧他儿子的性命。

“贺今朝是容不下你我的,祖大寿也想砍了你我的脑袋献给贺今朝。

你儿子被皇太极俘获,我们正好接应些许败兵一同返回辽东。”洪承畴捏着胡须看着夏成德道:“皇太极给我写了信,我们若是投了辽东,仍旧不失高官厚禄,下一个孔有德就是你。

这些都是朱由检、贺今朝给不了你的,贺今朝还会宰了明军的将领,只接受普通士卒。”

夏成德被后洪承畴画的饼给砸晕了。

一方面全都是好处,另一方面听着全都是坏处,夏成德心中的天平已经倾斜了。

其实他儿子确实给他写信,叫他投降,他在皇太极那里的待遇很好。

但因为锤匪爆发出极大的战斗力,又让夏成德心里感到十分的纠结。

“大丈夫,生不食五鼎,死便五鼎烹。”洪承畴重重的拍了拍夏成德的肩膀:“你若不想,我不会勉强你的,那我便另寻他人。”

“不用。”

夏成德直接给洪承畴跪下:“末将愿意按照太傅吩咐行事。”

“那你便去吧,这也算是咱们的投名状,相信有你等辽东悍将在此,锤匪想要攻破辽东,几无可能。”

“是。”

夏成德信心满满,给洪承畴磕头之后,便兴冲冲的直奔码头,领着船只前往山东。

而一旁的王承胤作为洪承畴的心腹,不知道要说些什么。

“过来。”

洪承畴叫了一声还在发懵的王承胤,看着他道:

“你跟着我的时间最长,我本以为唐通是由我从底层提拔上来的,没成想临了,他还是与我不是一条心。”

王承胤心里说的是我跟你也不是一条心呐,只不过唐通以前隐藏的够好。

“虽然你作战不利,战场上喜欢带头逃跑,着实是让我生气,几次恨不得把你砍了以儆效尤,但我都没有做。”洪承畴坐在一旁慢悠悠的道:“若是你想要离开,我绝不会拦你。”

王承胤虽然打仗天赋不高,但这么多年能活下来,明显是有些心得的。

他今天要是敢说个多谢洪太傅成全,他就得死在这!

“洪太傅对我乃是再生父母,恩同再造,我岂能这个适合离开太傅呢,那我王承胤还算是个顶天立地的汉子嘛?”

王承胤为了表忠心当即给洪承畴跪下了:“太傅有何吩咐,卑职定当竭尽全力。”

洪承畴嘴角微挑,并没有相信王承胤的话。

说实在的,除了他自己,他也谁也不相信。

洪承畴连忙俯身把王承胤给扶起来了,语重心长的开口道:

“你找一个心腹,叫他带着我的亲笔信去投奔锤匪。”

“啊?”

王承胤再次被洪承畴的操作给搞懵逼了。

前脚刚派人去接应清军鞑子,转头就让他派人去投奔锤匪。

洪承畴则是开口解释道:“锤匪势大,将来攻打辽东是板上钉钉,若是我们此时雪中送炭去投奔皇太极,取得信任。

将来能够给贺今朝传递满清鞑子的内部情报,立下大功,总比现在抓着几个小旗丁有功劳。

这是以身饲虎的法子,要不然你还有什么法子能获得爵位?

贺今朝手底下猛将如云,近日李定国阵斩阿巴泰指挥几十万大军作战,又颇有帅才。

你纵然投降了贺今朝,又能翻起什么花来?我说的这个道理,对不对?”

听着洪承畴的蛊惑,王承胤自是连连点头:“太傅说的太对了。”

“好,你叫他带人去投奔锤匪,就别让他回来了,以免你我在清廷泄密,以至于刀斧加身。”

“太傅放心,这件事我一定烂在肚子里。”

王承胤也被洪承畴画的大饼给蒙蔽,从锤匪的卧底转变为洪承畴的铁杆手下。

“好好好。”洪承畴从手里逃出一封密信交给他:

“速去,勿要叫人知晓。”

“是。”

待到人都走了,洪承畴收起脸上的笑容,捏着胡须阴沉着脸站在厅内,看着窗外的麻雀飞来飞去。

锤匪在鲁西大规模绞杀逃窜的清军鞑子,许多清军都闯进李自成的地盘。

对于锤匪悍然追进来的事情,李自成也极为恼火,他可不想家里刚送走了豺狼,又来了饿虎,同样派出人马去截杀清军,派人告知锤匪,无需他们进入禹城之地动手。

但作为实际指挥者的李定国直接拒绝。

屯齐带着残兵败将七拐八拐跑到黄烨,然后再转入天津,心想着总算甩掉了锤匪的追击。

未曾想被在杨柳青屯兵的周遇吉利用地形打了个措手不及。

屯齐只能带着败兵继续逃亡。

周遇吉也未曾料到,这股子清军先锋竟然溃败的如此之快,根本就没什么抵抗的心思,直接脱敌逃亡。

他只是稍微追击了二十里便勒住缰绳,下令停止追击,以免被清军给故意引诱到埋伏圈当中。

“不对劲。”

天津巡抚蔡懋德下令活捉鞑子溃兵,这才搞清楚了目前的情况。

“周总兵,鞑子主帅阿巴泰被锤匪阵斩。”

刚刚领兵回来,看着麾下将士砍下鞑子脑袋的周遇吉听到这个消息,当即大惊失色:“此事当真为真?”

“活捉了两个鞑子,他们原是辽人,就是这么说的。”

蔡懋德早就被这个消息震惊过了,如今依旧是持怀疑的阶段。

周遇吉一直都想要剿灭锤匪,现如今听着这个消息,着实是骇然。

阿巴泰可是带着十万人马浩浩荡荡的杀进北直隶,转道进了山东。

大明官兵无不躲避,纵然是他周遇吉也是坚守杨柳青,不主动上去送死,而是等待机会交战。

先前他得到消息,去年十二月孔有德死于锤匪之手,周遇吉就觉得是孔有德他运气不好,被锤匪给冲进城中搞死了。

现在连清军主帅阿巴泰都死于锤匪手中,着实是让他有些接受不了。

光凭借着他手中的几千人马,如何能够阻拦势不可挡的锤匪?

蔡懋德也是极为发愁:“配合清军一直溃败逃窜,此事大抵是真的。”

要不然这波清军也不会一反常态的连点财物都没带着,就匆忙逃走。

现在想想,确实是周遇吉没有往深处想,还觉得是清军狡猾,故意引诱他离开杨柳青这个极为有利的地形。

“可以预见的是,锤匪在山东取得大胜,一定会直接北上覆灭京师,咱们怕是不能拦住。”

周遇吉一点都没有对清军鞑子取得胜利的欣喜,反倒是挂上了浓重的哀愁。

喜,根本就他妈的喜不起来,而是变成了忧从此处来。

蔡懋德摸着胡须笑了笑:“吾学道有年,已勘了生死,今年便是吾致命时也!”

他是一个好佛之人,曾经在杨嗣昌麾下打过下手。

杨嗣昌劝他莫要像个苦行僧一般行事,否则身体孱弱,如何能够在军中行军作战?

于是把他调到山东济南去养身体,顺便把因为多尔衮领兵肆虐济南导致地方官缺了许多,他身兼数职,甚至还兼任了河南右布政使。

蔡懋德在山东还有“雨神”的传言,就是遇到旱灾,他一祷告就下雨,别的地方争抢请他去祈祷。

当时田地多荒,米价昂贵,百姓苦于征收地租。

闯贼李自成又用山东哪里先归顺哪里就不交租的话来煽动百姓。

蔡懋德马上传令各州县停止征收地租,然后上书自己弹劾自己,内阁让他贬官七级,继续办事,但崇祯反手又把他调到朝廷提升为右佥都御史,担任天津巡抚。

没多久,李自成就悍然入侵山东,割据此地。

对于明军而言,李自成就难以剿灭,现在贺今朝率领的锤匪把阿巴泰率领的清军都给搞死了。

这个消息犹如一记重锤,直接把周遇吉这个坚决维护大明统治的武将给锤的再无信心。

现在连蔡懋德都说出这种话来,周遇吉也哈哈大笑:“看样子咱们两个的命差不多的意思。”

蔡懋德听明白了周遇吉话中的意思,显得有些老泪纵横:“你我二人,终究是无法力挽狂澜,拯救大明于水火当中。”

“尽人事,听天命。”

周遇吉颇为豪迈的摆摆手大笑道:“今日打了胜仗,合该让麾下儿郎们吃肉喝酒,好好赏赐一番。”

“对对对。”

二人也没有心思把这个消息送到京师,让皇帝知晓,除了让朱由检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之外,还能有什么作用?洪承畴根本就控制不了从辽东带回来的十万明军将士,这些可是大明最后的精锐。

祖大寿等人已经算是公开不听朝廷的调令,一副要转换门庭的样子谁不清楚?再加上吴三桂带着人马前往山东,说是去剿灭鞑子,指定是被派去投降锤匪了。

至于京室内的靖辽侯吴国俊,这是最后一道防线,周遇吉等人还是放心的。

要不然把靖辽侯的人马调过来,倒是会让军心不稳。

他们已经约定好要做大明的忠臣,做自己能做的事,就这样等着最后一刻到来。

被他们视为叛徒的祖大寿,从清军一开始就直接带队逃回辽东,甚至屡次都不听皇帝调令的主,投降锤匪这件事,根本就不用猜。

而刚刚得知锤匪在山东大胜,且阵斩阿巴泰的消息,祖大寿就忍不住一跃而起。

实在是过于亢奋,让他无法平静。

打了这么多年仗,他还未曾见过像锤匪这样,能够于万军之中,击杀敌军主帅的战例。

辛亏自己有先见之明,通过拉关系,先把吴三桂给推出去,叫他好好表现。

祖大寿相信在这场战事当中,吴三桂打个顺风仗,定然能够取得大功劳啊!

阿巴泰一死,清廷的远征军军心都得散了。

这正是痛打落水狗的好时机啊!“来人,来人!”

祖大寿连忙叫来亲卫,派人把王朴、唐通等总兵全都叫过来,共享这个消息。

王朴停驻在距离祖大寿最近的位置,等他得到消息后,整个人都懵逼了。

他在辽东同鞑子厮杀过,更是知晓清军鞑子的战斗力,如今贺今朝率领的锤匪取得如此大胜。

那这天下真就该改姓了!

等他骑马跑到祖大寿的县衙厅内,再也没有把众人拥至身前的老谋深算,而是着急的询问:“祖爷,此事是否为真?”

“千真万确。”

祖大寿喝着茶,早就变得风轻云淡,见到王朴这副模样,心中觉得好笑。

纵然他平常总是稳如老狗,今天也是破了功。

锤匪大胜的消息,谁听了谁能不激动?特别是他们这群想要投奔新主的人。

待到唐通赶来就显得从容多了,因为他早就知道大帅的战略,不止要全歼阿巴泰率领的清军,这才哪到哪啊?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