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 第1123章 战争阴云

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第1123章 战争阴云

作者:秋来2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20:52:04

第1123章 战争阴云

第1123章 战争阴云

岳乐在三藩之乱时属于满清能拿得出手的帅才,但目前他在满清第二代全明星的阵营里就是个小屁屁。

这些二代将帅在锤匪手里都没有占到便宜,反倒连盛京周遭都被劫掠,搞得一团糟。

现在这些孔家人奔着锤匪的方向逃跑,他内心是极其不愿意冒险的。

虽然他年轻,但心里还是有谱的,要不然后期也不会压制吴三桂。

博和托却是眉头紧皱,一副不愿意放弃到嘴的鸭子。

“孔家的这帮读书人胳膊细的不能提刀,指定不能跑太远,咱们先追追看。”

博和托看着弟弟道:“早就听闻锤匪在山东边境派驻了重兵,咱们可得小心点。”

“你这还叫小心?”岳乐听到这个回答却是不满意:

“咱们兄弟没必要因为这些屁用没有的人去冒险。”

“什么叫屁用没有,这次回去你也多读书。”博和托指着岳乐道:“你的两个孩子也要多读书,否则大字不识几个,将来怎么能当高官,难不成守着伱的辅国公过一辈子?”

“那我就更教他们行军打仗,只有立下军功才能获得更高的爵位。”岳乐却是丝毫不在意:

“如今大明快要没了,还有锤匪占据了许多地盘,咱们大清将来指定是要同他分割胜负。

我听闻那贺今朝都不用大明的读书人,咱们大清却用这些大明的软骨头,要我说,屁用都没有。

我那两个儿子要是只会说什么子曰,却拿不动刀剑,不如不要。”

“嘿,你小子真是不识趣。”博和托低声说道:“先帝的那些子嗣当中,也就当今皇上自幼识字,熟读汉书,才有了那么多的脑子。”

“可是玛父大字不识几个,也创下偌大的基业。”

岳乐针锋相对,他还是比较崇拜他爷爷。

“二哥,你要是想要追,不必亲自冒险,派一个牛录就行,咱们好好搜刮曲阜。

要不然追回来几个没有的读书人,手底下的将士可都想要好好发财,弥补被锤匪损害的损失呢。

而且你不是想要感受一些读书人的环境嘛,就把孔府当成大本营。”

博和托一想也是这么回事,便应了下来。

因为清军来的太快,兖州府周遭得到消息的百姓多是奔涌而出,向着锤匪的地盘逃跑,要么就是被招募进县城,壮大县城的守卫力量。

这一次阿巴泰来的比较急,抢掠又没有达到什么目的,并没有安排许多谍子混进县城内,达到里应外合的效果。

或者说闯贼团结各方势力抵抗清军,迟滞了清军的兵锋。

不像明军那么好对付。

至少闯贼内部还没有什么友军有难,不动如山的事情发生。

李自成的威信,依旧是好使的。

要不然类似被俘韩文等人,也不会冒着性命之危,去哄骗清军。

曹变蛟派人不断的打探清军的消息,顺便接应一些逃难的百姓进入淮安府。

“清军到哪里了?”

“回将军,已经到了曲阜,有小股部队正在奔着山东边境袭来,听说是专门抓读书人,追击百姓的大概在二百人。”

曹变蛟一脸问号,狗鞑子怎么都开始抓上读书人了?那帮脏心烂肺的狗东西有什么好抢的?

皇太极改制了,一个牛录从三百人缩编为二百人,每个牛录的披甲人从百余人规模缩到了六十余人的规模。

末等徒步披甲人也都骑着战马一同出击。

“传我军令,伏击这帮清军。”

曹变蛟可不管清军有没有进入淮安府,派人去告知驻守在徐州的李定国,他准备先打一个开门红,叫清军不敢随意越过此地。

况且大帅早就交代过,一旦要交战的话,尽量把战场控制在别人地盘上,这样才能减少自身损失,变相的削弱敌人。

更何况打鞑子这事指定不能含糊喽。

李自成派人前去与李定国联系。

这次出使的李定国的是李好,在李自成身边也是深受信任。

他是河南人,原本是明军的基层官军,隶属于陈永福,后来举义旗反叛大明,打南阳的时候与罗汝才同时配合李自成,也曾经假扮陈永福旧部进城当内应。

李好四十余岁,正是壮年,但是见到李定国颇为客气,表达了李自成的主意。

就是咱们两家合起伙来阴清军一把。

李定国没有留胡须,更显得年轻,讲究什么父在子不留须之类的。

“此事可行。”他先是应了一声:“但具体打成什么样的战事,我还得先向我家大帅禀报一二。”

尽管贺今朝给他放权了,但出于谨慎的态度,李定国即使在贺今朝面前嚷嚷着将来自己要怎么做,但到了大事上,绝不能犯糊涂,以免出现让人嚼舌根子的话。

“应该的。”李好捏着胡须问道:“若是贺大帅同意,不知道能出多少人马?”

“你且放心,我布置在徐州、淮安府就有五万人马,这些人可都想立下战功呢,打鞑子不在话下。”

李定国笑了笑又开口道:“自从我家大帅得到清军破关的消息后,就一直调兵遣将呢。”

“那可就太好了。”李好也是附和笑了几声:“如此一来,我们便能合起伙来教训这帮狗鞑子。”

清军再不断的分兵,最终阿巴泰的主力会前往山东南直隶附近。

“那我们就把清军往徐州的方向引诱,这里自古以来便是古战场,完全可以诱敌深入,我们切断他的后路,把他围起来打。”

自从安史之乱后,经济中心逐步转移到南方,尤其是南宋。

东部平原交通便利,调集军需和人马更加方便。

徐州处于大运河的中心点上,自然位置就越发的重要起来。

听着李定国的话,李好连连点头。

清军就是被李自成说动了。

山东也不富裕,哪有南方富裕啊?

目标直指锤匪,抢一个地方就走,绝不纠缠,便是阿巴泰的想法。

况且有锤匪作为对付清军的主力,李好心中也有把握能够断后。

到时候一帮败军之将,再让他们给逃跑了,那可就真的说不过去了。

待到送走了李自成的使者,李定国忍不住冲着空气挥舞了几下拳头。

等待的时机终于到了。

清军一旦落败,盘踞在北直隶的洪承畴指定得吞下一批清军的兵马装备,为入侵山东做好准备。

而锤匪也可以借机北上,占据一些地盘,坐视与清军战后,明军与闯贼之间的战斗。

总而言之,南方的战事一直都是被锤匪所驱赶。

而北方的战事,哪一方都没有获得过太多的喘息,一个劲的对打。

逃难的山东百姓遭到了清军的追赶射杀。

温热的血流出体外,一会便冻成了冰。

百姓些许临死前的抵抗,面对清军这些屠夫而言,并不会有什么威胁,反倒惹得他们哈哈大笑。

就在百姓发现反抗也是徒劳,万念俱灰的时候。

曹变蛟大吼着杀,策马领军冲向了肆意屠戮百姓的清军。

牛录额真斋萨穆大声喝令部下迎战。

自从他们破关入塞之后,遇敌在野战上还未曾输过呢。

但曹变蛟很快就让斋萨穆知道了大刀被砍断脖子的结局。

至于清军队伍当中的七个白甲喇,虽说个个以一当十,可也难逃出去。

李定国先是收到了曹变蛟发来的两道消息。

一个是他领兵进入山东境内掩护百姓撤入临安府,二个是他与清军的小股部队交上手。

阵斩牛录额真,五个白甲兵,还有一个三等轻车都尉,阵斩一百三十二人,俘虏战马若干。

通过试探性进攻,曹变蛟认为这波清军并不是十分的精锐,很可能是因为皇太极没有亲自带队。

或者算不得阿巴泰的嫡系,故而战斗力并不是很高。

要不然以白甲兵的战斗力,即使敌人数倍于他们,这些清军白甲兵也能带人杀穿明军阵营,兴许还会组织对明军将领的围猎,然后再突围撤走。

只不过是清军屠杀的名声太盛,再加上大明对阵他们几乎没怎么赢过,导致百姓争先恐后的逃跑。

通过曹变蛟小胜清军的战事,李定国可以肯定清军出动的是二线部队的人马,并不是很难对付。

皇太极不会把自己的嫡系轻易交给旁人去带队,那不安全。

李定国做出判断后,得好好思考思考,如何能把此番战役打成歼灭战。

待到舅舅从广东返回南京之后,自己也好同他炫耀炫耀没给他丢脸。

随着阿巴泰的传令兵,到达各部。

孔有德脸色有些难看,他并不想同锤匪发生什么冲突。

尽管在山东抢掠比较困难,但是闯贼总会比锤匪更加容易对付。

前几年那贺今朝就能率领部下与满清在外野战,孔有德都不敢想贺今朝占据大明许多地盘后,麾下士卒发展成什么模样了。

到是一旁的祖洪基十分擅长安慰人,贺今朝不断的扩大实力,相当于把他手里老一辈精锐士卒全都提拔成为有职务的人。

而那些还没有升官发财的人,才是满清需要对付的人。

这样,别看锤匪实力越发强大了,但是他人马的战斗素养却是不断的在降低。

而且贺今朝前往福建,身边不可能不带着实力强横的将校,这样留给咱们攻破锤匪,还是有着极大的便利。

“你有没有想过,贺今朝是故意前往福建,就是为了让我们前去劫掠他的麾下,到时候搞一个师出有名的戏码。”

孔有德摇摇头道:“我还是觉得与锤匪进行合作,是件非常的事,你不知道那帮渴望立功的锤匪士卒会做出什么疯狂的事情来。”

“甭想太多,你老孔逃跑的本事也是一流。”

孔有德可是王爵,将来封无可封的那种:“再加上你不经常说自己是孔子后裔吗?这次去了曲阜集合,你就当回自己家一样。”

清军再不断的往南方靠近,李自成、李定国皆是选择按兵不动,等着清军先出招。

衍圣公终究是被清军给发现了,然后得到了博和托热情的接待,阐述着自己的理念,就是想要拜孔子为师之类的话。

一听这话,孔胤植就有底了。

这是“体系”内的人,那咱们这个谱就能摆起来。

而且谱越大,外人才会对你更加尊重。

传承这么多年且一直受到各朝各带追捧的,大抵就这一家。

而博和托显然也是吃这一套的。

衍圣公心里才稍微好受了些。

看样子是祖宗遗留下来的恩泽起到了作用。

博和托有了衍圣公在手,自是对一帮读书人都看不上了,虚心向衍圣公请教各种问题。

结果等到的还是锤匪将领曹变蛟主动出击,袭击了他大清的士卒。

博和托只得忍下这口气,待到他爹率领主力到了之后,再找回场子。

当孔有德到了曲阜想要拜谒孔庙的时候,还自称是孔子后代,一下子就把博和托给气到了。

你他妈的一个泥腿子,用汉人的话讲汉奸,也配跟孔子沾边?而孔家族人更是直接关闭大门禁止他入内,并且当众呵斥他孔有德是冒充孔子后裔。

他孔家的族谱那可是代代相传,有什么人门清。

以至于孔有德在部下面前丢了个大脸,毕竟天天自称孔子后裔给自己脸上贴金。

可是到了正主面前,屁用没有。

除非孔有德让正主全都变成那种不会说话的死人,自然也就没有人敢反驳他,但他又不敢。

中间出了这么一件在清军内部流传的笑话外,博和托也在不断的派人打探锤匪的动向。

尤其是他那一个牛录只跑回来几十人,还个个带伤,这就足以说明锤匪十分的不好对付。

孔有德只觉得丢了大脸,坐在孔庙外的军营当中饮酒。

“孔家有什么了不起的?还不是跟我一样?”

“他们还看不起我,结果他们不也是那种谄媚的模样,真是他妈的恶心到家了。”

“老子好歹还是大清的恭顺王,他们是个屁啊!”

祖洪基对于孔有德的这番行为也表示理解。

毕竟他以前是个矿工,大字不识一个,当了恭顺王之后,往自己脸上贴金,硬说自己是孔子的后裔。

现在想要认祖归宗,那不是纯纯打孔家的脸吗?

祖洪基却是小声的说道:“生什么气,咱们有的是法子整治他们,待到咱们掳掠几个回去,路上让他们死了,给你出出气。”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