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 第1079章 觉醒之战

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第1079章 觉醒之战

作者:秋来2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20:52:04

第1079章 觉醒之战

第1079章 觉醒之战

在扬州挥金如土的徽商们想着跑回老家就能妥当,实在是太侥幸了。

贺今朝深知什么叫做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战例。

辛思忠等人就是为了对付他们这些人的人,才会被贺今朝给分散到下面的县去。

李源生主动投奔锤匪之后,并没有立即带人返回家乡,而是被辛思忠派出去到下面去学习如何贯彻锤匪的模式。

以待将来回了家乡,能够号召起更多的奴仆反抗这些压在他们头上的人上人。

李源生一去不回的消息,终究是瞒不住的。

越来越多的人说他去投了锤匪,故而也有许多佃仆趁着夜色跑路。

就算郑家等大族在乡间地头设立了巡逻等人,可有时候巡逻的人也会跟着一块跑。

这些豪商们越发感到恐惧,只能痛心疾首的高呼:“纪纲弛矣!”

其实南京陷落的消息传出去的时候,衣冠之族便惊惶万状。

因为他们最大的政治靠山没有了。

现在锤匪的步步蚕食,更是让他们心惊胆战。

李源生在锤匪这里受到了熏陶,便秘密潜回家乡做准备组织工作。

“你且好好去。”辛思忠极为满意的拍着他的肩膀道:“待到回来我不仅为你请功,还要与你痛饮,偷偷喝那烈酒。”

对于这个机灵的小伙子,他极为满意。

“哈哈哈,多谢辛队长,那便一言为定!”

李源生返回家乡后,当即扯出锤匪的大旗,号召佃仆来加入。

“以我父辈为役,子孙隶其籍,终几辈不能脱籍,如今锤匪贺大帅为我们脱籍,正是我等改变命运的时候!诸位父老乡亲,若是想要活得像个人,还请随我起义,加入锤匪!”

李源生以此来鼓动诸多奴仆,他还指出这些豪绅地主,全都孱弱的打不了仗,大家不要怕。

因为李源生在辛思忠的手下,见到了这群人真实的孱弱面目。

他们早就没有了高高在上,随意一句话就能定伱们奴仆生死的权力,反观他们现在得跪在锤匪面前祈求活命。

大明的官军在这块地界除了逃跑就是投降,这些豪绅所依仗的权力,被锤匪凿的七零八落。

如今这些人被各种各样的李源生组织起来,他们还有什么反抗的余地?

此时正是发动起义的好时机。

李源生自是晓得主动起义以及被动等待救助的区别,于是在他的鼓动、号召下,数千名佃仆在他的聚集下发动起义,号称锤匪。

他们列营立寨三十六处,各寨设有首领,负责统帅一寨部众。

三十六寨又共推李源生为首,皆听他亲自指挥的号令。

这些佃仆的义军勒令豪绅地主交出佃仆先世及其本身的投主卖身文契,输纳粮饷。

然后,量其罪恶轻重,酌情处理。

对一般的地主,保他们妻子性命。

对恶贯满盈的豪绅地主,则坚决处以极刑。

对敢于负隅顽抗的强宗大族,则集中兵力拔除。

地主豪绅慑于义军的威力,一时间“主家惶恐,争致牛酒,到辕门为谢”!这同往日“豪绅在堂上大声呼一声‘来’,阶下百喏”的情形相比较,当真是另一番景象。

地主的威风扫地而亡。

甚至大批人不敢自爆家门是衣冠之族。

当然还有不死心的去找大明的旧官僚,但他们也无能为力,只能装聋作哑,甚至这些官员还主动奔贺,生怕被怀疑自己与这些衣冠之族有染!

在佃仆起义军的打击下,这些人的确个个像是泥菩萨、纸老虎一样。

辛思忠接到消息后哈哈大笑,他正在屯溪县整备佃仆,于是连忙给贺今朝写了一封信,他发现了一个人才。

虽然没有读过书,但好好培养,将来定然是一块好材料。

锤匪内部许多人都没有读过书,甚至不会被士大夫认为是读书人,但这些人也在历练当中成长起来,办出了许多读书人没有办到过的事情。

李源生完全没有了昔日投奔锤匪的唯唯诺诺,反倒变得极为自信。

因为他背后也有“为他撑腰”的人了。

虽然他没有见过贺大帅,但是辛队长说了,此番做好了,他一定为自己请功去面见贺大帅。

一想到这里,李源生就极为激动。

李源生在歙县领导的佃仆奴隶起义,声势浩大,很快波及诸县。

祁门等县佃仆奴隶纷起响应。

豪绅地主在无力镇压义军的情况下,改换策略,郑家企图以暗杀李源生来达到瓦解起义队伍的目的。

他们先是唆使歙县亡命之徒叶万四假意加入本地的锤匪。

潜入厕所后,出其不意地刺杀李源生,因为这是人最容易放松的时候,但并没有成功。

李源生对此毫不在意,有人想要杀他,正说明他所作的事情,让人感到害怕。

他更是要继续做下去,只是多了些护卫。

但这次刺杀未遂后,他们又利用买通了佃仆起义军内部的暴徒江雷、汪日俞施计,终于诱杀了李源生,于是起义军开始相互厮杀。

贺今朝整治了扬州府后,奔着常州府而去,同样到了江阴县。

江阴县并没有什么抵抗的行径,贺今朝直接大军开了进去,顺便把南京的政策贴到满城,派人宣讲。

对于大多数百姓都是有益的,唯一需要忧心的便是那些人官绅阶级,他们害怕啊!

江阴目前而言很稳定。

虽然对于历史细节贺今朝记得不是很清楚,但对于因为剃头令,清军造成的大规模屠杀,他还是有所耳闻的。

相安无事后,贺今朝这才有空处理积压的信件,一个一个看完,待到看着辛思忠给他写的信,觉得有点意思。

他乘船沿着长江一路向东走,刘二虎则是派人走陆路向东而行。

辛思忠的来信很简单,就是发现一个聪明的小伙子,是个好苗子,好好培养的话,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他建议待到此番事了,把他送进吏员学堂先学习一段。

“哈哈哈。”贺今朝忍不住笑了笑:“连辛思忠这个大老粗都知道给我推荐人才了。”

作为第一个狗头军师,吉珪对于贺今朝手底下的许多人都是印象极为深刻,他拿过辛思忠的信,仔细看了看。

“主公,辛思忠这笔迹不是很潦草了,是有进步的,辛队长现在可不是大老粗了。

而且推荐人理由也写真实,看样子这小子表现的真不错。”

贺今朝颔首,对于一些有天赋的人,就是缺乏给他表现的机会。

而且李源生的所作所为,在贺今朝看来是极妙的。

在锤匪基层里学习,倒是用了心的。

这样机敏之辈,好好培养,将来必会闯出一番事业来。

“辛思忠培养人才贯彻的很好,我们不仅要从山陕之地调拨管理人才,也得吸纳本地的人才,加入锤匪。”

徐与显捏着胡须,作为进入军机阁最晚的人,他对贺今朝手底下许多中高层的人都不是很熟悉。

但他晓得,这一批人,待到主公更进一步之后,职位都得往上提拔。

“我们发展的太快,一定要多征召一些肯为我们所用的人才,我们不要怕培养费时间费力气,那些士大夫们就等着我去求他们出仕呢。”

贺今朝颇为不屑的吐槽了一句,大多都把自己的功名当个宝。

现在锤匪看不起他们,不仅没有高官厚禄,还要去基层泥地里打滚。

那谁愿意投靠贺今朝,为他效命?

贺今朝也愿意任用投靠的本地人,因为大家交流都挺困难的。

许多话不是本地人都听不懂。

就像是福建人到了此地,都得找个会两边话的人。

江阴县知县早就跑了,数来数去就剩下典史阎应元,他是北直隶人,刚刚到任一年,积极融入进来,也能听得懂本地话。

他也想要弃官而走,但是又害怕贺今朝他会滥杀无辜,所以才会停留在此,迎着头皮交接。

可锤匪进城的所作所为,着实是让他失望了。

不说是烧杀抢掠吧,直接废除了大明的苛捐杂税。

光是这一点,就足够百姓们欢呼雀跃了。

大明累次加税,寻常百姓谁受得了?此时他求见,就是为了辞行的。

听到阎应元的话,贺今朝坐在椅子上,问道:“一事无成,你就这么想回家乡吗?”

“我无意出仕锤匪,母亲病了,只想在家照顾老母,还望贺大帅恩准。”

阎应元一个小小的典史,属于(九品之下)未入流的杂官,管缉捕、监狱的属官。

“不行,你这种人才正是我所需要的。”贺今朝站起身来,看着这个长得极为壮实之人:

“就算你想要回家乡,走漕运,半路上就会被闯贼所擒,就算回了北直隶,清军还会破塞而来,届时你还怎么奉养老母,如何能护住家人?”

阎应元不言语,因为贺今朝说的是真的。

“况且我听闻你家中也没多少银子,一路上回乡的盘缠都不够用,全家老小喝西北风去啊?”

贺今朝扶他起身:“莫不如先在我这里赚些银两,待到天下平定之后,你想辞官回乡,我都不拦着你。”

“这?”阎应元一时间不知道要怎么回答。

“大帅,又有一封急报。”

从大堂外走进一名信使,把最新消息交给一旁的吉珪。

吉珪打开信件之后,迅速浏览,脸色微变。

“何事?”

“主公,辛思忠再次来信,言李源生被杀,歙县起义军内乱。”

贺今朝侧过头去,语气带着些冷色:“谁杀的?”

“是李源生组织起来起义军内部的首领,辛思忠已经领人直接赶过去弹压,会把结果查个水落石出!”

吉珪迅速把信笺上的内容复述了一遭。

“嗯,知道了。”

贺今朝早年间也是个暴躁老哥。

但现在是个喜怒不形于色的暴躁老哥了。

阎应元却感到大厅内的温度下降些许。

“吉珪,你让人带他去熟悉事务,继续巡逻街面。”

贺今朝挥挥手,便让人带着阎应元下去了。

倒是一旁的徐以显捏着胡须,坐在一旁劝慰道:

“主公,天下英才何其多也,若是我当年也死在半路上,也不会有效忠主公的机会,这种事是难以避免的。”

贺今朝点点头,随即询问道:“我是不是杀的人杀少了?”

听到这话问的,徐以显眉头直跳,连忙解释道:

“主公杀人与不杀人都是为了解决问题,主公并没有杀人杀少了,只不过限于自身吏员储备不足,才会杀人显得慢一些。

况且主公乃是正义之师,自是要以杀止杀,方能让人听主公讲道理。”

徐以显并不觉得锤匪杀人杀少了。

几乎每到一处都会有人死,有人大笑着说杀的好。

毕竟当今这个世道,好人怎么可能那么容易的存活于世。

不杀人,怎么可能会让那些既得利益者痛快的让出利益来了?

“那便好。”

贺今朝端起桌上的茶杯道:“看来我还是杀的少了。”

徐与显只能报以微笑,绝不再言语。

“派人去告诉高杰,鼓动左良玉动一动,接下来我要更往南走了。”

“是。”

其实贺今朝误会左良玉了,他其实一直都在努力给贺今朝找事。

左良玉不敢亲自带兵讨伐,所以派人蛊惑些许海盗去碰一碰运气。

本意就是希望贺今朝不要把目光放在他身上,长江入海口这块可是有不少海盗的。

顾三麻子便是其中实力颇为强横的一股,直接控制了崇明岛。

这个岛在唐朝的时候还只是一点点冒出水面,到了明末已经涨了很大,到了清末才涨到全貌。

顾三麻子不仅仅有左良玉派人去找人,还有扬州府、常州府等地的官绅花银子请他前来攻打锤匪,他们会作为内应之类的。

总之,士绅绝不会轻易甘心就这么被锤匪给打压了。

就算他们这些大部分人都被贺今朝给宰了,但银子却是再被杀之前给送出去的,属实是交了定金。

顾三麻子最近都接到了不少人的订单,再加上一群人吹捧。

贺今朝那锤匪在陆地上横行,可是在海上还是顾大当家是霸主,就算福建的郑芝龙他算什么好汉?真正的好汉是不可能投降官军的!

顾三麻子在一片吹嘘声和金银珠宝当中迷失了自己,顿时下定决心。

他这个海上霸主,要去会一会贺今朝那个传闻当中的地上霸主。

打不过他我还能跑!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