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 第1068章 兵行险着

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第1068章 兵行险着

作者:秋来2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20:52:04

第1068章 兵行险着

第1068章 兵行险着

贺今朝打下南京的消息,郑芝龙要比崇祯早接到消息,他儿子郑森给他送来书信。

他也在泉州府的安平镇老家豪宅里听着属下探听的消息。

“大哥,贺今朝顺利进驻南京,怕是真能推翻大明,当皇帝啊!”

郑芝豹瞠目结舌。

谁成想贺今朝发力之后,大明官军一败再败,毫无还手之力。

郑芝龙先前也只不过是因为贺今朝突然派兵到广东,清除了明军势力,大肆捕杀当地士绅,把土地都分给穷人,成为坐地炮,有了能掀桌子,不给他海运供货的能力。

要是没有商品货物,他光是控制海运,那也赚不到什么钱,等同被掐住了脖子。

于是郑芝龙不得不答应同锤匪暂时联盟。

否则按照以前的意思,北方的贼子,也配与我郑家有联系?可是随着锤匪一步一步展现实力,郑芝豹又亲自走了一遭太原,才认同贺今朝是有能力打天下的。

故而回来之后极力劝谏要与贺今朝结亲,并且把儿子也送去太原讲武堂学习,实际上在他们看来是当了质子。

但伴随着贺今朝占据南京后,郑芝龙等人皆是没有了派儿子,嫁侄女去当质子的想法,而是自己眼光独到。

他们就晓得,贺今朝是个办大事的人。

咱们这步棋,算是走对了。

先不说政治利益,从海运上而言,他垄断了中国对外的诸国贸易。

且有了贺今朝在广东一省的治理,就让各类商品大幅度增加。

郑家从晋江县安平港直抵日本长崎,运载大量生丝、各类纺织品、黑白砂糖及麝香、土茯等药物,占据开往日本商船的十之二三。

有了贺今朝的支持,直线攀升到了日本货物一半的供应。

短短两年时间内,郑家就把荷兰的东印度公司这个在亚洲最强的竞争对手,给打的措手不及。

供货量以及价格优势,红毛根本就打不过郑家。

荷兰人还得从葡萄牙人这个中间商手里购买,充当二道贩子,对于亚洲的贸易利润自是下降了许多。

所以这几年,郑芝龙对于贺今朝的合作,是极为满意的。

早知道贺今朝这般厉害,当时就不该把他的信使给扔到船上当奴隶去。

现在听说那个奴隶已经当了船长,手里还有一支海军编队,神气的很。

贺今朝不管这些人叫水兵,而是叫海军。

“哈哈哈。”

郑芝龙放声大笑,拍着自己兄弟的肩膀道:“若是贺今朝得了天下,那咱们就成了皇亲国戚了!”

郑芝龙的几个兄弟脸上也露出向往之色。

“大哥,贺今朝治军严谨,进南京城之前先砍了他自己贪污的亲戚祭旗,咱们要不要派兵北上相助?”郑芝豹摸着胡须道:“无论如何咱们也得去恭贺一声,就送去一些粮食之类的,礼多人不怪。”

郑芝龙对于贺今朝的处置手段非常认同,没本事的人才会喝兵血,哪怕去抢外面的海盗呢。

“送送送,金银珠宝咱们这个侄婿也看不上,送到打仗用的东西。”

“对对对。”

几个人都显得极为振奋,认为郑芝龙这步棋走的太对了。

咱们今后再也不是什么海盗了,而是新朝的勋贵。

今后郑家的富贵可就不止是一代人。

若大侄女再给贺今朝生下一儿半女的,将来有郑家给他当后盾,未免没有实权。

而去看贺今朝的意思,也不像是继承大明那种把王爷当猪养的政策。

再加上贺今朝重视海外贸易,郑芝龙认为郑家是能够帮助他的。

大洋太大了,一辈子都不一定能够打下来。

他听航海的红毛说过,从他们那过来,那都是几年不回家的。

足可以想象出来,大洋有多大。

尤其郑芝龙对贺今朝的雄心壮志颇为满意,他攻进南京后并不住进皇宫,甚至都没想法进去。

这种人深知自己的目标在哪里,岂会做那种打下半壁江山就享乐之人?

光是贺今朝重视海运这块,就让郑芝龙满意的不得了!大明那些当权者只把陆地放在眼里,重视海运也不过是能给他们带来财富,关键赚这么多钱,大明皇帝手里就没有多少。

“这个消息立马发往广东,无论如何得让那赵小五承我个人情。”

就在郑家几个兄弟开心的时候,麾下人把民变的消息送来了。

其实还是大明官府派人给送来的,希望郑芝龙能够立即剿灭。

“民变?”

郑芝龙皱着眉头,喝问道:“怎么回事?”

“就是一帮乱民,不知道听了谁的蛊惑,反对士绅们用大桶收租,废除一切冬牲、送仓等旧历。

乡民争相加入,那头目自称是锤匪的人,联络数十乡,丁壮皆听起调遣,称为田兵,除了蒲城有大明知县控制,其余乡村地区全都落入乡民手中。”

“大哥,他妈的贺今朝不是个东西!”

郑芝凤气得大怒,刚想要给贺今朝送贺礼,结果他先在自家的地盘搞事情。

反倒是郑芝豹连连摇头:“大哥,此事必然不是贺今朝所为,他要是真派人来福建,定然会提前说句话。”

“为何?”

“以贺今朝的实力,他要是想在陆地上横行,根本就不惧我郑家。”

郑芝豹可是见识过锤匪的军威,郑家的力量多是在海上。

别看贺今朝派人在广东训练“海军”,可那些人,他们老郑家还真不放在眼里。

合格的一名水兵,可不是随意练练就能练出来的。

“此事怕是有人狐假虎威,借着锤匪搞事。”

听完郑芝豹的话,郑芝龙微微眯着眼睛思索。

到底要不要官这件事。

说实在的,郑芝龙根本就不害怕贺今朝利用民心裹挟他。

郑家这些年没少帮助活不下去的百姓移民去台湾求活,建宁府与泉州府中间还隔着一个延平府。

同时也多是救助乡民,贺今朝来了泉州府,能收拢几个人的民心?

郑芝龙自信的很。

“大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郑芝豹也是眯了眯眼睛:“不管他们背后有没有锤匪搞事,我们只需要派人前往南京祝贺即可。”

“好,那你便去走一遭吧。”郑芝龙也不去纠结这事。

总之锤匪这个名号,目前他还不想发生什么冲突。

就算是假的,将来贺今朝的兵锋真的到了福建,就不管不顾了吗?

这种人发现有人冒充锤匪的名义办“恶事”,必然不会轻饶。

于是,郑家准备商战两用船,运输粮食,前往南京。

山东境内已然是遍地小反贼了。

李自成派遣麾下大将白旺从兖州府攻入山东,那里正是梁山泊所在,更是遍地反贼。

他则是率领另一部人马直扑东昌府,两军最终汇聚于济南府。

山东总兵刘泽清人都麻了。

那闯贼李自成在河南好好的,怎么就突然杀到山东来了呢?

号称是百万大军入山东。

当地士绅皆是联合起来反抗闯贼,毕竟有了河南士绅的例子,他们清楚的知道,李自成就是来抢他们的。

至于为啥不南下湖广,那是因为锤匪贺今朝突然就杀进湖广,大肆攻城略地。

这两波反贼像是商量好了一样,你打这里,我去打那里。

可山东本地就遍地是贼寇了,这下子闯贼来了,那更是如鱼得水,他们纷纷成为带路党,告诉闯贼哪家是富户,有许多粮食和金银之类的。

山东也是一片糜烂景象。

就在崇祯为山东事情头疼的时候,他终于接到了南方历经千辛万苦才传回来的消息。

锤匪贺今朝已经攻克南京。

就在紫禁城的平台内,崇祯显然有些坐不住了。

“那贼子贺今朝已然占据了南京,你们都说说,朕该怎么做?”

崇祯失了风度,对着内阁成员开始吼叫。

其实崇祯已经算是心态成熟了许多,向上一次他直接就控制不住,开始君臣痛哭了。

这一次只不过是嘶吼。

坏消息一个接一个传回来,兴许在下次便是麻木的表示知道了。

内阁成员们刚才都听完了由太监念出来的最新情况,皇帝的贴身太监曹化淳已经告老还乡了。

陈新甲这段时日也苍老了许多。

他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被押到菜市口被处斩。

因为各地狼烟四起,根本就没法子平定地方。

自从贺今朝领兵出现在湖广,陈新甲就猜测贺今朝会顺流而下,直扑南京。

但他没料到,左良玉等人直接溃逃,连抵抗都不带抵抗的。

还有史可法,考评上也是一个上上人选,可是面对锤匪的攻势,连三天都没有撑过去。

实在是令人过于失望了!

再加上给皇帝写奏疏的吴牲,那也好不到哪里去。

或者说他根本就没法子节制高杰诸将,以至于被底下兵将给裹挟逃跑。

这件事可以推到高杰的桀骜不驯上,可问题是吴牲就没有想过逃跑吗?内阁成员,谁都没有言语。

南京城被贺今朝给占据了,他已然是称王了,下一步是不是就可以在南京祭天称帝了?难不成这大明的天,终究是要变了?被一个被陛下裁撤的驿卒,夺了天下?

众人不想言语,从理智上而言,他们都不愿意投降贺今朝。

不说贺今朝不好糊弄之外,光是分田地这件事,他们大多数人都接受不了。

纵然很少有人是徐阁老家里那样,可大家在徐阁老面前也算是小地主呢。

当然在普通人面前,全都是大地主。

他们更不愿意投降锤匪,把这些年兼并的良田给送出去。

首辅周延儒只能开口道:“陛下,楚地大坏!

陛下待史可法、吴牲等人不薄,可他们就是如此回报陛下的,还需重惩!”

“重惩?”

崇祯此时哼哼了两声,山东、河南前往南直隶的道路已然断绝。

史可法在最后时刻运送了一批钱粮到来。

朱由检纵然是想要派遣锦衣卫去抓他们回京师进入诏狱,怕皆是难以归来。

崇祯都没有多少心气了!

要是放在以前,他指定得追究一大批人的责任。

但道路断绝遏制住了他这个想法。

“陛下,为今之计还是要快速结束辽东战事,如此方能调回十三万精锐士卒,军费又刻不容缓,现在唯一可以仰赖的就是陛下的内帑了。”

兵部尚书陈新甲又一次提出来了,毕竟皇帝打击贪污**分子,终于搞了点钱财。

“朕手中的钱财真的没有了。”

崇祯也不是作假,他手里的钱根本就不够去填补军费的。

只想着洪承畴领兵回来之后,好好笼络一二这些士卒,先去收复山东。

“陛下,臣有一计。”

杨嗣昌躺着说了一声,自从病重后,他就一直没起来。

“爱卿,伱说。”

崇祯也不愿意让杨嗣昌去宫外居住,而是让他留宿宫中,时不时的看望他。

平日里处理政务,也会与杨嗣昌说说话。

“要想快速结束辽东战事,还请靖辽侯出手。”

“嗯?”崇祯顿时来了精神:“计将安出?”

“便要像清廷那样来掳掠我们,靖辽侯率领骑兵出塞去掳掠沈阳,逼着皇太极撤军。”

杨嗣昌的思路很简单,那就是以己之矛攻己之盾。

皇太极在辽东耗不起了,大明在辽东也耗不起了。

再耗下去,全都成了贺今朝的嫁衣。

杨嗣昌才不愿意是这个结果,所以想出来一个兵行险着。

沈阳目前兵力空虚,想都不用想。

皇帝养了靖辽侯这么久,就是要在这危急时刻,给派上去。

杨嗣昌见崇祯还在迟疑,便开口道:

“陛下,我们没有多少回旋的机会了。

若是此事成了,洪承畴便可顺利领兵回援,将来收复中原各地,亦或者威逼贺今朝返回山西。

我相信以贺今朝的手段,他的主力部队一旦离开楚地,那里的乡绅自是会念着我大明的好,组织人手推翻锤匪的统治。”

杨嗣昌的分析是有道理的。

贺今朝根本就不得“民心”,他收拢的多是一帮不被大明官僚阶级认为的“百姓”,全都是牛马。

按照明太祖的执政理念,自是需要跟大地主合作。

贺今朝他不跟大地主合作,必然是失败的下场。

杨嗣昌又加了一把火:“再拖延下去,大明的江山便在陛下的手中灭亡了。”

崇祯沉默许久,最终颔首道:“速速召靖辽侯入京,朕要亲自与他详谈一番。”

喔,今天才发现这本书竟然发一年了,时间过的太快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