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 第1052章 包围武昌

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第1052章 包围武昌

作者:秋来2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20:52:04

第1052章 包围武昌

第1052章 包围武昌

贺今朝也不在襄阳多待,留下一些人带着新投奔的本地人维护当地治安,与徐以显会和之后便直扑武昌城。

襄阳城百姓以为锤匪大部队走了,没成想又来了一波大部队,越发的欢喜起来。

这样就意味着锤匪能持续给他们撑腰。

那些曾经的地主士绅想要背地里搞事,也得掂量掂量自己有几个脑袋。

贺今朝离开襄阳是终于遇到敢于据城而守敢于抵抗锤匪的人马。

“徐军师,瞧瞧。”贺今朝把高一功发来的战报递给他:“武昌城官员都逃跑了,反倒剩下一些士绅纠集人马在坚守。”

“大多都是士绅的上层才有此手段散财招徕人守卫,以及驱赶他们家中几百奴仆,凑凑就够在城墙上站着唬人了。”

徐以显也是出身士绅,不过是下层罢了。

士绅包括两个等级层次。

一是青衿,即一些生员,俗称秀才,为士绅的下层;

二是缙绅,为一些有了举人、进士功名以后出仕的官僚,或者那些致仕回乡的乡绅,是士绅的上层。

大明世俗流行的观念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车马多如簇。

于是他们不得不把前半生的精力全都耗费在科举上。

等到登科入仕之后,八股文就会被束之高阁。

如何做事?

如何从政?

诸如国家的、民族的、社会的问题都一概置之不理,他们用全部精神来谋求物质与精神的享受。

属实是老子奋斗了大半辈子才考上了功名,就不能享受享受吗?

大体说来,明代士绅大多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一味刻意谋求生活上的舒适,培养各种各样的兴趣爱好。

“其精神日趋于求田问合、撞钟舞女之乐。”徐以显摸着胡须笑道:

“秦王有所不知,这群士绅极好繁华,好精舍,好养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甚至还要写在自己的墓志铭上。”

对于这种纨绔子弟的生活,贺今朝两辈子都没接触过,此时听的也是连连点头:

“真他妈的会玩!”

徐以显也露出羡慕之色,这种生活他也一样没过过。

谁能有这种资本呐?

“而我不过是乡下一个穷酸学究。”徐以显望着江水回味道:“我们是真穷,但那些有钱士绅则是喜欢“言穷”,甚至于哭穷。”

大明生员贫困者极多,已经是晚明的趋势。

由于廪生数远远少于增广、附学生。

廪生有限额。

府学四十名,县学二十名,而附学动辄数百。

能够得到官府下发钱粮的,十之一二。

大部分生员吃不饱饭,暮雨青灯,却不得朝廷升合之养,故多贫困。

二是明末徭役加重,赋税大增,逋赋日积,久无以偿,再加之困于杂役,难免越发贫窘。

三是受学校教官盘剥,教官对待生员,只问束脩、金银、贽敬多寡,不管生员家境贫富。

更有一些教官,或假借造册公费,或假借迎送郡县的名头,科敛贫生媚人肥己,更导致生员的贫困化。

所以在崇祯很贴心的把官府养他们的唯一好处给撤销了,如同裁撤驿站一般的手段。

直接导致大批读书人也开始加入反贼阵营,充当军师,且多受重用。

当不了黄巢,当黄巢的搭档,也是极好的。

总之大明你不给我保留最后一丝体面,那这块遮羞布不要也罢。

好死不如赖活着。

徐以显便是这样加入张献忠队伍的,辗转又为贺今朝效力。

以如今的情况而言,多是底层百姓联合起来,反抗上层特权阶级。

因为不管如何大灾都不影响这些人大吃大喝,狎妓听曲。

大批文人簇拥着“金陵十二钗”、“秦淮四美人”、“秦淮八艳”等,而且还专门出诗集为妓女们排名。

至于秦淮河外面百姓吃不吃得饱,造不造反,管我们屁事!

兴许是锤匪要给穷人分了田地的事情,刺激了武昌的士绅。

这些人能够如此团结在一起,做最后的反抗。

待到徐以显跟着贺今朝去锤匪地盘走了一遭之后,徐以显发现自己是如鱼得水。

因为科举,在贺今朝这里算个屁啊!贺今朝根本就不会因为你在前明考中了进士,就高看你一眼,而是觉得伱能做事,才会重视你。

徐以显平日里交流,秦王也没有透露出要搞科举之类的,而是要搞什么中高级学校,用来选拔人才以及各行各业。

相比于大明,贺今朝对工匠特别重视。

而工匠的回报也极好,那么多精良的大炮、火铳、铠甲、兵器之类的。

“秦王到了武昌,是要大开杀戒吗?”

“是。”

贺今朝回应了一句,胆敢抵抗锤匪的军威就得杀一杀。

武昌的士绅是上赶着送上来的鸡,如何能不宰了。

徐以显也不劝,那些士绅干了多少恶事,他都懒得诉说。

有一个砍一个,都不带冤枉人的。

况且锤匪的名头就是让他们害怕的。

徐以显认为秦王都建立政权,还对外宣称年号了,就是建立新朝的打算。

依旧对外称锤匪,是不是有些不好。

尤其是大锤元年,着实是让徐以显无力吐槽,太怪了!

可吉珪等人却是哈哈大笑,等秦王占据全国,杀了这帮士绅后,锤匪的名号才可以珍藏起来。

至于年号之类的,他们更不在意。

大帅自己个喜欢就行,下面的将士喜欢就行。

船只顺流而下,到了武昌渡口。

贺今朝踩着木板下了船,高一功以及李定国二人全都迎上来:“秦王、大帅。”

“哈哈哈,干的不错。”

贺今朝一手搂着自己的小舅子,一手搂着自己的大外甥,就往营寨里走。

牛有才等人鱼贯而下,就在此时。

徐以显一个站立不稳,直接掉进江中,开始扑腾。

“快救人,徐军师不会水。”

贺今朝这才回过神来,看着数名亲卫跳进江中去营救徐与显。

待到把他抬上来后,看着有人给他急救。

贺今朝不知道要说些什么。

还未开战,险些损失一名军师,还是被淹死的。

“噗。”

徐以显终于吐了口水,睁开眼睛,今日风大,差点就给他吹进江里淹死。

可岸边并不深,他就是站不起来,不断的被灌水。

贺今朝蹲下来看着两眼迷瞪的徐以显:“无恙?”

“死不了。”徐以显干笑几声。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贺今朝叫人整个担架,抬着徐参谋入营。

吉珪与张福臻二人看着徐以显这幅模样,一时间相顾无言。

这叫什么事?

此时锤匪已经把武昌城围三缺一了,在慢悠悠的挖着壕沟。

贺今朝进了帐篷内,先是听着他们的汇报。

武昌城很是坚固,此番火炮也随船运输到了,明日自是可以轰击,吓唬吓唬那些守城之人。

“秦王,城中的楚王一分钱不肯出,还不如周王大气。”

贺今朝哼笑了一声,大明藩王向楚王这样的才正常。

要是像周王、庆王、唐王那种才是稀有品种呢。

“正好便宜了咱们。”

贺今朝对于大明藩王的财宝都有些无所谓了。

一个个堆积了二百多年,崇祯拿出几个王爷的财物,就能把天下治理的妥妥的。

大多数情况下,大明不是钱少,而是流通的钱财太少。

钱一旦不流通,那百姓自然就过的贫苦起来,还闹钱荒。

朝廷也收不上赋税。

相比于城外锤匪的轻松惬意,城上守城士卒脸色越发难看,因为他们能看见锤匪来了一波又一波的援军。

江上岸边的船只排列的都望不见劲头了。

众人正在帐篷内聊天,便有士卒前来汇报:

“大帅,有自称是假曹操罗汝才部将的唤作杨承祖人来投。”

“嗯?”

贺今朝颇有些惊讶,以罗汝才那个假装奸诈的样子,根本就不可能来投奔自己。

莫不是也开始演起来了?“杨承祖素来骁勇,乃是罗汝才手下数一数二的大将。”已经换了衣服的徐以显摸着胡须开口道:“秦王,他来投效,还需小心。”

“罗汝才也不是个久居人下的主。”张福臻眯着眼睛道:“莫不是觉得锤匪势大,想要背地里使绊子?”

敌人其实算不得什么,因为谁都能看得出来大明的衰落。

但是有时候盟友却见不得你好。

“且叫他进来叙事。”

贺今朝挥手让人把杨承祖带进帐篷来,看看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杨承祖带着自己的大部分兵马一路跑到武昌来,待到五十里外,其实就被锤匪的哨骑发现,他大声呼喊着脱离自己的队伍,请求面见贺大帅。

李过领人追赶想要把他劝回来,但没追上。

杨承祖嘱咐心腹安置的士卒,才带着十几个人骑马同锤匪哨骑赶来。

此时他站在锤匪的营寨外,看着锤匪士卒推着大量火炮进去,周遭站岗士卒全副武装,就连普通士卒身上的铠甲看样子都比他还要好。

贺今朝整合了三省资源,全力支持军品,绝非大明能制造出来的东西比得过的。

一时间杨承祖都有些不自信了。

他自诩是一个能打仗的人,可几年没见,不曾想总教头的实力越发的强横。

杨承祖跟着锤匪士卒进入营寨,再看着营寨内的各处布置,分门别类,绝非他们这帮人能够做得到,好像除了比较舍得拼命之外,自己也没什么能拿得出手的技能。

待到他交了武器,被人掀开门帘,进了帐篷,便不管不顾的跪在地上:“末将杨承祖见过总教头。”

“坐。”

贺今朝等杨承祖坐下,仔细辨认哈哈笑了两声:“还真是不敢相认了。”

要叫贺今朝总教头,那怎么也得是陕西起义的老人。

“总教头当年是不沾泥九队队长,而我那时只不过是个混口饭吃的兵丁,侥幸得总教头指点过几句,故而前来攀亲。”

杨承祖倒是实诚,贺今朝冒头的时候,可不仅仅是李自成一人那年十八,站如喽啰。

比李自成还喽啰的大有人在,只不过随着持续的造反,当年的喽啰大部分都死了,失踪了,投降官军了。

还有少部分喽啰自然而然的也成长起来,成为一方大佬,或者大佬手底下的心腹,有了更多的实力。

贺今朝算是认同了他的解释:“你是罗汝才的人,怎么想着来投奔我?”

“大帅不知,那李自成杀了我大哥罗汝才。”

杨承祖的话音落下,帐篷内的人面面相觑。

李罗二人配合的好好的,如何就突然火并了呢?

李自成以设宴为名,请罗汝才、贺一龙、贺锦到老营赴宴。

罗汝才心怀疑惧,借故谢绝。

二贺却应邀而至。

席间,李自成即命埋伏在左右的士卒把贺一龙处死。

贺锦当即表示投降,绝不投效贺今朝,一心一意跟着闯王干事业。

次日清晨,李自成亲领精骑一百余人来到曹营,说是有重要事情同罗汝才商量,罗汝才昨晚与好几个未亡人大战,睡得迷迷糊糊。

李自成进入罗汝才的卧室后,不等罗汝才发话,便挥刀将他杀死。

接着李自成提着罗汝才的脑袋,向曹营的将士宣布罗汝才“通敌”的罪状,说明处决他是迫不得已。

谁都没有料到李自成会突然来这手,搞得大家措手不及。

但是罗汝才这么多年也不是白混的,他的部下多有不服。

但是闯王的人马把罗汝才的老营给包围了,李自成千方百计的笼络数日,才慢慢平定下来。

可杨承祖坚决不降杀了他顶头大哥的人,故而稳住李自成后,率本部兵马逃跑。

也有部下说咱们直接投奔官军,不仅路近,而且还能当个大官之类的。

杨承祖可不觉得此时投靠明军是什么好主意,他们连李自成的人都打不过,自己主动投靠官军岂不是等着送死?

要投靠也得投靠贺今朝。

大家至少还有那么一丝陕西老乡轻易,陕西八十万起义军总教头的名号,也不是白叫的。

况且锤匪都拿下三分之一天下了,杨承祖相信贺今朝统一天下也是有极大可能的,此时不投奔更待何时?

贺今朝微微挑了挑眉:“李自成这事,干的不地道!”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