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 第1046章 克襄阳

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第1046章 克襄阳

作者:秋来2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20:52:04

第1046章 克襄阳

第1046章 克襄阳

“对,绝不能让左贼坐咱们的船跑喽。”

他们其实对于锤匪是极为陌生的。

当年有一波锤匪路过湖广,带走了些许人。

那些人在广东安顿下来之后,也想法子派人送信回来,希望他们的亲人也能早日脱离苦海。

可这些事也不过是少数人知道。

可是以左良玉为首的官军在襄阳做的事情,罄竹难书。

在这些船匠的眼中,锤匪大概与闯王的队伍差不多,也是劫富济贫,杀尽天下贪官污吏的人。

而且通过左良玉等人的表现,他们也猜出来,锤匪很厉害。

要不然号称三十万大军的左良玉,绝不会派人大肆搜罗船只,想要迅速逃离襄阳,而不是守住襄阳迎战锤匪。

这些狗官军没那个胆子。

他们也不清楚锤匪在贺今朝的带领下,取得秦都百二山河,以山西,四川为根据地,占据三分之一的天下,形成进可攻,退可守的形势。

特别是秦地虽然屡遭动乱,但关中却是起义军兴起的地方,有着较好的群众基础。

若是贺今朝占据湖广,攻破大明陪都南京,就能顺利截断南北漕运,坐困京师,然后择机北伐。

这些问题,被左良玉强征来的船匠们,也不会去想,他们也想不到。

只是他们清楚的知道了,有让左良玉害怕的人来襄阳了。

那他们这些被欺压的人就决定添一把火。

船匠们早就对左良玉士卒的做法恨之入骨。

当天晚上,汉水边的船只因桐油泼洒而燃起大火。

桐油本来是刷船板晾干后用于防腐的,但现在却成了助燃剂。

风借火势,火借风势。

水面上犹如镜子一般,映照出偏向的火势。

火光当中时不时的爆出一两声爆裂。

待到左良玉接到消息后,想要救火,早就完了。

船匠们撑着小船划往对岸,然后奔着南阳方向走去投锤。

当左良玉得知他下令打造的船只被焚毁一空,自是大怒。

“爹,锤匪的人已经混到襄阳城来了。”左梦庚做出了自己的判断,脸上颇有些急色:

“这是想要断了咱们的退路,不让我们顺利撤军。”

左良玉的脸色也十分难看,他也没想到锤匪的动作会如此的迅速,直接开口道:“是新造的船只都烧了?”

“是。”

“你去劫掠一批商船,用来装载军用物资和掳掠来的妇女钱财先行运走。”

左良玉当即下令抢掠整个襄阳城。

屁都不给锤匪留下!

城中百姓顿时就遭了殃。

左梦庚随船顺着汉水而下,护送大批财宝和妇人,奔着承天府而去。

左良玉则是率领部下守卫樊城、襄阳,以此来迟滞锤匪的进攻势头。

他就不相信贺今朝能够亲自领兵出征,甚至连襄阳这座坚城,锤匪能够迅速攻克。

此番,他绝不给贺今朝如同张献忠一样的偷袭机会。

就是因为左良玉的行径,激起了襄阳百姓的愤怒。

以前我害怕你们,受你们欺辱,是因为没有人让伱们这群狗官军害怕的。

现在让你们害怕的人出现了。

那我还要忍受你们狗官军的欺辱,锤匪爷爷不就是白来了嘛?

于是大批襄阳百姓主动去投奔锤匪。

甚至当地百姓纷纷在路边“焚香顶礼,牲酒远迎。”

贺今朝在南阳的屁股都没坐稳呢,就接到了一批又一批前来请锤匪为他们做主的襄阳百姓。

像什么船匠、商贩、佃农等等蜂拥而至。

甚至还有不少士绅都来请贺今朝给他做主。

毕竟左良玉以前还只抢一抢穷鬼的钱,但现在嘛,当然是谁有钱抢谁的。

左良玉聚集了二十万乌合之众,早就把襄阳祸害的不成样子了,天怒人怨也说的过去。

难得的所有阶级都团结起来,共同反抗左良玉,迎接王师的到来。

然后作为先锋的高一功在当地百姓的主动当向导,带领锤匪绕过左良玉设防的地方,从白马洞渡过汉水。

当地百姓纷纷帮住锤匪合力拖拽拉沉重的火炮,协助大队人马渡过浅滩,锤匪的先头部队很快就逼近襄阳。

左良玉再也没有要坚守襄阳,阻挡锤匪的雄心壮志,而是拔营东遁,所过之处“焚庐舍,夷井灶,鸡犬无所留,千里一空”。

第二天,高一功才带队进入襄阳,获得了城内百姓的大声欢呼。

等到贺今朝进入襄阳城后,街道上巡逻的锤匪士卒也变得密集起来。

同样也恢复了一些商业活动,但是对于锤匪的行事作风,百姓心中还是有着些许的怯意。

谁也不知道锤匪会不会变得那么与人为善一二。

贺今朝骑在战马上,也看出来了周遭百姓的怯意,毕竟一个新政权想要获取信任是极为不容易的。

特别是在通讯不发达的如今,湖广的百姓能否听到山陕之地百姓过的是什么日子,都不一定有机会听闻。

尤其是在大明地方官府的层面而言,更加不想让底层百姓得知锤匪治下百姓的日子是怎么做的。

所以会不予余力的污蔑锤匪以及其他流寇的名声,你们当牛做马为朝廷贡献赋税,养如此多的士卒,就是为了不让锤匪和流寇来抢掠你们。

可在官军的行事作风面前,这个童话早就被捅破了。

要不是左良玉做的实在是过分,这些百姓不曾听闻过锤匪的行事作风,都不会主动来帮忙的。

实在是大明官军胡作非为他妈逼的!

待到贺今朝进了襄阳府衙,高一功汇报已经把新的襄王朱常澄以及其余郡王都给控制住了。

当年张献忠为了刺激崇祯杀掉杨嗣昌,借了上一任襄王以及他大部分家眷的脑袋。

可惜在崇祯心中,杨嗣昌的地位要比襄王高多了,虽然痛哭一场,但根本就没有舍得追责杨嗣昌。

甚至哭也不过是逢场作戏,朱姓宗室的血缘关系,薄弱了许多。

给崇祯报丧的就是逃跑的朱常澄,朱常淦二人。

朱常澄说是第九代襄王,但崇祯依旧没有让他继承爵位的机会。

大明现在也没有闲钱分封藩王了。

二人被带了进来,跪在地上瑟瑟发抖。

因为他们都听说了他爹等人的惨剧,事后也见到了被烧的不成样子的遗骨,哪还能分得出谁是谁呢?“府中哪里还藏有粮食,说出来秦王就饶尔等全家性命。”

吉珪对于大明的藩王早就没有什么敬畏之心了。

或者说锤匪士卒也都没有了。

他们在太原街道上经常扫大街,收夜香之类的,谁都知道。

这种曾经高高在上,动动手就能捏死你的王爷,在锤匪治下都干这种寻常百姓干的活计,对于百姓而言,教育意义极大。

贺大帅留他们一命,已经算是仁慈宽厚了。

朱姓王爷目前就只有分封在宁夏的庆王这个王爷选择主动投降,经过再教育后在锤匪治下当官。

如今虽说不是大富大贵,但正常过日子,那也是够用的。

其余被欺压的朱姓王孙子弟,多数被锤匪吸入阵营当中来共同反抗大明。

当然还有不少人只想安安稳稳过日子种田。

因为他们这些人在大明过的日子也极为不好,否则如何想要靠着锤匪造反,再走祖宗的路线呢?有身份有地位的全都被锤匪打压,襄王预备役的人也不例外。

朱常澄急忙开口道:“大王,我父王被张献忠斩杀,家中财富以及粮秣全都被他搜刮一空。

待到杨嗣昌收复襄阳,我才返回襄阳府,可早就被焚毁的差不多。

我至今都住在破败的房屋当中,大明皇帝连调拨我修缮王府的钱都不肯给。

我真没有什么银子了!”

朱常澄说着说着脸上就流出泪来,府中的什么东西都被抢走了。

贼寇抢完之后,官军还来抢掠。

左良玉手底下那帮人无法无天惯了。

朱常淦脸色煞白,他一想到自家父王以及许多家眷都被张献忠斩杀。

然后尸体堆砌,一把火都在城门楼上烧了,就一直睡不好觉。

不曾想今日他也遇到了这种事,惹不住嚎啕大哭起来。

贺今朝眉头微皱,站起身来道:“我也不是嗜杀之人,便给你们一条活路。

听到这话,二朱连连抬头,苦兮兮的望着贺今朝。

“从明日起就负责打扫襄阳府衙周遭的街道。”

贺今朝吩咐了一句,然后让人带下去。

二猪愣着不知要说啥,按照以往的传统,不得养着他们来招徕大明旧部?北方的大明王爷们集中在太原清扫街道。

南方的王爷们就负责襄阳这个地盘吧,就当开个“分公司”了。

将来南北的王爷们可以比拼一下扫地技能大赛。

反正当扫地又不需要什么高级技能!在左良玉的掳掠下,襄阳城中的王爷、富户都他妈的被搜刮成穷鬼了。

贺今朝只能把目光放在乡村里的士绅地主们。

那帮人盘踞在乡间那么多年,盘削百姓。

纵然家中浮财不多,但粮食这玩意,他们储备的只多不少。

吉珪自是明白该怎么搞这些士绅,随叫来一帮吏员,让他们带着军队去乡下做事。

“秦王,这襄阳城的钱粮都被左良玉给掳走了。”吉珪捏着胡须道:“而且他们还一直都在搞破坏,得找机会把他给办了。”

“为什么要办他?”

贺今朝对于左良玉这个人还是有着一丝欣赏的,有他在,才能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大明朝廷的恶意。

没有恶,哪里来的善啊?

现在做事,贺今朝已经没有什么急躁的心理,一切都在稳步向前发展。

整个南方除了左良玉之外,还有谁能阻挡自己?

靠南京城中的兵部尚书史可法吗?

那更是个脑瓜子拎不清的人。

再加上有左良玉这个行走的败坏大明名声的军将在,贺今朝相信各地喜迎王师会越来越多。

唯一需要主意的,便是自己培养了那么多的吏员,面对整个天下,依旧是不够用的。

如今进了襄阳之后,贺今朝同样要在此处开展吏员学堂,发动广大农民、工匠加入农会当中来,绝不给那些乡贤士绅太多的机会。

占据襄阳算不得什么,还得把湖广这块产粮土地给利用起来,打土豪分田地更是重中之重!贺今朝没有理会吉珪,而是差人又把带头放火的王船匠,以及那帮人叫进府衙内畅谈。

船匠们颇有些受宠若惊,毕竟听说贺大帅都是秦王了。

还跟他们这帮匠人如此交谈,请他们喝官老爷们才配喝的好茶,坐在椅子上,一时间都有些不自然的扭动。

总是想要在地上跪着。

“大王,方才说的可是真的?”王船匠也被贺今朝的话给砸的晕晕乎乎的。

“自是真的,我在山陕四川等地都是这样做的。”贺今朝看着众人道:“我是要夺取大明天下,自是各地百姓都要一致安排,方为稳妥。”

众人脸上大喜,都觉得没有白放那一把火。

加入锤匪治下,获得的好处那可真是太多了。

“大王真是青天大老爷。”

王船匠等人纷纷跪在地上。

“站起来,不准跪。”贺今朝对着众人道:“我不喜欢人跪在地上对着另一个人。”

王船匠等人面色惊诧,因为他们不知道要如何表达自己对贺今朝的尊重,大抵就剩下下跪了。

以往给那些大老爷们下跪是害怕,可这一次是心甘情愿,奈何大王却是不喜。

在吉珪等人的说服下,众人全都站起来,依旧耷眉耸目,佝偻着腰。

“谢大王。”

贺今朝挥挥手,让他们先去汉水边上建造自己住的木屋,然后再重新造船。

这些人不过是烧了成品船,还有大量的木料堆积在汉水边。

这批船匠出了府衙大门外,才集体松了口气,脸上带着重重的笑意,感觉脚踩在棉花上一样松快。

秦王实在是大气。

给秦王干活不仅管饭,干得好还能当官。

若是不想干了,将来家里还能分得田地,绝不强留。

许多人都在注视着这帮率先烧了官军船只的工匠们,见他们个个兴高采烈的,着实是有些好奇。

没等这批船匠走几步,便从府衙里跑出许多人,手里拿着告示,开始向襄阳城内大街小巷进行粘贴,顺便有锤匪士卒站定,给这些百姓念告示上的内容。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