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靖安侯 > 第七百二十五章 人情关系网

靖安侯 第七百二十五章 人情关系网

作者:漫客1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20:47:35

第七百二十五章 人情关系网

靖安侯正文卷第七百二十五章人情关系网洪德十年的春节,沈家过得可以说是其乐融融。

毕竟沈恒今年中了探花,沈毅明年也可以在建康任事,不用夫妻,父子分离,这对于沈家来说,自然是一件好事情。

虽然沈章跟沈恒父子俩之间还有一些矛盾,但是沈恒毕竟新中了进士,沈章的态度也慢慢没有先前那么强硬了,态度略微有所缓和。

因此,这个年关,沈家过得相当不错。

大年初二,沈毅带着夫人还有孩子,以及兄弟沈恒,去赵尚书府上拜年。

因为年节休沐,赵家一家人都在家里,沈毅一家四口见了赵家人之后,陆若溪便抱着孩子,去跟赵家的女眷们说话去了,而沈毅则是带着沈恒,拜见了赵昌平。

沈老爷对着赵尚书微微低头,拱手道:“师伯。”

他跟赵昌平已经是熟识了,表现的云淡风轻,而沈恒却是第一次私下里见到赵昌平这种级别的大人物,不由得有些紧张,他学着沈毅的模样,拱手道:“学生沈恒,拜见赵师伯。”

沈恒是甘泉书院出身,而且也是陆夫子的学生,称呼一声师伯合情合理。

赵昌平坐在主位上,先是看了一眼沈毅,然后认真的打量了一遍更加年轻的沈恒,最终还是把目光放在了沈毅身上,感慨道:“沈家一门双翰林,着实让人眼热啊。”

赵尚书这句话,倒不是谦虚。

他当年,虽然也是翰林院出身,但是他的两个儿子,在读书上都没有什么天分,只能说是中人之资,老大赵幽州好歹还有一个秀才功名,老二赵蓟州,几乎已经成了建康的小混混,对于考学可以说是一窍不通。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读书…尤其是科考这种事情,的的确确需要天赋,而且是极其需要天赋的。

有时候,单单努力都没有什么用处。

纯靠努力的话,最多也就是中个秀才,再往上就非常困难了。

像赵昌平这种身份,到最后为了延续自己的政治生命,也不得不去“榜下捉婿”,给自己找了个进士女婿,以在将来继承他的政治遗产。

所以,对于一门双翰林的沈家,赵尚书当然眼红不已。

沈恒有些紧张,连道过奖,而沈毅这个老油条则是笑了笑,开口道:“师伯,我家子常是正儿八经的翰林,但是我这个翰林却有一些牵强,这一门双进士的说法,不妥帖。”

赵尚书哑然一笑,一边让兄弟俩坐下,一边对沈毅开口道:“你沈七这个翰林,恰恰是最贵重的,你也不看看…”

他正要继续说下去,赵家的老二赵蓟州,一路小跑跑了过来,如同耗子见了猫一样小心翼翼的低着头,开口道:“爹,姐夫来了。”

他顿了顿之后,又说道:“易安师兄也来了。”

赵昌平一共三个孩子,赵蓟州是最小的一个,上面一兄一姊,宋应的夫人,就是他的二姐。

而他与张简,虽然是同年出生,但是小了月份,因此也不得不称呼张简一声师兄。

如果没有沈毅,他就是赵家最小的那个。

赵尚书喝了口茶道:“你二姐回来了么?”

“一并回来了。”

赵昌平点头道:“让他们进来就是。”

赵蓟州连忙点头,转身去带两个人进来。

等到赵二一离开,坐在赵昌平下首的沈毅微笑道:“师伯,看来今年拜年,小侄来的最早。”

赵昌平放下茶盏,哑然一笑:“那是因为,老夫这里是子恒你拜年的第一家。”

赵尚书淡淡的笑了笑:“至于他们。”

“就不知道是不是第一家了。”

两个人说笑的功夫,宋应夫妇已经跟张简一前一后走了进来,三个人看了一眼在场的沈毅兄弟俩,然后不约而同的跪在了地上,对着赵昌平叩首行礼。

毕竟这三个人,才是赵昌平真正的“儿辈”,磕头理所应当。

当然了,这三个人跪下来的时候,沈毅与沈恒兄弟俩,都是径直站了起来,微微侧过身子,没有受这三个人的礼数。

“孩儿拜见父亲,父亲新春安康…”

“小婿…”

“学生…”

三个人行礼之后,赵昌平伸手虚扶道:“都起来罢。”

三个人这才从地上站了起来。

三人起身之后,沈毅便带着沈恒上前见礼,一阵寒暄之后,宋夫人去跟老爹说悄悄话去了,而张简与宋应,则是不约而同的把目光放在了沈恒身上,现任吏部员外郎的宋应对着沈恒拱了拱手,微笑道:“久闻探花郎大名,今日终于得见。”

张简相对来说,要随意很多了,不过他也是对着沈恒拱手,笑着说道:“子恒可把你这个弟弟藏的很深,到现在,我也才是第一次见到探花郎真容。”

张简去过沈家很多次,但是好巧不巧,每一次沈恒都没有在家,沈毅也没有带沈恒出去应酬过,张简的确是第一次见到沈恒。

小沈探花颇有些拘谨,拱手道:“二位兄台,小弟不善言辞…”

宋应与张简闻言,彼此对视了一眼,都忍不住哈哈一笑。

“探花郎比子恒,可要腼腆太多了。”

张简也玩笑道:“什么时候能有乃兄五分脸皮,探花郎将来在朝堂上,当可以无往不利。”

一旁的沈毅,忍不住咳嗽了一声,有些无奈:“二位师兄,莫要胡说,我为人也是很腼腆的。”

沈毅这个人,从一个无名小卒一路走到现在,除了一些必不可少的机遇与努力之外,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

那就是他脸皮厚。

准确来说,是他不怯场,不管是碰到什么人,什么事情,沈老爷从来没有怯场过,哪怕在皇帝面前,他是该说什么就说什么。

这也是能力的一种。

不过很显然,沈恒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磨练,才能有这种能力。

三个人开了会玩笑之后,赵尚书咳嗽了一声,看向自己的女儿,开口道:“去寻你娘她们罢,子恒的妻小也在,你跟她们母子多亲近亲近。”

赵小姐点了点头,对着父亲行礼,乖巧的退了出去。

此时,客厅里,就只剩下五个男人了。

赵尚书坐在主位上,咳嗽了一声,开口道:“都不要站着了,坐下来说话罢。”

四个人各自落座。

赵昌平首先看向沈毅,问道:“子恒过了年关,就要去兵部任事了罢?”

“是。”

沈毅微微点头道:“估摸着十五六,就要去兵部了。”

“那你这几天,不能光往这里跑。”

赵昌平捋了捋胡须,开口道:“兵部姜尚书家里,该去也要去,还有两个侍郎,你也可以去上门给拜个年,礼数要到,这样来年的差事才好办。”

沈毅点头:“多谢师伯提点,小侄记下了。”

“嗯。”

赵昌平先是点了点头,然后默默叹了口气,对着沈毅说道:“以子恒这几年你在东南的功劳,无论怎么说,一个兵部郎中都是小了的,当时你应该跟陛下争一争…”

说到这里,赵尚书摇了摇头。

“罢了,不说这个了。”

他又看向自己的学生张简,问道:“易安明年,就要来户部了罢?”

张简连忙点头道:“是,老师,吏部的调令年前就已经发下来了。”

“那你这个年关,就不要闲着了。”

赵昌平默默说道:“你这两天该拜年拜年,年初四开始,你每天早上辰时到为师家里来,为师教你户部的差事应该如何办。”

“这样,等过了年关你去户部,不至于两眼一抹黑。”

赵昌平是老户部了,他在就任户部尚书之前,就在户部深耕了近二十年,对于户部的“业务”,可以说是谙熟于心了。

有他教张简,张简在户部的差事,就一定会好办很多。

张简闻言,心里不由有些感动。

从前,祖父张敬还在建康的时候,不管赵昌平如何待他,都难免会有张敬的影响力,现在祖父不在建康了,赵昌平依旧待他视如己出。

张大公子难免为之触动。

他站了起来,对着赵昌平深深作揖。

“多谢恩师,弟子一定日日前来,聆听恩师教诲。”

“嗯。”

赵昌平喝了口茶,最后把目光刊载了宋应身上,他沉声道:“宋应。”

宋应吓了一跳,连忙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对着老岳父躬身道:“岳父…”

“你已经调任吏部,老夫没有在吏部任过事,没有什么可以教你的,但是身在吏部,最有可能走上邪路,老夫有一句话,要送给你。”

赵尚书沉声道:“凡事莫要欺心,桩桩件件,上天都在看着!”

赵昌平这句话说的有些隐晦,不过很好理解,说白了就是让他的女婿不要贪污。

宋应连连应是,毕恭毕敬。

训示了三个后辈之后,赵尚书扫视了三个人一眼,然后默默喝了口茶,开口道:“如今,你们已经都是五品官员,品级不低了,又身在各部。”

“将来,老夫希望你们兄弟能够互相扶持,互帮互助。”

宋应连忙点头应是。

沈毅与张简,也都先后点头。

只有刚中进士的沈恒,听着他们的对话,目光有一些茫然。

这个官场小白,终于经历了自己的第一次。

第一次见识到了官场上的人情网。

密密麻麻,相互交织,纠葛不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