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靖安侯 > 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风口上的猪

靖安侯 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风口上的猪

作者:漫客1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20:47:35

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风口上的猪

靖安侯正文卷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风口上的猪李穆这句话,并没有回答洪德帝的问题。

他没有说燕都好或者不好,只是陈述了自己燕都最现实的情况。

燕都距离敌人太近了。

不管是距离鞑靼人,还是距离山海关外的朱里真人,都太近了。

大同防线,距离燕都差不多是七百里,山海关距离燕都,更是只有六百里。

这个距离,这些异族又都是精通骑射,一旦边防出了问题,大军开到燕都城下,可能只是一两天的时间,哪怕再慢,十天半个月也到了。

而这个时间,燕都根本来不及调集地方军队支援。

而李穆能够说出这句话,就说明,这位晋王爷在燕都待了大半年之后,对迁都燕都这件事,是持保守态度的。

皇帝陛下怔了怔,然后轻轻点头:“朕知道了。”

他又看向跪在两边的众人,笑着说道:“这里才刚到北直隶,距离燕都城还不知道有多远,怎么就都过来了?”

这话说的,你是大领导,到了北直隶地界,这些人再不过来,谁知道会不会被穿小鞋?

张简等人多半在心里咕叨了这么一句,不过脸面上都是毕恭毕敬的,新任北直隶布政使张简,迈步上前,拱手道:“回陛下,臣奉命主政北直隶,前来迎驾是分内之事。”

皇帝对着张简招了招手,示意他上前,张简低着头,走到皇帝近前。

洪德帝揉了揉自己的眼睛,从怀里掏出一块单镜片,放在自己眼前,上下打量了几眼张简,然后叹了口气:“记得张卿当年离开建康的时候,还是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这才多少年岁,怎么白头发都有了?”

皇帝陛下手里拿着的,是一块近视镜。

是的,他已经近视了,而且程度不轻。

主要是因为,这些年太过勤政。

毕竟在这个大多数都是自然光的时代,但凡洪德皇帝怠惰一些,都不可能得近视眼。

十多年熬夜,被烛光闪红眼睛,让这位皇帝陛下看东西,已经有些模糊了。

好在以琉璃厂现在的技术,完全可以做出近视镜出来,哪怕精度不够,但是足以让洪德帝看得清楚了。

当然了,琉璃厂只能生产镜片,镜框都是做首饰的匠人一点一点弄出来的,因为沈毅这里面没有时间去主持这些事情,也没有去指点琉璃厂,至今琉璃厂也只能做这种单片近视镜,还没有做出来能挂在两只耳朵上都眼睛,

张简欠身低头,开口道:“陛下,臣今年,已经年近四十了,这些年虽然没有太多功劳,但是劳力的地方颇多。”

他顿了顿,感慨道:“生出白发,也是常事。”

“唔。”

洪德帝有些惊奇:“张卿四十了么?”

张简低头道:“回陛下,臣今年三十八岁了。”

洪德帝低头盘算了一下,心中颇有些感慨:“是了是了,今年已经是洪德十九年了。”

他上下打量了一眼张简,伸手拍了拍张简的肩膀,开口道:“张卿身为相门之子,却能在地方上待得住,而且一待就是十年,真是难得。”

“老相国家里,出了个麒麟之子。”

张简欠身低头道:“陛下,臣这近十年虽然在地方,但是蒙陛下恩遇,升迁之速,整个朝廷里都十分罕见,臣已经心满意足。”

皇帝陛下笑了笑,回头看向沈毅。

沈侯爷默默上前,低头道:“陛下,张藩台这些年,着实辛苦,其中劳心劳力之处,比之臣也丝毫不差。”

“好。”

皇帝抚掌笑道:“朕记下了,张卿且在北直隶再辛苦几年,两任之后,朕一定调你回朝廷。”

张藩台欠身低头,声音恭谨:“陛下,臣能力浅薄,不管在哪里,哪怕是在地方上做县令县丞,只要是能为朝廷,能为陛下做些事情,臣都甘之如饴。”

“不要这么生分。”

皇帝陛下拍着张简的肩膀,微笑道:“咱们都是在建康长起来的,只是张卿大朕几岁而已。”

说到这里,皇帝扭头看向凌肃与苏定两个人,招呼了一下两个人之后,皇帝陛下想要说些什么,又似乎是觉得这个场合不太合适,于是摇头道:“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咱们动身启程罢。”

“至少,到城里再说话嘛。”

众人再一次跪拜在地上,低头叩首。

皇帝陛下的龙辇再一次动身,这一次,沈毅没有再与皇帝同乘,而是坐在了皇帝身后的马车里。

队伍动起来的时候,已经拜见过皇帝的凌肃与苏定,骑马跟在沈毅的马车两边。

但是这个时代的交通工具噪声实在是太大,走在路上是没有办法说话的,一行人一直到进了城里落脚,等皇帝与沈毅都住下,两个人才找到机会。

在皇帝行在门口,凌大将军与苏大将军对视了一眼,凌肃看向皇帝的行在,开口道:“苏将军,陛下无有召见,我们是不是先去见一见沈公,让沈公跟咱们通通气?”

苏定扭头看了一眼凌肃,深呼吸了一口气,开口道:“凌大将军,这个时候你要是先去见沈公,咱们的袍泽情义,便到此为止。”

说罢,苏大将军两只手垂下来,朝着天子行在走去。

凌大将军先是皱眉,然后低头想了想,才猛然想明白其中的原因,他连忙快步赶上前去,拉着苏定的衣袖,开口道:“贤弟贤弟,莫要生气。”

“咱们一同去面圣。”

苏大将军停下脚步,回头看了看凌肃,心里微微叹了口气。

凌肃这个人,虽然是淮安军中资历最老的将军,甚至是创始之人,但是他的个人能力,与淮安军那些后起之秀们,已经有一些落差了。

从前,大家按照沈公的指示行军打仗,有沈公把持着淮安军的军队风气,指定大略方针,凌肃的平庸之处还不太显现出来,而现在仗打完了,凌肃的一些缺点,就暴露了出来。

在关于权谋或者说关于智慧的事情上面,他连薛威都已经不如了。

要说带兵,更是比薛威差了太多。

而他之所以能有今天的地位,有一路走到今天,其实是搭上了沈老爷的这趟快速列车。

说的再直白一些,凌大将军,其实是一头风口上的猪,被沈老爷这一阵大风,一路吹得青云直上。

倒不是说凌肃蠢笨,而是…他某些地方,跟淮安军的后起之秀们相比,还是太过平庸了。

而现在,狂风稍稍止歇,凌肃已经身居高位,很多平庸的地方,已经慢慢暴露了出来。

苏定沉默了一会儿,低声道:“一会儿,大将军…尽量少说话。”

凌肃心里有些不服气,但是脸上还是挤出了一个笑容。

“放心,放心。”

…………

天子行在之中,两个大将军跪在皇帝面前,毕恭毕敬的低头叩首。

皇帝陛下喝着茶水,看向两个人,没有急着让两个人站起来,等到喝完杯中茶水之后,脸上才露出笑容:“王师北伐成功,二位将军功不可没,沈卿在奏书上多次提起两位。”

“不要跪着了。”

皇帝陛下看了看旁边的太监,微笑道:“给二位将军赐座。”

二人从地上站了起来,低头谢恩,然后小心翼翼的坐在了皇帝面前。

皇帝放下茶水,笑着问道:“沈卿奏书里说,燕都附近,还有不少朱里真余孽,半年时间过去,现在情况如何了?”

苏定低头抱拳,开口道:“陛下,朱里真余孽已经十去**,所剩一二,因为淮安军禁止过分打扰百姓,臣等只能一点点抽丝剥茧,慢慢追查。”

皇帝点了点头,开口道:“这事的确不能着急,慢慢来就是。”

“燕都城里如何了?”

他这话一问,还不等苏定回答,凌肃便低头抱拳道:“回陛下,燕都城里的北齐余孽,已经基本上清理干净,陛下可以放心进城。”

凌肃这话一出,苏大将军急得都站起来了,他连忙低头道:“陛下,燕都城是北齐七十多年的国都,现在城里情况依旧复杂,淮安军,还有内卫与邸报司,现在还在一点点细细清理…”

“陛下进城的时候,还请详问内卫,万万不可懈怠!”

“二位将军所说…”

洪德帝扫视了一眼两个人,脸上露出玩味的笑容。

“似乎有些出入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