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靖安侯 > 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移人与移棺

靖安侯 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移人与移棺

作者:漫客1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20:47:35

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移人与移棺

靖安侯正文卷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移人与移棺沈毅微微欠身,声音恭敬:“臣只是国朝一块微不足道的砖石,陛下才是撑天的巨柱。”

“国朝有陛下在,朝廷已经稳如泰山了。”

“就你会说话。”

皇帝陛下哑然一笑,开口道:“好了,朕这里还有事情要忙,沈卿先回去罢,明天沈卿,便去惠陵看一看,着手准备移陵的事情。”

沈毅低头应是:“臣遵命。”

说罢,他恭敬低头,退出了甘露殿。

孙谨一路送他,把他送到了甘露殿外,然后才一路小跑,跑回了甘露殿中,扑通一声跪在了皇帝面前,低头叩首道:“陛下。”

洪德帝此时,已经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上,开始批复奏书,他抬头面无表情的看了看跪在地上的孙谨一眼,淡淡的说道:“将方才沈卿与你说的话,与朕原原本本的说上一遍。”

孙谨连忙低头,老老实实的重复了一遍刚才的对话,皇帝陛下停下毛笔,认真的听了一遍之后,看向孙谨,问道:“你觉得,这件事应该怎么办?”

孙谨跪在地上,低头道:“奴婢恭听陛下圣谕。”

洪德帝闻言,忍不住皱了皱眉头。

如果是高明在,这个时候会给出两到三个意见,而不是像孙谨这样,把皮球给重新踢回来。

洪德帝的红笔重新落下,开口道:“去查一遍邸报司,查出来背后是谁在做这些事情。”

孙谨连忙低头应是,然后又问道:“陛下,那民间的神像…”

皇帝想了想,开口道:“张贴文书,就说私设神像,有咒诅当朝重臣之嫌,所有公开祭祀的神像,一律销毁禁止。”

“至于百姓家里私下祭祀的。”

皇帝缓缓说道:“问不过来,就不要问了。”

说到这里,他看着孙谨,面无表情道:“这件事,还是内廷出了岔子,你要好好追查一番,邸报司作为朝廷喉舌,下次再有这种错事发生,今后邸报司,你们内侍省就不要再管了。”

孙谨跪地磕头,吓得脸色煞白:“奴婢,谨遵圣谕!”

皇帝不耐烦的挥了挥手:“你去罢。”

“事情办完之后,给沈侯府送一份案卷过去。”

孙太监再一次叩首:“奴婢遵命,奴婢遵命。”

他从地上爬了起来,慌慌张张的退了出去,神态狼狈。

皇帝陛下这会儿并没有动笔,而是看着孙谨离去的背影,微微叹了口气。

过了好一会儿之后,他才似乎是自言自语的说道:“让高明,抽时间进宫一趟。”

“朕要见他。”

大殿里,一个不怎么起眼之处,一个同样不怎么起眼的太监默默站了出来,低头道:“奴婢遵命。”

当夜,甘露殿里,已经出宫“退休”的大太监高明,神不知鬼不觉的回到了宫中,一身布衣的他站在皇帝陛下左近,很熟练的给皇帝倒茶,然后默默站在一旁伺候。

洪德帝低头喝了口茶水,抬头看了一眼高明,默默叹了口气:“高明啊。”

高太监低头:“奴婢在。”

皇帝陛下沉默了一番,问道:“在宫外过的如何?可还习惯?”

高太监低头道:“回陛下,许复待奴婢不错,奴婢虽然不太习惯,但是慢慢就会习惯的。”

皇帝笑了笑:“那在你看来,是朕重要,还是许复重要?”

高太监跪了下来,毫不犹豫的低头道:“陛下一声吩咐,奴婢立时取了许复一家的性命。”

洪德帝深色复杂的看了看跪在地上的高明,叹了口气:“你是为了保全他们一家,才这么跟朕说。”

“罢了。”

皇帝摇了摇头:“咱们主仆一场,朕说了不为难伱,便不会为难你,今天诏你进宫,是有一件事要问你。”

高太监低头,心里暗自松了口气,他神色恭谨:“陛下吩咐。”

“内廷之中,除了孙谨…”

“还有没有可用之人?”

高太监猛地抬头看向皇帝,随即很快低下头,他认真想了想之后,低头回答。

“有。”

皇帝陛下神色淡然。

“说来。”

………………

次日,已经睡了许多個懒觉的沈毅,难得起了个大早。

他带着侄儿沈瑛,与儿子沈渊一起,一大早就坐上马车,从沈家出发,马车一路出城,直奔城外的惠陵而去。

即便惠陵距离建康不是特别远,沈毅的马车也走了大半天时间,才到了惠陵。

此时,惠陵的地宫已经打开,一些朝廷的官员,领着数百工匠,正在现场,随时准备从地宫之中,将世宗皇帝的悬棺给请出来。

而地宫内外,两三百个和尚道士端坐,为世宗皇帝念经超度。

沈老爷跳下马车之后,沈瑛下意识的落后两步,跟在沈毅身后,而沈渊则是落后甚至半步,父子俩几乎是并肩而行。

沈毅停下脚步,回头看了看沈瑛,笑着说道:“干什么离七叔这么远?你跟在七叔身后就是了。”

沈瑛连忙低头,慌张道:“是,七叔。”

于是,他上前两步,跟在沈毅身后,与沈渊不分前后。

小侯爷下车之后,就在抬头看着眼前的帝陵,他看了半晌之后,才开口问道:“阿爹,这里是什么地方?”

“惠陵。”

沈毅静静的说道:“世宗皇帝悬棺的安放之地,如今,咱们将要请出世宗皇帝的悬棺,将悬棺运到北边去。”

沈渊点了点头,似乎是明白了。

沈瑛抬头看向这座帝陵,忽然开口道:“悬棺金陵外,倏忽甲子春。”

沈老爷回头,看了看这个侄儿,笑着说道:“这是十多年前赵相公的诗,你读过?”

沈瑛连忙低头:“回七叔,昌平公在江都名声极大,侄儿有幸,看过他的一些文集。”

沈老爷笑着点了点头:“好事情,好事情。”

沈毅还像借着这个由头,跟自己的儿子说几句话的功夫,惠陵已经有官员急匆匆奔了过来,等这些官员靠近,沈毅才看到为首那人的模样。

太常寺卿周元朗。

大陈的正三品大员。

这位太常寺卿靠近之后,远远的就对着沈毅拱手行礼:“下官周元朗,拜见太保。”

沈老爷哑然一笑,摇头道:“周卿正客气了。”

他抬头看向这座帝陵,问道:“世宗皇帝的棺椁,现在如何了?什么时候能够迁出地宫?”

“回太保,该准备的已经全部准备妥当,现在地宫之中,还有人在不停的挂绳子,只等太保一声令下,就能够将世宗皇帝的棺椁请出地宫。”

沈老爷摇了摇头,开口道:“暂时不急着请出来,等陛下到的那天,再请帝陵出地宫。”

他顿了顿,开口道:“一定要记住,这件事非常重要,不能出任何差错。”

周元朗低头道:“太保您放心,下官这几天亲自盯着,一定不会有任何问题。”

说到这里,周元朗看向沈毅身后的两个少年人,有些好奇:“太保,这二位是?”

“我家里的儿子和从子。”

沈老爷两只手背在身后,开口笑道:“他们没有出过门,带他们出来见见世面。”

周元朗不敢怠慢,低头对沈渊行礼:“见过小侯爷。”

他甚至还对沈瑛点头示意。

“沈公子。”

沈渊不慌不忙的拱手还礼。

等他们礼毕之后,沈老爷看向这座地宫,然后又看向周元朗,面具微笑。

“周卿正办好这件事,在本朝要功德无量了。”

周元朗低头,神态毕恭毕敬。

“全靠侯爷栽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