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靖安侯 > 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光速升官

靖安侯 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光速升官

作者:漫客1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20:47:35

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光速升官

靖安侯正文卷第一千四百零三章光速升官甘露殿里,几个宰相排排坐。

皇帝陛下慢悠悠的喝了口茶,看向众人,轻声道:“北边寄过来的信,诸卿都已经瞧见了,淮安军立此大功,不可不赏。”

他看向赵昌平,笑着说道:“赵相无论如何,也要给朕挤一些钱出来,送到北边去,朕要重赏整个淮安军。”

犒赏三军,是一定要进行的必要政治活动。

这也是朝廷现在,拉拢淮安军人心最好的机会,甚至可以说是唯一的机会。

这种泼天的功劳,朝廷不赏,难道要沈毅自己去赏?

真要让沈某人去行犒军之事,那么这淮安军到底是姓李还是姓沈?

虽然,姓什么这个问题,现在已经说不清了,但是朝廷现在,必须要厚赏淮安军,能挤出多少钱,就要花进去多少钱才成。

赵昌平抬头看了看皇帝,他也知道这件事的必要性,于是低头道:“陛下放心,户部接到前线的报功文书之后,会立刻与兵部一起,商议封赏之事。”

宰相崔煜犹豫了一下,还是低头道:“陛下,燕都城是我大陈故都,被伪朝经营了七十多年,如今定然财物丰厚,沈侯既然占了燕都,是不是可以派个使者过去,用燕都的财物,先行犒赏三军?”

他这话一出,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他。

皇帝陛下微微皱眉,没有说话。

这件事情很敏感。

因为沈毅还没有把缴获的清单送上来。

现在,不管燕都城里实际上有多少钱,多少财物,对于建康朝廷来说,都是不存在的,只有等沈毅报上来,沈毅写在文书里的财物,大陈朝廷这里才能支配。

前线的一切事情,都要那位沈侯爷说了算,毕竟这個节骨眼,朝廷不可能因为钱财的事情,跟沈毅闹出什么不愉快。

皇帝陛下还没有开口,一旁的宰相岳谦便开口道:“崔相这段时间可能太忙,没有来得及看前线的奏报,淮安军几个月前就奏报,朱里真人大量出逃关外,并且用大车运了几个月的东西出关,都运到了他们关外的所谓盛京中去,现在燕都城里,就是有金山银山,怕也被这些强盗给搬空了。”

“这个时候,前线奏报缴获的文书还没有递上来,咱们朝廷,不知道燕都还能缴获多少财物,老夫以为,议事的时候不宜把燕都的财物考虑进去。”

他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至少,要等淮安军的详细奏报送上来之后,才能考虑进去。”

岳相公这番话,其实并不是为沈毅说话,而是因为崔煜一番没脑子的发言,把皇帝陛下给架住了,岳相公这是给皇帝陛下,搭了个能够下驴的坡。

洪德帝看了看岳谦,又看了看崔煜,低头喝茶,然后淡淡的说道:“你们现在心里想的是什么,朕多少能够猜到一些,无非是担心沈毅居功自傲,或者拥兵自重,在北边称王称霸,有了不臣之心。”

皇帝陛下放下茶水,看向几个宰相,淡淡的说道:“今日,朕与诸卿分说清楚。”

“先前,朕在山东的时候,约见沈卿,沈卿私下里跟朕说,北边的战事因为钱粮问题,要求稳一些。”

“他跟朕说,预计明年或者后年,攻下燕都城,然后彻底恢复北方,如今这才过去几个月时间?”

“三个月而已,燕都就已经恢复。”

皇帝陛下看向众人,缓缓说道:“如果沈毅真有什么不臣之心,这个时候就应该一拖再拖,在北边拖个十几二十年,淮安军就永远能够驻扎在北边,朝廷也要被逼着,一直给他们供给钱粮,甚至北方几省,他也可以继续节制下去。”

“这样北边,才会实际上成为国中之国,十几年后,淮安军有了足够的底蕴…”

说到这里,皇帝就没有继续说下去了。

他看向几个宰相,闷声道:“现在,淮安军已经用最快的速度,取下了燕都,沈毅还在奏报里说,让朝廷尽快派遣官员过去,足见诚心。”

“沈毅,是有大功与本朝之人,他既以诚待朝廷,以诚待朕,那么朕与朝廷,就都要以诚待他。”

“该朝廷办的事情,朝廷要办好。”

“再有就是。”

洪德皇帝咳嗽了一声,看向几个宰相,沉声道:“不要自作聪明,想着做一些小动作去试探淮安军,试探沈毅,要是被朕知道了,绝不饶你们。”

身为皇帝陛下,说出这种话自然不是很重,但是是对几个宰相说这种话,就很重了。

要知道,洪德皇帝的脾气向来是不错的,对于这些个老臣,平日里也都很是客气。

五个宰相闻言,立刻站了起来,恭敬低头:“臣等遵命。”

皇帝点了点头,看向陈靖,开口道:“给沈毅的封赏,就按照先前拟的来,北直隶总督加太保,至于爵位…”

皇帝有些苦恼的揉了揉自己的眉心,摇头道:“祖宗成法在前,就先不加爵,容后再议。”

“北边的官员,吏部要尽快派出去,编户齐民,将国土真正的收回来。”

说到这里,皇帝陛下扫了一眼几个宰相,淡淡的说道:“朕丑话说在前面,派到北边的官员,手脚都给朕干净一些,要是在这种收拢人心的时候,他们到北边去胡作非为,朕不会再像先前一样心慈手软了。”

“朕的洪德朝,也不是不能兴大狱的。”

这句话,让五个宰相都忍不住脊背发凉。

他们纷纷跪在地上,低头叩首:“臣等遵命。”

皇帝这才“嗯”了一声,直接站了起来,伸了个懒腰道:“朕累了,诸位相公回罢。”

几个宰相这才爬了起来,先后离开甘露殿。

赵昌平走在队伍的最后面,低着头思考着什么事情,走着走着,便不自觉超过了一位宰相,赵相公扭头看了一眼,发现陈靖,正站在原地等着。

赵相公拱手道:“陈相有事?”

“没有什么事,只是想跟昌平兄闲聊几句。”

赵相面色平静:“谨听陈相教诲。”

陈相公摇了摇头,上前拉着赵昌平的衣袖,开口道:“昌平兄,在你看来,沈毅这人如何?”

赵相公皱了皱眉头,开口道:“在我看来,沈侯自然公忠体国,是大陈的栋梁。”

陈相沉默了一会儿,默默叹了口气。

“但愿罢。”

赵相目光锐利了起来:“陈相,陛下刚刚才叮嘱过,您不要做…”

“老夫能做什么?”

陈靖回头看向赵相公,轻声道:“昌平兄还没有发觉罢?陛下已经放弃对沈侯爷用任何手段了。”

“甚至尝试都没…”

说到这里,陈靖戛然而止,没有继续说下去,他背着手,默默迈步走远。

洪德皇帝,是一个很有本事的皇帝,亲政以来,他几乎很轻松的就接过了所有朝政,绝对算得上是优秀皇帝了。

而一个优秀的皇帝,在做事的时候,往往会摒弃情感,只考虑利害。

但是现在,洪德皇帝对沈毅,只提诚心,已经不考虑用任何手段了。

这就说明…

赵相公默默看向北方,认真思考了一番现在北方的形势格局。

半晌之后,他才背着手,朝户部走去,心里却彻底松了口气。

臭小子,真是厉害啊…

………………

当天傍晚,两个宫里来的紫衣太监,带着皇帝陛下的圣旨,驾临靖安侯府。

侯府上下,摆香案跪迎圣旨。

宣旨的太监,打开圣旨,高声唱道。

“靖安侯公子沈渊,聪慧勤勉,甚得朕心,着赐封为嘉议大夫,钦此。”

旨意念完之后,宣旨的太监脸上立刻堆满了笑容,他毕恭毕敬的把圣旨,递到陆若溪手里,低头陪着笑脸:“恭喜夫人,贺喜夫人。”

说完,他又对沈渊拱手笑道:“恭喜小侯爷,贺喜小侯爷。”

沈夫人谢恩起身之后,看了看手里的圣旨,还有些懵,下意识的问道:“公公,这嘉议大夫,是几…”

不等这太监接话,站在陆若溪旁边的沈恒,便喃喃道。

“三品…”

“正三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