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靖安侯 > 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家事与国事

靖安侯 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家事与国事

作者:漫客1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20:47:35

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家事与国事

靖安侯正文卷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家事与国事还不到八岁的皇三子李容,被扶起来之后,抬头有些好奇的看着沈毅,他想了想,问道:“叔父是沈大将军吗?”

沈毅做官十多年了,被人换过不知道多少称呼,但还是第一次被人称为大将军,他忍不住笑了笑,开口道:“三殿下,我是姓沈,却不是大将军。”

李容挠了挠头:“叔父不是沈毅吗?”

一旁的皇帝咳嗽了一声,皱眉道:“没规矩,怎么能直呼长辈姓名?”

沈毅连忙打圆场,开口道:“陛下,皇子位在臣之上,这么称呼也没有什么问题。”

李容对沈老爷低头作揖道:“沈叔父,侄儿说错话了,侄儿只是想知道您是谁。”

沈老爷有些好奇的看着这个小家伙,笑着说道:“在三殿下眼里,我怎么就成了大将军了?”

“因为我听人说,叔父在北边领兵打仗,大败齐人,打下了好大一片土地。”

三皇子奶声奶气的说道:“书里,带兵打胜仗的,都是大将军。”

沈老爷哑然一笑,轻声回答道:“打胜仗的不一定是大将军,我是朝廷的文官,文官也能领兵。”

三皇子思考了一下,还想要说什么,一旁的皇帝过来,微笑道:“好了,就到这里,你们都回去罢。”

“这过年休沐,但是也不要一点书也不读,闲的时候还是要多看看书。”

两个皇子一前一后,对着洪德帝低头行礼:“是,父皇。”

李望临走之前,看了看沈毅,对着沈毅拱了拱手,腰弯的很低,然后带着弟弟,默默退了出去。

沈老爷看着离去的兄弟俩,若有所思。

皇帝坐了下来,抬头看着沈毅的表情,轻声道:“沈卿瞧出什么来了么?”

沈毅犹豫了一下,回答道:“三皇子似乎很聪明,而且性子也活泼。”

“倒是大殿下,比上次见的时候,沉默了不少,不怎么说话了。”

洪德皇帝微微点头:“他私下里,还是愿意说话的,但是在长辈面前,尤其是这两年,沉默了不少。”

说到这里,皇帝微微皱眉:“或许是因为他是老大,或许是因为他母亲影响了一些,愈发循规蹈矩了。”

“才十岁的孩子。”

皇帝微微摇头,叹了口气:“朕也是长子,朕当年跟他这么大的时候,在宫中如同混世魔王一般,他却规矩的很。”

沈毅笑了笑:“陛下是嫡长子,自然不一样。”

洪德皇帝这个帝位,来路正的不能再正,因为他不仅是嫡长子,还是唯一的嫡子,对于儒家来说,他就是天选继承人。

这么说吧,早年如果先帝不立他为太子,朝廷里那些老头子,恨不能能一头撞死在金殿上。

因为这种原因,洪德皇帝幼年,还是有些调皮,甚至是有些蛮横的,一直到继承帝位的前几年,这种脾气都没有怎么收敛,洪德七年那场莫名其妙的北伐就是例证。

或许,也正是因为洪德七年那场大败,打醒了这位大陈天子,在那之后,洪德皇帝的性子慢慢变得内敛,手段城府,也一天比一天成熟。

这位皇帝陛下低头喝了口茶水,没有接沈毅的话,而是自顾自的说道:“至于老三…沈卿你刚才评价的很对。”

“似乎很聪明。”

皇帝陛下淡淡的说道:“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皇后才没有选老二,而是选了他。”

“只是不知道,他这幼年早慧,是小聪明还是大智慧。”

沈毅咳嗽了一声,手里的茶杯都放了下来,解释道:“陛下,臣刚才说的似乎,跟您现在用的这个似乎,似乎不是一个意思…”

皇帝笑呵呵的抬头,看了看沈毅:“朕觉得是一个意思。”

他低头喝茶,忍不住叹了口气:“为人父母之后,每天心里就会止不住的去想些事情,有时候还会为这些孩子们的以后,想的睡不着觉。”

“幼年的时候,怎么也不会有如今这种体悟,到现在,才算是多少体会到了一些父皇母后当年的心情。”

沈毅轻声道:“先皇应该没有陛下如今这些烦恼,有陛下这样的明君在位,是大陈莫大的幸事。”

“你呀。”

皇帝笑眯眯的说道:“拍马屁总是很合事宜。”

沈老爷笑了笑,没有接话。

皇帝起身,伸了个懒腰,开口道:“你这两年不在朝廷里,朕跟那些老头子无话可说,不少话憋在心里,难受得很,如今咱们说了说话,心里畅快多了。”

如果是皇帝接见其他大臣,有伸懒腰或者是打呵欠的动作,一般就是暗示送客了,大臣们也都会很有眼力见的起身告辞,不过他跟沈毅见面的时候,相对随意一些,没有这些弯弯绕绕。

沈老爷抬头看了一眼皇帝,开口道:“陛下春秋鼎盛,但是子嗣却并不兴旺,是不是要考虑遴选秀女,充实后宫?”

皇帝哑然一笑:“你怎么突然关心起朕后宫的事情来了?”

虽然话是这么说,但是皇帝想了想,还是回答了沈毅的问题:“这件事,太后跟朕提过不少次了,但是现在国家在打仗,到处都缺钱用,这一选秀女,办起来就要花费不少钱,到时候选中了还要各种赏赐。”

“罢了罢了,过几年再说罢。”

他摇头道:“朕这几年,最愁的就是钱的事了,等沈卿你回到朝廷里来的时候,可要替朕想想办法,多弄点钱给朕花。”

沈老爷灵机一动,笑着说道:“陛下,这个容易。”

“臣在东南剿倭的时候,听几个倭寇俘虏说,东瀛岛上有不少银矿,其中一座巨大的银矿刚刚开始开采,总量可能以亿两计,等朝廷休养几年,腾出手的时候,不妨去占了东瀛岛…”

“一来是倭寇几十年作乱,咱们师出有名,二来,占了这座银山,不管本朝接下来要做什么事情,都会顺利许多。”

一个总量不变的封闭经济体内,如果在不提升生产力的情况下注入大量的货币,一定会导致剧烈的通货膨胀,货币贬值。

不过大陈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经济体,它跟外邦是有联系的,因此如果有大量白银流入,是可以把这些白银中相当大一部分,转化为实体资产的。

因此,要是能从东瀛搞到白银,那就几乎是等于搞到了钱。

当然了,真有那么一天,也不会是沈毅亲自去做,多半是从淮安军中挑选一个将领,去征讨东瀛。

皇帝眼睛一亮,问道:“属实么?”

他可不太理解通货膨胀的概念,听到有银矿,立刻有些眼热。

沈毅微笑道:“臣这两年,派人去东瀛岛打探打探,确定清楚了之后,再回报陛下。”

“好好好。”

皇帝抚掌笑道:“要是每年能多一大笔进项到朝廷里,朕也就能多一些减免地方钱粮的底气了。”

说到这里,皇帝话锋一转,感慨道:“从前没有邸报司,自从沈卿你创办了邸报司之后,朕常常能看到各地邸报司递送上来的一些各地风闻故事,这才知道本朝十七年,到现在各地的百姓,还有很大一部分人吃不饱饭。”

皇帝说的邸报司,并不是骆勇执掌的那一套邸报司,而是明面上那个,负责刊印邸报的真正的邸报司。

现在,邸报司经过十年的发展,已经茁壮成长,除了建康这个刊印的邸报司之外,各地的邸报司,都会源源不断的将他们搜集到的“材料”,送到建康来。

洪德帝很喜欢看这些,时常翻阅。

或许也正因为如此,这位很少出宫的皇帝陛下,竟也能体会到一些民生疾苦。

沈毅正要接话,孙谨孙太监匆匆走了进来,他先是看了一眼高明,然后跪在地上,低头道:“陛下,兵部和五军都督府已经通知到了,现在都在进宫的路上,您看安排到哪里见他们?”

“甘露殿罢。”

皇帝挥手道:“他们到了之后,让他们在甘露殿等着,朕半个时辰之后,去甘露殿见他们。”

孙谨低头,爬了起来:“是。”

说罢,他又迈着小碎步退了出去。

皇帝说完话,忽然看见见沈毅在看着离开的孙谨,于是笑着说道:“高明年纪长了,很多事情记不住,朕就让孙谨给他搭把手。”

沈毅恭谨低头:“内廷的事情,都是陛下您的家事。”

皇帝拉着沈毅坐下,笑呵呵的说道:“来,咱们继续聊。”

“一会儿,一起去甘露殿,再跟他们吵一吵河南都帅的人选。”

“五军都督府几个合适的副将也都到了,一会你替朕好好看看。”

沈毅连忙低头道。

“微臣遵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