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靖安侯 > 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微不足道

靖安侯 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微不足道

作者:漫客1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20:47:35

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微不足道

靖安侯正文卷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微不足道时至今日,皇帝陛下早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因为北齐嫁了个郡主过来,就怒气冲冲发兵北伐的小皇帝。

御极十七年时间,他经历了太多太多事情,快速成长成了一个合格的皇帝。

而沈毅,也已经是入朝堂十几年的重臣。

郑詹这个人的不对劲之处,两个人一眼就瞧了出来。

甚至,洪德帝从一开始,就没觉得这个郑詹会跟沈毅有什么关系。

皇帝陛下想了想之后,开口道:“这个人,朕会让内卫去查一查,你就不要操心了,趁着在建康这段时间,好好休息休息。”

“等过了年,朕还有很多事情,要同你商议。”

沈毅微微欠身,说了声是,然后问道:“陛下具体要议哪些事,现在跟臣提一提,臣回去之后,心里也好有数。”

“首先要商议的,是何时能够结束战事。”

“二一来要商议的,就是战事结束之后,大陈的将来,该是个什么格局。”

洪德帝深深的看了看沈毅,然后默默说道:“这其中,最要紧的,就是有一天燕都恢复之后,朝廷要不要,迁回燕都去。”

沈毅愣了愣,随即低声道:“陛下,当初北伐的要旨,就是恢复故土,还于旧都…”

“这也是七十年来,大陈历代先帝的夙愿…”

“话是这么说。”

洪德皇帝默默叹了口气,开口道:“但是实际做起来,阻力重重。”

“如果是七十年前,那自然是毫不犹豫的回燕都去,但是现在七十多年过去,当初从北边过来的那些人,早已经烟消云散,现在大陈朝廷里,虽然有北方人的后代,但是…”

“却已经没有北方人了。”

洪德帝低眉道:“便是朕,也是自小在建康长大的。”

“再有就是,除了当年的侨民之外,建康城里,还有一大帮江南的官员,比如说…”

他看着沈毅:“比如说沈卿你。”

沈毅家,几代人都是江都人,当年南渡之前,他们家就在江都,是实打实的南方“本地人”。

而朝廷里,像沈毅这样的本地人并不少,这些人的利益,以及势力都在南方,都在建康附近,让他们放弃建康,一股脑全到北边去,他们自然是不愿意的。

沈毅想了想,低眉道:“如果到时候真有难处,不妨两京并行,设建康为南京。”

洪德帝笑了笑:“有些人是你这个想法,还有些人…”

“还有些人想着,等事毕之后,正式定都建康,同时将淮安等军,分派到北方去,替大陈镇守边疆。”

说到这里,皇帝看向沈毅,微笑道:“有人私下里跟朕说,将来有一天,如果打下了燕都,就把沈卿的靖安侯府,搬到燕都去,让沈卿替大陈,拱卫北疆。”

沈老爷先是皱眉,然后微微低头:“陛下,臣从没有过此念。”

天子拍了拍沈毅的肩膀,笑着说道:“咱们君臣相信,不必这样小心谨慎。”

“不过将来到底是个什么局面,朕心里着实还没有底,朕又不愿意跟那些老夫子们来商议这种大事,因此准备与沈卿你一起,讨论出将来的格局。”

“除了这些事情之外,还有…”

他正准备继续说下去,孙太监小心翼翼的走了进来,微微低头道:“陛下,陈相等在正殿询问,陛下什么时候回去。”

皇帝瞥了孙谨一眼,淡淡的说道:“去传话,告诉他们,朕这就回去了。”

孙谨应了一声,转头小心翼翼的去了。

皇帝陛下也背着手,朝着正殿走去,一边走,一边笑道:“再有就是,沈卿先前所说封禅泰山的事情,这几天朕一直在想这件事,真是心痒难耐。”

“等这个年关过去,朕忙完了,你到宫里来,咱们俩好好商量商量具体的章程。”

听他这么说,沈毅也忍不住面露笑容,开口笑道:“陛下放心,这件事,臣一定给您安排的妥妥贴贴。”

皇帝没有回头,笑呵呵的说道:“除了安排行程,还要替朕堵住那些老家伙的嘴才行。”

沈老爷跟在皇帝身后,微笑道。

“臣明白的。”

…………

这场大朝会,不愧是年底最后一次朝会,需要议论的事情实在是太多,尤其是户部的事情,朝会从早上一直开到下午,到最后,就连正在壮年的皇帝陛下,也有些熬不住了。

他坐在帝尊上,打着呵欠说道:“今天就到这里。”

“没有议论完的,户部商量完了之后,报给中书,中书整理一下,送到朕这里来。”

说完,皇帝陛下站了起来。

“散了罢。”

文武百官这才跪地叩首,山呼万岁。

等到皇帝陛下离开之后,这些官员才都不约而同的围到了沈毅面前,对着沈毅不住拱手,笑容满面。

“恭喜沈侯爷,荣升太子太保。”

“恭喜沈侯爷。”

有人笑着纠正道:“现在,要称沈尚书了。”

“沈尚书,应当是国朝开国以来,第一个这样年轻的大九卿。”

一旁又有人附和道:“岂止是第一年轻的九卿,沈尚书身上随便一个官职拿出来,应该都是宗室勋贵以下的第一人了。”

沈老爷从前在官场,人望并不是很好,主要是他不怎么跟这些官员们来往,平日里也没有什么利益牵扯,再加上他升官太快,大多数人瞧他这个“幸臣”不顺眼,沈毅也懒得去跟那些红眼病社交。

而到现在,向来人缘不好的沈毅,被一群官员围在了中间,里三层外三层,几乎挤不出来。

沈老爷拱手绕了一圈,好容易才从包围圈里挤了出来,离开了德庆殿之后,沈毅快步追上正准备去户部清账的赵昌平。

“师伯。”

赵相回头看了他一眼:“这么快便挤出来了。”

他笑着打趣道:“还是年轻人体力好,当初老夫升任中书的时候,被他们这些人围在中间,全然挤不出来,差点憋死在里头。”

沈毅跟着笑了笑:“难得听见师伯说笑。”

“老夫没有说笑。”

赵相公先是下意识你板起了脸,随即又露出笑容:“不过今天,也的确开心,后辈之中有子恒这般的人物,甚慰人心,甚慰人心啊。”

沈毅跟赵相说了几句闲话,然后开口道:“师伯,那个郑詹,您认识么?”

赵昌平停下脚步,回头看向沈毅,神色古怪:“不是子恒安排的?”

“我刚回建康没多久。”

沈毅摇头道:“邸报司又不在我手上,我哪里知道那田光祖的旧事?就算是派人去查,也需要时间不是?”

“这就奇了。”

赵相公微微摇头道:“也与老夫没有关系。”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不过子恒你这些年平南扫北,在朝野民间,名声极大,建康大街小巷的说书茶馆,大多都说过你的故事,在朝廷里有几个拥趸,也不出奇。”

“或许,就是单纯看不过眼,出来说几句公道话。”

沈毅轻轻点头。

“或许是吧,多谢师伯。”

如果这位郑御史,是沈老爷的“粉丝”,恰巧在御史台里听过自家上司的一些传闻,在朝廷里因为一时义愤,出言相助,逻辑上…

倒也说的过去。

当然了,具体,沈毅还是要派人去查一查,问一问的。

见沈毅发呆,赵相公开口道:“子恒,老夫要去户部清账,你现在去哪里?”

沈毅想了想,开口道:“趁着天还没黑,我去一趟鸡笼山,跟恩师说说话。”

赵相公点头,笑着说道:“你去罢。”

“过年的时候,记得把济中带上,到师伯家里来。”

沈毅应了一声。

他没有衙门,也不用上班,离开了皇城之后,直接坐车到了鸡笼山山脚下,然后下车徒步上了鸡笼山。

鸡笼山山麓,一座书院已经建成,还没有靠近,就依稀可以听见其中的读书声,可见其中的学生已经不少了。

沈毅走进这座书院之后,很快被人带到了陆安世的书房里,书房之中,只有这师徒翁婿二人。

沈毅给陆夫子倒了杯茶,笑着说道:“那天回来的时候太着忙,没有来得及跟恩师多说话。”

“今天过来,有一件事,要跟恩师禀报。”

沈毅一边给他倒水,一边开口道:“兖州知府常建德贪赃枉法,是学生授意查办的,其人…”

陆夫子接过茶水,抬头看向沈毅,笑着说道:“既然犯了国法,你自然该办他,跟为师说什么?”

沈毅默然道:“毕竟是您的学生。”

“为师的学生门人太多了,要是人人都需要你照拂,你也就不用做其他的事情了。”

陆安世拉着沈毅坐下,语重心长。

“子恒啊。”

沈毅低头:“学生在。”

“在外人眼里,甚至是在你跟易安这一代人眼里,朝廷里是有一个甘泉派在的。”

“但是在为师这里,从来就没有什么甘泉派。”

陆夫子笑着说道:“为师当年,若是有拉帮结派,争权逐利的心思,又哪里会弃官不做,回江都当了个教书先生。”

沈毅一怔,问道:“那师伯那里…”

“昌平兄本人,大约也是没有这个心思的。”

“不过他官位太高,被人架住了。”

陆夫子起身,走到沈毅身后,摸了摸沈老爷的脑袋。

“子恒,你做你该做的事情就是。”

“不必顾忌什么书院不书院。”

“他们那些个蝇营狗苟的人,也代表不了咱们书院。”

陆夫子看着沈毅,目光里满是骄傲。

“退一万步说,即便那些人能代表咱们书院。”

“相比较子恒你做的事情来说,不管是书院的关系,还是其他一些劳什子关系。都…”

“微不足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