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靖安侯 > 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问断于臣

靖安侯 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问断于臣

作者:漫客1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20:47:35

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问断于臣

在这个时候,能过来与南陈谈条件,并且让洪德皇帝相信他们有足够能力跟己方合作的势力,只能是更北边的鞑靼人。

很显然,已经收了北齐不知道多少礼物,并且娶了北齐两位公主的鞑靼汗,并没有明面上看起来那么老实。

鞑靼部,至今还只是北边草原上的一个部落,尽管这些年愈发强盛,甚至已经可以跟朱里真人打的有来有回,但是因为地盘太小,没有足够的地盘资源,也就没有足够的人口。

也就没有办法建国。

他们迫切需要一块足够大的地方,足够多的人口,来让他们建立自己的国家。

洪德帝静静的看着这个鞑靼部的使者,忽然笑了笑:“你汉话说的很不错,是汉人?”

与几乎全面汉化的北齐不一样,鞑靼部的人很少会说汉话,还是“未开化”的异族,会说汉化的人不多。

这使者微微欠身道:“回陛下的话,外臣的确是汉人,只是自小在草原上长大,辅佐我部大汗。”

洪德帝揉着自己的眉心,继续说道:“既然是汉人,那你应当知道,燕都是我大陈古都,更是朕的祖地,朕几代先祖,都埋在燕都附近,你哪里来的胆子,与朕讨要燕都?”

这使者名叫穆托,闻言低着头说道:“陛下,当年的事情已经过去七十余年了,如今大陈的国都早已经落在建康,天下人没有谁不知道,建康才是大陈的国都。”

“且不说大陈有没有能力战胜北齐,即便有,取回燕都之后,陛下会立刻迁都吗?”

这的确是一个不小的问题。

国都迁移绝不是什么小事情,当年的大陈是被迫搬到了南边,但是也的确在南边扎下了根。

如今的建康,已经是一座非常繁华的,合格的都城了。

只是碍于颜面,大陈官方一直没有承认而已。

而想要迁都,也绝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

一来朝廷的士族已经扎根在建康附近,当年南渡的侨民,几代人下来,也已经成了正经的江南人。

一下子让他们回到北方,是要承担巨大压力的。

另一个世界的大明,只在建康立都三十四年,便已经扎根在此,朱老四携几乎类同开国皇帝的威望,也用了十九年时间,才迁都成功。

这使者穆托低着头,不慌不忙的说道:“再说了,如果陛下不愿意与我邦合作,且不说陛下能不能打赢朱里真人,取回燕都,即便能够做到,那个时候也必然大伤元气,遍体鳞伤。”

“我大汗不愿意当趁人之危之辈,才让外臣南下面见陛下,商议合作灭齐,如果合作不成,到时候我大汗趁势南下。”

他抬头看了看洪德帝,又小心翼翼低下头,开口道:“那时候,陛下的北伐军,可能都不一定能够回来。”

这才是洪德帝真正在思考的问题。….

他的确有些担心,等到陈齐双方打到遍体鳞伤的时候,鞑靼部趁势南下,到时候未必扛得住。

洪德皇帝挑了挑眉:“使者是在威胁朕?”

“外臣不敢。”

穆托低着头,恭声说道:“只是与陛下,说明清楚情况。”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陛下可能不知道,北齐已经调走了他们放在北边的边军,如今我大军,南下已经畅通无阻。”

洪德皇帝面无表情。

“说一说,你们能做什么?”

穆托低下头,躬身道:“陛下,咱们双方,各取其地。”

这话的意思是,雁门关以南,大陈自己打。

而雁门关以北,鞑靼人需要的地方,鞑靼人自己去打。

这个方案,听起来还是很公平的。

不过现在,北齐的绝大多数兵力都放在了南边,再加上鞑靼部并没有说他们什么时候动手,因此如果从实际上考虑,吃亏的说不定还是南陈。

洪德帝并不是什么好忽悠的皇帝,他思索了一会儿,继续问道:“若是按照这个法子,贵邦何时出兵?”

穆托低头。

“陛下应下之后,外臣星夜返回,等末将回到我邦之后,我大汗立刻发兵南下,协助汉皇剿灭北齐,一扫汉家七十年阴霾。”

穆托继续低头道:“等我部攻入燕都之后,所获北齐皇族,一定一个不少,统统送到建康,交由汉皇陛下处理。”

这个鞑靼使者,很会说话。

两声“汉皇”说的,让洪德皇帝很是受用。

不过他自小当皇帝,这种奉承话也已经听了不知道多少遍,很快清醒过来,轻声笑道:“这件事,朕还需要考量考量。”

皇帝陛下也顿了顿,继续说道:“不过,如果贵邦同意我大陈收回包括燕都在内的燕云十六州,双方之间的合作,朕立时就可以答应下来。”

“朕收回故国之后,可以承认贵邦在北方建国,并且承认贵邦,为草原之主。”

穆托神色微变,他微微低头道:“陛下,我部早已经纵横草原了。”

“您这样寸土不让,外臣回去之后,连提也没有办法跟我大汗提。”

“你有你的条件,朕也有朕的条件。”

洪德帝微笑道:“有商有量,才叫商议嘛。”

穆托深呼吸了一口气,低头道:“既然如此,外臣就此拜别汉皇陛下,返回北方去了。”

洪德帝也呼吸了一口气,眯了眯眼睛之后,开口道:“那朕就不远送了。”

“使者北归的时候,如果路过山东,可以去见一见朕的北伐统帅。”

穆托皱眉,低头道:“汉皇陛下,莫非这国之大事,是那位沈侯爷说了算?”

“是朕说了算。”

皇帝微笑道:“不过朕现在犹豫不定,还要考虑一段时间。”

“朕这个人,很擅长纳谏。”

穆托若有所思,微微低头:“外臣明白了,如果路过沈侯爷附近,当去拜访沈侯爷。”….

他躬身行礼,告辞离开。

洪德帝没有起身,目送着穆托离去,又再一次端起茶水,低头喝茶。

说句心里话,这一次鞑靼部提的条件,已经让他很心动了。

毕竟他这个大陈皇帝,是生在建康长在建康的大陈皇帝,并没有经历过七十年前的旧事,如果能够恢复故国,自然是最好。

但是朝廷,现在支撑北伐,也不容易。

而现在,即便是沈毅本人,也不敢说北伐一定必胜。

但是有了鞑靼部的支持,这一次北伐的难度就会骤然降低!

能够取回雁门关以南,他这一任皇帝,用中兴二字,都已经无法形容了!

简直可以说是再造乾坤!

这等丰功伟绩,在大陈历史上。除太祖皇帝之外,再无第二人!

唯一让洪德皇帝犹豫的,是沈毅曾经跟他说过的话。

朱里真人的北边,还有更加凶狠可怕的敌人。

要是他直接跟鞑靼人合作,且不说沈毅心里如何想,即便这一次合作落实下来,朝廷成功收回雁门关以南,完成洪德中兴,大陈再一次达到极盛,国力雄浑,让鞑靼人不敢南下。

但是洪德朝落幕之后,下一任大陈天子,可能会面临比北齐更加难以应对的敌人。

想到自己的那几个儿子,洪德皇帝才没有应下来。

他目送着穆托远去,沉默了许久,然后缓缓开口:“高明。”

高太监站了出来,微微低头道:“奴婢在。”

“盯着这个穆托。”

洪德帝面无表情道:“不许他,接触建康的任何大臣,尤其是几位宰相,六部九卿。”

高太监低头:“奴婢明白。”

洪德帝深呼吸了一口气,继续说道:“朕要给沈毅写封信,一会你让内卫,六百里加急送到他手里。”

高太监再一次低头。

“是。”

洪德帝抓起桌子上的毛笔,沉思了一会儿,开始起笔。

大致把事情的经过写了一遍之后,信件开始收尾。

到最后一段的时候,洪德帝在纸上落笔。

“于国于朝,似有可行之处。”

“虚与委蛇,先灭北齐。”

“数年之后,恢复元气,再作图谋。”

“如何?”39314780.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