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靖安侯 > 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洗冤与蒙冤

靖安侯 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洗冤与蒙冤

作者:漫客1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20:47:35

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洗冤与蒙冤

徐州离宿州很近,差不多在南北两位皇帝都收到消息之后,薛威已经带着两个千户营的兵力,来到了宿州。

宿州虽然是州城,但是两千人的兵力,也足够把这座城围的水泄不通了。

而这个时候,沈侯爷也总算恢复了一些精神,不用在床上继续躺着,可以下床活动活动了,除了右胳膊被白布吊着之外,与寻常已经没有太大分别。

薛威匆匆赶回来,见到沈毅之后,二话不说,半跪在地上,低头道:“沈公,末将护卫不力!”

“请沈公责罚!”

沈毅摇头,淡淡的说道:“跟你没有太大关系,你又不负责护卫我。”

“事实上,那天负责护卫我的亲卫长,正是常烈自己。”

沈毅看了看依旧跪在地上的薛威,无奈道:“我胳膊伤了,还要我扶你么?”

薛威这才站了起来,咬牙道:“那帮胡狗,已经在用下作的手段了!属下那天听人说了,常烈这畜牲,正是伪装末将的声音骗了沈公开门,要是沈公真出了什么事情,末将万死莫赎!”

沈毅依旧面色平静。

“密谍密探,会一些奇怪的本事并不出奇,内卫里也有不少会一些绝活的奇人异事,他擅口技是他的本事,跟没有关系。”

沈毅看了看薛威,开口道:“先锋军到哪里了?什么时候能到汝宁府,参与河南之战?”

薛威低着头,开口道:“万钟已经在动作了,估计还要一个月左右。”

沈老爷点头,开口道:“你若是真的恼恨齐人,就在汝宁府多杀几个朱里真人,就当替我出气了。”

薛威深深低头:“沈公您放心,末将一定替您狠狠地出这口恶气!”

沈毅坐在椅子上,开口道:“再有就是,我身边既然有齐人的谍子,你们身边未尝没有,我已经给凌肃苏定他们去信,让他们在各自军中组建纠察营,以清理军中齐贼,同时整肃军纪。”

“先锋军里,也要照此做。”

他看着薛威,想了想。

“万钟心细一些,这事可以交给他去负责。”

薛威立刻低头:“末将遵命。”

他说完这句话之后,犹豫了一下,开口道:“沈公,那天给您值守的亲卫,是不是…”

他看向沈毅,轻声道:“换一换?”

沈老爷面色平静。

“都是知根知底的,无凭无据,换他们做什么。”

薛威低声道:“那常烈,也是知根知底…”

沈毅微微摇头。

“内卫会重新清查一轮,而且常烈并不算是知根知底。”

他微微叹了口气:“只是因为他是当初的抗倭军出身,咱们便对他少了防备。”

出身资历,的确是很奇怪的东西。

一些年轻人很有可能对这些东西不以为然,但是当你身在其中的时候,便自然而然会受其影响。

譬如说,身在异乡碰到个同乡乃至于同村之人,便会自然而然有一些亲切感,甚至会下意识的觉得,对方不是坏人。

淮安军中也是如此。

当初抗倭军出身,尤其是第一批加入抗倭军的那一千多人,大家基本上都认识,又都是浙江人,还一起上过战场,看待对方的时候,自然而然就会多出亲近感,自然而然就会抱团。

连沈毅,看待自己的那些抗倭军老部下,可能都会不知不觉带上一些滤镜,更不要说薛威凌肃这些台州人了。

譬如说常烈这个人,他在加入抗倭军之前的情况,其实是查不清楚的,也没有人会去追查他的家乡。

因为他很早就加入抗倭军,是当初第二批抗倭军,也就是五千抗倭军时期的“老人”,没有人会怀疑他。

薛威怔了怔,似乎想明白了什么,他微微低头,喃喃道:“是了…”

“有时候问起他的家乡,他只说是从湖广一带行商到浙江的,每次都是语焉不详…”

薛威与常烈是比较熟悉的,两个人私下里还喝过酒,不然常烈也不能学会薛威说话。

沈老爷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开口道:“趁着先锋军还没有到,有一件事,你帮我去办了。”

薛威立刻抱拳,开口道:“沈公吩咐。”

“常烈临死前说了,上一次我中军帐有人给齐人放响箭烟花传信,是他放的。”

“后来我派人追查这件事。”

说到这里,沈老爷脸色有些难看:“常烈就是去追查的人之一,他杀了我一个护卫,将身上剩下的响箭塞到了那人怀里。”

“这两天我看了记录,死在他手里的那人,叫张。”

“也就是说,当初常烈栽赃,我们冤枉了他。”

“而且,这件事应该传到他的家乡去了,多半会波及到他的家里人。”

“等会我给你写一份手令,盖上我的章,你派人去一趟他的家乡,找到当地衙门,替他平反昭雪,妥善安排他的家里人。”

“抚恤之类的,也补偿给他家里人。”

说到这里,沈毅沉默了一会儿,继续说道:“我私人再出五百两银子,补偿给他们家。”

薛威低头。

“属下遵命!”

沈老爷闭上眼睛,默默说道:“别的就没有什么事情了,河南很快就会打起来,先锋军尽快配合上。”

“等齐人的兵力被陷在河南。”

说到这里,年轻的沈侯爷睁开眼睛,目光之中杀气毕露。

“便是我出这口恶气的时候了。”

………………

二月初,燕都城里。

一个消息,在燕都城里不胫而走。

南陈北伐军的统帅之一,靖安侯沈毅,在宿州被刺客刺伤,而且伤势颇重,已经在宿州养伤十天了,而且十天时间,从来没有出过宅邸。

不少人说,这一次刺杀,要了他半条命。

这个消息是怎么来的呢?

自然是从宿州传来的。

有人的亲戚在宿州做生意,据说当天宿州就被封锁了城门,一连几天,禁止任何人进出。

还有人神神秘秘的说,动手的是沈侯爷的身边人,如果不是那沈侯爷提前有防备,这一次一定死在宿州了。

种种传闻,有鼻子有眼的,在燕都城里酝酿发酵。

而事实上,内卫虽然在燕都里放了消息,但是他们消息放的很克制,只在燕都城里说沈毅遇刺伤重。

至于沈毅提前有防备这件事,是燕都人自己在吹牛的时候,脑补出来的。

为什么会有这种脑补呢?

因为大家吹牛的时候,都会自己猜测。

正巧上个月,燕都城里到处在传,原先的朝廷宠臣周元朗,在山东的时候,跟那靖安侯爷有过通信。

在燕都稍稍有些人脉,耳目通灵一些的人都知道,从昭武元年到昭武二年年底,这两年时间,清净司到底是谁在管着!

正是周元朗!

也就是说,周元朗身为清净司的司正,拿到清净司的绝密情报非常容易。

如果他跟沈毅勾结过,给沈毅提醒,似乎也变得合情合理起来。

因为太过合理,这个“结论”很快被这些皇城根底下的百姓们“推测”了出来。

甚至,正因为是他们自己推测出来的,所以才更加让他们打心眼里相信。

毕竟,没有人会怀疑自己的聪明才智。

尤其是这些天子脚下的老百姓们,平日里,每个人都自觉得自己知道朝廷内外的所有事情。

于是乎,这个并不是谣言的谣言,在只几天时间,就在燕都疯传开来。

这天,一直被禁足在家的周元朗,迎来了一个特殊的客人。

清净司现任司正,许克。

汉人。

原卫王府的幕僚。

见到许克之后,周元朗连忙站了起来,拱手行礼:“许司正。”

许克低头还礼。

客套了几句之后,周元朗招呼许克坐下,这位许司正落座之后,看向周元朗,微微叹了口气:“近来京城谣言四起,先生该有所耳闻了罢?”

周元朗沉默了一会儿,随即自嘲一笑。

“周某无非一死,早已经不怕了。”

许克看着周元朗,轻声道。

“先生对于刺沈一事,如何看?”

“无非是用了埋在沈毅身边的那颗子。”

周元朗给许克倒了杯茶水,开口道:“那颗子埋得太久了。”

许克若有所思:“先生的意思是,刺沈失败,是因为邵平不忠?”

“人已经不在了,这么说不合适。”

周元朗轻声说道:“不过,在我看来确有一些嫌疑。”

“因此先前我没有用他,留他在沈七身边,将来可能另有用处。”

许克沉默了一会儿,开口道:“皇上还在等我回话。”

周元朗低头喝茶。

“无论实情如何,若是皇上需要我的性命,来安定人心。”

“周某义不容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