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靖安侯 > 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模范皇帝打卡处

靖安侯 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模范皇帝打卡处

作者:漫客1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20:47:35

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模范皇帝打卡处

靖安侯正文卷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模范皇帝打卡处“帮手?”

薛威小声嘀咕了一句,但是也没敢太大声说话。

沈老爷面色平静,开口道:“均田免赋的告示张贴出去,如今整个山东的百姓,都人心思陈,这就是咱们最好的帮手。”

听到这话,苏定连忙点头,开口道:“沈公说的不错。”

“末将麾下的将士,进了济南府之后,一路非常顺畅,遇到当地的百姓,知道我们是大陈王师之后,都会很主动的给我们带路。”

“而且…”

苏定轻声道:“而且即便是有一些百姓发现了咱们派出去的斥候和探子,绝大多数都不会报告通知齐军。”

“有些还会主动告知我们齐军的位置。”

“前来投军的,也不在少数。”

凌肃想了想,开口道:“沈公,民心所向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这对咱们来说,固然是一件好消息,但是打仗,似乎不能依靠那些百姓。”

他低声道:“咱们百战的将士在前线上,都随时可能阵亡,如果让普通百姓掺和进来,哪怕只是稍微触及到他们,死伤都不可估量。”

沈老爷摇了摇头:“自然不可能让这些百姓,直接参与进战事里头来。”

“民心可用,只是佐助,想要从齐人手里夺回城池土地,归根结底,还是要一刀一枪的去拼杀,没有别的路可走。”

“济南城里,我提前做了一些安排,等你们打到济南府城下,我再与你们明说。”

凌肃闻言一愣,随即压低了声音:“沈公莫非能够复现徐州故事?”

“不可能了。”

沈毅微微摇头道:“那北齐徐州知州潘茂,被北齐皇帝诛了九族,家里的鸡蛋恨不能都能摇散黄了,这种情况下,北齐不可能再有任何官员,敢冒任何风险。”

“想要通过策反北齐官员来破城,甚至减少破城难度,都已经不太现实了。”

这个世界上,的确有不少人,见利忘义,甚至见利忘命。

但是绝少有人见利忘九族。

潘茂的下场,已经很能说明昭武帝对于这种情况的处理方式。

因为潘茂已过世多年的父母,都被刨坟掘尸,拉出来狠狠地鞭打了一顿之后,挫骨扬灰了。

足见昭武帝,对于这个潘茂,恼恨到了何种程度。

沈毅说到这里,也就没有继续说下去,而是抬头看向地图,开口问道。

“薛威所部到哪里了?”

薛威不假思索,回答道:“现在,应该在青州境内。”

“估计七八天时间,能赶到青石关。”

沈毅默默点头,开口道:“等到了青石关,不要忘了将这批人分出两万人,填充左右两军。”

薛威低头道:“方才在门口,末将已经跟二位将军说了。”

“说了就好。”

沈毅伸手敲了敲桌子,开口道:“那兵力分配,我就不多说什么了。”

“咱们说一说这仗怎么打。”

沈毅抬头看向地图,他不知从什么地方找了根修长的木棍拿在手里,木棍的另一端,指着地图上的泰安。

“泰安州,是接下来第一个要攻取的地方。”

“泰安虽然不是什么小城,但是齐人的兵力并不是很多,目前我打算交给苏将军去打。”

“至于凌将军所部,则是继续在大名府东昌府一带,如果能够吸引住齐人的兵力,那自然是好,如果齐人放弃这两府,转守济南府,那么凌将军取下东昌府之后,就可以领兵开往济南府了。”

凌肃微微低头,开口道:“末将明白!”

沈老爷面色平静,继续说道:“薛将军所部,就驻扎在青石关,作为预备军策应,哪里需要你,我会临时通知。”

说到这里,沈毅才正经看向苏定,问道:“苏将军,泰安守军只三四千人,你需要多长时间能够拿下泰安?”

苏定认真考虑了一会儿,回答道:“半个月。”

这个答案,沈毅是可以接受的。

因为三四千人的守军,在数万大军面前可能听起来不太起眼,但是如果这三四千人有一座坚固的城池,在城中上下一心且不缺粮食的情况下,守上一年半载,都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相比较来说,半个月就已经是神速了。

沈毅正色道:“苏将军想清楚,这半个月之数,我是要上禀天子的。”

苏定犹豫了一下,低头苦笑道:“沈公,为淮安军声誉计,沈公上报的时候,还是在半月后面,加上左右二字罢…”

沈老爷哑然失笑。

“行,我给你加上。”

“这泰安城,不同于寻常的州城,尽快取下来,我在朝廷那里说话的声音,就会大上一些。”

泰安州,是泰山所在。

而泰山…众所周知,是历代模范皇帝们热衷于打卡的地方,政治意味浓厚。

这个地方取下来,沈老爷在朝廷里说话,都能硬气几分。

苏定低头,面色严肃:“沈公放心,末将一定尽快取下泰安!”

沈毅微微点头,他看向面前的三个主将,缓缓说道:“那今天,咱们就商量商量具体的战略战术,今天开一天的会讨论军事,明天三位各自返回各自军营,主持这一次攻打济南府的各项事宜。”

三人纷纷低头应是。

这天,这个四人小会,从上午一直开到傍晚,等天色入夜,三个主将才站了起来,各自抱拳行礼离开。

沈老爷把他们送到书房门口,就吩咐蒋胜去送客了。

三个人离开之后,叶婵端了一碗肉汤,走进沈毅书房,她刚放下肉汤,便匆忙转身,捂嘴欲呕。

沈毅本来都喝了口汤了,忽然反应过来,起身走到叶婵旁边,轻轻拍着她的后背,有些惊喜的问道:“婵儿这是?”

叶婵有些嗔怪的看了看沈毅。

“妾身都呕了五六天了,夫君这才瞧见。”

沈老爷有些不太好意思,无奈道:“最近事太忙,着实没有注意。”

叶婵呕了几声,便缓了过来,她搂着沈老爷的胳膊,轻声道:“昨天下午让蒋胜帮忙找了个大夫,大夫已经确定是有身子了。”

“差不多两个多月了。”

沈毅低头盘算了一下,应该是他两个月前,从登州薛威那里返回兖州那几天怀上的。

叶大姑娘有些幽怨的说道:“好在是怀上了,不然妾身都准备找大夫配些药吃了。”

今年是洪德十五年。

沈毅的长子沈渊,是洪德八年生人,今年已经七岁了。

小女儿桑桑,也四五岁了。

而叶婵跟在沈毅身边,已经一年多时间,至今肚子没有动静,她心里肯定是着急的。

沈老爷上前,用手抚摸着叶婵还没有显怀的平坦小腹,轻声笑道:“咱们临近泰安,要是个女儿,小名就叫做安安。”

叶婵眨了眨眼睛,问道:“要是个男孩呢?”

沈毅想了想,开口道:“这孩子降世的时候,济南府应该已经拿下了,当取名一个济字。”

他摸着下巴说道:“等他长大了,便给他取表字破鲁。”

叶婵从书桌上取来一张纸,分别写下了“鲁”和“虏”两个字,轻声问道:“夫君说的,是哪一个鲁字?”

沈毅看了看这两个字,随即哑然一笑。

“都成,都成。”

………………

建康,甘露殿。

御史台左都御史以及左副都御使两个御史台的言官头子,正站在皇帝面前,低头送上奏书。

左都御史杨湛低头道:“陛下,沈中丞在山东各地,张贴了均田免赋令,此举不仅僭越,还有损朝廷威望!”

“淮河以北的土地,都按照沈中丞的法子均田免赋了,传到南边,淮河以南的百姓们,心中自然愤愤不平。”

“这样下去,必生乱子。”

“生什么乱子?”

洪德皇帝翻了个白眼,没好气的说道:“有哪里造反了?”

杨湛咬牙道:“现在没有,将来就未必了,陛下…”

他一句话还没有说完,就被皇帝打断。

“没有的事情,便不要乱说。”

说着,皇帝看向杨湛身后的左副都御使,问道:“柳中丞,有什么话想说?”

这个柳中丞毕恭毕敬的站了出来,低头道:“陛下,均田不奇怪,毕竟胡齐伪朝的田亩划分,大陈自然是不认的。”

“但是北边一律免赋三年,不仅会让淮南百姓郁郁难平,还会让我大陈,平白失去三年北地赋税!”

“请陛下,责成沈中丞,让他尽快修改!”

皇帝眯了眯眼睛,正要说话。

高太监手捧文书,小心翼翼的靠近皇帝,低头道:“陛下,沈中丞密信。”

皇帝接过书信,发现大部分是山东战场的战略战术规划,写的有理有据,让皇帝陛下心里很是满意。

尤其是他看到最后两行字。

“如今,山东泰安,已被我王师围城,半月左右,泰安便会光复。”

“届时,封禅泰山与否,只在陛下一念之间。”

看到这两行字,皇帝陛下心花怒放。

封禅泰山!

他李二想不想?当然想!

想的都快睡不着觉了。

一封信看完,皇帝陛下猛地抬头,看向眼前这两个御史台的堂官,忽然面色一沉。

“你们说的话,朕都听到了,二位…”

“都回御史台罢,今后…”

皇帝淡淡的说道:“但凡沈毅还在北伐一天,你们这些御史,就不要再纠缠他不放了。”

他扫了一眼两个人。

“朕不爱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