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靖安侯 > 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当朝弹劾!(中秋快乐)

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当朝弹劾!(中秋快乐)

靖安侯正文卷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当朝弹劾!大陈朝廷十日一次大朝会。

最后一个大朝会,理论上应该是大年三十这天,不过这天是除夕,会有很多事情,因此往往不在这天开大朝会,而是由皇帝决定之后,中书临时告知群臣。

一般在二十八或者二十九。

开完这一场大朝会,也差不多就要放假了,除了值守的人之外,绝大多数的衙门都会放假半个月,一直到上元节之后,才会开始新一年的工作。

实际上到了大朝会的这天,朝廷一年的工作基本上也就结束了,只是做个总结汇报,然后公布一下明年上半年的工作内容,算是个常规的朝会,理论上来说,不会掀起什么太大的风浪。

今年的朝会,是腊月二十八。

腊月二十六的下午,有人把一封信,送到了蒋胜手上。

而且是蒋胜在外面,陪老婆孩子的时候,把信准确无误的送到了蒋胜手里。

蒋胜早早的就在建康结婚生子,如今已经有了两个孩子,儿女双全。

大儿子,已经五六岁了。

他一年到头,大多跟着沈毅在外面做事情,难得陪家里人一次,正在大街上闲逛的时候,就被一个乞儿,塞了封信在手上。

信封上只写了五个字。

急递沈中丞。

蒋胜不敢怠慢,带着妻儿一起回了沈家,然后他一路到了沈毅书房门口,敲了敲门之后,就走了进去。

“公子,有您的信。”

沈老爷停下毛笔,抬头看了看蒋胜,开口道:“昨天不是说,这几天要陪家里人么,又从哪里收到的信?”

蒋胜微微低头,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沈老爷这才接过这封厚厚的书信,挑了挑眉头:“还真有些本事。”

他摸着下巴说道:“竟然能够准确知道你的行踪。”

“也就是说,咱们沈家大部分人都动向,可能都被人暗中盯住了。”

蒋胜微微低头道:“公子,要不要我去查?”

“查什么?”

沈毅抬头看了看他,淡淡的说道:“查那几个乞儿的来路么?”

“大概是查不到的。”

他静静的说道:“这是建康,不是山东了。”

蒋胜低下了头,没有再说话。

沈毅对着他摆了摆手,开口道:“好了,这东西我收下了,你该回去陪陪家里人,去陪你的。”

蒋胜连忙说道:“公子,既然出了事,我还是跟在您身边,帮帮忙罢。”

“没有出什么事。”

沈毅静静的说道:“我会妥善处理的。”

蒋胜这才点了点头,转身离开。

蒋胜离开之后,沈毅拆开这封信,从里面取出十几页的信纸。

里面详详细细写着的,都是关于崔煜这些年的“罪证”。

有任用私人,有收受贿赂。

其中最大的罪过,是操纵洪德十三年春闱!

洪德十三年,也就是上一科进士。

上一科的主考,一共有两人,其中一位是翰林学士,另一位正是崔煜崔光显。

崔煜身为宰相,虽然同为考官,但是他一定是占主导地位的。

当然了,身为宰相,左右科举绝不全然是为了钱,更多的是为了网罗人才,毕竟中书五相里,以崔煜的势力最小,也会做出这种举动,并不奇怪。

其他几位宰相,或多或少都有参与会试,甚至是主持会试的经历。

都干到了宰相这个级别,自然而然要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以坐稳宰相的位置。

本来主持会试,哪怕公正严明,也会收获一对“贡士”门生,但是那样的门生,至多只能保证不跟自己作对,真正要收归门下,还是要多多少少有些偏向,要让这些未来进士们知道,崔相爷在里面出了力,这样将来才能忠心耿耿。

但是这种事情,又太过敏感,一旦留了证据被人发现,那么宰相的身份也扛不住这个罪过。

事实上,这些证据里,真正能扳倒崔煜的,也就是这个“左右春闱”了,其他的罪名,对于宰相来说,不痛不痒。

沈老爷是文书出身,很快翻了一遍这些信纸都看了一遍,然后随手放在了一边,“啧”了一声:“这陈丰德,还真有些本事,这种事情,也能被他留下证据。”

他摸了摸下巴,若有所思:“要么是,崔煜很信任他,要么就是,这厮脑后生反骨…”

“两年前甚至更早,就开始谋算着,踢开崔煜这块挡路石了。”

“只是…”

沈毅抬头看向窗外,因为要散屋子里的碳气,这会儿窗子没有关严,正好能够让他瞧见天上的夜色。

冬夜正寒,弯月如钩。

“只是你虽然窥破了朝堂平衡之道,但是你这块秤砣…”

沈老爷起身,背着手走到床边,悠悠低语。

“怕是不够份量平衡沈某人啊…”

………………

腊月二十八,大朝会。

许久没有上朝的沈毅,起了个大早,在夫人的伺候下换上了一身三品官服,打着呵欠,来到了德庆殿门口。

此时,百官大多都已经到齐。

不少人的目光,都落在他这个年轻到了极点的三品官身上,目光复杂。

有羡慕,有嫉妒,更多的是感慨。

大陈开国以来,除了宗室贵戚之外,再没有第二个这么年轻的三品官了。

还有流言传说,陛下执意要擢他为山东巡抚。

那就是货真价实的二品大员,封疆大吏了!

沈老爷在人群里环视了一圈,笑呵呵的走到赵相公身后,微微点头道:“师伯早上好。”

对于沈毅这种打招呼的方式,赵昌平等熟悉的人,这么多年早已经习惯了,赵相公回头看了看沈毅,有些诧异,哑然道:“看到子恒你上朝,真是稀奇。”

“比陛下罢朝还要稀奇。”

沈老爷微微低头,笑呵呵的说道:“师伯莫要乱说,小侄还是很勤快的,上朝从来没有缺席过。”

赵昌平微微摇头,没有理会他这句话,而是问道:“有事么?”

沈毅微微点头:“来告几个人。”

赵相公微微叹了口气,侧过身子看向沈毅,问道:“要帮忙么?”

“不用。”

因为很少早起,沈毅再一次打了个呵欠:“小侄一个人够用了。”

他揉了揉眼睛,睡眼朦胧:“不过告完之后,师伯大概要跟那些人,吵好几天的架了。”

两个人说话的功夫,德庆殿门口终于大开。

洪德十四年最后一次大朝会,正式开始。

沈毅没有站到御史台那里去,而是老老实实的站在兵部姜老头身后,跟着众臣一起参拜皇帝。

众臣起身之后,皇帝一眼就看到了站在人堆里的沈毅,他先是一愣,随即笑道:“沈爱卿今天怎么上朝来了?朕不是特许你可以在家休养,不必上朝的么?”

沈老爷这才站了出来,手捧朝笏,毕恭毕敬的躬身行礼。

“回陛下,臣忝任御史台右副都御史,近日回京,意外收到了一些民间举发,特来弹劾一些为非作歹的朝臣。”

皇帝摸了摸下巴,面色严肃,但是目光里还是笑意。

“哦?”

他笑着问道:“沈卿要弹劾谁?”

沈毅手捧朝笏,低头道。

“臣参工部郎中崔蔺。”

“大理寺少卿张庸。”

“吏部员外郎孙诚。”

“吏部主事崔炼。”

“以及江宁县令程重等人…”

沈毅声音低沉,沉声道:“贪赃枉法,为非作歹。”

“臣…”

“已查实罪证,请陛下将这些人,绳之以法!”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统统为之哗然。

所有人的目光,几乎同一时间看向了崔煜身上。

因为这些人…

不是崔相的故吏,就是门生!

甚至,还有两个崔相的家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