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晚唐浮生 > 第1376章 出征前之二

晚唐浮生 第1376章 出征前之二

作者:孤独麦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20:45:39

第1376章 出征前之二

第1376章 出征前之二

二月其实还有很多事情。

首先便是两个女儿出嫁。

新密公主邵柳,出降鸊鹈泉庄敖。

邵柳是张全义、储氏之女,庄敖则是庄浪部首领庄浪伸的小儿子,刚刚接替亡父的位置,出任鸊鹈泉巡检使。

该部人口不少,接近十万,可拉出两三万兵马,是阴山西北、河西一带最大的势力。

为了娶回公主,庄敖献马千匹、驼五千、牛三万、羊二十万,消耗了不少家底。但这种政治联姻,无论对庄浪部还是朝廷而言,都有好处,因此势在必行。

庄敖的几个兄长,朝廷也帮他解决了:入朝当官——其实,既是帮他解决了麻烦,同时也是一种制衡。

临邛公主邵雁,出降可敦城浑长和。

邵雁是朱全忠与张惠之女,浑长和则是可敦城巡检使浑释之子。

浑部实力比较弱,被鞑靼劫掠了几次,如今还不到四万众,只能拉得出万骑。聘礼什么的意思意思就行了,邵树德也不缺这点财货。但只有一条,浑长和将来要继承可敦城巡检使的位置。

或许有人会问,如果浑长和还没继位就死了,或者继位后尚未有子嗣就死了,怎么办?唐廷的现成操作就在那,公主再嫁一遍就是了,反正必须是部落可敦,谁当巡检使无所谓,嫁过几个人也不是很打紧,这就是政治联姻的意义。

皇四子、齐王邵观诚的婚礼也在二月完成。

藏才王氏的部落有十万余人。王崇、王合、王备三兄弟一起送妹妹入京,奉上了大笔财货,牛羊杂畜计有三十余万,堪称自唐以来嫁妆最丰厚的一次了,比前唐宰相许敬宗将女儿嫁给蛮人收到财货还要多。

邵树德回赐三泉部钱万缗、绢帛十万、金银器千件,另有茶叶、瓷器若干。

这场婚礼轰动了整个北平府,不但百姓纷纷围观,就连尚未回返各地的官员、勋贵们也纷纷谈论,堪称标志**件了。

京中有传闻,因病在家休养的枢密使契苾璋大发雷霆,将长子派回了柔州草原,清点自家财货,绝不能输给王合这个晚辈。

邵树德没出高价彩礼,就要收到高价嫁妆,目瞪口呆。

对这种互相攀比的歪风邪气,他只是软弱地斥责了几句,然后就闭嘴了。

有心人盘点了一下皇室子女,于是都把目光聚集在了江陵公主邵采薇身上。

听闻这是圣人最宠爱的女儿,今年十七岁,若娶回家,飞黄腾达不在话下。至于公主可能性格骄纵,颐气指使,这都不是事!就当养个妈了,能咋地?

办完儿子的婚礼后,邵树德便在交泰殿研究“世界局势”。反正解氏进去汇报时,经常看见圣人瘫在菩萨奴的臀背上,双手前捞,无意识揉捏着,大口喘气。

她有些忧虑,契丹胜利的契机,不会应在这两个女人身上吧?

阿保机没本事击败禁军,于是让妻子和姨姐千里送……借此谋害圣人!

好在圣人很快被“解救”了出来,因为月理朵怀孕了。

于是圣人真的开始认真研究起了国家大事,召见中书宰相、六部尚书、禁军大将甚至是内务府官员,商谈出兵细节。

在此之外,继续抓紧时间处理国中之事。

荆南镇献地撤藩的事情正在深入进行中。

南衙枢密使朱叔宗、枢密副使胡真二人联袂南下,安抚民心、收编士卒。

荆南镇所辖之荆、夔七州(今荆州、宜昌、恩施、常德及重庆东部那一片),统一划归湖北道。

荆南节度使赵匡凝袭爵寿春郡公,食封三千户,出任刑部侍郎——此职暂为遥领,赵匡凝暂时留在荆南,率军征讨朗州雷氏兄弟,继续为朝廷建立功勋。

匡凝之弟匡明没有太多功勋,但看在兄长的份上,得爵黄陂县子,食封五百户。

赵氏兄弟有这个待遇,已经非常不错了。若不是看在他们主动献地归顺,给南方诸藩做出了表率的话,是不可能得到这两个爵位的。

另外一件事情,兵部尚书杜让能薨。

邵树德令兵部侍郎王溥接替其位,辍朝一日。

杜让能一家给他做出了不少贡献。

杜晓、杜光乂二人一在中枢,一在地方,兢兢业业。

杜氏在后宫,齐庄之礼,淑慎有仪。

最关键的,人家在关键时刻给你带来了一大批得力的地方管理人才,在民间的舆论方面,也帮你美化了不少——名声好,自然更容易招揽人才,稳定地方。

关西那么安定,邵树德二十多年的苦心经营固然是最重要的因素,但京兆杜氏的鼎力支持也功不可没。

做人要讲良心,邵树德还是很承人家的情。

忙完这一切,就没太多事了。

他开始修身养性,与武夫们泡在一起。

******“此番出兵,攻灭渤海只是目标之一。”望京皇庄内,内务府监野利经臣召集上下开会。

“老夫会随驾,你们中的大部分人也会随驾。”野利经臣继续说道:“该提前做的准备,老夫先说下,伱等若有不明白,可补充。”

“其一,徐署令,蓬莱镇船坊已经交船,你速速带人接收,采买好各类物资。平海军过来的五百人,全由你统带。最迟三月中,你部便扬帆出港,四艘船,还走老路北上。”

“遵命。”前平海军副将、现内务府航运署令徐雄应道。

四艘海鲛快船已经造好了,即将接收。按照府监的意思,只是采买物资,然后沿着高丽东海岸北行,这就仍然是一次探险活动,而不是让他们上岸打仗,这就很好嘛。

当然真要厮杀也没什么。只是平海军不是传统的武夫,他们组建压根就没多少年,除了梁军黄河水师的部分人员外,绝大部分都是渔民出身,万事以和为贵,何必打生打死呢?

不说别的,去年捕鱼捕了百余万斤,卖了多少钱?国朝最贱的是猪肉,在北都这边,不过一斤几文钱罢了,还经常卖不完。

海鱼目前有(圣)人在力推,价格处在一个很高的位置,一斤能达到三十钱以上,去年拿出二十万斤出来卖,全部销售一空,总收入七千多缗,平海军士卒一人分了半缗钱。

说实话,大伙热情高涨,都说去年为了转运物资,没来得及捕鱼,错过了很多机会,今年争取捕鱼二百万斤以上。

如果圣人不再给他们派发军事任务,那就真的太好了。他们一窝蜂全去捕鱼,只要能卖得出去,有多少捕多少。

这是军赏之外的收入,可不比打仗强多了?渔民嘛,天生就爱捕鱼。

“其二,周虞候,你从汴州沙海、福源池、牧泽,德州无棣,北平望京五处皇庄,挑选枪棒得力之少年五百人,发给器械,押运粮草北上。至沈州后,粮草与供军使衙门交割,随后就地操演、整训,等待命令。”

“遵命。”虞候司虞候周知裕应道。

虞候司现在有好几个虞候,但还没有都虞候。府监这般设置,摆明了是让大家竞争,最后挑选出一个都虞候。

目前看来,他好像处于领先位置。

周知裕觉得这是正常的。汴州三处皇庄,少年们都快被他操练哭了,但各种军事本领突飞猛进,服从性也非常好。

周知裕觉得,再给他五年时间,这帮少年的实力将堪比州兵——战斗力肯定是比不上禁军的,因为他们终究要种地放牧,不是职业武人。

这次带五百人随军,他也弄不清楚是为什么。应该不是让他们去打仗,莫非是去搬运财货?有这种可能。

他不是个好奇心很重的人,也懒得去打听了。府监既如此吩咐,执行就可以了。

“其三,李署令,织造署拣选工匠二十、学徒五十,一同随军。”野利经臣又道。

“遵命。”织造令李瓒应道。

李瓒是禁军大将李忠之子,国子监毕业,荫官出身,在太仆寺干了两年后,又到少府干了一年,随后出任内务府织造令,正七品上。

像李瓒这类勋贵子弟,内务府中还有几人。整体水平尚可,毕竟从小经历了完整的教育,同时精神面貌还没到堕落的时候,还是可以胜任工作的。

李瓒其实知道点什么。

带工匠学徒过去,就是为了皮裘之事。只是,渤海国还没被攻灭,就已经被判了死刑么?万一大军久攻不下,无奈班师,岂不让人扫兴?

但他和祖父李延龄一样,对战阵之事不是很精通,圣人这么有信心,那应该错不了,做好准备即可。

“其四,营田署……”

会议开了一整天才结束。

散会之后,野利经臣让人给他捶捶腰、揉揉肩膀。

年纪大了,身体吃不消。

没藏庆香那个老东西,死了好几年了。以前总觉得他很碍眼,这几年倒是愈发想念。

征渤海国,内务府居然也要大动干戈,精兵强将抽调一空,连他自己也要随驾。圣人到底想做什么?是,即便是他,也不是很清楚圣人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前天入宫面圣,顺便和女儿凌吉见了见面。据女儿所说,圣人有一次在她那里过夜,提到过要在“渤海商社”安置武夫之事,但没多说,她也不知此为何意。

渤海商社?这又是哪里冒出来的?野利经臣琢磨了整整两天,不得其解。

武夫愿意去商社干?可能吗?哪个商社养得起?

想不通也就不多想了,谜底最终会揭晓,静观其变即可。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