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晚唐浮生 > 第1279章 离京

晚唐浮生 第1279章 离京

作者:孤独麦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20:45:39

第1279章 离京

第1279章 离京

卯时三刻,定鼎门大开,车马络绎不绝。

皇后折氏即将在两万六千余天雄军将士的护卫下,离开洛阳,往北平府而去。

将士们在家修整了大半年,期间偶尔参加了针对河东的军事行动,但都很快结束,因此这会士饱马腾,战意昂扬。

按照枢密院最新的防区分划,禁军步队之中:铁林军的驻地为汝州。

武威军驻郑州。

天雄军驻河南府。

义从军左厢驻河南府,右厢驻汝州。

突将军左厢驻陕州,右厢驻虢州。

天德军驻河南府。

经略军左厢驻孟州,右厢驻怀州。

龙骧军驻蒲州。

控鹤军驻唐州。

从防区可以看出,基本都是以洛阳为中心的地区,控扼要地,震慑外敌。

洛阳城内则一支禁军都没有,主要是近万宫廷卫士及河南府州兵四千二百余人屯驻,控制外城、皇城、宫城。

以洛阳城规模的庞大,这么点兵当然是不够的。但围绕洛阳的攻防战,本来就主要发生在外围。外围据点都丢失了,那么意味着禁军主力已经覆灭,这时已经无力回天,早早跑路要紧,别想着守城了。

天色依然昏暗无比。

明教坊西门口,已经聚集了不少人。

热气腾腾的小吃摊支了起来,且不止一家。有卖猪膏蒸饼的,有卖芝麻胡饼的,还有卖羊肉饼的,甚至连卖汤饼的都有。

时不时有绿袍、紫袍官员跑过去,也不嫌难看,买了热气腾腾的饼子拿来就吃。

小贩眉开眼笑,将一些黑乎乎的碎炭粉洒进炉子,将火弄旺。锅里的水快开了,南衙枢密院柯承旨年岁大,经受不住风寒,不住催他快煮一碗汤饼来吃——碎炭粉是从煤矿偷捡的石头敲碎而成,烧起来火还挺旺的。

也有用煤球的。这是新东西,听闻最早在关北夏州出现。关西军民如潮水般涌入洛阳后,也将这东西带了过来。

汝州那边此类作坊极多,官民皆爱用煤球。及铁锅成本下降,售卖愈广,用煤球者愈多。

洛阳的煤球主要采买自两地:怀州、汝州,河南府本地也有一些,但产量较小。

煤球易碎,转运不易。但得益于一等国道的兴建,驿道宽阔平缓,转运之后便没那么多碎煤,故此物大兴。

洛阳城中,每逢傍晚,家家户户燃起陶做的煤炉,煮上一甑粟米饭,简直人间美味。

翰林学士赵观文,甚至做了一首《咏煤》,传唱甚广,煤炉、煤球渐渐传递到了其他道州,人皆谓之“夏王炉”,盖以帝居藩时旧称也。

“柯承旨好享受。”北衙枢密承旨杜洪也坐了下来,笑道:“天寒地冻的,一碗汤饼正好驱驱寒气。店家,给我也来一碗。”

“官人稍待,这就煮。”店家眉开眼笑道。

“听你口音,不似洛阳人啊。”杜洪问道。

“官人说错了,我家便是洛阳人。孙儒、李罕之、张全义在洛阳对垒之时,我家就在啦。”店家一边忙活,一边道:“张全义当节度使那会,我家就已经搬进了洛阳城,就住在城墙根下。今上入主洛阳,编户齐民,我家落籍城东南嘉庆坊。而今做些小买卖糊口。”

“那你的口音……”杜洪不解道。

“官人有所不知。老洛阳人就这口音,今上入洛阳后,涌来了一批又一批关西人,如今城中九成以上的百姓是后来迁入的,咱们这老洛阳口音反倒成了少数。”店家回道。

杜洪恍然大悟,笑得眼泪都要出来了。

黄巢之乱,重创洛阳。

孙儒、李罕之、张全义在洛阳城内筑垒,互相攻击。

接着便是夏、梁双方在洛阳周边长达数年的拉锯战。

这般折腾下来,别说洛阳了,整个河南府都不剩几个人。现在河南府的百姓,确实都是后迁来的。

每一次王朝鼎革,都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洛阳百姓来源的变迁,便已说明一切。

“官人,汤饼来了。”店家将热气腾腾的食物端了上来。

杜洪一看,口舌生津,当下也顾不得闲扯,开动了起来。

“昔年我在长安,每逢上朝之时,便有官员在路上买胡饼吃。胡饼那叫一个香,即便紫袍宰相也经受不住诱惑,买了当街便吃起来,连御史弹劾都顾不上了。”柯崇先吃完,佝偻的身躯已经完全舒展开,笑着说道。

柯崇是五老榜的名人,一生的经历太丰富了。他说的东西,杜洪信。

“以柯承旨观之,如今洛阳可有前唐大中、咸通时长安的盛景?”杜洪一边吃,一边问道。

“尤有过之。”柯崇说道:“老夫那会在长安奔波。也没什么大事,就是求学途中四处钻营,结交他人。有幸远远目睹过几次上朝盛况。这么说吧,今上在洛阳时,每月朔望大朝会,文武百官齐聚,天津桥南北车马云集,好不热闹。又正旦大朝会之时,外州礼朝使聚于京城,有士子随同而来,呼朋唤友,意气奋发,好不热闹。”

说完,双眼竟有些许缅怀之色,许是想起了他已经过去的青春岁月吧。

杜洪也跟着叹了口气,道:“柯承旨何须感伤?君儿孙满堂,别人羡慕都羡慕不来的。”

杜洪知道,柯崇攀上了皇后这条线,地位很稳。

长子柯余之前在麟州连谷县当从九品上的主簿,这次直接跳级,当上了营州通定县令,从七品下。

次子柯满,调任北平府良乡县尉。这是畿县,县尉是正九品下,起点也非常不错了。

“都是托了帝后的福啊。”柯崇感慨道,眉宇间隐有喜色。

营州、北平府,都是朝野内外的热点地区——谁让圣人就在北都呢?

如今但凡有点想法的中下级官员,都在想办法往北平府调动,寄希望在圣人眼皮子底下立功,进而一步登天。

柯家兄弟二人没走什么门路,但简在帝心,直接就被调过去了,不知道羡煞多少人。

对此,柯崇几乎是睡觉都咧着嘴。

前半生颠沛流离,谁能想到行将入土之时,居然时来运转,人生境遇之离奇,莫过于此。

“重翟车来了。”有人小声道。

杜洪加紧动作,三两口扒拉完,拿官服袍袖擦了擦嘴角,一溜小跑挤到了前面去。

柯崇年老体衰,虽然准备了半天,竟不及武夫出身的杜洪动作迅速,被黑压压的人群挡在了后面。

明教坊西门口,中书侍郎宋乐已等待多时。见到皇后乘坐的重翟车时,立刻检查了一遍仪容,然后长身而起,至路边站定,稍稍等待了一会后,躬身行礼道:“拜见皇后。”

“拜见皇后。”诸文武官员一齐行礼。

“诸卿免礼。”皇后在宫人的搀扶下下了车,回礼道。

“宋侍郎、慕容将军、裴府尹、何将军,东都之事,便托付于诸位了。”折芳霭又对二人单独一礼,道。

“皇后但放心离去,一应事务,老朽定然打理得井井有条。”宋乐说道。

“皇后放心,我等定尽心竭力,不让宵小得逞。”卫尉卿慕容福、河南府州将何檠一齐说道。

慕容福负责紫薇城、太微城、上阳城以及诸门警卫。

何檠原为禁军将校,受伤后退出,转任河南府州军指挥使,负责洛阳、河南二县的街面巡逻。

“臣敢不鞠躬尽瘁!”河南尹裴廷裕大声道:“定不负皇后重托。”

“不负圣人重托。”折芳霭纠正道。

“是。不负圣人、皇后重托。”裴廷裕不意马屁没拍到位,立刻改正道。

折芳霭又看着其他官员,道:“圣人幸北平,大剪逆藩贼寇之锋。此为混一宇内之大事,须臾分心不得。异日得胜归来,班师回朝,诸卿皆有赏赐。”

“此乃臣等本分。”官员们纷纷应道。

皇后点了点头,又对众人行了一礼,转身上车离去。

宋乐等人目送车队出了定鼎门,方才寒暄一番,各自散去。

卖饭店家的生意一下子冷清了下来。

他也不以为意,笑着坐了下来,休息一会。

今日远远看到皇后真容,那可真是天仙一般的人物,足够回去与人吹半辈子了。

圣人从北平班师回来后,不知道能不能面睹真容。这可是一个平定半个天下的猛人啊,该是多么英明神武?

洛阳也只有在这样人的手中,才能蒸蒸日上,百姓才能安居乐业。

似张全义那般,确实够用心了,无奈能力不足,实力不够,最终百姓反受其累,家家户户不但被沉重的赋税压得喘不过气来,还要上战场死人。

怪不得他输了,连妻子都输给今上了。

另外一边,皇后车队在千余宫廷卫士的护卫下,与集结在城外的天雄军将士汇合。

天雄军军使臧都保面奉玉音,接管了整个车队的指挥,以都虞候牛礼领两千五百步骑为先锋,沿着洛水东行,往偃师县方向而去。

一等国道之上,商旅车马尽皆避让到了预留道中。

所有人都用敬畏的目光看着气势恢宏的车队:天家威严,以至于斯。

而天雄军的出动,也让大伙意识到,新一轮的征伐又开始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