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之再启人生 > 第84章 新工艺应用

四合院之再启人生 第84章 新工艺应用

作者:老狼爱牛羊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29:58

第84章 新工艺应用

第84章 新工艺应用

婆婆得扫完大街才能回来,的确也指望不上,看来还得求一大妈,一大妈心善,在家也没啥事,应该能答应。

看着门外,傻柱穿得整整齐齐的出去了,贾张氏三角眼转了转,转过身来。

“他媳妇,你看傻柱是不是要找媳妇了,捯饬的像个公驴似的,毛光水滑的。”

“应该是吧,这不帮他洗了两天,就当还个人情吧,要不以后可不好再开口。”

“傻媳妇唉,傻柱要是娶了婆娘,还能帮咱家吗,有媳妇管着,你还能借到钱?棒梗还能去翻吃的?”

………

“哟,这不秦姐吗,这大清早就出门啊。”

早早准备出门的,秦淮茹和准备外出许大茂在正好碰上。

“喔,大茂兄弟啊,你这是干嘛去啊,这么早。”

秦淮茹没有太热情,上次的事让她很别扭,虽然约好每个月都借点,可大庭广众的实在热情不起来。

“嗯,去找点顺口的玩意,对付一下,一个人懒得做了。”

许大茂倒是很热情,这段时间一直在养身子,上次可被揍得不轻,虽然没有落下啥伤,但好长一段都行动不便,才好点又被村民揍了一顿,现在总算恢复了。

两人聊着走远………

……

摩托车厂生产车间

进入车间,迎面就是一条大横幅。

“大干、巧干一百天,我为国庆做贡献!”

厂房两侧的墙上也贴满了安全生产的标语。

“多看一眼,安全保险;多防一步,少出事故。”

“生产再忙,安全不忘,人命关天,安全在先。”

林林总总几十条,看来任何年代的工厂都很重视安全生产,这机械加工不重视安全,轻者致残,重者丧命,朱老爹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别人违章,自己遭殃,真是天降横祸。

车间有些嘈杂,叮叮哐哐、滋滋啦啦,各种金属敲打和打磨、钻孔的声音搅在一起,这噪音污染还是很严重的,这时候也没有职业健康安全的概念,只有如火如荼的生产景象。

设备很少,大多数工人都是手工劳动,所有的岗位都在满怀热情的工作,诺大的车间就没有一个闲人,都在挥汗如雨的敲打和打磨、钻孔和切削……。

“跟着点,谢师傅的工位在前面,别看了,一会人走丢了。”

车间太大,安置的也不整齐,还真可能就走丢了。

路科长回头见朱雪峰还在饶有兴致的观察工人干活,赶紧拉上就走。

……

朱雪峰看看图纸,再看看谢师傅的作品,没什么问题啊,谢师傅是个七级钳工,负责发动机缸体和活塞的加工。

朱雪峰大着嗓子喊。

“谢师傅,这加工有什么问题吗?”

谢师傅的嗓门也不小。

“小同志,伱还是把你师傅叫来吧,和你说,你也不懂。”

谢师傅还以为师傅没空,弄个小徒弟来忽悠自己,有点不乐意。

路科长笑着喊了一句。

“老谢唉,这图就他画的,没什么师傅的事。”

谢师傅吃了一惊,这活现在自己是遇到了麻烦,可这图纸设计的还是相当有水平的,所有的标识都非常清晰易懂,极方便理解加工。

现在的麻烦是,这图纸要求很高,缸体和活塞的配合公差要求,自己的手艺根本做不到,估计八级工也悬。

现在的缸体和活塞都是先倒个初模,然后浇注,就是铸造了,铸造出来的都是粗胚,下面的精加工就完全靠工人的手艺了。

车间里没法正常交流,几人拿着图纸和实物,来到车间门口,聊了好一会,朱雪峰明白了,自己要求的精度太高,手工达不到。

设备?没有,现在的摩托车缸体都手工加工,包括后面的精加工,都是手搓。

朱雪峰又看了看正三轮的发动机图纸,的确,人家的精度要求比较符合现有能力,自己的有些空中楼阁,想当然了。

这完全靠手工太不靠谱了,偶尔一次能达标,后面的也够呛,自己为了小型化,减小体积,提升工作效率,的确在精度上有些高,可这都是最起码要求了。

这手搓还是有点局限性,这缸体和活塞,精度要求本来就高,你要把缸体搞个负公差,活塞再搞个正公差,两个都合格,最后也装不上,想要都一样,太难,毕竟人是最不可控的因素。

改图纸是不能改了,这精度要是能放宽,这发动机的功率就不能满足要求,自然最终产品自然也就不符合设想了。

再说外形尺寸都定好了,车的预留空间和结构都没办法改,估计都做完了。

换个方法制造,朱雪峰决定试试,路科长也表示积极配合,要人找人,要辅料找辅料,怎么也得帮朱雪峰把这事办成了。

朱雪峰先回了家,这事自己得再找找资料,想法已经清晰,过程还得琢磨一下。

在图书馆查了一上午资料,这方面的收获很小,最多的也就有个基本描述,过程是一点没有,还没自己知道的清楚。

最后还是偶然,撇开各种专业书籍,在前几年的期刊《机械工人》热加工部分,找到了相关内容。

林娜按朱雪峰的要求,一口气将连续三年的《机械工人》热加工的期刊找了出来,果然找到了一汽和一拖发动机铸造的相关内容。

按期刊内容又找到了51年的《机械工人》第十一期,有津海汽车制配厂生产第一辆汽车的经验,里面都涉及到了发动机铸造的相关内容,非常详实,还附有部分图片和参数,真是一点技术保密意思都没有啊。

朱雪峰如获至宝,贪婪的吸取经验教训,三个多小时候,终于看完了,朱雪峰明白,离自己的需求还有较大差距,这些应该就是目前国内的铸造巅峰技术了。

林娜的德语书中也没有相关内容,只能看自己了,朱雪峰静静的开始回忆和记录。

要用些质地均匀细沙、还得找强力的树脂胶……

慢慢的思绪清晰起来,拿起笔,一步一步的记录下来,这些明天去厂子里看看具体情况,能不能实现。

摩托车厂的家伙事还是很全,有些困难,但也基本都能凑合着,朱雪峰前前后后花了六天,还返工了一次,在路科长的协助下,谢师傅也是不断的按朱雪峰的意思修改,总算搞定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