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之再启人生 > 第263章 迟到的团圆饭

四合院之再启人生 第263章 迟到的团圆饭

作者:老狼爱牛羊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29:58

第263章 迟到的团圆饭

第263章 迟到的团圆饭

只要不是多个紧箍咒,其它都可以谈,什么危险,不就是说任务艰难,自己还是有点保命手段的,以后也只会越来越强,倒是问题不大。

“孔叔,生命危险没问题,什么任务没危险,只要有需要,有召唤,我必定一往无前,勇敢面对,去完成任务。”

孔叔笑着站了起来,重重的拍了朱雪峰的肩膀一下,又赶紧压低了嗓子,轻声的说。

“好小子,我算没看错你。”

门一下子被推开了,王主任满脸寒霜的站在门口,死死地盯着孔叔,好半天才说出话来。

“你是不是又逼着小峰答应你,伱为什么,小峰他有自己的路要走,你为什么要拉他走你这条路。”

孔叔明显心虚了一下,可马上又站了起来,那双眼睛又回来了。

“我逼迫什么了,小峰还是去上他的学,做他的研究,搞他的发明。”

黑瘦的脸庞配着一双深邃的大眼,说话铿锵有力。

王主任一下子被唬住了,看着朱雪峰,拉起手问道。

“小峰,你告诉我,你叔是不是骗我。”

朱雪峰正在纠结怎么回答,就听孔叔说。

“我只是请他在我们需要帮助的时候能帮帮忙,仅此而已!”

王主任紧紧的盯着孔叔。

“哪怕你说的都是真的,为什么要他帮忙,几亿人还不够你们选吗,为什么非要选我儿子!”

王主任的眼泪又下来了,抬手擦了一下,一屁股坐在凳子上,朱雪峰只能安慰。

“没事的,干妈,平时我都忙自己的,真有需要我的时候才去,再说,面对国家的需要,每一个青年都应该勇敢的站出来,我也一样,相信您也能理解我。”

王主任花着脸,双手抱着朱雪峰的头。

“孩子,我上一个儿子也是这样对我说的…。”

哽咽良久,才接着说。

“你们是有理想、有抱负的一代新青年,我不能拦着你们,也没有资格拦着你们,但你能不能答应干妈,真有危险的时候,不要做无谓的牺牲,任务失败了可以再来,人没了就真是没了啊…。”

干妈抱着朱雪峰失声痛哭,孔叔也只好偷偷溜了,并把门关好。

简单在干妈家用了个中餐,还是朱雪峰主动动手,又简单聊了一会,

从干妈家告辞,现在知道了,干妈当时要认自己当干儿子的时候,老二才牺牲不到三个月,当时孔学城(老二)也是春节在家里拜别了父母,一往无前的走了,然后……。

老三(霍朝阳)也不是亲儿子,也是战友的遗孤,现在朱雪峰也终于理解干妈为什么这么激动了,这是献了青春、献终生,献了终生献子孙。

想想刚才和李振华的谈话,想法慢慢成形,就得等机会了。

王主任死死的盯着孔叔,朱雪峰已经走了,虽然说拦住了孔叔的进一步的念头,可王主任很有火大。

“为什么,你就不能让这孩子踏踏实实的走自己的路,说什么需要的时候,这就是个幌子和借口,你只要想用他,啥时候都是需要的时候。”

孔叔有点心虚,但也不示弱。

“他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这你也看到了,我看重的是他的身份和学识,有些地方,我们这些人去了就会暴露,但对他来说,这就是他的专业,没人比他更合适。”

“你不用说,这小子我也很喜欢,需要冒险的事,不会让他干的,咱们损失不起,再说,相关的训练他都没接触过,我怎么会傻到让他去执行危险任务。”

王主任这才缓和了脸色,老孔说的很有道理,什么训练都没有,啥也不会,哪些危险的任务不可能让他去白白牺牲。

“我信你这一次,要是真有危险,别怪我和你翻脸…”

“这酥焖鲫鱼是哪位大爷做的,还真是不错,这味道真是绝了,看像也十足。”

谢大爷连忙起身,让朱雪峰示意又坐了下来。

“这是小老儿年前都准备好的,不算麻烦,东家要是喜欢,平时我再准备点,不费什么事的。”

“那倒不用,过年有一口就得,这好东西就得留个念想,天天吃,好东西也糟践了,您说是吧。”

谢大爷有些得意,东家能看上自己这道菜,很有面子。

又在另一盘夹了一筷子,这是猪腰子,没什么腥臊味,一口下去,只觉得咸香软嫩,酸味浓郁,好吃开胃。

看看盘子里还有几片猪肝和猪肉,朱雪峰停下筷子,想了想,其他几人也是看着,连弟弟妹妹也是好奇的看着大哥品尝,老张更是满怀希翼的等着东家评论。

“不错,咸香软嫩,酸味浓郁,这应该是津海名菜“老爆三”了,想必是张老爷子的手笔吧!”

张青连忙点点头,满脸都是笑容。

“好几年没做了,让东家见笑,的确是“老爆三”,东家厉害。”

“这坛子肉也不错,软烂浓郁,入口而化,咸香好吃,可惜不是五花肉,要不口感更好,应该也是张老爷子的手笔了。”

张老头笑着说。“这坛子肉本来应该选上好的五花肉来做,可这大过年的,五花肉真是买不到,将就了一下,等以后有机会了再给东家做一次地道的坛子肉。”

朱雪峰笑了笑,指指坛子肉。

“能吃到这个就够有福份了,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吧。”

又逐一点评了几道菜,还都不错,还有三个丫头的手笔,虽然差了点,但也算不错了。

“大家都吃啊,动筷子,别光看着我,一会菜都凉了。”

见朱雪峰催促,大家才开动筷子,小妹咬着满口流油的坛子肉,赞不绝口。

“这肉真好吃,张大爷,您教教我二哥呗,以后让我二哥也给我做。”

“雪梅你想吃就过来,老头子给你做,不费事的,哪能让松哥儿浪费时间学这个。”

朱雪松正叼着一条酥鲫鱼,连忙表态。

“大爷,这个啊,我还真想学学,这半年我可是学了好几道菜,觉得做饭也挺有意思,我哥都说我做的不错,有当厨子的潜质呢。”

“好了,别尽想美事了,你能买到肉啊,大丫,给两位大爷把酒满上,咱们一起来干一杯。”

这桌子人都没了家人,也没机会一起吃个团圆饭,现在东家做主,一起坐到一起,也很是感激。

“别的也都不多说了,以后啊,咱们就是一家人,来我们大家一起举杯,一起把后面的日子过得更红火。”

两老爷子也是感慨万分,孤苦伶仃一辈子,老了老了,有了一大家子,眼泪纵横,三丫头也是,无依无靠的,一下子成了东家的家人,也是激动不已。

“没说的,我们大家一起干了,这一家子,以后还得听东家的,我们俩老头先干了。”

大家都是同病相怜,一顿晚到的团圆饭倒是把大家拉近了不少,也亲近了不少,弟弟妹妹也牢记着大哥的吩咐,家里的情况是只字不提,只是和几位聊聊天。

“张大爷,您这手艺,就给几个木匠做饭,真是便宜他们了,等有机会了,我一定帮您把饭馆再张罗起来,到时候,您和谢大爷一起,做做菜、卖卖包子,准保这生意是红红火火。”

明知道现在不可能开餐馆,可这话,张大爷还是爱听。

“那敢情好,老谢的菜做的也不错,我们就等着这一天。”

谢大爷倒是连连摆手。

“我这就是家常便饭,可上不了台面,给你老张头打个下手,帮帮忙还成。”

两老头说得开心,又主动喝上了

三个丫头倒是没喝酒,可现在的模样和喝了酒也没两样,一个个小脸红扑扑的,眼睛也是水汪汪的。

“大丫,今天我们也不回去了,明天带你们一起去逛逛庙会,这几个月也辛苦你们了,来我敬你们一杯。”

三个丫头也举着杯子站了起来,嘴都快咧开了,一手举着杯子,一手捂着嘴,还是大丫作为代表开了口。

“感谢东家照顾,让我们姐仨有个安身立命的地方,还帮我们找了师傅,教我们谋生的手艺,得我们敬您一个……。”

一顿迟到的团圆饭吃得热热闹闹,老哥俩更是喝开心了,即兴表演了一段戏曲,想起来三个丫头也会小曲。

“大丫,你们仨不是都会小曲吗,一会谁做个代表,来上几句,给两位大爷捧个场。”

三个丫头互相推脱几句,最后还是朱雪峰拍板。

“行了,你们上次好像说是会“北板大鼓”,来个“钗头凤”吧,让两位老爷子鉴赏一下。”

三人商量了一下,大丫点点头。

“东家,这配乐人不够,我们尽力,您可别笑话。”

也是,这北板大鼓得四五人配乐比较合适,现在只有两人,“北板大鼓”又称“梅花大鼓”,或“梅花调”,是北方鼓曲的代表曲种,也是京城、津海地区特有的大鼓曲种。

没一会二丫、三丫就从后院取来了家伙事,还挺全和,张大爷也是手痒,抄起四胡,二丫抄起三弦,三丫抱着琵琶,大丫架好鼓,手拿板。

滋滋呀呀的调了几声,简单合了一下,只听大丫就开了口。

朱雪峰不由得闭上了眼,跟着曲调低声哼哼,这一段后世去津海茶馆和公园经常听到,只听大丫继续唱。

“表的是陆游和唐婉成婚后,表兄妹伉俪情深亲密无间…”

大丫看来还是下过工夫,这唱腔悠扬婉转,咬字珠圆玉润,韵味悠长,配上优美的曲调和悠长的旋律,的确是种享受。

一曲罢了,屋子里安静了好一会,大家才一起叫了声好,没想到这三丫头说的小曲,水准还真是不错,意外收获,张老爷子的四胡水准也不错。

“不错不错,来来来,喝口水,大家坐下说。”

“婷姐姐唱的真好!”小妹倒是热烈的鼓掌。

大丫道了个福。“让大家见笑了,我们这都大半年没怎么摸了,生了不少。”

朱雪峰一愣,也是啊,这仨明摆着学的都不错,自己一次没听过,就安排她们扔了以前的技艺,练起了武术,当上了学徒,真的合适吗。

摇摇头,甩开杂七杂八的年头,自己没本事让她们去学戏曲,还是老老实实跟着自己混吧。

团圆饭已经散了,因为明天要一起去庙会,三兄妹也就没回去,直接在大院里安歇了。

两位老爷子难得这样开心,都多喝了点,早就告罪歇着了,朱雪峰也是监督弟弟妹妹练了会功,让两人也歇了,又耍了一个多小时的枪。

现在正泡在热水中清洗,见门口影影卓卓,知道是大丫还守在外面,自己不让她在里面伺候,就跑在外面待着,这大晚上的外面温度可低,不由得唤了一声。

“大丫!”

大丫听到招呼,赶紧推门进来。

“东家,是要再加点热水嘛?”

朱雪峰招手示意过来说话,大丫红着脸靠了过来。

“后面给揉揉,我问你点事。”

“你这跟着也学了好几个月了,现在有什么进展。”

大丫满脸自信,师傅都夸自己有灵性,学什么会什么。

“东家,我现在手上也有劲了,师傅教的也很认真,一些小玩意,我已经差不多能自己完成了,师傅说,要想提高水准需要的是熟练,等熟练了可以再学点复杂的。”

朱雪峰点点头,都是个熟能生巧的活,现在这进展算很快了。

“别太在意现在能达到什么水准,先搞清楚手法,再一个现在给你各种玉器,你能分得清楚来历,讲得出好歹来吗。”

大丫想了一下,平时师傅的讲解。

“这个,师傅倒是每次来了料子,都会仔细说,我也记了不少。”

用水再冲了冲上半身,朱雪峰准备出来了。

“我没指望你几年能把玉器雕刻学到什么水准,这有些不现实,这一行都认资历。”

大丫听到这,有些失落,也有些糊涂,自己已经很努力了,可东家既然没这方面的期待,到底想让自己干什么。

见大丫没有吭声,朱雪峰也知道大丫应该是迷茫了,让她转身,自己出了澡桶,擦拭一下,穿上衣服。

“我是想让你多了解这方面的学问,以后拿块料子来,你能说清楚,拿件玉器你也能一五一十的说个明白,现在要练的是这份眼力,这些都得靠平时的积累,这方面以后得多上点心,可能近几年就要用上了。”

大丫迷迷糊糊的点点头,帮朱雪峰取了棉衣棉裤,递了过来。

朱雪峰轻轻的捏了一下嫩嫩的小脸。

“想什么呢,我这是去睡觉,不是出门,好了,你们也去休息吧,明天咱们一起去逛逛庙会。”

吃完早餐,和两位老爷子打了个招呼,带着弟弟妹妹和三个丫头就出了门。

三个丫头也换了齐整的衣服,看起来更是清爽,早就按朱雪峰的要求,改了丫头的打扮,在街道上当了小半年的学徒,这精神面貌的确变了不少,至少现在看起来像邻家小妹了。

厂甸的庙会昨天就开了,依稀记得,这城里的庙会,因为种种原因,过几年就都关了,这种逛庙会的机会可是不多了,郊区的庙会倒是不受影响,都正常开放。

其实这附近还有几个庙会可以去看看,可弟弟妹妹就想着去厂甸,三个丫头是没啥主意,按她们说的,以前主家出门逛庙会,她们都只能留在家里,这还是第一次出门逛庙会。

这附近还有个白塔寺的庙会规模大,以前还有个护国寺庙会,解放后,护国寺门口的店面都公私合营后,这庙会也就没了,从此以后就彻底消失了。

白塔寺庙会应该几年后也没了,现在白塔寺庙会在解放后就改为逢三、四、五、六开市,今天不开。

“小妹,你给带个路,她们没去过。”

“好勒。”小妹脆生生的应了一声,这三个小姐姐她都喜欢,这会倒是和她们聊得开心,三个丫头现在也放开了不少,不再那么拘谨。

老二学着大哥的样子,不紧不慢的跟在后面。

这厂甸庙会北起和平门,南抵梁家园,西到南北柳巷,东至延寿寺街,范围极大,而整个庙会的核心是位于新华街的海王村。

几人也没想从头逛到尾,还是和上次一样,直接从和平门扎下去,没有计划,逛到哪算。

时隔十多天,再次来到南新华路南口,这人流就明显多了,熙熙攘攘的,可谓是人山人海,小孩至少占一半,这里是孩子们的最爱,很多家长今天都要上班,所以这孩子的比例是极大。

一群群的孩子应该在拿了压岁钱来淘宝了,厂甸的玩具多是有名的,

路两边已经摆满了紧密相连的摊位,一声声的吆喝,不时传来的鞭炮声、空竹的呜呜声、风车的哗哗作响,还有远处传来的锣鼓喧天,夹杂着身边的欢声笑语,看着一张张喜笑颜开的脸,这才是春节的气息。

店面也都开着,门口还是大红的喜迎春节,不停的有人吆喝进去看看,可人流还是更喜欢在路边的摊位逗留。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