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之再启人生 > 第256章 养鸡场办不下去

四合院之再启人生 第256章 养鸡场办不下去

作者:老狼爱牛羊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29:58

第256章 养鸡场办不下去

第256章 养鸡场办不下去

可二叔舍不得这几个月时间,自己跑到区里,找了养鸡的技术员,好酒好菜的招待了两顿,人家还真帮着用温箱孵出了小鸡。

村里也就接受了现实,开始养殖,可小鸡还没长到一个月,这一下子下了场大雪,这山上圈好的地方全被雪盖上了,小鸡一下子找不到吃的。

好在去年按新的方案,还是有些成效,粮食和蔬菜都多了不少,秋玉米居然比前年还多,村里有了一点余粮,不能让小鸡崽都饿死,咬咬牙勉强加工了一点饲料,熬了最艰难的几天,结果又是一场大雪。

这时候村里的收成都计算完了,运气不错,勉强能撑到春玉米收获,别说再做饲料,村里是一粒富裕粮食也没有,再要做饲料,收成前就得饿肚子,户头上的一点钱也都分了过年,倒是比头年多了不少。

村里没办法,说是让大家每家领回去五只鸡,养到开春后,等雪化了,山上有了绿色再集中饲养。

现在的问题是,撒出去吧,因为在山里散养惯了,肯定不回现在的窝,估计就丢了,关着吧,谁家也没饲料和粮食来喂。

现在村里有小一半的人在抱怨二叔,没事闲的慌,十一月孵什么小鸡,这事弄的二叔是一点脾气没有。

这次回来,还真是准备了一袋子饲料,这是从街道办走路子弄来的,想让二叔试试能不能用来养柳根鱼。

要是喂鸡,才这么一点,也帮不上什么忙,不到一百斤,还不得几天就没了,一百多只鸡啊。

这山里温度比城里低不少,山坡上还盖着厚厚的雪,这雪要化完,估计还得十几二十天,要想小鸡能在山上觅食估计也得十多天后,现在小鸡还不到两个月大。

朱雪峰有些无语,村里人养鸡都是散养,习惯了扔出去就不管,这也算个事,多找点人,把养鸡场清理一下不就完了。

小鸡长时间在雪白的雪地上觅食,眼睛的确会有些不利影响,把雪扫了不就得了,鸡窝的保温效果做好一点,能有啥问题。

野鸡饿不死,鸡也一样,食物是不好找,只不过会导致觅食时间长一点而已。

朱雪峰没当回事,还安慰二婶。

“二婶,这事简单,没啥难办的,您也别发愁,再说真要是家家户户养,我带的这点饲料够五只鸡吃的。”

“婶子我不是头疼这五只鸡,是头疼村里有人说闲话啊。”

看看朱雪峰,欲言又止,朱雪峰正低头喝水也没看见。

“二婶您得先把东西收拾一下,尤其是海鲜,有两个袋子里还有一点肉,给您包饺子的,都得冻着,别放在屋子里坏了。”

二婶这才赶紧站起来,刚才的心思都在养殖场上面,倒是忘了大侄子带了不少东西,没顾得上。

“你说你,在城里买点肉都要票,多不容易,还带回来了干啥,还有这海鲜,上次给的都还有不少,自个留着吃就行了。”

“家里都没个大人的,还老操心我们,说你什么是好,村里过年也分了点肉,过年不缺的。”

二婶絮絮叨叨的,朱雪峰知道,村里能多少分点肉,留下分肉的猪肯定是不够收购标准淘汰下来的,去了内脏和皮毛骨头,一家有个一斤了不起了。

“二婶,这海鲜也是轧钢厂发的,多了点,这肉是奖励的,家里留了不少,您就别说了,先去收拾吧,我去看看弟弟妹妹,怎么这么久还没回来。”

不想再和二婶客气来客气去的,来到院子外,点了颗烟,莫名其妙的有一丝烦躁。

几个小孩还围着吉普上下打量,胆子大的,直接趴着车窗往里看。

院子外,二叔家已经又扎起了篱笆墙,围了个菜园子,只是现在里面什么菜也没有,这也是落实去年十一月份的精神,京城这边落实得很快,现在家家户户又有菜园子了。

一阵小风吹过,还真有点冷,这温度的确比城里低了好几度,远远的山沟里出来几个孩子,除了朱家的五个,还有三个小男孩,一路上吵吵闹闹的。

朱雪峰灭了烟,迎了过去,老远就听见小妹抱着小猫在喊。

“怎么的,偷人家鱼还有道理了,我弟弟妹妹辛辛苦苦抓的鱼养着,伱一声不吭的偷,被抓了还不服气。”

几人走进了,可以明显的看出来,三个小男孩都挨了揍,倒也没啥受伤,只是灰头土脸的有些狼狈,头发和棉衣上还有不少草屑,看二叔家的两小子也被揍了。

“怎么回事,乡里乡亲的还动上手了。”

“大哥,他们偷老四他们养的鱼,被抓着了还不服气,先动的手,我才…。”

老二摇摇头,表示自己没动手。

这事闹的,才下车就把人揍了。

“谁说是你们养的鱼,我就是见鱼多,想抓几条,怎么啦,谁说这沟里的鱼就是你们家的…。”

有个小屁孩还不服气,脖子一愣,满不在乎。

“不服气,来啊,你要是能赢了我,这鱼我们都不要了,来不来。”

小妹火气还挺大,有恃无恐,同龄人不可能是她的对手,大半年不是白练的,再说服用了丹药,平时吃的也好。

“好男不和女斗,谁要你的臭鱼。”

三个小屁孩输人不输阵,拍拍屁股走了,别看吃不好,这山里的孩子还是皮实,被揍了一顿,屁事没有,这要搁后世,还不得哭天抹泪的,最后两家家长直接动手。

原来是两兄弟抓了好几个月的鱼,一条一条的都让二叔在养在山沟里,二叔在山沟边挖了个大坑,从沟里引了水,还设计了个进水口和出水口。

变成了一个小池塘,养了一百多条柳根鱼,平日里大家也都知道是朱老二弄的,没人打主意。

现在孩子们放假在家闲的无聊,在山沟里玩,发现居然还有这么一个宝地,就要抓鱼,却遇上了来巡视的朱家两兄弟。

三人仗着人多,没把两兄弟放在眼里,还干了一场,结果被后面赶过去的小妹一人就给揍了,几个孩子岁数都差不多,朱雪松明显大个好几岁,见小妹一人就能拿下,也就没出手。

“三姐,刚才你可真厉害,这三坏小子在村里老是欺负人,都没人和他们玩。”

小五小心翼翼的摸了摸小黑,小黑抬起头警告了一下,吓得小五赶紧收手,站在一旁羡慕的看着三姐撸猫。

“小黑!”

朱雪峰厉声制止,抱起小黑,放在小五怀里,小黑倒是老实了,仍由小五轻轻抚摸,小五也笑了。

“大哥”

两个弟弟上来打了个招呼,雪梅倒是大大方方的掏出好几颗糖分了。

“老四、老六,咱们回家,这次给你们带了好东西,我带你们去瞧瞧。”

知道又是显摆自己带来的玩具和小人书。朱雪松和朱雪梅其实也没来过几次,最近的一次还是去年三月,可能是血脉亲情吧,倒是一会就和三个小的混熟了,非常亲热。

这是要显摆小人书了,就这点爱显摆的毛病。

回到家时,二叔还没回来,看来这会开的还挺热闹,估计分歧不少,没有集中养过鸡,这些小破事以后也少不了。

“二婶,现在开始收拾锅了?”

回到家时,二婶已经按耐不住的把两口锅都架上了。

灶台好几年没用,破败了不少,还缺了块,有的地方还塌了,外面的烟囱好像也有问题。

但自己家开会做饭是几千年来埋在农民骨子里的期盼,这就是分门立户的象征,现在有人家开火了,也没人管,二婶也就不管有没有锅。

逼着二叔把灶台和烟囱修好,这不现在锅也有了,大侄子贴心,连开锅的猪皮都弄回来两块,那里还忍得住。

收拾好海鲜和肉,就急匆匆的来开锅了,土灶里贪婪的火苗舔着锅底,二婶用猪皮在铁锅一圈圈的擦拭,留下一圈圈的油渍,冒出一丝青烟。

“好香啊,这是做肉吗?”

空气中散发出一丝肉皮烤焦的味道,很香,三个弟弟妹妹一股脑的扔了小人书,跑到伙房,趴着门眼睁睁的看着空空的两口大铁锅。

“雪峰,帮我把柴火撤一点,火大了点。”

朱雪峰蹲在灶前,将柴火分散,向灶口抽出来点,火小了下来…。

“娘,一会是要做肉吃吗。”

两个弟弟口水都快出来了,其实今年吃了两次野猪肉,比以前好多了,可是,这味实在是香啊,比野猪肉香。

“走走走,明天要祭祖,今天没有荤菜,都得吃素,每次要过年都说,怎么就不长记性,明天就能吃了。”

“再等一天,你们看,你大哥把锅都给你们送来了,还着哪门子急,明天娘给你们做好吃的。”

这边的讲究,祭祖前一天是必须素食的。

朱雪峰不时的摆弄这灶里的柴火,不让死灰复燃,偶尔才填进去一根。

“二婶,一会您给指个路,咱们是不是今天把锅给小姑家送过去。”

二婶一阵脸红,好在侄子埋头在拨弄火,没抬头看。

“那是那是,你小姑家也没锅,这大过年的也不知道准备得怎么样了,咱们开好锅就去。”

小姑家离得也不算远,也就六七公里,装好车,二婶指着路,这下好了,小五被他娘抱在怀里,后座上挤了四个,加上一只黑猫。

小姑父不善言语,老实巴交的,看着外甥开着车过来,手紧张的都没地方放,下意识的在棉衣上蹭了蹭。

小姑他们村子还比不上朱家庄的条件,日子还要差一点,表弟表妹的棉衣就破旧一些,可能是新衣服明天才舍得穿吧。

一群小屁孩拥着吉普车,只听小五一个劲的提醒。

“只许看,只许看,摸坏了要赔的,这是公家的,谁也赔不起……。”

朱雪峰笑了笑,唤过弟弟妹妹。

“让他们玩吧,别砸就行,咱们先把东西给卸了。”

本来打算明天再说的,都卸在二叔家里,看到二婶开锅,才觉得今天送过来比较合适,瞎折腾。

看着几个外甥和外甥女大包小包的搬进堂屋,都是自己家紧缺的玩意,小姑心里酸溜溜的,怎么还让大侄子给帮扶了,丢人,看着一脸木讷的男人,偷偷的掐了一下,低声骂道。

“木头人啊,我大外甥送来这么多东西,连铁锅都给你准备好了,你是三杆子打不出一个屁来是不是,感谢的话都说不出口啊,我外甥欠你的啊…”。

外面围了一圈的村民在指指点点,村里多少年没来过小车了,大队干部过来也就骑个自行车,这家是有高枝啊。

没在小姑家多待,这一下了来了七位亲戚,够折腾人的,小姑不顾二婶的劝告,非要表示明天也来祭祖,大家坐了一会也就撤了。

“大哥,我看小姑父脸都被小姑说红了,也没开口,我们走了,他会不会…。”

二婶摸摸小妹的头笑着说。

“三丫啊,你这小姑父就是这样的人,心热嘴笨,别说和你小姑动手,重话都不会说一句,就是这人吧,太老实了也不好,明明一手好木匠活吧,家里却过成这样。”

按说家里有个好木匠,这日子应该比一般人家红火,当年也是因为这个,小姑才嫁过去的。

可实际情况却是,村里和小队、大队,有个啥玩意要打,都首先想到小姑父,不仅没收入,还得经常的搭点材料,还时不时就误了村里的农活,少了工分,所以小姑家才过得一般。

对呀,小姑父的木匠手艺和泥瓦匠手艺都不错,在附近的村子还是很有名气的,人看起来笨拙木讷,却是心灵手巧的主,看看有没有机会帮衬一下。

去城里做木匠是没戏,现在粮食紧张,没有户口和粮食,在城里根本待不住,街道办也会劝返,再说离开了村子,家里没有顶梁柱,也是大问题。

二叔回来了,垂头丧气的,远远见到院子门口的吉普才加快脚步。

“二叔,您这是开完会了。”

朱雪峰简直是哪壶不开提哪壶,二叔噎了一下,没有回答。

“仨都回来了,正好,祭祖的我都备好了,明儿下午咱们一起,这年就在这过了吧。”

“二叔,这年啊,我们还得回去过,这祭祖您再给安排一下,明天上午就得办了,完了事,我们得赶回去,明天上午小姑也来,刚才我们去了一趟,说好了的。”

二叔皱皱眉,这么妹妹也要来。

“她来做什么,她不跟着他男人去啊,真是乱来。”

朱雪峰知道小姑只是想表示一下亲近,大外甥送过去这么多东西,算是沾了娘家的光,祭祖不露面不合适。

“小姑父他们安排是下午,能赶趟。”

二叔这才点点头,进了堂屋,看着山墙边堆着的一堆东西,有些心塞又有些激动,这大侄子看来真是能干。

送回来这么多东西,看来真不用自己操心,下半年捎过去几次信,可每次都带回来二三十块钱,搞得二叔都没好意思再捎信了。

“雪峰啊,以后不用给家里捎东西了,今年好过了不少,现在能过,你呀,还是多照顾弟弟妹妹就行,我们啊就不用你操心了,你二叔二婶虽然没念过多少书,在地里刨个食养活你弟弟妹妹还是行的。”

二叔又掏出烟斗,续上点烟叶子点上。

“二叔,不是给您捎了不少烟吗,怎么还抽这个。”

二叔尴尬的笑了笑,没好意思开口,正好二婶从伙房出来,没好气的接了一句。

“你二叔啊,他风格高,发扬精神,为了孵小鸡,送人了,自己呀零零散散也抽了几包,其它的几包都扔村里的小办公室了”。

朱雪峰皱皱眉,自己送来的基本都是中档烟,也好几块钱一条,这前前后后的花了二十多吧,合着二叔还是这么败家,都送人了。

二叔烦躁的磕了下烟锅,不耐烦的说。

“老娘们不会说话就别说,孵小鸡办养鸡场这是村里的正经事,用了有什么不对,再说我抽这烟锅子不也一样。”

二婶本来自打兄妹三人回来后,情绪就一直很好,这会被老头子当着侄子的面训了几句,眼看着就压不住了,这看二叔的眼神都不对了,只有二叔还埋着头,闷闷的抽着烟锅子。

朱雪峰赶紧站起来,拉着二婶的手。

“二婶,您看这天也不早了,咱们晚上简单点,熬点粥,弄点窝窝头对付一下,这得辛苦您了。”

二婶见大侄子开口,再说要过年了,吵起来丢人现眼的,才恨恨的转身,进了伙房。

朱雪峰没理会二叔的诧异,拿走了二叔的烟斗,掏了盒牡丹,递了一颗,给点着了火。

“二叔,还是抽这个吧,其实抽烟对身体不好,能少抽就少抽,真要憋不住啊,抽点这个。”

二叔没吭声,刚才一时没管住嘴,怼了二婶,也在后悔,在村里开了一下午会,受了一肚子气,刚才没忍住向家人撒了火。

看看正挤在一起翻看小人书的老五老六和小妹,老二刚才又和老四去看鱼去了,这里离几个弟弟妹妹有点近,有些话不方便说。

“二叔,咱们出去走走吧,明天的事就听您安排了,具体的讲究我们也不懂…。”

六一年三月通过草案《农业六十条》后,取消农村大食堂。

六零年十一月明确少量自留地和家庭副业可以恢复。参见《农业十二条》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