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汉世祖 > 第285章 家务事

汉世祖 第285章 家务事

作者:芈黍离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20:14:29

第285章 家务事

按照刘承祐过往的惯例,回宫第一件事,便是前往慈明殿,觐见太后,多年以来,从未改变过。皇帝到的地方,总归是热闹的,尤其在宫廷之内,是以等他踏足慈明殿内时,已经是莺莺燕燕一片。

从去岁八月自东京出发,到如今五月还朝,刘承祐为这次北伐,离京九个月,这么长的时间,足够留守宫廷的后妃贵妇们望眼欲穿了。

以符皇后为首,汉宫中有名位的妃嫔美人,都齐聚慈明殿,同时,都带着子女,包括只被刘承祐宠幸过一次的徐、李二蜀妃。

平时在宫中,各殿之间,基本是各过各的,除了大典抑或特殊节庆,也少有齐聚一堂的时候。而基本上,每一次,刘承祐都有不一样的感触。

十几个子女,一起在场,对自己这一大家子,刘承祐还是很有些自得的,子嗣繁盛,家族兴旺,换做任何人,都会有种满足感。

“我儿消瘦了,别京如此之久,又在战阵之上,可令人挂念,一国之君,一家之主,还是当慎重些!”看着刘承祐,太后李氏慈和依旧。

而刘承祐,比起离京前,确实消瘦不少,连肚腩都隐去不少,吹多了北风,皮肤也显得粗糙许多,不过,都难掩其精神之振奋。刘承祐的精力,向来是不错的,否则也无法承担起常年的繁重军国事务。

听太后这么说,高贵妃主动道:“是妾未能照料好官家,还请娘娘治罪!”

当然,谁都不会把她这话当真,刘承祐则对太后说:“劳娘亲担忧,是我的过错,此战之后,征伐之事,自有将帅为之,我当坐镇中枢,以安天下!”

刘承祐这话,既是在安慰太后以及他的女人们,也是在表明他的态度,自此之后,轻易不再轻征。事实上,到如今,放眼天下,已没有值得他御驾亲征的势力了,包括方经重创的契丹辽国。

“你不在的时候,宫中又添丁了,你这个父亲,可还没见过!”李氏又说道。

刘承祐自然发现了抱着符后与折妃怀中的两小儿,顿时露出笑容,逐一看过,抱了抱,分别是皇后所诞十子以及折妃所诞十一子。

当然,这二子,都还不在序齿之列。这些年,陆陆续续地,刘承祐也有好几名子女,未长而夭亡,让他,承受了几次丧子之痛,只能在宗室族谱之中,能够看到记载。

两小儿,折娘子所生,有些安静,不过大概受刘承祐的龙威抑或征战还朝所带的戾气影响,一如怀却哇哇大哭,结果嘛,孩子哭,刘承祐在笑。

太后与符皇后,则拉着郭宁妃叙话,嘘寒问暖,尤其关注她已然隆起的肚子。宁妃毕竟是第一胎,又经伴驾的旅程,虽然得到了悉心照料,但总难免行路,即便她身体素来康健,也需要特别注意。

几个年长的皇子中,还属刘昉最为活泼,嘴里喊着他又有弟弟了,要抱弟弟,但他没轻没重的,哪敢把脆弱的婴儿交给他。

有子女们存在,殿中的气氛很是热闹,弟弟妹妹们聚在归来的哥哥们身边,想要听他们将外边的故事。没错,小皇子皇女们,对于刘承祐这个亲爹,是有些生疏的。

不过,即便如此,这吵闹的气氛,也让刘承祐感到一阵温馨,征途的疲惫以及身上的锐气,都消散不稀少。

“来人,把东西抬上来!”刘承祐吩咐着。

很快,几名宫侍,抬着两口箱子入内,刘承祐手一指,说道:“这些,都是我在北边的缴获以及地方上的贡品,拣其菁华,给你们做礼物,各自挑选吧!”

贡品中,什么都有,珠宝、首饰、玉衣、瑞物,甚至首饰。很是吸引了一干人的目光,虽然这些年宫内的生活改善了很多,但寻常时候,后妃们还是不敢穿着太过华丽,没有把自己打扮得珠光宝气。

是故,对于刘承祐此番带回的礼物,还是很感兴趣的,目光都被吸引了。不过,都显得矜持,看着太后。

李氏见了,则笑道:“我年已老,不需这些打扮,媳妇们可自取!”

太后言在前,皇后也表示谦虚,这样一来,纵使再心动,也美人敢上前挑拣了。见状,刘承祐想了想,各自挑拣,不是个好办法,于是对符后道:“大符,你是皇后,就由你来分配吧!”

有皇帝命令在,符后也不再推辞,命人将礼物一一摆开,准别分配。刘承祐则停不下来,吩咐道:“命人在万岁殿准备一场晚宴,今夜,举行家宴!”

说着,刘承祐先行离开,不过,带走了太子刘旸。

符后这边,则从从容容地进行着礼物的分配,以她的眼光,当然分得出东西的好坏,先是将最珍贵的一串玉珠,交给太后,她知道,太后心里还是信佛的,好些年了,在没有巨大财富的情况下,朝廷也没有继续刻意打压,释家又有所兴复,不得不说,生命力真的顽强。

次之的,符后则命人包裹,赐与雍王府与魏王府。再次之的,此根据品级,一一分给诸妃、嫔、美人、皇子、皇女,至于符后自己,只拿了一盒胭脂。

她这一番做法,尽显大妇风姿。

刘承祐这边,带着皇太子刘旸,回到崇政殿。将近一年的太子生涯,显然让这小儿成长了不少,面上的表情不像以往那么丰富,显得心事重重的。

殿内,看着规规矩矩站在自己面前的刘旸,刘承祐不由想起了此前收到的密报,大抵在宰相们面前之时,他也是这般规规矩矩地坐着的吧。

“坐!”刘承祐吩咐着。

“是!”刘旸乖巧地应了声,而后正襟危坐。

“我不在的这段时间,你的监国表现,我很满意!”刘承祐的表情柔和了些,轻声说道。

对于自己选的太子,刘承祐还是以鼓励为主的。果然,见到父亲一脸和蔼,刘旸也下意识地吁了口气,应道:“朝政大事,都有诸位相公负责操持,儿只需旁观,不敢受奖!”

闻之,刘承祐不由笑了,说道:“军国大事,本就当由臣工们操持,岂是付与你这小儿之手!让你在政事堂陪同办公,即为观政,多听多看则已。说说看,有何感想?”

此时的刘旸,就像一个小学生,对答老师的作业,还是临时布置,临时回答。感想,并不容易给出答案。

皱巴着小脸,苦思许久,小心地看了刘承祐一眼,刘旸决定实话实说:“儿无他感想,只觉事务繁多,一事之后还有一事,大事之后还有小事,仿佛无穷尽一般。还有,相公们常有争执,但爹爹诏令一至,立刻达成共识,倾力合作......”

对刘旸的回答,刘承祐显然很满意,看着他,又道:“记住,除了多听,多看,还要多想,要有你自己的想法、看法,明白吗?”

刘旸迟钝了一下,清凉的眸子中露出一抹思索,这才点头应道:“我知道了!”

“课业可曾放下?”刘承祐又问。

“单日去文华殿,双日有太傅教政!”刘旸说。

“魏公也我的老师,国之栋梁,事务繁重,让他教你,我都觉得屈才了!”刘承祐则说道:“万万不可怠慢了他!”

“是!儿明白!”

并没有直接考校刘旸政务问题,作为皇帝,关怀了一下太子,作为父亲,教导了一下孩子,如是而已。

“你去一趟政事堂,传朕口谕,让诸公各安其职,朕明日再接见。另外,让宣徽院,准备一场庆功宴,枢密院、三司、兵部,对北伐有功将士的封赏,拟一个条陈出来!”刘承祐对刘旸吩咐道。

听刘承祐这一番话,刘旸是快速地拿出笔,记录下,然后又给刘承祐确认无误,方才拿着纸条,告退而去。虽说是口谕,但口口相传,最容易出错,刘旸的这个作风,很合刘承祐心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