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汉世祖 > 第282章 宋琪的治策

汉世祖 第282章 宋琪的治策

作者:芈黍离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20:14:29

第282章 宋琪的治策

“云中城的情况,你也看到了,百事萧条,破败不堪,如此景象,实令人心酸。朕派人查看过,山阳道其他州县城镇,也就应州因早被克复,损失小些,却也好不到哪里去!”对着宋琪,刘承祐轻叹道:“想要百姓安治,复农复耕,重建城垣,是个艰巨的任务啊!”

“陛下明察秋毫,切知民生疾苦,实明君之垂范啊!”宋琪先舔了一句,然后语气沉重地说道:“不瞒陛下,臣这一路赶来,沿途所过,确是一片凋敝,满目疮痍,十室九空,尤其怀安境内,更是荒无人烟,情况着实不容乐观啊!”

“不积跬步,无以千里,这治理山阳的第一步,你打算怎么走?”刘承祐问道。

对于此点,宋琪显然早有思考,此时面对皇帝的考问,不假思索答来:“陛下,臣以为,首要之事,当招来流民,安抚百姓,使其各归田园,发放粮种耕具,殖些晚谷,复垦复耕。但是,这需要给山阳一个安定的环境......”

“有什么话直说,不必迟疑!”事实上,刘承祐挺不喜欢这种话说一半,让人去猜的话术,但总有人喜欢这么做。

见状,宋琪赶忙说道:“山阳毕竟是边防道州,与契丹接壤,此番大战,汉辽双方结下深仇大恨,辽人死伤惨重,早晚谋求报复。倘若今后,长年战火,兵燹不止,纵使有心治安,也无力为之!”

宋琪这话,提到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那边是与辽国的关系的处理,这也是山阳道最特殊的地方,作为首当其冲的北部边防要地,这是一道长官不能不考虑的事情。

微微颔首,刘承祐越发觉得,用宋琪是用对了。见他面露踌躇,刘承祐出言宽慰道:“契丹的威胁,你暂时可以放心,如今其方经内乱,无心他顾,且即便他们平定了叛乱,以其如今的十里,不休养个十年乃至更长时间,是不敢轻易南下的。

朕与柴枢密已经围绕大同府,构建了一条新的防线,由王彦超、郭崇威二将负责,他们都是军中宿将,能力出众,皆负兵略,足以拒敌。

虽不敢谈固若金汤,但小股敌军袭扰,足以歼灭,大批辽军来犯,也可拒之,以待援应!”

听皇帝这么说,宋琪稍微安心了些,瞧着了他一眼,试探着说道:“敢问陛下,这北戍军队的辎需补给,由谁供应?”

注意到宋琪小心的模样,刘承祐不由笑了,道:“放心,在这方面,朕不为难你,在民生未复之前,由兵部调配,直接供应,地方上,由河东协饷支援!”

顿时就松了口气,宋琪心中暗道,皇帝果然还是很英明的。瞥了他两眼,刘承祐侧过身子,脸上挂着和煦的笑容:“朕在云中等你,就是想和你谈谈山阳道的治理问题。有什么困难,有什么条件,需要什么政策,你尽管提!”

这么一说,宋琪两眼顿时一亮,精神都振奋不少,连日赶路的疲惫仿佛一下子消散掉了一般,不过,还是保持着谨慎,问:“任由臣提?”

“当然,只要合理的,朕概无不许!”刘承祐说道。

皇帝虽然如此允诺,但宋琪也没有贸然提要求,而是认真地想了想,说道:“陛下,臣以为,如欲恢复重建,最重要的,是粮食与丁口。听闻云中空竭,还望能够迁徙人口,以填补云中!”

“卫王北上之时,曾救了一批百姓,有近一万六千人,虽是老弱妇孺,但都是云中当地人,朕已命人,将之召还。郭崇威、石守信出塞,也救回了地两千多汉人青壮,再加上河东的几千土谷浑人,朕全都交给你。

至于剩下的,如何招徕百姓,吸引人口,就要看你的手段了,朕不会设阻。朝廷方面,今后也会适当地进行移民,但不会强制。今后朝廷流徙之罪犯,首先就往你这边送!”刘承祐说道。

“多谢陛下!”宋琪已经有些兴奋了,只要有人,那就什么都会有,对此宋琪认识很清醒。

“出塞大军缴获的牲畜,牛与你一千头,羊两千头,各类马匹一千,钱十万贯。”刘承祐很大方的样子。

事实上,真的很大方了,对于需要在废墟中重建的云中而言,是笔巨大的财富了。

“至于粮食,自军粮中,分五万石给你!”刘承祐又道。

此前,因为难料云中战事会持续多久,后勤方面,是按照二十五万大军,三月用粮的消耗来配备的,前前后后,李处耘共向云中转运了近四十万石粮面。

经过作战的消耗,以及带足撤军返程军民的口粮,还可以在云中剩下约二十万石,作为供应几支防御边军的军粮。毕竟,转运到云中不容易,没有船运,其中的损耗浪费,更加严重。刘承祐直接划四分之一,给宋琪做行政之用,足见支持。

“谢陛下!”宋琪是千恩万谢。

“别忙着谢恩,你若是能将山阳治理好,恢复好,就是对朕最好的感谢。还有什么需要,一并说了吧!”刘承祐抬手止他。

“是!”宋琪情绪平复下来,倒也不客气,从容说来:“山阳府州县镇,经此凋敝,亟需休养,臣希望,朝廷能蠲免五年税收,施惠于民。”

“准!”

宋琪眉开眼笑,他已经在暗中筹划,接着免税的机会,吸引一些百姓前来,加快云中的恢复。

“一府三州之下,辽制已不足以用,似怀安县,几乎空城,臣以为可以适当进行废置整合!”

“可以!”刘承祐颔首:“此事,你可根据县镇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奏报东京批复!”

“山阳之治,靠臣一人,是难以成就,还请朝廷能够调派一些熟悉汉制的得力职吏,以充实州县!”宋琪又道。

“这一点,朕也有所考量,已经发文东京,着吏部选派!”看着宋琪,刘承祐道:“朕可以向你透露一点消息,在山阳为官者,今后升迁考比,皆多提一级!”

“陛下英明!”宋琪当即赞道,一副拜服的样子。

“另外!”说着宋琪又看了刘承祐一眼,有点谨慎地说道:“臣希望,能在边境,重开榷场,所获之利,用作重建事宜......”

听出了一点不寻常的意味,刘承祐眉头轻皱:“你说得详细点!”

注意到皇帝变得格外认真的神色,宋琪也是心中微紧,但面上沉稳,将他心中的想法吐露出来:“自去岁汉辽交恶起,边市贸易萧条,榷场纷纷关闭。这于我朝而言,无足轻重,但对胡人而言,却是关乎利害。其余货物,暂且不提,唯盐、茶两物,乃是其生存之所必需。

臣以为,如今辽国虽然交恶益深,但商贾货殖,却有发展的潜力。尤其对于辽国的普通的部民而言,他们久未得到来自大汉的盐茶,一旦开了个口子,就像决堤的洪水,能获大利。

并且,臣以为,如欲征服辽国,仅靠军事战斗,是远远不足的。今汉辽之间,形势大变,强弱互相易,倘若能通过商贾贸易,互通往来,拉拢一些辽国部族,投靠大汉,将来,未必不能通过内部,瓦解契丹政权......”

宋琪的这番话,再度让刘承祐高看了他一眼,此人当初在辽国的体制下不是白待的,见识方面,要远超其他汉臣,对其认识,也更清楚。并且,是个实干的人才。

然而,对其所请,刘承祐考虑几许,却说道:“榷场可以重开,交易可以往来,部族可以拉拢,但盐、茶之事,自有三司盐铁使统筹负责。具体能否如你所言那般落实,朕还当听取三司的意见!”

刘承祐说得平淡,但语气很坚定。见状,宋琪也不好固请,只是心中难免失望。

身处的位置不同,刘承祐看到东西也就不一样,按照宋琪的想法,这是在攫取三司的权力,放大点来说,就是地方政府与中枢机构争权争利。

根据宋琪的意见,由山阳道主导此事,方便省事,虽然看起来,是个互惠互利的事情,但是,他也不愿意轻开这个口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