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汉世祖 > 第84章 刘承祐的决定

汉世祖 第84章 刘承祐的决定

作者:芈黍离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20:14:29

第84章 刘承祐的决定

等跨过易水,进入瓦桥关内,下得銮驾,站在军衙前,看了看布置,作为军主民辅的城关,衙门的气质都明显不一样,牌匾上的文字,都透着股铁血与肃杀。

稳稳地站在方整的青石地面上,瞥了眼身正腰直的罗彦瓌,刘承祐说:“劳你这北面大将给朕侍驾扶辕,辛苦了!”

“陛下远在龙廷,千里之遥,未能侍候,今能伺驾,聊效犬马之劳,乃是末将的荣幸!”罗彦瓌这般说道。

“你有此心,甚慰!”刘承祐道。

“衙中已收拾妥当,请陛下移驾!”罗彦瓌拱手说。

后边,皇后、贵妃及诸子,也在宫侍相随下跟了上来,一家人整整齐齐站在一块儿。没走两步,刘承祐忽然扭身唤道:“安守忠!”

“在,陛下有何吩咐?”白净英伟,一身玄甲的安守忠站了出来。

现年二十五岁的安守忠,因为淮南大战的功劳以及多年宿卫宫廷的履历,如今已成为龙栖军右厢都指挥使,此番,特意被刘承祐点名,随驾北上。当然,刘承祐这般做,也是考虑到安审琦,给这父子一个相聚的机会,毕竟,安审琦一大把年纪了,就这么个独子。

指着身后停靠着的銮驾,刘承祐吩咐着:“你带一队人,赶着此车,沿着官道北上,迎接燕王。接到他,让他乘御驾南来,告诉他,朕在关内等他!”

“是!”安守忠不加迟疑,应命。

而在旁,闻听此谕的北面将帅们,多有些意外,觉得天子对那赵匡赞,有些过分优渥了,竟以御辇相迎,供其乘坐。

至于安审琦,眉头不禁皱起,他有些琢磨不透皇帝此举的意向,是示恩宠以麻痹赵匡赞方便行事,还是决定继续恩抚,不作处置?

审思的目光,小心地从天子面庞上掠过,只见得一脸平静,面态间甚至还看得出少许笑意。而刘承祐,则迈着从容的步伐,在众星捧月之间,进入衙中。

后衙之中,刘承祐端坐于案,一口一口,抿着茶汤,符后在旁,亲自烹煮着茶水。

见他那副神情,符后动作优雅,给他斟茶,不由轻声发问:“二郎,你有心事?”

“被你看出来了。”刘承祐抬眼看向美后。

大符玉唇,勾起一道美妙的弧度,说:“你的表现,太过明显了。夫妻这么多年,你可少有这般样态,又遇到什么难题与无法抉择的事了?”

熟知深浅,心心相印的夫妻俩,几乎没有秘密可言,尤其在,刘承祐没有刻意掩饰的情况下。

看着符后那美丽大方的玉容,刘承祐摇了摇头,道:“倒也不是什么难以抉择的事情,利弊的权衡,我已想得很清楚,只是心头,有点淡淡的郁结罢了。”

“与北面的军事有关?”大符问。

刘承祐点了点头,却没有吐露细情的意思。见状,大符也不多问,对于刘承祐不愿意说的事情,她从来不勉强,也不多张口。

想了想,大符近身,亲手给刘承祐端起茶杯,笑道:“我虽然不懂兵事,却也能看出,北面将士雄健威武,诸将对你,也十分恭敬。有这些忠将勇士相护,保国靖边,我相信,没有什么困难是二郎无法解决的!”

“这倒也是!”刘承祐坦然地对符后之言,表示认可。

事实上,在这不长的时间内,刘承祐已经想得很清楚了,对于幽燕,对于赵匡赞,暂时不作处理。原因很简单,在削方诸国,完成“先南”战略之前,他需要的是稳定。

如今北面,保持着一个平衡安定的局面,并不容易,在有既定路线可循的情况下,实不便掀起一场变乱。

要知道,他此番北巡,除了察看民政民生之外,就是为了安抚军心,加强防御,保证北境的稳定。在这样的前提下,他又怎么会选择主动搞事,打破那平衡。

诚然,对于安审琦的建议,刘承祐是有所动心的,然而,事分轻重缓急,在国家整体战略面前,幽燕的问题,也成次要的了,需要让步,往后放一放。

燕军的存在,对于朝廷的权威而言,是个挑战,是个弊端,时间越久,或成痼疾。但是,其亦有其局限所在,其实力的增长是有个上限的,想要拜托朝廷的影响,是很难的。

将来,无南顾之忧后,再行北向,解决幽燕的问题,也会更有底气些。

当然,决定是容易下的,但让刘承祐心里有所郁结的,却是那种“受制于人”的感觉。如今的刘承祐,已不是当年的那个少年天子了,已不需要如履薄冰,事事谨慎小心,忍让、退避的行为,这些年已经少了很多。

随着时间的流逝,年纪的增长,刘承祐的性格中的占有欲与掌控欲也在不断加强,处事风格也越发强势。

关于幽燕的问题,怕只有赵匡赞主动还政献军,才会让他心情通畅释怀。至于其他,只要需要朝廷施以手段,都不是最“完美”的解决。不过,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动物,对于赵匡赞会作何选择,如何反应,刘承祐也都能理解。但是,理解归理解,心里究竟怎么想,则是另一件事。

同时,刘承祐也忍不住思考,安审琦为何会主动提起解决幽燕之事。认真考虑下来,只能用在其位,谋其政,来解释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这些年,大汉频频用武于南方,战果辉煌,一大批的将校,得以脱引而出,建得功勋,光耀门楣。

对此,北面的将士们,岂能没有想法。而安审琦作为北军的一把手,自然需要有所表示。另一方面,前任的何福进,有治安拓土,构建防线之功劳,他安审琦北来,若没有建树,最终很可能只是在都部署的位置上待个几年,就卸任。

未来几年内,北面若无事,那么今后都与他无关了。北伐契丹,以其年纪,也是赶不上的,就算赶上了,皇帝用不用他也是个问题。

幽燕的问题,若能在他任期内解决,对于安审琦而言,也是个提升自己家族在大汉地位的机会。

同样的,安审琦若被刘承祐安排在南边,负责方面之任,料他也决计不会关心幽州问题,估计连提都不会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