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汉世祖 > 第132章 做媒

汉世祖 第132章 做媒

作者:芈黍离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20:14:29

第132章 做媒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喜欢就分享

没有在慕容彦超的况上多谈,刘承祐辄而问道:“侯益在着力整治东京治安问题,市井之间反应如何?”

虽然侯益已然向刘承祐汇报过了,但是,兼听则明嘛,武德司的存在,就是让他从多个视角来了解下的。

“可以说卓有成效!”和侯益并没有什么利益冲突,李少游不加犹豫,直接道来:“开封府中,数名民怨深重的职吏、衙差被罢职、问罪,活跃于两市之间的无赖之辈遭到严厉压制,侯府尹又布告外城,重申管理条制,时下市面上有如清风拂过,秩序井然。”

“如此寒冬,还有此澄净之风?”刘承祐意味深长地说了句。

“东京的百姓,近来都在夸侯府尹秉公执法,铁面无私。”

闻言,刘承祐不由嘀咕:“开封有个侯青天?呵呵......”

“什么时候,朕要出宫亲眼去看看,市井之间,究竟是个什么模样。”刘承祐幽幽一叹,说道。

他一向自诩体恤民,知民间疾苦,然而当了皇帝之后,他是越发脱离民俗了,尤其是平叛还都之后,那种与底层的疏离感愈加强烈了。

就眼下,在深宫之内待久了,京畿内外,市坊乡野,究竟是个什么况,刘承祐脑子里可没有一个足够清晰的概念。

奏章上治国,大抵如此,即便有武德司不时汇上民况舆,仍旧没法让刘承祐安心。

此时听刘承祐发此感叹,李少游当即道:“官家若出宫巡察,百姓们必感君上体恤民之。”

“御驾车撵随行,能看出什么东西?”刘承祐问了句。

李少游一愣,不过以其机警,也明白过来,脑中立时想起,当初刘承祐还微服出巡过,下意识地劝道:“市井闾里,五方杂处,官家九五之尊,肩家国社稷之重,实不可轻险地恶处啊!”

“东京,天子脚下,首善之地,怎么还变成险地了?”听其眼,刘承祐眉头一皱,轻斥道。

见状,李少游赶忙道:“臣失言,请官家恕罪。”

“不识民,怎知民间苦。怎么,你也和杨邠那些外臣一样,希望朕枯守宫,垂拱而治?刘承祐继续bī)问,语气更厉。

闻斥,李少游颇感冤枉,他只是常进忠,表示对皇帝的关心罢了,不知道刘承祐哪里来的这么大反应。不过,心中腹诽,面上仍旧老实地很:“臣无此意。只是圣主不乘危而徼幸,臣只是担忧官家的安危。”

刘承祐呢,当然没那么易怒,只是借机敲打震慑一下李少游罢了。他这个表哥,明显属于“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类型。很聪明一个人,头脑灵活,政治眼光精明,但是好色、易怒、孤傲、恃强,御史台那边,直接参李少游与武德司的奏本可不少。

“罢了,表哥的忠心,我岂不知。”脸变得很快,刘承祐又对李少游安抚一句,连称呼都不那么正式了。

说来说去,如今满朝众臣,最受刘承祐信任的,还得数李少游。否则,即便有亲加交,刘承祐也不会吧武德司交给他统管。时下,武德司的势力,还在不断扩充之中。

感受到刘承祐轻言抚慰的语气,李少游郁闷的心也稍微缓和了些,保持着恭顺。

稍微交待了一下武德司的工作,便放李少游退下。刘承祐再度拿起书册阅读起来,迅速入神。所读之书为《庄宗实录》,乃太常卿张昭所献,那是位藏书大家,也曾参与编纂。

对于后唐庄宗,刘承祐是格外感兴趣的,这毕竟是“五代”历史上除郭荣外最有可能统一华夏的帝王。同时也抱着一个复杂的心,察其功过,究其得失,最重要的,以其为鉴。

《庄宗实录》所载,基本属实,秋笔法很少,对其功过记叙,可详细地很。当然,不排除史官,稍微多黑一下。李存勖后期若不足够昏庸,又岂能凸显李嗣源夺国之正?

不管怎么样,总得来说,对于李存勖,刘承祐还是抱以惋惜之的。

“官家,冯相公求见!”刘承祐正沉醉于对《庄宗实录》的细研之中,张德钧小心地打断他。

闻言,刘承祐动换了个姿势,放下册书,深吸了一口气:“朕今,可是难得闲暇啊!”

就练字、读书的时间,先是边归谠,再是李少游,如今冯道又来了,大冬天的,倒都不犯懒。

听其语气,张德钧试探着问:“是否谢见冯相公?”

继位以来,刘承祐还从来没有对臣子避而不见过,直接回应:“宣!”

“臣冯道——”

“免了!”面对冯老狐狸行礼,刘承祐直接扬扬手,示意其坐,老胳膊老腿的。

刘承祐也直接,问:“冯卿所来何事?”

闻问,冯道老脸上,谦和的笑容中透着喜意,不过仍旧稍微酝酿了下,兜着圈子:“陛下,自耿宸妃薨后,宫中未添一新人,以致后廷空虚,陛下徒幸圣人与贵妃。如今,陛下膝下,只大皇子煦一子,血脉实在微薄,实不利江山传承......”

刘承祐神之间,顿时露出不悦之色,淡淡地瞥着这老狐狸:“朕年岁不满双十,卿等也常言朕富有秋,劝朕戒急,现在就谈江山传承,太早了吧!”

天子似露不满,冯道倒也不慌,谨然如旧,拱手道:“帝室枝叶不丰,终不利国本之巩固,老臣只是建议,陛下宫中,当充盈些新人。”

听其言,刘承祐认真地扫着这只老狐狸,直起了:“冯卿有什么目的,直言吧,不需兜圈子!”

迎着刘承祐的目光,冯道这才道来:“启禀陛下,永安军节度使折从阮膝下有孙,名曰赛花,容貌端正,智略英奇,此番随折太尉进京,陛下或可收纳宫中......”

听冯道这么讲,刘承祐没有太过惊奇,一副了然之状,这老狐狸,竟是给他来做媒了。

不过,脑中立刻浮现出,那冬至宴上,那个坐在折从阮边的妙龄少女,英姿勃发、俏脸微醺之态,如今还有印象。

一抹沉思,浮现于刘承祐脸上。冯道也未再多言,只是静待刘承祐考虑。

抬眼瞥了下冯道,这老狐狸,竟然主动来提此事,可不似其以往的作风。

“折公,是否上门拜访过冯卿?”刘承祐问道。

听其问,冯道老眼中讶意微闪,拜答道:“不敢有瞒陛下,折太尉确实上门,托臣以说项之事,臣以此利于家国天下,不敢推辞。”。

冯道这话,倒是说得漂亮。

闻言,刘承祐微点着头,悠然道:“难怪,此番折公进京,会携他家女郎而来......”

喜欢就分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