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汉世祖 > 第171章 我能说,我看上的是符家二娘子吗

第171章 我能说,我看上的是符家二娘子吗

"爱书网"访问地址

“符公!”去万岁殿的途中,刘承祐正巧撞见符彦卿,立刻打了个招呼。

闻声,符彦卿立刻收起了眼神中的少许恍惚,看着刘承祐,谨重地回了个礼:“太子殿下。”

“符公这是面圣结束了?”刘承祐轻松地与其寒暄着。

符彦卿答道:“得见君颜,臣实感荣幸。”

“观符公眉色凝沉,似有顾虑。孤且唐突一问,发生了何事,孤能否帮上忙?”刘承祐注意着符彦卿的表情,言语亲切地问道,拉近关系的意图很明显。

符彦卿也观察着刘承祐,穿着一身得体的衮龙袍,在权力地位的加持下,明显更英俊了,年纪尚小,但自刘承祐脸上已看不出一点稚气。

能够感受得到刘承祐的拉拢之意,但闻其问话,符彦卿不由暗自思索,这太子殿下难道不知?

心里虽然嘀咕,但态度上符彦卿很温顺,脸上愁容尽展,说道:“无甚。陛下给了臣一恩典,臣受宠若惊,故有此彷徨。”

“能让符公都彷徨的恩典,想来确实不小!”刘承祐说道,眼神中的好奇色却是更重了。

张了张嘴,符彦卿倒是没直接说出来,再向刘承祐一礼:“殿下若有要事见陛下,臣不便多扰,这便告退了!”

“符公慢走!”

望着符彦卿稳步离去的背影,刘承祐眉头稍微褶皱了一下,符彦卿的反应有些奇怪,尤其是他临走前看着自己的目光......

“臣参见官家。”入殿,拜见。

“平身,免了这些俗礼。”刘知远轻声道。

不似在符彦卿面前,此时刘知远窝在榻上,缩在被子中,倚着靠枕,衰态明显。看着卧榻前英姿飒爽的儿子,面容沉肃,但锐气却是蓬勃而出,老眼之中,不禁流露出一丝满意之色。

“父亲要保重龙体!”见刘知远要起身,刘承祐亲自上前,将他扶坐而起,看着老父略微泛白的嘴唇,轻言关心道。

“无妨,还撑得住!”刘知远倒是淡然,虽未掩饰老朽之态,但语气神情间仍旧带着家国之主的倔强的刚毅威严。

“监理朝政,你的作为,我都听说了,沉稳有度,审慎而行,我很满意!”刘知远夸了一句。

“没让父亲失望,儿这心中却是宽解不少。”刘承祐表现得,很谦逊。

“听说出兵关中之事定下了?”刘知远以一种肯定的语气问道。

刘承祐点头:“经儿与诸宰臣商议,以王峻为凤翔巡检使,领五千禁军,前往关中,会同关右诸军,抵御蜀军侵袭。前期兵马已调动至潼关,今晨王峻业已上路西行。”

“王秀峰是个人才,这些年鞍前马后,出使随军,能干颇著。虽是首次独当一面,以其才具,倒也足使朝廷放心。”刘知远打起精神,以老父亲的姿态唠叨评点着:

“关右的情况,外患虽急,然首在内忧。只要侯益不附敌,局势轻易之间不会恶化。”

“丹书铁券、免罪诏书,已发至凤翔,送到侯益手上。朝廷优容如此,倘侯益仍怀异心,那么纵使国事再艰难,咬着牙也要将之平灭,一劳永逸!”刘承祐淡淡地说道,显然早有心理建设。

点了下头,刘知远还是叹了口气,说:“只是禁军西进,唯虑侯益疑忌,举叛啊!”

刘承祐却是抬手握了下拳,坚决地说道:“朝廷不可能一直这么投鼠忌器,不能将关右的局势寄托与侯益的态度之上,故禁军西进,势在必行,不管凤翔反应如何,朝廷必须得将主动权握在手中!”

“吾儿见识如此,我心甚慰啊!”对刘承祐的反应,刘知远慨然一叹。欣慰的同时,目光中又不禁流露出一丝萧索,给刘承祐一种英雄迟暮之感。

又拿几件政事向刘知远汇报,征求他的意见,听从他的教诲,结果自然全数得到了刘知远的认可。事实上,刘知远在为政上的能力,实在不怎么样,此前都是尽委以杨邠、王章、苏逢吉等人。朝政大事,基本都是经过刘承祐与大臣们商议过后施行,所以就算刘承祐咨之以事,刘知远正常情况下也拿不出什么更好的处置办法。

刘承祐这般耐心地汇报,除了告之以监国情况之外,自然也是有作秀成分的。越是在这种敏感时刻,到了紧要关头,越不能放松,要让刘知远心安。皇帝还没驾崩了,他这个太子不能专横独断,表现得太着急。这两日,杨邠那厮,可往万岁殿这边跑得勤快。

一股子倦意,再度浮上面庞,刘知远问:“听说你这几日,在军政上与杨、史二人争执很激烈?”

言罢,不由重重地咳嗽了几声,刘承祐当即坐在榻边,给他推着背。等他好受了许多,方才说道:“儿与杨相他们,只是政见不同,理念之争罢了。都是为了江山稳固,朝政通畅,无甚大事。”

见刘承祐说得轻松,刘知远默默地吁了口气,略作沉吟,看着他道:“杨、史二人,都是国之栋梁,秉执军政,你尚需他们扶持。政见不同可以,但万不可把场面闹得太难看,影响朝堂团结。你为太子,当知和协文武,同舟共济,共度艰难......”

“儿臣谨遵教诲!”不管心中如何作想,对刘知远,刘承祐始终表示恭顺。

“官家,该用药了。”这个时候,内侍前来禀报。

很快,随侍在万岁殿的太医入内,身后跟着药侍,手里端着一碗药,冒着热气,散发着药味。

“你们退下吧!”先经试药,无异,刘承祐接过药碗,让他们退下。

李氏去大相国寺替刘知远祈福了,故刘承祐决定亲自侍奉汤药。

药虽加了糖,但味道仍旧不好,在刘承祐的侍奉下,刘知远拧巴着脸喝了几口,便再无喝药的兴致了。

看向刘承祐,说道:“朕给你找了个太子妃。”

突闻此言,刘承祐稍感讶异,脑中立刻便想到了方才符彦卿异样的表现,问道:“不知父亲属意何家娘子?”

“岐国公家长女!”刘知远说。

“这......”闻言,刘承祐面上未见喜色,反而露出一丝迟疑:“符家长女已许河中李守贞之子,是否不够妥当?”

“有何不妥!”刘知远接过丝巾,擦了擦嘴,说:“一纸婚约,废了便是!”

刘承祐还是微微摇头。见状,刘知远反倒惊奇:“难道,你觉得符家女,不配做你的太子妃?”

“自然不是!”

“那你有何顾虑!”刘承祐迟疑状,大异从前,让刘知远有些不耐。事实上,自病重之后,刘知远的耐性一直不佳。

“符、李两家本有婚约,若夺婚,传扬开来,总归理亏,且一定会恶了李守贞。眼下,关中形势濒危,河中当要冲之地,若将李守贞逼反了,其率蒲军渡河西向,那不管是对关中,还是对整个大汉而言,都无异于一场灾难!”刘承祐道出其隐忧。

闻言,刘知远也没那么轻松了,垂死病中惊坐起,倒抽一口凉气,说道:“此事,是朕欠考虑了!”

“然话已向符彦卿挑明,为之奈何?”

刘承祐叹了口气,似乎有点可惜,还是冷静地答道:“符家女,自有资格居太子妃之位。儿臣闻,符公膝下有三女,除长女来京之外,尚有次女,年方二八,聪慧伶俐,如欲拉拢符公,结亲符氏,可求取其次女!”

听刘承祐之言,刹那间,刘知远觉得这是个不错的解决办法。但是,深思之下,还是摇摇头:“朕已许下婚约,岂容更改,倘如你所言,朕颜面何存?”

不就是变长女为次女嘛,刘承祐实在不知,刘知远纠结在何处,就为了那点颜面?并且,若得各娶一女,便成连襟,也可趁势安抚住河中那边。早就听说了,自从“把兄弟”杜重威落得个满门被诛的下场后,李守贞在河中可是惶恐不安。

虽然大符的“名气”很大,若是寻常时期,也就罢了,但正当关中局势紧迫,与江山的稳固相比,一个女人,还不至于让刘承祐头脑发昏。再者,有个小符皇后,也不错啊......

小心地劝道:“李守贞那边!”

“朕不信,李守贞敢造反!”刘知远却是莫名一怒:“这些方镇,若真敢与朝廷相抗,必讨灭之!”

嘴角扯了扯,刘承祐暗道,以当下中央对地方的约束力,有什么是方镇不敢干的。造反虽然不容易,但真给对方一个借口与机会,你看他敢不敢。想想当初刘家在河东,又是如何对抗后晋朝廷的......

沉默了一会儿,刘知远才道明他真正的想法:“朕听闻,有术士言符家长女贵不可言!你还不明白吗?那李守贞为其子求娶,只怕也是心怀异状,你得善防之!”

此事,刘承祐倒也有所耳闻,只是他不怎么信术士之言,故不在意。但刘知远这土著,可在意得紧。

稍微冷静了下,刘知远说道:“此事,或可不急,可拖上一段时间,找个借口将符氏留在东京,等王峻那边进展如何,再做区处!”

刘承祐考虑了下,暂时还是可以这么操作的,轻舒了一口气:“看来,儿臣得上符门一访了!”

“你可顺势求取其次女!”刘知远说。

刘承祐微讷,嘴角扯了扯,还真没怎么见过,这么积极给儿子找女人的!

事实上,对于大符,刘承祐还是有些想法的。毕竟,在原历史上,符家三姐妹,唯有这大符,最为出众,沉稳勇敢,大度明理,堪称奇女子!

这样的女子,那李守贞之子,怎配拥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