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汉世祖 > 第127章 打破潜规则

汉世祖 第127章 打破潜规则

作者:芈黍离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20:14:29

第127章 打破潜规则

让卢多逊成为大汉开国以来第一个被杀的宰相,这话从刘皇帝说出来,哪怕语气森冷些,但轻飘飘的,似乎没有一丝负担。

而对于此时在场的几人来说,就有种振聋发聩的感觉了,刘旸稍微抬头,吃惊地望了刘皇帝一眼,然后又微微埋下,掩饰住苦涩的表情。

至于高琼,好似什么都没听到,什么都不懂一般,眼睛直勾勾地盯着稀疏泛黄的草地,与虫蚁做着眼神交流,然而内心却是波澜起伏。

事实上,在太子来之时,高琼就已经想告退了,但是,把不准刘皇帝的脉,不敢贸然退避。而皇帝与太子之间的问对,却无法阻遏地一股脑儿地往他耳朵里钻,挡都挡不住。

当听到刘皇帝给卢多逊判处死刑之时,哪怕是高琼,心头都不禁哆嗦了下。高琼固然与卢多逊不熟,甚至从来没有什么交际,但那毕竟是宰相啊,是朝廷中明面上除赵普之外权势最重的大臣。

然就是这样的身份,这样的地位,刘皇帝说杀就要杀了。高琼虽然缺乏文化素养,但他并不蠢,相反很聪明,有一定政治嗅觉,对局势的把握也向来敏锐,没有那份见识与决断,也不会在当年关中蜀乱之时把最大的一块蛋糕给抢到了,亲自擒拿叛军首领王顺,那时候的高琼还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盩厔县尉。

而高琼心惊的,也正是卢多逊被杀可能带来的影响,诚然,大汉一直以来,都没有“刑不上大夫”的传统,过去的三十年,因为各种罪行被杀的官吏更是成百上千,但从来没有杀过宰相。

在大部分人的认知中,登堂拜相,那不仅代表着权势地位,也身加光环,是超脱一定等级的,与一般的大臣官僚是两回事。

即便犯错,抑或政治斗争失败,贬职外放也就是了,过去基本也都是这么做的,何必杀头呢?很多人提倡的仁恕之道,追求的政治成熟,大抵就是从中体现出来的。

别看卢多逊被安排了几十条罪状,那么多人攻讦弹劾,但大部分人只是持把他拉下马来的心思,以便谋取政治利益,真正想让卢多逊死的,恐怕没有多少。

把卢多逊贬出京城,再让“卢党”占据的诸多职位空出来,这样的结果就能大部分人满意了。而上表请杀卢多逊的,要么是仇怨深重,要么是目光短浅没有“大局意识”。

但如今看来,这个几十年形成的潜规则,满朝公卿官僚达成的共识,似乎要被打破了。哪怕这种潜规则与共识,是刘皇帝有意无意中培养出来的,但如今,鉴于诸多不满以及心中积压的各种负面情绪,让他迫不及待地要发泄出来,亲手打破,给公卿官僚们树个典型,给他们再带上个紧箍咒。

高琼自然想不到那么深,但他也不免浮想联翩,宰相能处死,那将帅呢?大汉这么多年,同样的军法处置了大批将校军官,但高级别的将帅,也从来没有杀过,至多夺权免职。

卢多逊这个口子一开,是不是也意味着,将帅们也不那么安全了?

刘皇帝并不在意身边几人的反应,而迅速收敛起气势,平和地问道:“听说卢忆已经死了?”

闻问,刘旸不敢怠慢,叹息一声,语气中带着少许怜悯:“卢忆病逝于十日前,只是,到目前为止,家人只是简单收殓,设灵堂,也无人过府吊唁......”

听此禀报,刘皇帝脸上没什么动容,不过,语气却是完全缓和下来,沉吟了下,道:“卢多逊这父子二人,完全是两类人。卢忆尽忠王事二十余年,便无大功,也有苦劳,如今晚景凄凉,落寞而去,我心中,也终究不忍。

吕蒙正代禀,则更令我感慨万千,如此怎能不遂其愿。这样吧,让卢府家人扶灵出京,还乡归葬,至于卢多逊家人,就不必流放边陲了,就让他们在乡里种地自养吧!”

听刘皇帝这么说,刘旸郑重地应道:“是!”

同时,心中也暗暗松了口气,刘皇帝如此安排,终究没做得太绝,还保有一丝怜悯。当然,这也得益于卢忆的深明大义。

“卢多逊他们不敢擅自做主,其他人呢?”刘皇帝问道。

“经过这数月的调查审判,陆续有了结果!”

“直说!杀多少人?”刘皇帝瞥了刘旸一眼。

刘旸顿了一下,方才缓缓说道:“根据三法司的审断,最终决定,判处死刑者,达八十三人,余者根据罪行轻重,各处流刑!”

闻言,刘皇帝露出了一点笑容,但是不满意的笑容,澹澹道:“少了!”

而后,在刘旸有些惊悚的目光中,做出指示:“至少两百人!”

八月的秋风,并没有那么冰凉,甚至让人感到爽快,然刘皇帝这话一出,却令人感受到彻骨的寒意。这样**裸地,以处死官员数目作为指标,实在是,残暴。

刘旸张了张嘴,下意识地想要劝阻,然而,见到刘皇帝那不容置疑的表情,还是不得不按捺下心中的忧虑。

刘皇帝则不管刘旸的想法,自顾自地说道:“快中秋了,如此佳节,不便多添杀戮,就留待中秋之后,单独秋决。届时,让公卿大臣们都去观刑,都好好看看,这些结党营私、贪污**者的下场,还有!你亲自去监斩!”

在刘皇帝满带压迫的目光下,刘旸哪怕心里堵得慌,也不敢不应,只能埋头拱手:“是!”

......

回宫的路途间,刘皇帝让刘旸与他同乘銮驾,刘皇帝依旧澹澹然地坐在那里,还有兴致拿着一卷《开宝总类》阅读,内容还正是有关刑法一类的东西。

刘旸毕恭毕敬地坐在一旁,身体随着銮驾的行驶微微晃动,只是看起来,略显消沉,面色深沉,满脸凝思。

随着东京城垣越来越近,刘皇帝放下手中书卷,终于开口了:“怎么,还没有想通?”

闻问,刘旸摇了摇头,略作沉吟,还是说道:“卢桉爆发至今,已然震动朝野内外,抓了那么多人,爹要少卢多逊,儿也认同,然,一定再诛杀那么人吗?”

听到这话,刘皇帝并没有恼怒,目光平静地看着刘旸,缓缓道:“我不知道你何时变得这般妇人之仁了,我当然也清楚,为了你所谓的安稳人心,可以少杀人,甚至不杀人,但是,这一次,必须要杀!

朝廷安稳了这么多年,太平是太平,但也积累太多问题,发生了一些弊病,需要整顿,卢多逊结党的问题,就是其中最鲜明的表现。

对此,朝廷不得不施重手,处严刑,非如此,不可震慑朝臣。根本性的问题,我早说过,是难以解决的,但哪怕是治标的办法,也该用一用。

我也知道,按照以往的惯例,有些人是可以不用死的,他们的家人也可以不用流放,然也正因如此,我不能让他们养成了习惯,把朝廷的宽容,当成他们肆意妄为的依仗。

有些问题,非严刑峻法,不足以让其警醒!卢桉搞得这般大,牵扯出这么多人,绝不能虎头蛇尾,非人头滚滚,鲜血淋漓,不足以取得成效。

我再提醒你,任恕,是对那些忠臣廉吏、良民百姓的,不是对这些党同伐异、违法乱制的贪官污吏,对他们宽容,是安何人之心?

究竟是宽容,还是放纵?你自己好生想想,如果想不同......”

说到这儿,刘皇帝停下了,眉头下意识地蹙起,有些不愿意往下说了。注视着脸色变幻不已的刘旸,刘皇帝几乎一字一句地道:“你给我记住,你是太子,是储君!”

刘皇帝的话,几乎直指刘旸内心,大概是受其气势所逼,脸色都白了几分。

良久,刘皇帝有缓和语气,悠悠道:“你以为我为何一定要杀卢多逊?他可是我一路提拔上来的。但是,或也正因如此,他把我的看重与宽容当作放纵了,触犯底线的问题,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他有不得不死的理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