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汉世祖 > 第76章 视察

汉世祖 第76章 视察

作者:芈黍离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20:14:29

第76章 视察

在刘永珍以及几名僚属的陪同下,刘煦登上敖来城,行走在明显新经过清扫打理的城垣间。

为了迎接秦王的视察,刘永珍可是如临大敌,好生把敖来城折腾了个遍,进行了一次城池内外的卫生清洁活动。

城中原本契丹、奥里米人遗留的一些老旧建筑,悉数拆除,因为有碍观瞻。同时,加大了治安肃清的力度,城中的戍卒也出动,把周遭活动了少许土着驱赶远远的。

对治下百姓,也进行了严厉的告戒,要求他们安分守己,尤其是还在黑水河底淘金的那些人,也给予了极其严厉的警告,毕竟那些淘金客可以说是最不安分的人。

做好一系列周至妥善的准备后,这才稍稍安心,但当秦王刘煦驾临之时,心中仍旧不免生出些忐忑。尤其在,陪刘煦漫步城头,刘煦却始终沉默,不发一言,上位者这样的表现,往往容易带给下属压力。

整个敖来城,都是由黏土夯筑,由于技术的原因,显得很粗糙,哪怕经过修缮,仍旧突出一个简陋风格。

城很小,站在城头,不论是城内城外,都是一览无遗,城中唯一值得视察的地方,大抵就是那一条直通南北的长街,以及刘永珍的镇将府了。

站在低矮的女墙前,朝着外望去,鸭子河便横躺在原野上,像一条匹练一般奔腾向东。河上,依稀可见有几艘渔船,有渔民正在打鱼。

两岸风景,弥漫在深沉的绿意之中,凉爽的风吹过那一片原始荒凉的旷野,给人一种神秘幽深的感觉。

良久,在刘永珍忍不住出言试探之时,刘煦望向城外,轻声说道:“敖来城不错,城池虽小,但静谧平和。”

见刘煦终于出声了,刘永珍赶忙说道:“都是在殿下的治理之下,方才有此安宁!”

闻言,刘煦澹澹地笑笑:“治此城的,可是你刘永珍,此番,还是我第一次踏足此地!”

刘永珍道:“殿下驾临,是鄙城无上的荣幸,正需殿下指导示谕!”

刘旭不置可否,转而问道:“敖来地区,如今有多少人了?”

关乎职分内的事,刘永珍还是提前备了功课的,几乎不假思索,答道:“回殿下,在册丁口,有1384人!”

“在册丁口?那不在册的呢?”刘煦偏头看着刘永珍。

刘永珍顿时陷入困窘,支支吾吾,应道:“大概也有一两千人吧!”

“一两千人?这个数目,可是一点都不精确啊!”刘煦道。

“这是下官过失,改日定然重新进行统计,将敖来境内人众,尽数置于治理之下!”刘永珍机敏地表态道。

刘煦终于点了下头,略作沉吟,方才说道:“安东的治安,始终是一个大问题,不只是蛮夷侵扰,这些化内之民,同样需要约束。

官府施政治民,需要做的,是发现问题,解决麻烦,而问题与麻烦,很少来源于那些遵纪守法的良民百姓!

敢到安东闯荡的人,大多不是什么安分守己的人,都是些赌敢搏,乐于冒险的人。相比之下,在册人口,是更好治理,更好管理的,你也需要给他们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让他们安心劳作生计,这是职责所在!”

“殿下教训得是,下官实在受益匪浅,定然按照您的指示,肃清治安,造福百姓!”刘永珍说道。

“你口中的那一两千人,怕也是近期涌进来的吧!”刘煦悠悠说道。

“殿下真是明察秋毫!”刘永珍:“自从黑水河底发现黄金之后,整个安东都轰动了,前来淘金的人,也是日益增多。以下官估计,将来恐怕还会更多,也正是这形形色色人等的到来,给本地治安带来了一些隐患!”

“不要怕什么隐患,你既然注意到了,就更该去着力解决!我不希望,下一次来敖来城的时候,仅仅是做些表面功夫,做给我看,这也不是我想看的!”

显然,对于刘永珍的迎驾准备,刘煦也有所了解的。目光中带着压迫,刘煦指着身后的城内,严肃地道:“你既然能在短时间内,给我营造如此安定和谐的局面,说明你对敖来的掌控是足够的,因此,我希望你能把它变得更加实际!”

“是!下官明白!”听刘煦这么说,哪怕正值秋高气爽,刘永珍也不由地嵴背生汗。

刘煦的目光则投向北方,手指一抬,以一种好奇的语气道:“黑水金砂,我在绥化都有所耳闻,莫非真如传言那般,河底流淌的都是金砂,下河就能捞得盆满钵满?”

提及此,刘永珍摇摇头,小心地道:“殿下,传言毕竟是传言,不足全信。黑水河底,确实有不少黄金,但具体的分布尚且不明,且淘找起来,也不容易。如今涌入的淘金者,真正有所收获的,十不足一。若满河都是黄金,那黄金也就不足贵了!”

“说得不错!”刘煦颔首,轻笑道:“是这个道理,传言果不可信,但确实足够诱惑!我听说,发现黑水黄金的那名百姓,可从你这里,兑换了一大笔钱!”

一听此言,刘永珍心头又不禁滴咕起来,殿下该不是在暗示自己受贿的事情吧。心里忐忑不安,面上反应却不慢,刘永珍谨慎地说道:“那厮名叫马六,虽是布衣小民,但为人有些聪明,发现黄金后,自己偷偷摸摸地下河淘找,此人运气也好,竟让他一人淘得五十余金,后来被怀疑形迹可疑,又主动进程,向下官禀报此事......”

等刘永珍描述完,刘煦不由感慨道:“小儿执金过闹市的故事,我也是听过的,在安东,一人身负五十金,又与小儿何异?

听其所述,此人确实好运气,也够聪明,当然,你刘镇将也不是凡人,黄金足以红人面、动人心,一小民而已,竟然一点都不动心,没有据为己有的念头?”

闻言,刘永珍心下一紧,拱手应道:“不瞒殿下,如何不动心,只是下官来安东,是为了建功立业、戍边开拓的,为区区五十两黄金,便坏了规矩,甚至掉了脑袋,下官虽然愚钝,却也不为!”

刘煦稍显讶异地看了看刘永珍,再度露出了点笑容,说道:“你这话,倒是实在!”

“敖来官府这几月所储之黄金,尽快移送绥化!向朝廷讨要援助,可就指着这些黄白之物了!”刘煦叹息一声。

“下官明白,会尽快安排!”刘永珍答应地很快,只是脸上不由得露出少许迟疑。

见其状,刘煦轻声安抚道:“你放心,绥化那边会予以相应钱粮物资!”

“谢殿下!”刘永珍感慨道:“敖来城虽小,但是什么都缺,尤其是粮米油盐、酒茶布衣,在大量淘金客涌入之后,就更加稀缺了,仅靠本地的农牧渔猎,是难以支持的!”

刘煦点了点头。

见状,刘永珍又主动道:“殿下,敖来城这边,人口还是太少了......”

明显感受到了暗示,刘煦扭头看着他:“确实有些少!”

刘永珍打蛇上棍,道:“下官听说,都督府新招募的百姓,快抵达绥化了!”

“你身在八百里外,这消息倒是挺灵通的!”刘煦意味深长地道:“我会做些吩咐的!”

“谢殿下!”刘永珍顿时面露喜色。

刘煦也笑了笑,又直接做出指示:“敖来城所有籍册档桉,都取出来,我要看看,还有,所有属吏、军吏也都叫到一起,以备咨询,我要问话!”

“是!”哪怕心头郁闷,刘永珍也不敢不应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