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汉世祖 > 第381章 刘皇帝返京

汉世祖 第381章 刘皇帝返京

作者:芈黍离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20:14:29

第381章 刘皇帝返京

等留皇帝再度返京,七月已然过半,盛夏的炎热正在不断消退,一年之中最美好的季节已然降临。洛阳还是如往常那般喧嚣嘈杂,充满了烟火气息,帝都的繁华似乎没有任何改变,连新鲜的时令瓜果上市都与往常没有什么不同。

当然,即便发展到如今,洛阳每年每月仍旧有新的变化。迫于日渐兴盛的商业需求,在洛阳府的主导下,新的码头货栈已然投入兴建,动静弄得还挺大。

而随着新货币的发行推广,西京市面上,大宗的货物交易,已然开始通过银钱完成交易。银钱的发行,时间还不算长,于全国范围内来看远未铺开,但在西京发展得很快。

对于这种“新鲜”事物,洛阳的商贾百姓接受得很快,也得到了广大商民的拥戴,至少银这种贵金属,已不再是贵族豪门的专属。

尤其是那些大商人,他们是最为欣喜的,至少今后他们交易往来,不用再依赖绢帛,极大地方便了他们的商业活动。几个月间,朝廷已然朝洛阳市内投放了超过一百五十万两白银,并且悉数被消化掉了。

刘皇帝回京,低调如常,没有直接回宫,仍旧选择在京邑内游览,这段时间他的工作,一直放在游山玩水上,还未从那闲情逸致中脱离出来。

南城定鼎门,行人如潮,不绝如缕,百姓们都老老实实地排着队,接受着城卫的盘问检查,毕竟是京师重地,对进出人员的甄别检查还是很重视的,尤其是进城者。

当然,对于人员没有过于严格,对于进出货物的检查管理,可要细致得多。不过,与过去明显不同的是,定鼎门前,已不许货物进出了。

一支来自南方的商队,就被城卫给拦截下来,严厉告之禁止进城。这可急坏了商队的主人,面对这巡检司军官,又是赔礼,又是求情,甚至拿出一份谢礼,依旧没用,军官丝毫不给情面,很强势,就是不让进。

刘皇帝的车驾在不远处,注意到这个情况,面色如常,轻笑了一句:“这洛阳的城守,如此尽职尽责吗?”

似乎感受到了刘皇帝的阴阳怪气,张雍主动要去察问一番,却被张德钧叫住了:“张学士且慢!”

张雍止步,疑惑得看向张德钧,刘皇帝也稍显意外地瞥向他。迎着二人的目光,张德钧拱手道:“官家,此事小的知道,并非城卫刻意为难!”

“说说看!”闻言,刘皇帝顿时明白,这其中或许有什么他不知道的隐情。

张德钧道:“此事还源于洛阳府新颁布条令,由赵府君亲自主持,自七月起,凡进出西京货物,规定进出地点,接受盘查清点。

洛阳府于洛阳周边,设立了五处检查场,专供货物进出,官府派专吏进行检查,确定关税,当场收取,入城之后,城内市内货物交易,不再加收。

除五处检查场外,其余进出城门通道,只允许行人进出。这支商队,显然是第一次来京,尚未了解情况,想如从前那般,自定鼎门进城,城卫自然阻止。

他们想要带货物进城,最近的通道,该去西南厚载门,而非走定鼎门!”

果然,张德钧讲解间,城门前的形势已有所变化,在城卫的指点下,商队已然调转方向,朝原路返回,转道向西而去......

见此景,再听张德钧讲述,刘皇帝表情似乎柔和下来,他当然在第一时间便察觉到赵匡义出此令的便利之处。大汉商品经济发展至今,商税收取,始终是一个难题,市坊界限被打破后,过去的市税制度也更难满足当下的发展。

如赵匡义这般,把货物进出的关口给把好关,不说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问题,但至少能解决大部分的货物税收问题,对城市商业秩序也是一种提升。

“这个赵匡义,果然能搞出一些花样!”刘皇帝轻笑道:“这个办法不错,能解决不少货物税收问题!不过,想要做好,避免混乱,可就没那么容易了,京城货物进出量,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为这几处检查场,可要配备不少的人手吧!”

张德钧道:“赵府君将洛阳府下原本的市税吏卒,重新整合,分派诸关,又从巡检司借调官兵,人手应当是不缺的!”

谷鯲 “也是,这样的职位,位卑而权重,且利益牵扯极大,怎么会缺了?”刘皇帝玩味一笑:“只怕,想要进入这新关税监的人,是挤破了脑袋吧!”

“官家英明!”张德钧道:“确是如此,不过,赵府君的关系,可不容易走通。就小的所知,对于所有税吏,赵府君都亲自考察,通过之后,方才任用,另外也时常亲自走访各关,因而,目前为止,一切运转还算良好!”

“还真是赵匡义的做事风格!”刘皇帝淡淡一笑。

“另外,赵府君还对城内税收进行整饬,按照街坊市进行划分,各置税吏,负责辖内各经营场所税收收取!可以说,如今西京商税情况,焕然一新!”张德钧又道。

“赵府君真干吏啊!”一旁,张雍终是忍不住赞叹道:“若此制最终成行,运转无碍,再作后续补充完善,那可以极大改善西京商税收取问题!可以想见,今岁西京商税,当有极大的增长!”

刘皇帝两眼中也不禁流露出欣赏的目光,道:“办成一件差事或许不难,但订立一套行之有效、可以流传的规矩与制度,那可就不容易了,赵匡义在此事上,办得不错,看得出来,他也费心了!”

“子雍!”

“在!”张雍应道。

“回头把赵匡义出台的这份货物检查与税收新制取来给朕看看!”刘皇帝吩咐道。

“是!”

“此制新定,具体施行也还未久,还看不出什么问题!是否真的切实可行,还需待时间检验,就在西京试行吧,关注关注效果再说,若是确实可行,不失为一套办法,今后也好推广往全国道州城镇!”刘皇帝指示道。

“陛下见微知著,高瞻远瞩,臣钦佩万分!”张雍当即开吹。

刘皇帝笑了笑,不再作话。

“官家,是否回宫?”刚才的话题,喦脱插不上嘴,见讨论结束,便适时地表现自己的存在感。

“时间还早,何需急着回宫!”刘皇帝摇摇头,吩咐道。

“官家欲游何处?”

“去泰和楼看看!”刘皇帝道:“恩科试举快开考,八方学子会京师,想来为京城增色不少,我们也去见识见识,长长见识,添添文气!”

“是!”

泰和楼乃是陈王赵匡赞的产业,这么多年下来,在京城内名气极大,也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每到朝廷科考,更主动给进京会考士林学子提供便利,让他們备考,交流讨论,今岁亦然。

这段时间,随着恩科之期临近,来自天南海北的学子学吏,陆续抵京,温习备考,交流往来,也为西京再添一份盛世光景。

而此番恩科,在科目上也比较有针对性,除进士科外,加大了医科、算科、农科、史科的比重,并且录取人员,也有所放宽。再加上开国以来第一次武举,可以说,这将是大汉专业性最强的一次科举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