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汉世祖 > 第378章 辽国近况

汉世祖 第378章 辽国近况

作者:芈黍离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20:14:29

第378章 辽国近况

“这又是酒又是肉的,岂能不玷污了佛门清净之地?”傍晚时分,刘皇帝在禅院之中,看着一桌上荤素搭配的膳食,玩笑道。

喦脱侍候在旁,躬身应道:“官家在此用膳,便是赐福了,何需顾及区区寺庙的戒律?”

“你出此言,可就太霸道了吧!”刘皇帝笑如春风,侃笑道:“岂不闻入乡随俗?中午那顿斋饭,就还算可口!”

喦脱哪里听不出刘皇帝话里是喜是怒,皇帝有谈兴,他也就附和着:“官家若因俗,那也是赏赐其一个天大的面子!不过,小的也听闻,这佛寺之中,也有食肉的!”

“哦?”刘皇帝微微一笑,道:“也是!他们有武僧,这要强身健体,锻炼体魄,光靠清餐素食可不行!”

刘皇帝动筷子的动作很是自然,夹起一块肉尝了尝,赞道:“鹿肉不错,鲜嫩爽口,有滋有味!”

“此鹿乃是卫士在山中猎得, 经御厨细心烹饪!”喦脱答道。

“你看看,这可犯杀戒了!朕来这宝刹, 刀兵随行, 煞气腾腾, 也不知在寺中佛光功德能够消弭几分?”刘皇帝调侃道,筷子却不停, 又夹起一块肉,还美滋滋地啜了口酒。

残阳斜照,晚风徐徐吹拂, 院中林木森森,刘皇帝则惬意地享受着美食佳酿,很是有些舒畅。

“陛下!”张雍前来见驾,手里拿着一份奏章。

“字雍, 来,坐!”刘皇帝伸手指向对面:“朕迎风独饮,正感寂寞,你来得正好,陪朕吃两杯酒!”

见刘皇帝心情不错,张雍也不矫情婉拒, 恭敬谢礼落座,将手中奏章放于石桌上,喦脱则招呼人添上一份杯碟。

刘皇帝虽不好酒,但这么多年下来, 还是不可避免地养成了饮酒的习惯,但往往浅尝辄止,只作娱情,毕竟,还需保重身体。

张雍作为随侍在侧的近臣,陪刘皇帝喝酒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分外习惯, 当然, 时刻保持着风度, 以免君前失仪, 因此君臣两个都十分克制。

“何事?”几杯薄酒下肚,刘皇帝目光落在张雍带来的那份奏章上, 问道。

“洛阳来报,称辽南枢密使萧思温南下, 表奉京师, 赵相请示,如何接待?”张雍干练地答道。

闻言,刘皇帝顿时来了兴趣,要说当下有哪些事务是他最为关心的,对辽事务绝对排在前列,凡是涉辽事务,都会表以关心,这也是刘皇帝出游嵩山,赵普仍旧会遣人将此事通报的缘故。

“时隔半年多,难得契丹主动来使,这是承受不住,要来乞和了?”刘皇帝玩味道。

在开宝九年的这大半年,不论国内如何安治,诸边如何消弭兵事,朝廷如何寻求休养生息,但在对辽事务上,仍旧保持着进攻姿态,绝不罢休。

山阳一线,在田仁朗的部署下,屡有汉骑扬鞭北上,侵扰掠夺,虽然没有取得什么大的斩获,但对辽国的压力是显著的。

辽国同样承受着北伐战争的反噬,并且比起大汉要严重得多,部族离心,反抗造乱者,难计其数,熬过了酷烈的寒冬,漠北的形势非但不加好,反而呈现一种持续恶化的态势。

对于那些抗拒的漠北部族,辽主耶律贤的态度也很强硬, 一律镇压。但是, 以漠北之大, 族群之多,在汉辽战争中受到重创的契丹,哪里还能如以往那般轻易平定。

因此,在这半年中,大漠之上,厮杀不止,纷乱不休。虽然,相较于那些离心的部族,辽廷所掌握的实力,仍旧占据优势,但已经丧失了绝对压制能力。

在耶律贤适等文武将吏的辅助之下,辽国在平乱事宜上,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大局仍旧堪忧。甚至于,契丹军队迫于粮草、军械等给养问题,也难以进行持续的军事行动。

而辽国治下的诸多部族,包括契丹诸部在内,情况同样糟糕,基本的生存生计都面临问题。若是能有一个相对安定的环境可供其休养,或许还能通过时间恢复,但是这一点,却是千难万难。

大汉不会给这个机会,辽国那些部族也不会给这个机会,大汉军队,不需深入,只需要保持一个陈兵的姿态,就能牵制契丹不少精力。

而漠北那些叛乱的部族,在面临契丹军队的打击中,哪怕失败了,也有举族南迁,归附大汉的选择。有这条退路在,他们反叛就更加自如了。

于辽国而言,最危险的,也永远是大汉,而非那些反叛的部族。时至今日,曾经辉煌一时的大辽王朝,已然摇摇欲坠,完全处在风雨飘摇之中,距离分崩离析似乎也不远了。

甚至于,连契丹本族,都怨愤颇多,辽主耶律贤就像坐在一个火炉上,每天都经受着烈火的烘烤,承受着莫大的压力。

大汉军队,就像个游客,在旁边看戏,火候不够了,则向其中添点柴,加点油。大定府那边,董遵诲主持军务,率领汉奚联军数次北上,兵临潢水。

即便没有取得什么决定性的胜利,但惊也惊到契丹人了,这也使得辽京临潢府始终面临汉军的威胁。连都城都不安全了,那国势动荡,人心混乱,也是可想而知的。事实上,在南来投奔大汉的部族中,就不乏契丹人。

相比之下,在奚王筹宁率领下,早早地便归附于大汉的袭部族人,则要显得幸运得多。过去的一个冬季,日子同样艰苦,但背靠大汉的支持,终究是平稳度过白灾,没有经过太重大的损失。

哪怕还要征召部卒,配合汉军的军事行动,但在纷乱的辽国乱局中,也算保持着一个独善其身的处境。

说到奚族,就不得不提一句,奚王筹宁自随驾南来后,就一直待在洛阳,刘皇帝没提,他也就没主动请归,老奚王终究还是识趣的。至于其他奚人贵族,也大多流连于西京,朝廷给他们的待遇还是不错。

与此同时,朝廷对于奚族领地的消化吞并,更化改制,也在着手进行中,设立燕山北道,也已提上日程。在辽国的治理下,奚地已然有了些基础,而大汉接手,再行深化,那么用不了多少年,燕山北部那偌大地区,也将正式成为大汉帝国的道州府县。

相比于山阳、燕山一线汉军的引而不发,保持逼压,辽东那边,则是唯一付出了实际作战行动的一处。

立夏之后,马仁瑀便提兵北上,进攻黄龙府。经过近一年的纷纷扰扰,整个东北地区的形势也早已明朗,辽东以内,渐复安宁,辽东以外,纷乱依旧。

而原属辽治下的东北广大地区基本流失,只余黄龙府一地在耶律斜轸的坚守下,但也只是苦苦支撑罢了。

开春之后,马仁瑀足足按捺了几个月,待辽东治下稍复元气,且辽军形势愈见孤危时,方才请旨发兵。

而对马仁瑀所请,朝廷果断降制从其请,对于黄龙府仅存的这股辽军,就算不是如鲠在喉,也看着不顺眼,势必拔之。

面对汉军强势北上,黄龙府的辽军也没有太多办法,他们早已沦为孤军,辽廷自顾不暇,更无法援应。耶律斜轸再会统兵,在这种情况下,也只是无力回天,迅速陷入重围之中,马仁瑀更是稳扎稳打,围城近两月,也不急不躁的,黄龙府的陷落,也只是时间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