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汉世祖 > 第369章 功臣宿将

汉世祖 第369章 功臣宿将

作者:芈黍离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20:14:29

第369章 功臣宿将

“郭大将军,来,朕与你共饮一杯!”虽然重点放在王、杨二人身上,但刘皇帝也不会忽视其他将领,看着郭进,刘皇帝亲和依旧:“你此番远征西域,痛击胡虏,夷灭辽军,扬我国威,大涨我士气,你郭大将军,如今也是威名赫赫,震动西极了!”

且不提郭进刘家老臣的身份,这可是最早受恩于高祖刘知远的老将,北伐汉军诸路齐进,西北军事,郭进也是独领一军的将帅,还获取了显赫成就,自然值得刘皇帝重视。

如今的大汉西北,不只屯有重兵,精兵强将扎堆,其中名声最为响亮的,就属王彦升、杨业、郭进三将了,朝野之间,也有“西北三杰”的雅号传响。

王彦升就不必说了,功勋老将,久戍边州,当初那惊世骇俗的“啖耳”事迹,至今仍流传于民间,并且越传越玄乎。

杨业乃是天子心腹,从龙之臣,发于行伍,底蕴深厚,历职内外,收取夏绥,镇抚党项是他在西北最耀眼的功绩,远征漠北,更铸就其荣光。

郭进二十多年来,也是南征北战,河西之战,声震西北,一身的杀性,更令戎狄胆寒。本就长于兵略,西域一战,是彻底打出了他的威名,也算达到了他人生的一个巅峰了。

面对刘皇帝的赞扬,心情自是愉悦。郭进战场上杀伐果断,平日里还是颇为坦荡的一个人,在刘皇帝面前,也不掩饰其心情,当然,嘴上还是挂着谦辞的,举杯应道:“若非陛下信任,朝廷全力支持,也没有臣等长驱逐敌的成果,臣虽薄有功劳,却也仰赖麾下将士浴血作战、效命厮杀,不敢独享其荣!”

“都说你郭进治军严苛,动辄刑罚,现在看来,也只是驭兵之法,对于麾下将士,还是很关怀的嘛!”听其言,刘皇帝嘴里也是好话不断,冲郭进道。

“陛下圣明!驭兵之道,各有其法,臣这名声,是被传得令人生畏了,所幸陛下明察秋毫,胸襟开阔,能容臣这严刻!”郭进苦笑一阵,而后面带感激道,嘴里也不忘给刘皇帝高唱赞歌。

“你们这些将帅啊!这恭维之辞,真是一套一套的,也不知从哪里学的!”刘皇帝很是开怀,不由说了句玩笑话。

“臣等只是军中粗汉,只会打仗,说不得什么谄媚话,也不知什么恭维,陛下待臣等推心置腹,臣等也只知发自肺腑罢了!”郭进应道。

闻之,刘皇帝哈哈一笑:“就冲你这一番话,哪里是什么军中粗汉!”

“郭将军深通韬略,智勇双全,岂能是粗鄙莽汉,实在过谦了!”花花轿子人人抬,太子刘旸也笑吟吟地开口了。

郭进也赶忙回应:“殿下过誉了!”

要说在场诸人,看起来最为低调的,就是王审琦了,只是默默地陪着宴席,少有插话。但是,既在宴上,也就证明他的资格,刘皇帝当然不会忘记他。

“仲宝!”刘皇帝喝酒,从来是分人,对于在座的将臣,自然是以尽兴为主,连饮几杯,兴致盎然,端着酒杯,目光炯炯而视王审琦:“这些年,大汉不乏声名远扬、显耀人前的功勋将帅,同样也不少兢兢业业、砥砺前行的忠臣宿将,在朕看来,你就是后者中的楷模!

默默无闻,却贡献巨大,戍边出征,任劳任怨!朕也说些心里话,一直以来,对你确是有些忽视的。

若非翻阅你履历,朕或许都难以清晰地了解到,在过去二十多年中,你为大汉立下了多少汗马功劳......”

王审琦,用当世名将来形容,是丝毫不夸张的。与那些以骁勇剽悍闻名的将领不同,王审琦立足军中,更多是依靠将略,在治兵为人上,也少了一些煞气,多了一些当代武夫难得的仁恕。

不过,与始终光芒万丈的杨业等将帅相比,王审琦却稍显普通的,然纵观其丰富的履历,却不得不感慨一句,这是大汉少有的宿将。

谷敍 最初发迹于军中,还得追溯到乾祐元年,当时王审琦在杨业麾下,参与了河中平叛,逐渐成名。其后,便成为了杨业最亲密的战友,河中平定、李守贞父子授首后,杨业被刘皇帝安排去雁门镇守,赴任前,杨业唯独向刘皇帝请求带上王审琦。

其后便是近十年的雁门戍边,乾祐五年,朝廷收权河东,其中同样有王审琦活动的身影,后受杨业举荐,以功劳资历足够,第一次独掌一军,担任飞狐军使,在汉辽大战中,也曾随赵匡胤夺取蔚州,参与云中之战。

乾祐北伐之后,入调京中,担任禁军高级将领,后随杨业前往榆林道,接收夏绥地区,在镇抚党项人的过程中,也是累有苦劳。再之后便是随杨业率榆林汉骑,横扫阴山辽关,漠北远征了。

可以说,王审琦这二十多年的履历,除了在飞狐军使任上有独当一面的机会之外,大部分的时间,都是作为杨业的陪衬存在的。开封为将那段时间,更因为京中将帅云集,更显得平庸了。

然而,在杨业的光辉笼罩下,却不能否认王审琦的能力与功劳,并且,比起绝大部分汉军将领来说,王审琦的仕途也要顺利得多,除了受杨业有形无形的压制之外,也从中得益,至少他也是大汉军功贵族中的一员,也是封侯的存在。

但是,既是有为之将,又岂能完全忍受为人附庸?王审琦与杨业的关系固然亲厚,二十多年的战友情,是经历过无数考验的,对杨业固然是敬重有加,但回顾前半生,心中又岂能没有一些怅惘。

哪怕在这垂拱殿御筵上,在天子当前,王审琦有意识地低调沉默。而此时,忽然听刘皇帝说出这番平淡却真挚的话语,王审琦的心境也不由陡生博览,一直保持着严肃的表情也有了明显的变化,双手持杯,回应道:“陛下赏识之恩,臣铭记于心,只当尽职效忠!”

“仲宝若论勤恳尽职,军中也是少有能及!”刘皇帝这么说道。

干脆地闷了一杯酒,刘皇帝神采奕奕地看着赵普:“赵相,关于远征将士的封赏问题,对于仲宝的赏赐,已有拟陈了吧!”

闻言,赵普当即附和道:“经政事堂及兵部初议,拟晋爵两等,只待奏报陛下御批,至于职位迁调,还需综合商讨!”

“不需再商讨了!”刘皇帝一挥手,十分大方地说道:“仲宝,此番西北诸将,多有调动,但西北当朝廷边防之重,还需一个能望兼具的老将宿臣,主持西北军务。朕知你久在遍地,勤恳王事,十分辛苦,但还是想委你西北之任,你看如何?”

王审琦还能如何?刘皇帝的意思可是明明白白的,西北军务,独当一面,这对他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机遇在前,岂能因劳苦而推拒。

因此,王审琦当即起身,又是感动,又是慨然地应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哈哈!”刘皇帝顿时笑了:“今夜是朕给你们接风洗尘的,不要把气氛搞得这般严肃,坐下,喝酒!”

“谢陛下!”

“加官进爵,恭喜仲宝了!”作为密友,杨业当即道贺。

其他人也一样,都释放着善意,刘皇帝话已说到这里,可以想见,今后在大汉军政之重,王审琦的地位将得到跨越式的提升。至于爵位,王审琦原本是三等广源侯,如今晋为一等,那也是军功贵族中数得着的了。地位、权力,一下子都有了,也必将成为朝廷中炙手可热的人物。

而王彦升等人,也没有艳羡,虽然刘皇帝没有当堂宣布对他们的封赏,但心里都有数,皇帝是不会亏待他们的。这一点,他们或许比刘皇帝自己都有信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