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汉世祖 > 第331章 刘皇帝嫁女,政治意味浓

汉世祖 第331章 刘皇帝嫁女,政治意味浓

作者:芈黍离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20:14:29

第331章 刘皇帝嫁女,政治意味浓

在西域战端重启,风云激荡之时,数千里外,京师洛阳,正处于春暖花开,繁花似锦的时节。开春之后,又经过一个多月的调理,以刘皇帝为首的中枢朝廷,也终于逐步完成了各项善后事宜。

北伐的后遗症,暴露无遗,仍在持续,但是,朝廷释放出明显偃武修政的态度,也足以使上下心定。随着各项政策、决议的下发传达,国家也逐渐调整过来,重回正轨,开始重新进入恢复发展的阶段。

而在连续的忙碌之后,朝廷中央,也渐复安宁,少了些匆忙躁动,多了些闲适安宁。进入二月之后,京中发生了几件喜事,刘皇帝给自己的子女们接连操办婚事,刘皇帝以家事之喜,抚慰臣民之心。

先是太子刘旸纳赵匡胤之女,封为妃。然后便是五皇子刘昀成婚,皇后与贤妃精挑细选,给他选了良配,自然是名门出身,已故宰相,莒国公李涛的孙女。

刘昀这小子,从小就跳脱,几年前就吵着要个才貌双全的娘子,但真轮到他了,还是羞涩地紧,连进洞房都是忸怩不已,让亲友们很是取笑了一番。

到这二月下旬,皇家又有喜事,不过这一回,是刘皇帝嫁女,年满十八的大公主刘葭出嫁了,作为内外皆知,刘皇帝最宠爱的公主,她的婚事,上下都关注着,真至出阁,也是操办得轰动,令人瞩目。

皇子结亲纳妃,对刘皇帝而言,早已习惯,不足为奇,但养了这么多年的爱女,嫁出去,还是头一遭,因而操办得也是格外隆重,其热闹程度,大概也就仅次于当年太子成婚了。

为了筹办刘葭的婚礼,刘皇帝亲自关心,下令从太常、礼部抽调了一支礼官队伍,专事操办,特地自内帑拨款上百万贯,婚典设在汉宫广德殿,司仪更是由宰臣李业亲自担任。

刘皇帝对大公主的宠爱之情,可见一斑。这让皇子皇女们艳羡的同时,也让更多羡慕嫉妒恨的目光,投向公主下嫁的对象,李继隆。

他李继隆何德何能,出身算不得大汉的顶级勋贵,战场上立了些微薄功劳,却也没独领风骚,至于能力,有资格的大汉勋贵之秀们,就不会有人承认不如他。

尤其是,当初传出帝后为大公主选婿时,可有不少人都在候选之列,很多功臣子弟,都进宫让公主观察过。

曾经大家都有机会,奈何花落一家,公主殿下偏偏就看上了这李继隆,这怎能不让人生出嫉妒之心。

当然,在这场隆重婚礼的背后,更多的人则看到,李处耘这一家,将正式跨过一道堑槛,跻身大汉最顶级的勋贵家族。

比起那些战功赫赫的勋贵,李处耘在过去的二十年,并没有太多为人瞩目、值得歌颂传唱的业绩,虽然当过不短时间的枢密使,却也是皇帝鼎力提拔的结果。

当然,李处耘对大汉的功绩,是毋庸置疑的,只是一般人是难以认识到了,往往容易忽略掉那些兢兢业业、默默无闻的功劳、苦劳。

再加上,刘皇帝的光芒,实在过于耀眼,所有的文武将臣再是竭忠尽责,在皇帝的光辉笼罩下,也会被掩盖,逊色几分,也容易为人所忽视。

因而,如果没有实实在在的战功,是很难为人所认可的,是不能服众的,而李处耘就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人。

若不是刘皇帝体谅,心中肯定其功劳,或许李处耘会如过去二十多年大汉军政之中不少曾位居高官、掌握重权的文武一般,籍籍无名退下去,只是大汉开国之初辉煌壮阔的历史上留下一些淡薄的痕迹,后人也只能从史册上找到一些只言片语。

不过,事已至此,李继隆尚公主已是定局,再是羡慕也无用,并且还得陪着笑脸,准备好礼物,进行祝贺。

当然,除此之外,也让更多聪明的、有意识的人,体会到了刘皇帝的一些想法,体会到他对功臣勋贵们的态度。那便是,联姻功臣,加深与勋贵们之间的联系。

近些年来,对于功臣们,朝廷中出现了一些不怎么好的流言,说是勋贵阶层过于庞大,待遇过于优厚,供养他们过于靡费,给朝廷带来极大负担。

尤其在此番北伐之后,国库空虚,国家财政陷入困顿,就有人重提,削减勋贵待遇,控制俸钱禄米发放,也减轻朝廷财政负担。这既引起了功臣勋贵们的不满,也使得他们不安。

空穴来风,其必有因,闹到前不久那种堪称甚嚣尘上的地步,显然是有人在推动的,而敢于直面庞大的勋贵集团,背后显然不是一般人。

而这个人,很多人都知道,就是那个在政事堂坐堂,手执大汉政权的宰相赵普。有些消息灵通者探得,赵普曾单独觐见刘皇帝,君臣俩密谈了一个多时辰,具体谈了些什么,不为人所知,但隐约的消息,赵普开始把政治改革的矛头指向勋贵集团了,所奏多与抑制勋贵有关。

这个情况,在朝中已然引起了巨大的波澜,如果是真的,过去只是一些停留在口头的流言蜚语,如今,赵普这厮似乎开始要付诸于行动了。

不得不说,赵普其人的胆魄与志气,确非常人,打击勋贵集团,一般人或许想都不敢想。要知道,这个阶层中,虽然派系林立,纷争不断,但毕竟是同一个阶层,宏观来讲是一个集团,而赵普似乎针对是整个阶层。

得罪一个、五个乃至十个人,都不是什么太严重的事情,然而得罪一个阶层,还是大汉最具权势,影响力遍及军政内外的阶层,可想而知会面临怎样的困难与危险。

要知道,大汉的勋贵阶层,算是刘皇帝一手促成的,其中虽然伴随着猜忌与打压,限制与妥协,但总得来说,刘皇帝还是很看重这个阶层。费尽心思,几经调整,制定出一套完善的勋爵体系,就是想让这个阶层成为大汉政权的维护者,是视其为他刘家江山根基的。

这个阶层中,不只是功臣贵族,还有刘皇帝的亲戚故旧,赵普要针对他们进行打压,最先得罪的或许就是刘皇帝了。

当然,对于大汉的勋贵们,尤其是那些地位最显赫的一批人,他们对赵普的政治意图,实际上是存在一种蔑视的心理。

别看他赵普如今深受皇帝信任,手握宰执大权,高居政堂,威风八面,真把人都得罪光了,群起而攻,将之赶下台,也不是什么太困难的事。

只不过,刘皇帝在上面看着,大伙也不敢贸然做到那一步,否则就是挑战刘皇帝的权威了。但是,总有个限度,他们也有个底线,切身利益也还没有遭到侵犯,因此都还按捺着,坐望局势发展,看他赵普最终酝酿出怎样的限制政策来。

因此,勋贵们真正担忧,真正忌惮的,还是高高在上的刘皇帝。赵普再是积极促动,在很多人眼里也只是上蹿下跳,搬弄是非,但皇帝若为其蛊惑,受其蒙蔽,那才是重大问题。

并且,在过去的日子里,刘皇帝始终没有表明过态度,还曾与赵普私谈过,这就不能不让人多添加几分小心与警惕了。

而近来,刘皇帝不论是娶媳,还是嫁女,仍旧都选择勋贵之后,这似乎代表着一种态度,这也是一个善意的信号。

刘皇帝的儿女们,早就被下面公卿大臣们惦记着了,而随着皇子皇女们陆续长大,到了婚嫁的年龄,就更为上心了。

同皇家联姻,不论是从哪方面来说,都是对他们有利的,既是地位的体现,也能作为一道护身符。不管今后政局如何变化,作为皇亲国戚,只要不去作死,基本都不会为人所针对。

而看到李继隆迎娶大公主刘葭的场面,也使得公卿贵族们更加热切了,刘皇帝的子女,可太多了,对于有资格的勋贵们,哪怕是分果果,机会也不少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