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汉世祖 > 第325章 成长与成熟

汉世祖 第325章 成长与成熟

作者:芈黍离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20:14:29

第325章 成长与成熟

距离营地不远处的翼只河畔,一支汉军小队,正取水,刷洗着战马,大概是被伺候地舒服了,不时发出些嘶鸣声,在空旷的野飘荡。

在两名亲卫的陪同下,魏王刘旻踏着绿意初萌的野草地,缓缓走向河边。此时的刘旻,谁也不敢想象,这是身份尊贵的魏王殿下,披头散发的,在初春的清寒之风中凌乱,身上披着一件能够勉强保暖的羊皮,看上去,说他是一名边塞的牧羊少年也没什么不妥。

亲身参与到漠北远征中,经受了铁与血的磨炼,那属于少年的稚气也明显被消磨干净了,刘旻已然成为一名真正的战士了,腰间的佩刀,也是饮过敌人鲜血的。

由于从小习武,常年打磨骑射技艺,刘旻并不是一个娇生惯养的贵族少年,但是如今,在大漠的风沙洗练下,整个人也显得粗粝了许多,肤色比起从前也更深了。

并且,面色看起来,明显有些营养不良。在兵败西撤的这几个月中,远征军余部始终处在一个艰难的境地,即便摆脱了追兵危机,还要面对物资短缺以及金山恶劣的冬季自然环境。一个冬季,数百将士,就在严寒与饥饿之中,长眠于金山脚下。

而在这个过程中,刘旻就如他此前在战阵中的表现那般,成熟,且有担当。不需要任何特殊对待,不要单独的穹庐与帐篷,同衣同实同眠,与将士同甘共苦,却并不做作,突出一颗赤子之心。

事实上,落到如今这样的窘迫的局面,在无比艰难的环境之下,远征将士没有崩溃,心中仍旧有一股信念,支撑着他们与恶劣的环境斗争,坚持到如今。

这不只是因为杨业、王彦升驾驭有方,深得兵心,更在于刘昉、刘旻这两个皇子在军中的表现。两位殿下身份何等尊贵,却视他们为同袍手足,共度艰难。

“殿下!”

“殿下!”

见到刘旻,忙活着的兵士们都停下了手中的动作,纷纷见礼,动作神态,都显示出对这个少年皇子的敬重。

“不必多礼!你们继续忙吧!”刘旻有些瓮声瓮气的,但态度却是可亲的。

周边的环境,也算是熟悉了,春回大地,勃勃生机。周遭很安静,鸟鸣马嘶流水声,都十分清晰。

刘旻的心情也不由好转了几分,不过,看着眼前的这些将士,一个个都是面黄肌瘦,狼狈不堪,肌肤在风霜的磨砺下,也变得更加粗糙。

这些士卒,可都是百战余生的勇士,如今却还得做这些马夫的活计。带头的百将也就不到三十岁,但粗犷的面容略显浮肿,有几处冻伤,是风霜留下的痕迹。走到百将面前,刘旻从他手中接过一把毛刷,说了句你先歇会儿,便亲自动起手来。

大概也熟悉了皇子殿下的脾性,百将没有矫情推辞,也没有真去歇着,而是吆喝着部下,加快清洗马匹。

刘旻伺候的是一匹黄棕大马,然而,此时却几乎瘦得脱相。刘旻是爱马之人,探手轻抚着马头,轻叹道:“这是河西马吧!”

“回殿下,正是,来源于删丹牧监!”百将答道。

“多好的军马,如今却骨瘦如柴!”刘旻说。过去的那个冬季,人都缺乏食物,而况于马呢。

“本就是掉膘的时节,又兼食料不足!”百将也不禁叹了口气,说着,目光中闪过一抹感伤:“就是不知,这些马,还能保有多久......”

刘旻闻之,沉默了下,他知道百将所言指的是什么。之前,为了缓解食物的短缺,远征军将士不得不含泪忍痛,杀马充饥,这种决定并不难下,但做起来,却备感艰难,战马不只是骑乘工具,更是朝夕相处的伙伴与战友。撤至金山之时,全军上下尚有三千余匹马,但如今,连一人一骑都难以满足了。

“杀马充饥,乃不得已之选择,如今气候已然回暖,可觅食之处也多了,杨、王二位将军在思考解决办法!但有一点,我们不会在此待太久了,也不会再轻易杀马了,我们,也一定能够回到大汉!”刘旻的声音并不高昂,甚至有种喃喃自语的感觉,但那股坚定意志,传达得很到位。

“末将也相信!”百将应道。

感受到其同样坚决的语气,刘旻不由扭头,看着他,略带好奇地问道:“你如此肯定?”

“恕末将直言,两位殿下是陛下爱子,两位将军是陛下爱将,朝廷是绝对不会放弃我们的!”百将应道:“且两位殿下及将军,都是当世豪杰,天纵其才,必受上天庇佑,弟兄们也相信,紧拥旗纛,必能脱离窘境,返回大汉!”

百将这番话,发自肺腑,刘旻则从中,感受到了浓浓的信任,这几乎是能代表全体远征军将士的意志了,这份信任,既让刘旻感动,也让他备感沉重。

“一定会的!”刘旻郑重道。

背后是清澈见底的河流,对面是熠熠生光的雪山,群峦森林绿意盎然,这是一幅美妙的金山春景画面,刘旻却无心欣赏,回营之前,年轻的面庞之间,甚至浮现出少许的阴郁。

这些时日,他的心情并算好,始终未能释然,不只是因为处境堪忧,更因为,此前在败撤的兵乱途中,有太多将士,为了掩护他而阵亡。这种有如累赘般的感受,让刘旻心里十分不好受。

“殿下带人回来了!”

伴着一阵难得的欢呼声,营地大门被快速张开,迎接归来的三百余汉骑,打头的,正是赵公刘昉。当然,引起轰动的,还是随他还营的,除了汉骑,另有为数不少的牛羊牲畜。刘昉所率领的汉军将士,就像觅得食物的苍鹰一般,昂扬而归。

开春之后,为了解决粮食短缺的危机,将士们也没有再像冬季那般,躲在营地内,瑟瑟煎熬。在杨业的安排下,将人分散出去,在周边觅食,在森林中采集,到山野间打猎,乃至下河摸鱼。

而刘昉在前几日,则请令,带领三百骑,向周边巡弋,如今,是满载而归了。而得知刘昉归来,杨业立刻亲自迎了出来。

“参见都帅!”归来复命,刘昉向杨业行大礼。

“快快请起!”杨业赶忙扶起刘昉,仔细地打量着他,见他人虽然有些憔悴,但浑身上下完好,这才松了口气。

“殿下这是去哪里了?若再不还营,本将要遣人去寻了!”杨业说道。

不论在什么情况下,两个皇子的安危,都是首要的,在杨业的心中,哪怕全军覆没,只要两位殿下能够平安返回大汉,就是值得的。杨业对刘皇帝的忠诚,也使得他将关怀完全给予刘昉兄弟俩。

如果说刘旻是成长,那么刘昉经历这么一遭,却是彻底成熟了,言行举止,一派大将风度。失败的经历,让人痛苦,艰苦的环境,更是折磨,但刘昉也展现出他过硬的心理素质,越挫越勇的性格,过去几个月艰辛苦楚的岁月中,始终没有磨灭他的斗志。

“都帅放心!我无事!”刘昉哈哈一笑,指着身后的那一批缴获:“不只无事,还收获颇丰!”

在杨业疑问的目光中,刘昉解释道:“我带人,一路向西,跋涉约三百里外,发现了一支部落,从他们手中,借得这些牲畜粮食,还有一些盐!”

显然,刘昉嘴里的借字,是要打引号的。

“这金山南麓,也有部族?”闻之,杨业眉头轻皱,很快就释然了,就地驻扎之后,只对周边探测了一番,并未深入。

“可曾留有后患?”杨业问道。

这个季节,对于任何一个部族来说,牲畜粮食,都是最为宝贵的资源,可以救命的那种,是不会轻易借出的,何况是汉军这样的外来者。

闻问,刘昉的笑容收敛了,目光中闪过一抹的锐利,也有少许的怅惘,沉凝道:“处理得很干净,不会有后患!”

“此地,仍非久留之地啊!”杨业叹息一声,拍拍刘昉肩膀:“回来就好,一路辛苦,先行歇息吧!”

“是!”刘昉应命。

营地之中,将士们开始兴高采烈地收置缴获,有这么一批物资,又可多支撑一段时间了,甚至,可能吃上一顿难得的饱饭。而杨业接下来让全军将士饱餐一顿的命令,也证明了一点,于是整个营地都轰动了。

“王老将军如何了?”往中军主帐而去之时,刘昉不由问道:“我可带回了一些马奶酒!”

“这两日,好多了!”杨业叹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