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汉世祖 > 第319章 税制的考量,二治山阳

汉世祖 第319章 税制的考量,二治山阳

作者:芈黍离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20:14:29

第319章 税制的考量,二治山阳

“陛下,这是针对河南、河北、河东、燕山、山阳诸道州蠲免今岁夏税条议!”赵普又拿出一份条陈,呈与刘皇帝。

这是惯例,过去历次劳师动众进行战争,在战争结束后,对征召徭役的州县都会适当进行减免税赋,以作补偿。

此番亦然,这也是实行养息之政中最重要的一点,与民减负,也减轻各地官府的负担。而过去,刘皇帝往往是朱笔一挥,即行允准。

但这一回,刘皇帝却意外地露出了些迟疑,仔细审阅了一番,抬首看着赵普,扬扬手中条陈,直接道:“夏税蠲免,乃应有之义,但是,此番朕决定,不依旧例,当有所区别。上述道州,为役北伐,都立有汗马功劳,但是,出人出力,也分多寡,不可一概而论!”

“那依陛下之意?”赵普请示道。

“中枢这边,根据诸道奉献,减免数额;诸道官府,也根据州县调用民力情况,制定税额!”刘皇帝的意思很明白。

对此,赵普眉头不禁皱了下,不过,稍一思吟,老眼中恍过少许异彩。此事,又能牵扯到大汉的税制问题了。

大汉的两税法,基本沿袭于唐,虽有因时制宜的调整,但核心精神是没有太大改变的。简单地讲,就是朝廷每年根据过去一年的财税收入支出情况,制定一个税额,然后分派给地方道州,然后根据士民财产进行派征,以户等收纳钱,以田亩纳粮,富者多派,贫者少征。

但这终究是个带有理想性的税制,具体执行的时候,往往伴随着各种各样问题,比较显著的就是,贫富差距问题。

就一个财产多寡,便很难定论,早年的时候,尚能做到相对公平,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矛盾也就不断产生积攒了,伴随着人情往来、权钱交易之类的,再加上商贾往来,人口流动,连相对公平都被破坏了。

户等纳钱,结果是富者没多缴,贫者没少交,田亩数额,随着民间土地交易也日趋频繁,交易税都有些挡不住,瞒报之类的更属寻常。

对于这些日益滋生的情况,刘皇帝也不是不知道,不过,对于大汉而言,远没有到需要痛改的地步,因而也就没有求变。

也就是因此番北伐,产生的财政拮据,才又让刘皇帝动了心思,他本就是个多思多虑的性子,远虑仅忧,从来伴随着他。

此番减税优惠政策,则又勾起了刘皇帝对税制公平的考量,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在于国家财税收入的稳定考虑。

在减免事宜上,道与道之间,州与州之间,县与县之间,户与户之间,或许都该进行一些更加合理的安排,这就是刘皇帝的想法。

只不过,想要妥当地执行下去,也不是那么简单的,需要中枢与地方官府紧密配合,上情下达,务必通常,监督机制,更要全力运转开来。

当然,这也可以看作一个尝试,一个铺垫,倘若此事能够办得漂亮妥善,将来真对税制动手之时,也会更有信心。

不得不说,在刘皇帝心里,还是该按土地多少纳税,才更合理,那也该是更有生命力的税制。过去,他并没有感受到这一点的迫切性,也存有些得过且过的心理,不愿轻易去打破国家稳定向上发展的局面。

毕竟税制一动,必然触犯一大批利益集体。勋贵阶级还能保有一部分的免税土地,但对大部分的官商、地主,可就没有这种优待了,但可以想见的是,真要触及了他们的利益,也绝不会就安稳度过。

赵普或许难以窥探到,刘皇帝的心思已经放到那么远,但他多少感受到了一些。同时,就赵普本身,在大汉税制方面也有些想法。

他是一个有为的人,在任上,也不愿仅仅做一个安平宰相,也想要干出一些真正名留青史的政绩。北伐这等大事,主角自然是刘皇帝了,但其他事宜呢,赵普实则也一直在酝酿着,做出一些轰动性的举措,税制就是一个可以着手的地方,这本就是个于国于民有利的方向。

谷不过,此时的赵普,并未表现出来,只是应道:“臣当协同臣僚,拿出具体措施,督办此事!”

“好!”刘皇帝颔首:“赵卿办事,朕放心!”

“陛下谬赞,臣不敢当!”赵普客套性地谦恭应道。

“陛下,这是吏部报上来,北伐之后,北方诸道州,官吏升迁调动名单!”这个时候,宋琪也拿出一份奏章,呈禀刘皇帝。

“北伐战争旷日持久,北方尤其是山阳、辽东二道,战祸严重,满目疮痍,亟需恢复,而这首要之事,就是选派干练职吏,官吏用得好,方可事半功倍!”刘皇帝顿时打起了精神,轻笑道。

刘皇帝阅览了一番,这一次人员调动,规模有些大,除了山阳、辽东这些需要继续补充官吏的道州外,还包括正常的升迁贬谪,以及在北伐战争中有功有劳的一些官吏。

涉及到数百人的名单,刘皇帝自然没有精力去细看,在山阳、辽东这两个比较要紧的道州官员名单上浏览一番,便放下了,朝宋琪指示道:“你们核定之后,若无问题,交由太子审阅一遍,如无疑议,就降制吧!”

“是!”

刘皇帝呢考虑了下,看着宋琪,道:“关于山阳道布政使的人选,为何没有拟选?楚昭辅一人身兼两道,只是权宜之计,不能长久,朕回京前,也曾答允他,如今已然开春,这件事,拖延不得!”

“一道牧守之职,还需陛下钦点,臣等不敢妄定。”宋琪道。

刘皇帝微微一笑:“决定权在朕,你们就无廷推?”

“臣等以为,当自诸部司衙主官中选派,如此地位相当!”赵普说了句。

闻言,刘皇帝慢悠悠地起身了,踱了几步,扭头看着宋琪,道:“宋卿,你可愿再往山阳任上一行?”

此言落,三名宰臣,表情各一。李业大感意外,忍不住打量了刘皇帝一眼,他自然联想到当初在塞北时自己的进言,陛下这还是采纳自己的意见了?

赵普则是眉头紧了下,在政事堂里边,任何一个人员调动,都值得考虑,何况是宋琪这位次相。虽然在某些事务上,赵普与宋琪是有矛盾的,但也合作了这么长时间了,骤然离任,对赵普而言,也难料喜忧,换个人,未必比宋琪更合得来。不过,赵普心思一打转,也没说什么,皇帝都开口了,暂时先坐观。

宋琪则稍微呆了下,迎着刘皇帝略带笑意且平和的目光,略加考虑,躬身道:“陛下若有差遣,臣万死不辞!”

“宋卿真国士,人之楷模啊!”对其表态,刘皇帝很是受用,笑吟吟地说道:“不瞒诸位,山阳之任,朕也思忖多时,大汉不缺牧守之才,但山阳特殊,思来想去,也唯有宋卿,最为合适,也最能让朕放心,以山阳事委之!”

“多谢陛下信任!”听刘皇帝这意思,哪里不知他主意早定,宋琪也没有多少不满,拱手应道。

“时在节中,也不必急于赴任,在京内休息一番,待春暖花开,再登旅途!”刘皇帝态度越发显得和善了:“届时,朕亲自给你送行,这二治山阳,也可为大汉官场上一段佳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