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汉世祖 > 第291章 汉辽山阳之战

汉世祖 第291章 汉辽山阳之战

作者:芈黍离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20:14:29

第291章 汉辽山阳之战

对辽国而言,奚人归顺大汉的后果是严重的,最直接的,是有折了一位柱国大臣,损失了上万的契丹部卒,并且让开了汉军北上的道路,给汉军北袭空虚的上京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从长远来看,使得辽国对汉防御,出现了一个难以弥补的漏洞,比之辽东失守、东北大乱还要严重的漏洞,通过奚族属地,汉军可以长驱以征上京,这比起从任何其他大汉其他城关出发,都要近,也方便得多。辽上京临潢府,也再不是安全的后方。

并且,失去了奚族,也就失去了一个长期的军队、战马、钱粮来源,而奚人所属那丰美的草场以及数十万人口若是被大汉消化掉,反而会成为大汉今后持续对契丹打击的强大助力。

后果之严重,影响之深远,已是可想而知,但对于辽国皇帝耶律贤而言,未能收到消息的他,还暂时没有心情体会这切肤之痛,即便知晓了,也没有精力去应付那严峻到看不到未来的局势。

此时的辽帝耶律贤,自身的处境已然够险恶,他正亲身遭遇着辽军过去曾经历过的危险与艰难,正体会着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的仓皇。

耶律贤下定撤军的决心后,行动能力还是不弱的,撤的计划安排,也没有明显疏漏的地方,既顾及到后路,提前派军,控制道口,保持安全畅通。

同时也防备着汉军的追击,分批有序撤离,并留精锐之卒与强悍之将殿后,以备不测。然而,很多事情,不是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就能取得好结果的。

当有汉军这个外力因素存在时,事情的发展就显然不是辽军单方面能够决定的,而汉军这股外力,充满敌意与破坏欲,且源源不断,不求成事,但求败事。

面对辽军的北撤,云中的汉军在九原侯李万超的主持下按捺到了最后,待辽军全部开拔之后,方才同意田重进率兵出发。

随同田重进追击的汉军,只有九千步骑,骑兵五千,部卒四千,与辽军前后近十万之众相比,兵力实在过于薄弱了。但是,这是田重进主动要求的,要必须得给云中留下足以应急的兵力,以防追击不测,出现意外。

然而,兵马虽寡,但从征的都是云中精锐,兵源都来自北疆边军,大部分人都有戍边、作战的经验。而田重进,作风硬朗,也有豁出一切的勇气,抱着成功成仁的决心。

顺着辽军北撤路线,锺迹进兵,沿途击破辽军三道殿后骑军的袭扰迟滞,生猛地在长城以南追上了辽军后军。然后不顾四十余里突破进军疲惫,发扬敢打敢拼的精神,率领麾下,稍作调整,便继续发动对辽军的进攻。

辽军对于汉军的追击自然是有所防备的,留下精骑,在塞南埋伏打击,结果竟被田重进带着部下,冲破了。步骑协同作战的汉军,攻防一体,再度展现出其威力,即便没有巨弩重炮,仅靠弓弩之犀利,汉军也在这种转战急进的作战过程中,爆发出强悍的战斗力。

负责殿后防御的辽军主将,乃是皇叔耶律道隐,不论汉胡,到了关键时刻,还是更信任自家人,这几乎是种本能,耶律贤还专门从调了五千皮室军给耶律道隐,听从他指挥作战。

耶律道隐也并不只依靠皇叔的身份得到重要,得益于耶律倍一脉良好的传统与家教,再兼本身的禀赋,耶律道隐堪称文武全才,性格沉静,遇急不慌,临危不惧,用兵更是号令严明。

仅以殿后作战的任务来说,耶律道隐也没有辜负耶律贤的重托,应对指挥也十分得力。面对田重进军的凶猛追击,敏锐地察觉到,衔尾直追,气势汹汹,而辽军虽然主动撤离,但终究是后退,军心难以一,果断放弃了在平原上与汉军纠缠。

而是改变战法,不求迅速击破追击的田重进军,转为牵扯消耗,边打边撤,汉军步骑结果,但终究不如辽军的全骑兵灵活。

不过,不论辽军什么战法,田重进所率汉军,都是一副拼命三郎的打法,给破绽就抓,给空间就占,不管不顾,一往无前,朝着辽军发起进攻,挡道着,皆将之毁灭。

谷 从长城南口到焦山镇约二十里的路程,耶律道隐给田重进设置了两道防线,一波伏兵,结果没有任何意外。汉军就像没有脑子的野蛮人一般,两眼之中只有辽军,也只认准一个方向,向北,追杀,继续向北!

不留后路,不怕埋伏,不惧包围。这种表现,哪怕沈静如耶律道隐,也被震慑到了。等打到焦山镇的时候,出击的汉军,已经伤亡两千余众,若是正面对决,出现这种伤亡,哪怕是汉军,都要考虑后撤......

焦山镇,也是辽军的底线所在,更北面,辽军的中军大部都还没撤干净。耶律道隐指挥军队退至此处时,也一改此前的软弱战法,严令诸军,坚决抵御。

真正激烈而残酷的战斗,也围绕着焦山镇展开,辽军坚决不退,汉军则咬上了就不放,都没有罢休的理由。在这里,汉军不可避免地吃了些亏,前后追击逾八十里,连战数场,中途甚至没有怎么休息,连吃饭都在交战之际,轮番进行,很多官兵,更是屎尿都没有空闲排,只能掉在裤裆里。战情之焦灼,可想而知。

辽军呢,兵力要充足得多,虽然田重进军不依不饶,连破他们数阵,但都被耶律道隐安抚住了,且有皮室军压阵,但他们的压力更多还是来源于北撤行动。

因此,即便需要在长城山岭间下马与汉军作战,仍旧凭借着优势兵力,反制汉军。甚至,耶律道隐还指挥军队,发起过几波反冲击,虽然难以突破汉军的军阵,但也给他们的进攻造成了影响。

而田重进军为了咬住辽军,既然不敢罢战,也不愿停歇。所幸,田重进军并不是只有自己在战斗,先有云中汉军,北来支援,后有来自河东的援军。

两日后,在康延泽的统帅下,河东援兵主力在休整之后,也如约赶到。当汉军齐聚,耶律道隐的殿后军队,承受的压力就更大了。

焦山镇没法守,他选择了放火焚烧,舍弃一部分军队,向北继续后撤,在焦山镇的防御,也给他们争取了继续后撤的空间。

南面的战斗,虽然激烈,伤亡众多,但对汉辽双发而言,都不致命。相比之下,发生在北面的战斗,要残酷得多,只不过攻守双方互易,辽军主攻,汉军主守。

汉军部队约一万一千步骑,由勇将康保裔率领,汇合了胜州保宁军一部,经白道坂、奄遏下水,赶到白水泺以南。

这一路东来并不容易,八百余里的路程,需要翻山越岭,还要渡河,赶到白水泺以南时,康保裔军已然十分疲惫了。

他们原本的计划,是要于阴山山麓当道立寨,截断辽军北面归途,同时休整。不过,战场上的变化并不如汉军之意,并没有多少休整的时间,寨墙未半,已有辽军受命北来。

这算得上是一场遭遇战,但这场战斗来得比南面的追击战展开得要迅猛地多,汉军多为疲惫,辽军也不轻松,汉军受命阻截,辽军则为争取生存,打破北撤的阻碍。

而在得知果有汉军袭后阻截,都不用韩德让等人建议了,耶律贤径领亲兵北上,加入对康保裔军的进攻,并临阵督战。前有阻截,后有追兵,这种情况下,根本没有其他选择的余地。

如果说在撤退的过程中,辽军有什么选择做得不到位的话,就是随军携带了太多缴获,笨重的物资,迟滞了辽军的行动,消耗了他们的人力,而放弃的选择,则显得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