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汉世祖 > 第251章 寿国公

汉世祖 第251章 寿国公

作者:芈黍离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20:14:29

第251章 寿国公

冀州处在河北中部,去大名府约三百里,辖地不大,只管着五个县,人口尚不足十五万。此前,由于大名府地理位置悬于河北南部,过于偏远,在上情下达、政令通行方面增加了行政成本,有官员建议迁河北治所于中部地区,冀州就在选择考虑中。

不过,后来因为里外上下的一些阻力,此议搁置,也使得冀州这片中部州县错过了重新崛起的机会。

秋季的河北,已然迎来收获的时刻,广袤的平原已被染成片片金黄,今岁气候不错,无灾无害的,至少不用让河北百姓承受战争之外的其他不可抗力影响。

深黄色的土路上,一队骑士快速驰奔,将沿途的田野、树林迅速抛远。这队骑士,一共三十来人,除了那些明显的护卫之外,最惹眼的就是其中一名蓝锦中年人了。

高速的奔驰,使得外袍扬起,在风力的作用下猎猎作响。许久,方才放缓速度,直至停下,勒住缰绳,观察着道边的一片田亩。

秋风吹拂下,卷起一阵阵麦浪,簌簌的声响,是那般悦耳。麦田之中,散布着一些农民,正埋头认真地搁着麦子。

虽说是收获的季节,但气氛,却不如往年那般轻松愉悦,在劳作中的农民们,额头上除了流汗,同时也仿佛笼罩着一层抹不去的阴霾与忧虑。

田亩中,除了风声、割麦声以及动物的鸣叫声,不时还会发出一阵孩童的啼哭声,来自田中劳作的农妇背上。

可以发现,田中忙着收获的农民,青壮年只占到一半多,剩下的,都是些老农、健妇以及少年。至于家里的男人们都去哪了,可以轻松得出结论,不是服兵役,就是服劳役去了,基本就是为北伐服务,在平日里,官府如果要征召徭役,是不会选在这么个时节的。

看着田亩中带有一种凄凉的忙碌景象,驻马道边的中年人情绪似乎也受到了些感染,喟然叹道:“这一路走来,不只是农田种植比往年少了,这收割的壮劳力,也肉眼可见的缺失啊!”

“寿公,冀州这边,情况还不算严重,稍加组织,就是忙碌些,总能对付过去,还是北部的州县,抽调民力最多,受到的影响也最重!”身边,一名气度儒雅的山羊胡老者,对中年人道,言语中,带着很明显的尊敬。

中年人在大汉的地位可是高贵,不只是皇亲国戚,还是乾祐二十四臣,寿国公、河北布政使李少游。

二十多年过去,当初晋阳的一名浪荡子,如今也是须发张扬,华发染鬓,到奔五的年纪了,已然看不出早年的潇洒模样,只能从那难以名状的气质中,依稀找到些过去的影子。即便常年的养尊处优,岁月也在李少游脸上留下了一些痕迹。

尤其是好酒色这一点,更给寿国公的身体带来了不小的负担,即便早年有过一次遣散姬妾的行为,到如今,李少游府内,妻妾加起来,仍旧有十一人。不过,随着年纪的增长,寿国公也开始注意克制养身了。

当然,此时李少游面上的疲惫,除了赶路的辛苦之外,也在于这几个月来高强度的工作。河北乃是东路北伐军最主要的后勤基地,他作为一道主官,全方面地调度地方人物财力,需要消耗的精力自然大增。

此番,他本就在对中北部州县进行视察动员,原本是在蒲阴调查药材制造、转运的情况,得知刘皇帝已巡至河北,这才匆匆忙忙赶路面圣。虽然刘皇帝并没有特地召他,但并不影响他主动的行为,积极的态度,毕竟,自从太后驾崩后,他们这对表兄弟也有些年头未见过面了。

“这里已是冀州境内了吧!”李少游问道。

身边的参政唤来向导,禀报道:“回国公,正是,此地属衡水县辖下,县城在东南方向,往南约三十里,便是信都城!”

“寿公,一连日夜赶路,是否到衡水或者信都暂歇一夜?”那名参政请示道。

“不用!还能让陛下等我们吗?”李少游摇了摇头,手一摆,吩咐道:“下马,就地休息!去,把本地的里正叫来!”

“是!”

很快,本乡的里正赶到了,标准的河北大汉,布满岁月痕迹的粗糙面目间,透着一股粗豪之气,右手少了两个指头,显然是上过战场的。

在乡里一言九鼎,可以横行霸道的里正,到了李少游面前,也是规规矩矩的,老实地像只鹌鹑。

不提寻到他的那名强势冷酷的骑士,就是李少游这一行人自然流露出的气势,就让“见多识广”的里正感到心惊,这绝不是县里的官吏所能表现出来的,绝对是州里的权贵,再高就超出他的认知范围了。哪怕当年在军中时,有过交际的职务最高的军官,也就是本军的一名营指挥罢了。

“不知尊客来自何方,唤在下来,有何见教?”大概是经历过本县本乡的上流社会,明明一名粗汉,说起话来文绉绉的,抱拳时还特意将短了的手指露出来,似乎在显耀其经历。

见这里正小心而有精明的表现,李少游轻轻一笑,将手中的一个水袋递给他,道:“老夫来自大名府,路过贵地,有事相询!吃两口酒,这可是你们衡水的酒!”

闻言,里正两眼一亮,迟疑了下,还是忍不住馋意,接过做工精致的酒袋,美美地喝了两大口,酒水入口,两只眼珠子瞪得更大了,很快就露出了享受道表情。

恭敬地交还,啧啧赞叹:“这酒可是有些年份了吧,哪怕在衡水本地,也不是一般人能够喝到!”

谷 “衡水的酒,在河北乃至全国都是有名的,我家薄有资产,购得一些!”李少游回道。

里正却摇了摇头,说:“我虽只是个乡下人,却也知道,尊客能将这酒当作行路饮品,还有这些猛士做护卫,绝对不是一般人!”

李少游:“哦!那依你的见识,老夫是什么身份?”

里正嘿嘿一笑:“必然是权贵,贵客不愿透露身份,在下也不多嘴询问!”

“你倒是个精明的人,有你这样的里正,本乡本土的治理,应该很安定吧!”李少游说。

“过去还好,现在北边在打仗,乡里四成的丁壮都被抽调出去了,惹是生非的少了,但这田地里的活计,却困难了!听说有的地方,已经放还了一些劳力,我们乡出去的人,还没有一个回来!”里正坦然道。

“毕竟是为了支持前方将士作战!”李少游点头表示理解,问道:“你们对北伐是什么想法?”

“我们小民百姓能有什么想法?朝廷要打仗,官府要征发兵役,只有遵守听从。何况还是打契丹人,我若是这只手完好,或许也要带人上前线,我爹还有两个兄长,当年都是死在契丹人手中的.....”里正说道。

虽然这只是一家之言,甚至只是精明的里正刻意迎合自己,但对其“觉悟”,李少游还是感到欣慰的,笑语道:“你的断指,莫非就是与契丹人交战时造成的?”

“正是!十多年前,大汉第一次北伐时,在南口与契丹人交战,没能躲过,丢了两根指头!”里正有点自得。

李少游有点肃然起敬,感慨道:“南口大战啊,很是激烈,当时死了很多将士啊!”

“是啊!”里正似乎回想起了当年那场血腥而残酷的战斗,应道:“我当时就在韩将军(韩令坤)麾下,我算是幸运的,活了下来,前营两万多弟兄,战后没剩下多少啊!我当时斩下了七名契丹人的首级,方才得以授勋,回乡做乡吏,老里正退了,又才当上这里正之职。”

“再吃两口!”李少游又把酒袋递给他。

虽然有些不好意思,但里正还是忍不住馋意,拿着又美美地饮了两口,脸上几乎露出陶醉的表情了,叹道:“我是本地人,这年头,要喝点衡水的酒,都不容易!”

李少游似乎很意外:“怎么,衡水人喝衡水的酒,还很困难?”

“县府下了严令,不准酿酒,粮食收起来,除了税收自用之外,其他都要卖给官府!”

闻之,李少游轻微地点了点头,笑道:“非常时期,还是填饱肚子更重要!”

“只是可怜那些酿酒作坊了,有好几家,私自酿酒,都被县里收押判罪了!”里正感慨道。

李少游更满意了,这衡水县的战时工作,做得看来还是比较到位的。

“乡里壮劳力抽调甚多,秋收工作,有些困难吧,来得及吗?”李少游又问。

里正答道:“是有些困难,不过已经提前收割了,难的是那些被抽调劳力的人家,一个壮劳力,农忙时节,一个壮劳力能做的事,可不是那些健妇、少年就能替代得了的。不过,县里来了政令,让各乡各村,都组织剩下丁壮,帮衬这些人家,雇佣的费用,由县里承担......”

“哦?”李少游兴致更浓了。

又问了些当地农事的情况,方才放里正回去,由于对其表现满意,还送了他一袋酒。

“这衡水县主政者是何人?”离开前,李少游问道。

“知县唤作张齐贤,是开宝四年的进士!”

“待北伐结束,可以提拔一下!”李少游吩咐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