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汉世祖 > 第209章 刘皇帝脑子还是清醒的

汉世祖 第209章 刘皇帝脑子还是清醒的

作者:芈黍离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20:14:29

第209章 刘皇帝脑子还是清醒的

枢密院,军机房。

庞大的舆图上,大汉北方军事形势勾划得一目了然,刘皇帝以及文武重臣齐在,倾听枢密使石守信讲解北伐方略。

刘皇帝微微斜靠在一张龙椅上,面无表情,只是目光直直地放在地图上。周遭,或站或立,刘旸、刘承勋、刘煦、赵普、宋琪、高怀德、向训、赵匡胤、韩通、潘美、曹彬等人,也都表情严肃,聚精会神。

“禀陛下,英国公求见!”枢密使直学士张雍前来禀报。

闻之,刘皇帝略感讶异,坐正了身体,吩咐道:“去把英公迎进来!”

“慢!”稍加思考,刘皇帝又道:“朕亲自去!”

对此,在场的大臣们多少有些讶异,既是因为刘皇帝这少有的降阶亲迎之礼,也因为英国公柴荣如今已然逐渐淡出朝廷,有隐退之意,近一年来,更是寓居府邸养病,少有出入。

显然,北伐之事,朝野震动,连抱病在家的柴英国公都给惊出来了。

正堂前,柴荣以一个佝偻的姿态站立着,虽然努力地挺直腰杆,但总给人一种弱不禁风的感觉。当年雄姿英发的英国公,也如此迟暮了。

刘皇帝一出堂门,便见到柴荣的身影,迈动的脚步明显一个停顿。柴荣如今才迈入五十岁的关头,这个年纪,并不算大,然而,白发染鬓,面带病容,身体也格外孱弱。

“臣参见陛下!”见到刘皇帝,柴荣当即要行大礼。

刘皇帝快步走下阶梯,用力地搀住他:“快快免礼!”

“臣何能德,不敢受陛下降阶之礼!”柴荣声音中透着苍老。

“这种话就别说了!”刘皇帝有些关切地说道:“知道你身体不好,才特地没命人去打扰你,有病就好生休养着,何必亲自进宫......”

柴荣虽然身体不爽,但志气依旧昂扬,苍白的脸上露出一道笑容,应道:“多谢陛下关怀!臣虽老迈,病症缠身,但北伐大举,即便不能再提戈纵马,沙场征战,也愿意为陛下做些筹谋!北伐契丹,扫定塞外,也是臣的愿望啊!”

“好!”刘皇帝大笑几声,满朝之中,最合刘皇帝性情的人,还得属柴荣,拉着他的手,往枢密院内走,刘皇帝到:“就让你我君臣,运筹帷幄,观大汉健儿,北伐建功!”

“是!”柴荣恭敬地摆脱刘皇帝,郑重一礼。

从刘皇帝的话也能听出,此番北伐,他是没有御驾亲征的打算了。

看柴荣有些颤颤巍巍的,刘皇帝眉头一皱,朝喦脱招招手,吩咐道:“吩咐尚金局,打造一柄龙头拐杖,赐予英公,以助行路!”

“陛下,臣不敢当啊!”闻言,柴荣老脸上略感惊诧,严肃地说。

刘皇帝温和一笑:“朕说你当得,不提其他,一根拐杖罢了!”

与柴荣联袂进堂,刘皇帝轻声说道:“朕回京方知,虞公也病了,你们不只是大汉的重臣,更是朕的良师益友,大汉的还未到最强盛的时候,还有更光明的未来,你们可要好生保重,陪朕一起看到四夷臣服河清海晏的那一日,陪朕见证大汉的辉煌!”

“臣坚信彼日不远,如能亲眼见证,此生无憾!”柴荣表示道。

“你家四郎宗训,多少岁了?”刘皇帝问道。

“回陛下,快满十八了!”柴荣应道。

刘皇帝说:“我家有女初长成,年纪相仿,还记得当年的约定吗?朕可没有忘记,你啊,改日领他进宫,给皇后看看......”

“谢陛下!”柴荣赶忙道。

陪同刘皇帝一起出来的大臣们,见着被皇帝亲自搀扶并亲密交谈的英国公,都不禁面露感慨,多有艳羡。

回到军机房内,刘皇帝让柴荣坐下,而后自己取过一张短凳,示意石守信:“继续!”

“是!”应命之后,石守信满脸的严肃,而后继续讲解道:

“汉辽疆界,绵延万里,太过漫长,臣等以为,此番北伐,若全面出击,想要纵横万里,一举击溃消灭辽国,以大汉如今的国力、军力,也难以竟全功!

因此,臣等建议,如若发兵,不必谋大求全,当有所偏重,不求速战速决,反而应当发挥大汉在国力、军力、人力上的优势,稳扎稳打,逐步破之......”

听其言,韩通忍不住提出异议:“辽国那万里草疆,旷野无垠,若依石枢相之言,稳步推进,那出塞之后,要打到何年何月去?倘若辽军避而不战,采取拖延战术,我军则求战不得,岂能不空耗国力,且稍有差池,必陷大军于险地?”

以大汉如今的实力,两国之间强弱形势,将帅们心里也都有个数,也有底气,正面对决,大汉不说碾压辽军,但绝对能占据优势。但是,塞外作战,最值得顾虑的,还是后勤线拉长,粮草转运不利,以及辽军避而不战。

对于韩通的疑问,石守信淡淡一笑,应道:“此番北伐,关键并不在出塞作战!”

看了眼刘皇帝,石守信从容说来:“辽国疆域再广,但它有几处必守之地!一上京临潢府,二东京辽阳府。

上京远在塞北,山高路远,不便贸然远征,但辽阳则不然,那是在辽东、渤海之地的首府,也是辽国数年发展壮大的根基之地,人丁相对充盈,钱粮赋税大半出于此地,更是我中国故地。

因此,臣等以为,倘若大兵东进,攻取辽东,夺占辽阳,再以此为基,继续攻略东北之地,对辽国必是重大打击。

攻其必守之地,则不惧其避战,对我军而言,攻城拔寨,也可更加从容......”

听其言,刘皇帝微微一笑,看向柴荣:“对于此略,英公以为如何?”

柴荣听得认真,思考得也认真,闻问,点了点头,说道:“想要毕其功于一役,一口吞下辽国,确实太难,攻其必守,是个不错的战略!将进攻目标选在辽东,臣认为没有问题!”

“你们怎么看?”刘皇帝又瞧向其他人。

都是能征惯战,有丰富战场经验的将帅,高怀德、赵匡胤几人更是参与过对辽战事,因此,对于主战辽东构想,也都表示支持。

宋琪则站出来,指出:“陛下,辽东同样偏远,又有关山之隔,且辽国经营已久,根基深厚,倘以坚城顽抗,取之仍旧不易!隋炀帝东征殷鉴在前,还请陛下多作审量!”

虽然宋琪对北伐持保守态度,但经过刘皇帝与他一番坦诚交流后,还是达成了共识。否则,此番军事会议,都不会让他参加。

然而,他的想法言辞,仍旧这般患得患失,也实在令刘皇帝着恼。看着他那张严肃的面庞,刘皇帝不由无奈道:“宋琪啊,你这是将朕比作隋炀帝啊!”

“臣失言!请陛下恕罪!”闻言,宋琪脸色一变,也觉话出不妥,刚忙告罪。

“罢了!”刘皇帝摆了摆手,道:“朕知道你一心为国,老成之言,但是,朕不是隋炀帝,也没有那般好大喜功,不以实际。历代征伐辽东,有胜有负,但大汉可做充分准备,朕也不会重蹈隋炀帝的覆辙!”

“是!”宋琪埋头应道。

对于枢密院拟定的北伐攻略,刘皇帝自然是认可的,关键就在于,有重点。一举吞下辽国,横扫北疆,刘皇帝自当然也想,但是他心里也清楚,那不现实。

因此,大举北伐可,全线出击却没有必要,刘皇帝也从不视战争为儿戏,汉辽之间要打大仗,刘皇帝也会选择大汉胜率最高的目标与方式。

灭辽,还得一步一步来,先去其首尾,而辽东就是其脑袋,集中力量,斩其首,再分其尸,从容击灭之,可要稳妥得多。

经过这么多年的深入了解,东北地区对辽国有多重要,刘皇帝可清楚得很,那也是其汉化并且保持如今胡汉分治的基础。

打掉了辽东,就是掘断其根基,也是如今契丹辽帝国崩塌的开始,刘皇帝对此有着十分清晰的认识。

战争,尤其是两大帝国的全面战争,刘皇帝怎么可能乱来,目标清晰,主次分明,他可拎得清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