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汉世祖 > 第207章 还京

汉世祖 第207章 还京

作者:芈黍离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20:14:29

第207章 还京

赵普与宋琪二人之间的谈话,终究以不欢而散告终,宋琪留下几分需要交叉审阅的公文后,负气而走。

二者的想法与作风,都有着迥异的区别,宋琪有自己的操守与坚持,在其位,谋其政,忧其国。

而经过这番谈话,宋琪也更加确信一点,他们二人,虽然有相似的履历,终究不是一路人。赵普精明强干,但在宋琪看来,还是过于迎合皇帝的想法了。

虽然有点被宋琪扫了面子,赵普心有不愉,但仍旧一派安然,处置公务,对宋琪移交的几分文书,看得尤为仔细。

“相公!”中书舍人胡赞给赵普换上一盏新茶。

赵普入主政事堂,自然少不了提拔自己的亲信,既方便办事,也便于掌控。政事堂有中书舍人四名,胡赞就是其中之一,跟随赵普多年,进士出身,调教得当,用起来甚是顺手,他上位,也就顺势提拔了上来。

“何事?”对胡赞这殷勤谦卑的表现,赵普感到满意,放下手中事务,接过茶盏,品了一口,方才问道。

胡赞当即小声地禀道:“宋相写了一份奏章,快马发向行营了!”

闻之,赵普当即反应过来,摇了摇头,有些无奈地感慨道:“这宋琪,为何如此固执,定要忤逆上意?”

胡赞双眼中闪动着精明的光芒,道:“这几日,宋相屡发推诿颓丧之言,不看好北伐,简直是公然对抗诏令,违背上意,蛊惑人心......”

听得胡赞这带有指向性的言语,赵普眉头当即皱了起来,只瞥了他一眼便令其住口了。思虑了下,赵普说道:“我看呐,若是人心已定,何怕蛊惑?尔等臣僚,还当把心思都收起来,放在正事上,用心办差,以免误了大事!”

“相公教训得是!”胡赞闻言,顿时脸色一紧,有所反应,赵相国似乎没有那个意思,更加谦卑了。

“近几日,中枢这边,议论很多吗?”赵普问道。

胡赞说道:“对北伐之事,确实各有见解,意见不一!”

赵普脸色当即一绷,变得严厉起来,说道:“吩咐下去,现在正是紧要之时,中枢上下,都该集中精神办差,大议已定,不要因为一些偏见异议,怠慢了公务!陛下即将抵京,若是见得这些纷扰,如何交待!”

“是!下官立刻知会下去!”胡赞当即应道。

刘皇帝将归,又处在这大动干戈的局面,朝廷诸部司衙门,就像面临着家长即将归来一般,难免紧张,赵普则是其中最重视的。

“相公,下官斗胆多嘴一问,对于北伐,您是什么想法?”迟疑了下,胡赞说道。

“怎么,你们也有疑议?”赵普看着他。

胡赞应道:“不瞒相公,宋相所虑,虽难以完全认同,但有些考虑,也确实得体。以往朝廷每有大事,陛下都会召集公卿大臣、各部司主官,集思广益,群策群议,再行决策。

此番,北伐这等大事,却不加商讨,直接诏令筹备,实在显得一意孤行,有些仓促......”

听其想法,赵普的表情没有多少变化,只是审视了胡赞一会儿,方才叹道:“你们能看到的,我又岂能不了解?只是,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罢了!”

赵普打断了胡赞想继续说的话,严肃地叮嘱道:“我只能告诉你们,不要有心理负担,忠实彻底地履行好陛下交待的事务,至于其他,不要多想,也不是你们该考虑的!”

“是!”

待胡赞退下后,赵普不禁摇了摇头,又叹了口气。事实上,赵普又岂能没有一丝一毫的顾虑,只是,与宋琪不同,他与刘皇帝的关系明显要亲近得多,也更了解刘皇帝。

他能够感受得到,刘皇帝计较已定,是万难更改的,这种情况下,逆者圣意,只怕也起不了作用,讨不得好。

赵普这种态度,固然有刘皇帝那越来越显得刚愎的性格带来的压力,也在于,赵普已然发现了,御极二十余载,刘皇帝扫平天下,把大汉帝国发展到如今的程度后,似乎已然没有更多的追求。

除了屡屡提及的打造一个开宝盛世,就只有北伐辽国,消灭大汉最后一个强敌了。皇帝如果失去了目标,失去了动力,对于国家而言,可不是什么好事。

眼下,辽国生变,就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可以说正中刘皇帝下怀。这样的情况下,赵普能够做的,自然是全力协助了,尽量辅助刘皇帝,实现北伐的目标。

似宋琪那般,一味地诉说自己的顾虑,展现自己的忧国情怀,除了多费些口舌,并无太多作用。另一方面,在赵普看来,启动北伐,没有那么大的风险,宋琪等人是忧虑过度了,固然有些仓促,但是如果同前次北伐相比,大汉的国力愈强,内忧外患更少,并非没有成功的可能。

也正是基于此点,赵普才会支持,再是会迎合,在这等军国大事方面,赵普也不会轻率,基本的担当,他还是有的。

......

“恭迎官家回宫!”

坤明殿,刘皇帝大跨步入内,见到带着几名留宫的嫔妃、美人及年幼皇子、皇女的符后,刘皇帝眉开眼笑的,当即上前亲自扶起大符,道:“总算是回来了!”

“你们也都起来!”刘皇帝龙袍一摆,对其他人道。

“谢官家!”

回京途中,有一大家子,在宫中眼前,还有这莺莺燕燕一大家子。扫了几眼,刘皇帝把注意力放在了小符惠妃身上,从她手中把十五子刘晅接过,掂了掂,道:“份量倒是挺足,会叫人吗?”

听刘皇帝这么形容自己儿子,小符有所不瞒了,蹙着秀眉道:“不满一岁,咿呀学语!”

刘皇帝嘿嘿一笑,把幼子在手中转个几圈,逗得其咯咯直笑,方才还给小符,然后对众人道:“我已还宫,你们也都见到了,就不要挤在皇后这里了,都回去歇着吧!”

打发掉了众人,才是帝后之间,亲密交流的时刻。倍道兼程,刘皇帝是真的有些累了,在大符的伺候下洗尘。

“我不再的这半年多,劳你守在宫中,辛苦你了!宫中没有出什么问题吧!”接过大符亲手挤的热毛巾,刘皇帝温和地说道。

大符温良依旧,道:“宫中自然一切安好,倒是你,此去远涉苦寒不毛,身体无恙吧!”

“我身体健壮着了,若不是事起突然,眼下或许已然驾临玉门关,给那里的戍卒带去春风与关怀了......”刘皇帝挺直了胸膛,显得自己很硬朗的样子。

见状,大符不由一笑,然后微微一叹:“你也不必瞒我,在凉州过冬,双腿甚是难熬吧!”

刘皇帝表情一变,道:“有谁在传闲话?”

“怎么,你还要责我探听你的消息?”大符直视刘皇帝。

大符凤目逼人,刘皇帝躲开目光,嘿嘿轻笑道:“怕你担忧罢了!我这双腿,虽成痼疾,不妨大事!”

给刘皇帝脱去鞋袜,把脚放在水盆中,又亲自给他搓脚,大符说道:“你方才问我有何事,仔细想想,还真有几件事!”

“有什么你不能直接处置的事?”刘皇帝显得意外。

大符说:“刘葭、刘蒹以及刘荇她们的婚事,也拖了不少时间了,刘荇也快十七岁了!”

“刘荇还小,不急着嫁出去!”刘皇帝当即反应过来:“不过刘葭、刘蒹这两姊妹,看起来,是可以定亲了,你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刘皇帝如今膝下有八个女儿,长女刘葭、次女刘蒹都生于乾祐六年,已至婚配年纪,再加上刘皇帝此前表露的意思,功臣贵族们可都盯着。

“此事可不由我一人做主!”大符看着刘皇帝。

刘皇帝点了点头,思索一阵,道:“我家的公主,可不能嫁给一些膏粱纨绔,你是皇后,你先挑选着吧!”

大符对此没有什么异议,又道:“下个月嘉庆节,宫中是否需要准备庆祝?”

“朝廷将有大事,无心于次,不过了,来年再说!”刘皇帝直接道,他的心思可在北伐上,不愿多做花费在自己诞辰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